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觀光生態農業模式?觀光生態農業模式還具有這幾種特點!

2020-12-23 渝全王清風

什麼是觀光生態農業模式

°

觀光生態農業模式是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將生態農業建設和旅遊觀光結合在一起的良性模式。

觀光旅遊型生態農業模式是一種新的園林形式,是近年來新興的城郊農業發展模式,該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開發為中心,以農產品加工為突破口,以旅遊觀光服務為手段,在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培植名貴瓜、果、菜、花卉和特種畜、禽、魚以及第三產業等新興產業,進行農業觀光園建設。

生態觀光農業主要由以下四種類型組成:觀光漁業、觀光農園、觀光畜牧、觀光園藝等,其主要開發形式為:漁業捕撈垂釣、生態農業觀賞、農業生產模擬、農業科學教育、畜牧養殖模擬、畜牧產業觀賞、森林野營度假、野生植物觀賞、休閒生態農業等多種生態農業觀光形式。按遊者活動形式可分為:遊賞型農業園、自助型農業園及休閒型農業園。按其功能可分為:遊賞型、科技型、休閒型、示範型、產業型等。

觀光生態農業模式的特點

°

可塑性

由於各地區的地域、文化、氣候、風俗等條件的不同,根據當地情況規劃出來的生態農業觀光園區的形式、規模、功能、特色等也不盡相同。就算是在同一個園區內,不同主題的場館中的風格和內容也不盡相同。所以觀光生態農業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

實用性

生態觀光農業是當今「綠色經濟」大背景下的一種自然選擇,它的實用性主要體現在可觀性、休閒性、教育性、研究性、人類參與性等方面。生態觀光農業的興起為逐漸脫離自然的人類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回歸自然的環境,在這裡,疲憊的人們可以放鬆心情,去親身感受田園的氣息,從而得到身心的放鬆。

°

季節局限性

由幹觀光農業是一種與自然條件密切相關的,集農業生產、農業觀光於一體的生態園林新形式,因此,在其建設、發展上必然要或多或少地受到季節變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建設觀光農業園時一定要根據本地區的具體環境特點、氣候特點進行合理規劃,協調好各功能園區的關係,避免由於季節變化而引起的園區停業,限定遊客等不良結果。

°

可持續發展性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生態環保與生物、食品安全的重要,而生態觀光農業的興起與發展也成為當今農業發展的熱點之一。集觀光、休閒、娛樂、科教、環保和經濟於一體的生態觀光農業很好的諧調了各方面的關係,它所具有的生態效益是近年來專家及學者研究全球生態環境所追求的最終結果,是城市居民嚮往的自然王國的縮影,因此,它的發展必然會受到社會的支持與認可。

觀光生態農業模式的發展前景

°

生態觀光農業是實現資源節約利用的必然途經和重要平臺,發揮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農業生產原本的主要功能是滿足溫飽,生態農業則以生態觀念、生態理論、生態方法來規劃建設。同時,生態農業是解決關係到人民的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問題的奠基性工程。

生態觀光農業既然屬於旅遊業,其發展與旅遊業的整體發展密切相關。旅遊業保持了穩定而高速的增長。若進一步觀察,可發現入境旅遊和國內旅遊的增長速度不同,國內旅遊的增長速度高於國外的。

目前國內的旅遊景點雖然越來越多,但是並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現在的旅遊不僅僅是想看看山水、更多的是希望通過旅遊這一渠道,愉悅自己的身心、陶冶自己的情操。所以國內旅遊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鑑於觀光農業的特性,對其需求主要來自國內遊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證。而從有關新聞來看,生態觀光農業的發展也越來越成熟,更加的重視專業化、特色化、產業化、規劃化的發展之路,充分發揮其集群效應,努力增加旅遊產業鏈。

