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次仁:藏文信息高速公路的鋪路人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

從夢想在電腦上打出一個藏文字到為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創造出藏文字體和輸入法,再到開發珠穆朗瑪系列藏文字體,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扎西次仁用自己幾十年的職業生涯實踐著藏文數位化的夢想,也見證了藏文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亮相與奔跑。

30多年來,他不僅參與了藏文編碼國家和國際標準的研製,還為微軟開發了微軟喜馬拉雅藏文字體和微軟藏文輸入法,並牽頭研發了珠穆朗瑪峰系列藏文字體和藏文輸入法,編纂了《藏漢英對照信息技術詞典》。

他把自己形容為「藏文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鋪路工」,相信「只要把這些基礎性的平臺工作搭建好,藏文數位化產品就會像漢語和英語那樣應運而生。」

作為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藏文信息技術研究的牽頭人,扎西次仁現在每天的一項工作就是研究各類傳統藏文書法,從大量字帖中「摳字」、「調字」,使各種藏文字體得以在計算機中數位化應用。

現在,只要點開微軟辦公作業系統藏文文檔的字體選項,藏文用戶就能看到多達10種的藏文字體。明年,扎西次仁和他的團隊計劃將這個表單擴充至17種藏文字體。

屆時,以敦煌文獻藏文手寫體為藍本形成的敦煌體以及印章用藏文霍爾伊體都會推出,與此同時,藏文還將實現電腦豎排,滿足用戶對傳統藏文的各種排版的需求。

「處心積慮」創造藏文輸入法

1985年,當扎西次仁還在清華大學讀書的時候,IBM才剛開始生產個人電腦,學校用的計算機還只是小型機連著顯示器。「看到裡面能打出漢字,我當時就夢想藏文也能出現在電腦裡,感覺我可以站出來做這個事」,扎西次仁回憶說。

於是,這位來自雲南迪慶州的藏族學生就一邊在清華上課,一邊到中央民族大學加強藏文。與此同時,藏文輸入法的設計在中國也迎來了一個「戰國時代」。

青海熱貢的本巴加是藏文信息技術網的創建人。據他回憶,當時市面上既有班智達藏文軟體,又有崗傑藏文軟體,又有同元藏文軟體,結果是藏文網站的用戶和開發者都大為頭痛,因為網站上的字體總是出現亂碼無法解決。

1995年,西藏大學牽頭組織全國主要藏區大學和國內大公司共同開發藏文編碼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扎西次仁也參與其中。1997年,精簡到只有一頁的藏文編碼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獲得通過,藏文成為中國少數民族文字中首個擁有國際標準、獲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行證的文字。

「代碼的國際國家標準出來了,下一步的行動,我覺得就是和大公司合作,進行藏文輸入法的開發,」扎西次仁說。

這一次,他瞄準了微軟。獲悉微軟中國對藏文開發沒有話語權,必須與微軟總部溝通,他又選擇了出國留學。

在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求學期間,扎西次仁利用業餘時間儘可能參加各類計算機大會,一有機會就去找微軟公司的代表表達自己的想法。

「那時候基本是單槍匹馬,不斷下載字體製作的各種軟體資料、使用和開發指南。由於字體軟體背後的代碼不會公布,所以只能查手冊倒推背後的編程,還要琢磨其他字體的製作,然後進行比較研究」,扎西次仁說,「那時候真可以說是處心積慮,當時讀書的主要動機也就是想說服微軟把這個事情給做了。」

等到2003年,微軟終於向他敞開大門,扎西次仁帶著自己的設計方案來到了西雅圖。「本來以為要講一上午,結果剛講了不到10分鐘就被認可了。連討論都省了!」扎西次仁回憶說。

