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影響 農業生態年值

2020-12-17 網易新聞

本報訊 (記者劉菲菲)記者昨天從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獲悉,去年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生態服務價值年值達3434.57億元。因受氣候因素影響,農業生態服務價值年值較上年略降0.4%。

為客觀反映和評價都市型現代農業多功能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市園林綠化局、市水務局等部門聯合建立了涵蓋農田、草地、森林、溼地四大農業生態系統的生態服務價值監測指標體系及測算方法,對農業生態資源產生的直接經濟價值、間接經濟價值和生態環境服務價值開展連續監測。

調查結果顯示,去年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生態服務價值年值為3434.57億元,比上年下降0.4%。年值構成中,直接經濟價值為461.47億元,比上年增4.2%;間接經濟價值為1237.84億元,比上年增3.4%;生態與環境價值為1735.26億元,比上年降4.1%。據介紹,去年本市受氣候因素影響,全市降水量同比下降16.7%,導致水資源量相應減少,農業生態與環境價值被相應拉低。

作者:劉菲菲

本文來源:京郊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淺談現代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二、現代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地球上幾乎沒有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生態系統。農業活動是人類最早作用於自然生態系統的活動,它不但改變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使之成為人工生態系統,而且有可能對生態環境產生更為廣泛的影響。
  • 什麼是觀光生態農業模式?觀光生態農業模式還具有這幾種特點!
    什麼是觀光生態農業模式°觀光生態農業模式是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將生態農業建設和旅遊觀光結合在一起的良性模式。生態觀光農業主要由以下四種類型組成:觀光漁業、觀光農園、觀光畜牧、觀光園藝等,其主要開發形式為:漁業捕撈垂釣、生態農業觀賞、農業生產模擬、農業科學教育、畜牧養殖模擬、畜牧產業觀賞、森林野營度假、野生植物觀賞、休閒生態農業等多種生態農業觀光形式
  • 微專題:氣候與農業生產
    、品種、產量時間變化→產量、質量、農業水利設施、水旱災害5、氣象災害→不利條件颱風、乾熱風、洪澇、乾旱(春旱、伏旱)、寒潮、低溫凍害影響農業生產的氣候要素主要有光照、熱量、降水量、風速風向、晝夜溫差及氣象災害等,具體影響分析如下:氣候條件分析要點光照①光照強,有利於農作物的光合作用。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許吟隆:氣候變暖...
    近日,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2020年會分論壇一:氣候適應與影響力投資 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許吟隆認為,氣候越來越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用好了可以促進產業的升級。比如東北水稻的大面積擴張。但水稻的過度擴張,也引起了水資源的問題,引起了乾旱化的問題,所以還是要量水而行,就是不能無限地擴張。(還比如)蘋果產地的西移。原來我們優質蘋果產地是在山東,現在整個挪到了陝西那邊,利用好了氣候變暖是資源。
  • 高考地理小專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3)有利影響:使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有可能提高農作物產量,如高緯度地區。不利影響:使蒸發增加而加重乾旱缺水程度,使農業減產,如低緯度地區。(4)意義:①有利於節約資源;②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③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④有利於控制全球氣候變暖等。
  • 什麼是生態農業?它的特點是什麼?
    我國生態農業的基本內涵是什麼?簡單來說,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促成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實現經濟、生態、社會協調發展。具體來說,生態農業要求以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作為理論依據,尊重農業資源差異性,因地制宜地規劃、組合、調整和管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實現三個結合。即把糧食生產與種植多種經濟作物相結合,把傳統意義上的農業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相結合,把大農業與農村中的二、三產業相結合。那麼,生態農業都有哪些特點呢?
  • 山西省生態環境系統舉行應對氣候變化培訓
    為進一步推動我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提升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能力,做好參與全國碳市場準備,12月15日至16日,由山西省生態環境廳主辦,中歐碳市場對話與合作項目支持的「山西省生態環境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培訓會」在太原召開。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王學東、中歐碳市場對話與合作項目核心專家楊晉出席會議並致辭。
  • 【考向預測】地中海氣候的判讀問題,地中海農業與種植園農業
