蘇州一妻子遭丈夫家暴。事情是這樣的:丈夫在監督孩子時不用心,認為孩子還小,不用太認真,以至於孩子的作業錯誤百出。妻子檢查時把孩子訓了一頓。這時站在旁邊的丈夫看不下去和妻子唱反調,最後爭執之下變成家暴。據妻子說,丈夫已經不是第一次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家暴了。
▲圖片來源:網絡
夫妻間針對孩子的教育產生分歧是很正常的,但不協商統一,還當著孩子的面互相拆臺大打出手,會對孩子心理上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手錶定律」:只戴一隻手錶時,人們知道現在是幾點;而戴著兩塊或更多的手錶時,卻很難確定準確的時間。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如果父母雙方意見無法統一,孩子會失去判斷力並且左右為難。「到底應該聽爸爸的還是媽媽的?他們誰是對的?」
現在很多家庭都很推崇「虎媽貓爸」的教育模式,一如趙薇飾演的同名電視劇一般。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母親就充當嚴厲的那一方教育孩子,父親扮演維護、安撫的角色:次數多了,孩子也分不清對錯,誰兇ta聽誰的,誰護著ta反而恃寵而驕。意見不統一的父母教出表裡不一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形成趨炎附勢,左右搖擺的性格。
父母一方(父親或者母親),平時不見得ta出來教育孩子,而在你管孩子的時候,ta突然跳出來跟你反著來。
袁詠儀和張智霖就曾大眾面前針對魔童的語言問題鬧了矛盾。有一次,張智霖帶著兒子魔童直播,全程用英文在交流。袁詠儀忍不住提醒「講中文」「講中文」。然而張智霖借著「學英語也要從小開始」和她唱起了反調,兩人就此起了爭執。眼看爸爸媽媽因為自己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魔童原本的笑臉消失了,眼裡充斥著不安和害怕。之後繼續直播時,魔童一聲不吭,事實上他根本就已經不知道自己該講中文還是英文,既然我講哪一個父母都會有一方不高興,索性就不再說了。
▲圖片來源:微博
據調查,孩子對父母之間的互動異常敏感,能夠據此判斷出家庭環境是否安全。若父母之間常爆發矛盾,孩子的安全感必定是缺失的。
一般4歲的孩子就有感知力了,更何況是正處在青春期的十幾歲的孩子呢?
「拆臺式」教育無形中會給孩子巨大的壓力,他們擔心因為自己導致父母吵架,變得彷徨無措。如此一來,不僅偏離了原本的教育初衷,還會讓孩子畏縮喪失信心和勇氣。
再強調一遍,管孩子,只該有一種聲音。事實上,關於每個家裡「教育孩子,誰說了算」的事上,是沒有辦法一概而論是媽媽的還是聽爸爸的的,但展現在對孩子教育的細節裡,總結起來就是2點:
父母統一戰線
美國總統川普,被人戲稱為「特不靠譜」,不過他在當爸爸這件事上卻挺靠譜的,川普有五個孩子,雖然家境優渥,但卻完全沒有所謂富二代的毛病,個個優秀。
之前的總統大選上,有觀眾要求兩位候選人互相說出對方一個優點。希拉蕊說的是:」川普的孩子們都很棒,這是川普最值得尊敬的地方。」
▲圖片來源:網絡
川普曾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他永遠和妻子站在同一條線上,維護妻子。如果妻子拒絕了孩子的請求,孩子來找爸爸,川普的答案一定是:我和媽媽保持一致,媽媽的答案就是我的答案。
教育孩子時,只有父母統一戰線對孩子發出同一種聲音,孩子才會對我們的態度確信無疑,更有效地執行好規則。
▲圖片來源:網絡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執
不少父母常常會因為意見不合控制不住在孩子面前吵起來,電視劇《小別離》黃磊和海清飾演的父母就經常因為女兒朵朵是否要出國念書爭吵導致孩子厭倦這一切,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差。這種行為,既是大人自我情緒管理的失敗,也會對孩子心靈造成傷害。
一個家裡如果誰都說了算,誰的話都要聽,那就是誰說了都不算,並且還容易損傷家裡的溫情和諧以及父母的威信。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一定要學會相互尊重,遇到問題時,彼此溝通協助。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專注、堅定、自信地走向優秀的彼岸。
我是橙哲學堂一顆大橙子,更多國際教育問題請在下方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