此後四年,扎西次仁為微軟做了喜馬拉雅字體和微軟藏文輸入法,當這個字體在微軟新的作業系統中推向市場上時,人們看到它的標籤是「中國藏文」。

在美國期間,扎西次仁還受邀參加了國際藏學大會,在會上介紹了中國在藏文數位化上取得的進展,並向大會主席團提議設立藏語信息技術專題小組會議。

「因為國際藏學大會一直都側重人文學,2000年有人提計算機,大會主席團都覺得比較新奇,後來也批准了我的建議,並形成了新的傳統,把藏文數位化在國際學術交流平臺上進行討論,定期介紹進展和成果,」扎西次仁說。

藏文也可以很潮

如果說創造喜馬拉雅字體是藏文在國際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次精彩亮相,由扎西次仁隨後牽頭製作的珠穆朗瑪系列藏文字體和由他牽頭編纂的《藏漢英對照信息技術詞典》和《信息技術·藏文詞彙》(國家標準)就是藏文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跑的助推器。

「藏文也可以很潮,很時尚!」這是扎西次仁一直秉持的觀點。

喜馬拉雅字體採用的是傳統的烏金體,但在實際應用中,比如印刷和頁面製作,人們更喜歡美術體,並且不同地區的藏族群眾也有不同的字體偏好。為了滿足這種需求,扎西次仁和他的團隊開始致力於藏文字體的多樣化。

做字體首先要找到成規模的字,字源的開發和選擇成為重點。開發人員搜集西藏日報社組織的歷屆藏文書法比賽,請權威的藏文書法家撰寫藏文字模,然後再掃描,一個字一個字的摳出來,進行圖像設計,然後再交給書法家去審核,提出修正意見。

「手寫體筆畫變化多,筆畫之間銜接得漂亮,用計算機設計難度很大,每個字體要做1500到2000個常用字,四個工程師至少得高強度的工作三個月,」扎西次仁說。

在他眼裡,字體多了意味著藏文電子文獻能夠更好的與傳統文獻風格相匹配,也意味著用戶有更好的信息化體驗,藏文在網絡上更具親和力。

本巴加說,第一次在校園裡看到電腦裡出現了藏文,不知道有多開心多興奮,那時候就想設計藏文網站。在實踐自己的夢想過程中,他對扎西次仁牽頭編纂的《藏漢英對照信息技術詞典》讚嘆有佳。

「以前在信息技術開發方面,我們沒有權威規範詞典。《藏漢英對照信息技術詞典》是國內外第一本全面涉及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藏文詞典,覆蓋了包括計算機界面、電腦程式設計、設備技術等信息技術30多個領域的詞條,非常有用」,本巴加說。

本巴加不知道的是,為了編撰這本詞典,扎西次仁兩次推掉了谷歌的工作機會。

「我就是喜歡藏文,這個事想堅持!」扎西次仁這樣解釋自己婉拒谷歌的理由。

回首這幾年藏文信息化的進程,也正像扎西次仁預料的,一切都在「應運而生」。

藏文字體在電腦上的亮相激發了本巴加和他的朋友創辦藏文信息技術網。而藏文信息技術網又在為更多藏文網站提供技術支持,包括瓊邁藏族文學網、博語電影字幕網、喳喳電影網、熱貢信息網。

除此之外,一批藏語微信公眾平臺也已誕生。

「羊兄樂園」微信公眾平臺創始人益西旦增說:「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要想更快更高效地傳播信息,就必須得藉助網際網路這個平臺,藏語也不例外。」

對於扎西次仁來說,除了數位化更多藏文字體,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使更多藏文古籍文獻數位化。

「在編碼不統一時代做的電子版古籍文獻,無法真正實現共享,因為亂碼問題還是會出現,所以我們要用通用藏文字體轉換軟體把這些數字文獻標準化」,扎西次仁說。

「畢竟用藏文的人數少,住的又分散,資源又不集中,如果為了查資料而從青海跑到拉薩,成本太高了。把古籍文獻和學術研究論文數位化會促進藏族科研人員的成長,提高他們的研究效率和研究能力,這對藏民族的發展、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都大有好處!」扎西次仁說。