    因此在地中海氣候條件下形成了獨特的地中海農業地域類型。    地中海農業是以種植業和畜牧業並重的混合型農業,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區、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中南部、南美洲智利的中部、南非的好望角地區以及澳大利亞的西南和東南部。附錄:地中海氣候的四性1.氣候特徵的特殊性。
  • 2018年自考《農業生態基礎》考前名師預測試題(1)
    2018年自考《農業生態基礎》考前名師預測試題(1)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 平頂山衛東區:高效生態農業發展 綠色水果黃瓜打頭陣
    來這裡之前他在蘇州等地也種過黃瓜,但是受氣溫影響收成並不是很好。在得知蒲城街道在大力支持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消息後,便產生了要回村種植水果黃瓜的想法。在聯繫了村黨總支書記張偉峰後,張書記第一時間將這件事情匯報給辦事處領導。經過研究決定支持其流轉土地7畝,作為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試點。「今年氣候相對來說還是不錯的,每個大棚每天產量600斤左右。
  • 氣候異常導致臺灣精緻農業減產
    近幾年的暖冬、暴雨、颱風等異常氣候已對臺灣精緻農業造成影響,香菇、蓮霧、草莓、虎頭蘭等高價值的經濟作物紛紛減產。 記者在南投縣魚池鄉採訪時了解到,香菇產量在臺灣佔第一位的魚池鄉由於2017年整個夏天氣溫過高、溫差縮小,導致夏季香菇產量減少六成,大約有70%至80%的菇農虧本。
  •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分布圖
    英國風險分析公司Maplecroft近日發布的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報告稱,氣候變化對孟加拉、印度、獅子山等南亞和非洲國家的威脅最大,而冰島、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的風險最小。  發布報告的Maplecroft公司的傳播經理傑森•麥克格溫在接受採訪時介紹,中國面對氣候變化的風險等級為中等。
  • 多樣性喪失導致生態系統功能衰減 集約化生態農業或為治「病」良方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生物多樣性與生態農業創新團隊在山東齊河現代生態農業試驗示範基地,進行玉米大豆寬幅輪間作試驗。趙建寧攝 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的保障。
  • 任丘市生態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
    、高陽縣交界,北與雄縣接壤,屬暖溫帶亞溼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下面我們一起看一個建設地址位於滄州市任丘市,總投資約2.1億元生態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圖案來源網絡 實際情況以項目效果為準河北融鑫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綠夢達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地址位於滄州市任丘市北漢鄉蘇莊村西。建設性質:新建。
  • 發現優質氣候資源 創建奉化生態之美
    近年來,區氣象局創新服務理念,積極推進優質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如與區桃研所合作,連續多年準確預測桃花花期,助力桃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與區文廣旅體局、區農業農村局聯合參加第一屆中國天然氧吧文化旅遊節暨特色農產品展,加大「中國天然氧吧」品牌建設與宣傳推廣力度;開展「奉化好天氣」「奉化最天氣」評選活動,引導公眾發現美麗天氣時刻。    生態環境更加優越。
  • 人工氣候培養箱已在農業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打開APP 人工氣候培養箱已在農業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農業土壤檢測 發表於 2021-01-06 11:50:57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 極端氣候,臺灣農業如何接招
    去年暖冬乾旱,今夏暴雨狂灌,極端氣候對臺灣農業的傷害逐年升高。臺灣農業主管部門公布的數字顯示,近3年用於農損的補助款是前10年的3倍多。苗慄西湖鄉是龍眼主產區,受春天乾旱影響,龍眼本來就開花少果量低,收成期又逢暴雨,今年產量不及往年1/10,市場價格連番漲,一串3斤的龍眼可賣到三四千元(新臺幣,下同)。可嘆果貴農不樂,還是一個慘字,因為沒有多少果可賣。除龍眼外,祭拜水果像香蕉、鳳梨、木瓜、芭樂、芒果、甜瓜等也都漲價,均處於高價位。
  • 開拓以水為中心的農業生態研究
    20世紀70年代後期黃先生投入了建立農業生態站,進行以水分為中心的農業生態研究的設想。黃先生研究了歐、美、澳等國的情況,認為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日益重視農業生態和農業生態系統的研究,但進展依然是有限的「農業生態系統的論述雖然很多,但農業生態系統的試驗工作似仍含蕾未發。原因就在於跨學科的綜合性工作,組織協調困難很多。
  • 全國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農業生態基礎試題
    1.與自然生態系統相比較,農業生態系統在環境方面的特點是()A.經人工改造B.使用畜力C.使用灌溉D.使用機械2.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一定是指()A.自養生物B.異養生物C.好氧生物D.異氧生物3.由植物到草食動物,再到肉食動物的食物鏈屬於()A.捕食食物鏈B.腐食食物鏈C.混合食物鏈D.寄生食物鏈
  • 中國農業不可冀望風調雨順氣象對農業的漫長影響
    中國農業不可冀望風調雨順氣象對農業的漫長影響 ——從史料角度看氣象對農業的漫長影響 201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