相關焦點

  • 發展生態觀光農業 創建現代農業莊園
    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生態觀光農業是農村脫貧、鄉村振興有效途徑。新的時代,傳統的靜態休憩模式受到衝擊,現代化參與性外出休閒模式將倍受現代都市人的認同和青睞,旅遊活動形式從而向多元化、特色化和參與化逐步演變發展。農業觀光園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
  • 【農業】生態觀光果園需要注意哪些?
    現代化的觀光果園集生態、旅遊、農業為一體,以它的新、異、知、美而成為旅遊業中的一枝奇葩倍受青睞。遊人走進觀光果園,既可買到新鮮可口的水果,又能觀花賞果,使遊覽更加別有情致。果園的經營者不僅可獲得果品的銷售收入.還可獲取不菲的旅遊收入。所以發展觀光果園具有廣闊前景,那麼建設一個生態觀光果園要具備註意哪些呢?
  • 案例分析| 休閒觀光農業六大模式
    休閒觀光農業,最早起源於19世紀30年代的歐洲,它是適應現代人逃避工業城市的汙染和快節奏生活方式的必然趨勢。 目前,一些發達國家的休閒觀光農業已經走上規範發展的軌道,然而,我國除臺灣發展的較好以外,其他地區仍處於摸索階段。縱觀世界各地案例,都逃不出6大開發模式。
  • 農業生產與休閒觀光相結合 巴城崛起觀光農業
    巴城的觀光農業主要分布在迎賓路兩側,以1個特色產品——葡萄為標誌,以5大農莊為載體,形成了總面積超過萬畝的觀光農業區。觀光農業區與大閘蟹美食一條街、東陽澄湖公園、陽澄湖相連,巴城的旅遊資源由過去的以美食為主的單一套路變成了農業觀光、品嘗美食、休閒娛樂等融為一體的組合拳。萬畝葡萄香飄巴城  觀光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就其特點而言,一是特色,二是規模。
  • 丹霞灣生態農業觀光產業園約不約?
    張掖黃金寶地 品牌旺地歡迎您加入寶地坐落於丹霞景區北入口東北側丹霞灣生態農業觀光產業園項目簡介甘肅盛禾生態農業觀光產業園位於省道213線(張肅公路)30公裡處,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北入口東北側,是集生態農業、
  • 白鹿原生態農業觀光示範園紀實
    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業的典範  綠樹成林,碩果飄香。走進位於西安市灞橋區狄寨街道北塘村的白鹿原生態農業觀光示範園,誰也不會把這裡同昔日的荒坡、禿嶺聯繫起來。那上百萬株雜果林、無公害的千畝櫻桃園、數百畝葡萄園,那成片的菜園、連片的花卉,讓人們真正領略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業」的示範效應。
  • 柳林:大山農場向生態觀光農業邁進
    (原標題:柳林:大山農場向生態觀光農業邁進) 開滿鮮花的草坪走廊遊人絡繹不絕
  • 大通農場構建生態農業觀光「後花園」
    「我們這裡是百果樂園,也是現代農業新樣本。」大通農場負責人胡友娣告訴記者,隨著天氣轉冷,大家的室外活動逐漸減少,農業生態遊成了人們冬季休閒觀光的不二之選。而大通農場就是一座四季有花香、日日有鮮果的生態農業大觀園。
  • 現代觀光休閒農業園區運營模式的研究—以洋河農業嘉年華為例
    本文以洋河農業嘉年華為例,探討觀光休閒農業的運營模式及發展方向,為如何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參考。現代觀光休閒農業的概念及背景1.觀光休閒農業概念觀光休閒農業是旅遊和農業相結合的第三產業,它兼有旅遊和農業兩個產業雙重屬性特徵,又是一個具有複合特性的服務性產業。
  • 廣西欽臺農農業生態觀光休閒基地開園
    中國臺灣網10月4日欽州消息 日前,落戶廣西欽州欽南臺灣農民創業園的欽臺農農業生態觀光休閒基地正式開園,國慶假期,免費向欽州市民和各地遊客開放,同時舉辦多項主題活動,讓遊客體驗別樣的臺灣風情。  欽南臺灣農民創業園位於廣西欽州欽南區久隆,2011年經國臺辦和農業部聯合批覆成立。
  • 長龍華僑農場生態農業觀光休閒園
    > 長龍華僑農場生態農業觀光休閒園福建省連江長龍華僑農場        郵編:350507        負責人:劉長貴        電話:0591-6391149(FAX)        手機:1390-5928002        聯繫人:許萬強        電話:0591-6391197        建設理由和條件:生態農業休閒觀光園位於我區高效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內
  • 知識|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到底是啥樣子(建議收藏)
    下面是農業部總結的10種生態農業模式,供新農人們參考。包括:牧區減牧還草模式、農牧交錯帶退耕還草模式、南方山區種草養畜模式、沙漠化土地綜合防治模式、牧草產業化開發模式。包括:綜合生態養殖場生產模式、規模化養殖場生產模式、生態養殖場產業開發模式7)生態漁業模式及配套技術該模式是遵循生態學原理,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和工程技術,按生態規律進行生產,保持和改善生產區域的生態平衡,保證水體不受汙染,保持各種水生生物種群的動態平衡和食物鏈網結構合理的一種模式。包括以下幾種模式及配套技術。
  • 冬能滑雪夏滑草,還能體驗田園農耕風情丨亞布力生態農業觀光滑雪...
    「冬天玩冰滑雪,夏天滑草觀光,還能感受抗聯精神,體驗田園農耕」,這是尚志市亞布力正在打造的生態農業觀光滑雪旅遊建設項目。5日,尚志市亞布力鎮青山村的建設現場,塔吊聳立,機器轟鳴,工人正在進行建築基礎部分的水泥澆築,工人們忙著鋼筋搭建,塔吊在忙著吊裝材料,現場一片繁忙。
  • 有機農業核心示範區,協信多利農莊打造特色生態觀光旅遊基地
    多利發展模式農業板塊主要是:農業產業生態圈:有機農業核心示範區、果蔬種苗繁育基地、智能物流中心、農業專家資源庫;農業科技創新:都市農業科創中心、農業雙創孵化園、有機生態農業產銷聯盟、農業創客沙龍匯;農民多元化增收:農莊休閒體驗區、特色民宿和租賃住房、土地股份合作社。
  • 中山休閒觀光農業「絢麗綻放」
    對符合條件和成功創建省級以上品牌的農業旅遊鎮、景區予以資金扶持。與此同時,大力推進秀美村莊建設,2012年來,全市共投入30多億元,實施秀美村莊建設項目2332個,成功創建驗收市鎮秀美村莊示範點26個。推進生態示範村創建工作也取得了較好成效,從市生態文明建設專項資金劃出1500萬元,扶持建設30個農村分散型汙水處理設施,保障農村水環境質量,全面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 臺灣休閒農業的七種模式和十大特點
    休閒農場是臺灣農業類型中最具代表性者,農場原以生產蔬菜、茶或其他農作物為主,且具有生產雜異化的特性,休閒農場具有多種自然資源,如山溪、遠山、水塘、多樣化的景物景觀、特有動物及昆蟲等,因此休閒農業可發展的活動項目較其他類型的休閒農業更具多樣性
  • 2020年,生態農業觀光採摘園如何發展?
    歡迎關注本企鵝號,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分享農業項目技術,關注三農信息2020年,生態農業,觀光採摘園如何發展,觀光採摘園的建設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位置優越,城市附近,藉助景區,道路暢通,位置醒目。
  • 河北建十佳休閒農業園區 推出30條農業休閒觀光線路
    近日,河北省農業廳出臺《關於加快發展休閒農業的意見》,提出到2017年,實現100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休閒功能全覆蓋,支持建設1-2個農業主題公園,培育10條特色休閒農業觀光帶。在此基礎上,以環京津地區為重點,創建十佳現代休閒農業園區,推出30條以「農業、農村、農事」為特色的高品質農業休閒觀光線路。
  • 新化縣登成生態觀光農業產業園項目成功籤約
    新化縣登成生態觀光農業產業園項目成功籤約 來源:紅網 作者:鄒海平 柳思 編輯:吳若蘭 2015-12-10 10:57:56
  • 發展生態觀光農業 東坑擬建400畝臺灣水果園
    今後三年該園還將陸續從臺灣引進火龍果、蓮霧等優質水果苗木,完善配套設施,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農業。曾偉化估計,兩年後首批果苗將成樹掛果,臺灣水果園也將正式開門迎客。  首批果苗成活率99%  昨日,記者走進東坑農業園,看到一片黃色的土地上,冒出了一株株青壯的果苗,鬱鬱蔥蔥、生氣盎然,不少果苗已經離土兩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