原標題:扎西次仁:藏文信息高速公路的鋪路人

相關焦點

  • 扎西頓珠:綻放藏文書法的魅力
    今年7歲的扎西次仁和他的3個同學、2個西藏大學的研究生盤地端坐,左手握木製藏文書寫板,右手持竹筆,一起認真練習尼赤派書法。給他們授課的老師是西藏自治區知名的書法家扎西頓珠,系尼赤派書法傳承人之一,平時利用閒暇時間在家免費教授書法。
  • 古老藏語文駛入現代信息高速公路
    每天夜幕降臨,54歲的藏北牧民次旦扎西便趕著羊群歸圈,然後回家打開手機,點擊一款「語音藏曆」軟體,了解牧業知識和天氣信息。  次旦扎西這身「潮範兒」,源自藏語文與現代科技的成功接軌。當古老的藏語文駛入現代信息高速公路,藏文手機軟體、藏漢英詞典、藏文辦公系統等已悄然走進藏族群眾的生活。
  • 藏文信息處理技術的研究現狀與展望①
    除此之外,目前西北民族學院、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青海師範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等單位在藏語語料庫建設以及利用語料庫進行藏文信息處理研究方面都有一定的探索和進展。  藏文自動分詞 藏文也與漢語、日語等東方語言相似,詞與詞之間無明確的分割標記,要進行藏語信息處理技術研究同樣存在著分詞問題。扎西次仁曾設計過一個採用最大匹配算法的人機互助藏文分詞和登錄新詞的演示系統。
  • 探訪雲南迪慶州藏文中學的雙語教學
    簡介:  9月12號,記者來到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藏文中學,這裡,高二十五班的藏文老師卓瑪正在為同學們上一節藏文課。  【現場聲】上課的聲音……  9月12號,記者來到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藏文中學,這裡,高二十五班的藏文老師卓瑪正在為同學們上一節藏文課。
  • 青海省簡捷多功能藏文輸入法達國際先進水平
    青海省簡捷多功能藏文輸入法達國際先進水平 2014-11-20 15:12:34  該項目負責人青海省玉樹州民族語言工作辦公室扎西松寶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常用的五種藏語輸入法不能互相兼容,在使用的時候有很多不便。「微軟藏文輸入法未能按藏文字符使用頻率設置鍵盤布局,藏文上下結構字符需要重複輸入「m」鍵,影響錄入速度,因此便催生了研究功能多、速度快,且用一個鍵盤模塊輸入不同藏文編碼的輸入法的想法。」
  • 藏文字母的筆順筆畫
    藏文30個輔音字母和四個元音的書寫筆順,以圖片的形式提供給大家:
  • 我國開始整理並陸續出版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獻
    我國目前正在整理出版由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敦煌古藏文文獻。      記者日前在西北民族大學看到,由這所學校研究人員整理的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獻影印本已出版了5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參與研究整理的藏語言文學博士扎西東智告訴記者,對法藏敦煌 古藏文文獻的整理、出版工作還在進行中,預計將出版10冊至15冊影印本,這將是國內首部敦煌古藏文文獻影印本,也將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獻影印本。
  • 經多年研發 西藏藏文信息處理技術取得整體性突破
    新華社拉薩6月24日電(記者尕瑪多吉、文濤)經過科研人員多年研發,西藏藏文信息處理技術已取得整體性突破,其中一批標誌性科研成果處於國內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據西藏大學藏文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介紹,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西藏自主研發了國產新一代藏文軟體系統,包括輸入法、作業系統、辦公套件、網頁瀏覽器、出版系統等9大項,藏文信息處理技術取得了整體性突破。其中包括世界首個支持Windows作業系統的藏文軟體、首個支持國產Linux作業系統的藏文軟體以及國際上最先進的藏文輸入法等。
  • 東噶藏文輸入法
    東噶藏文輸入法,為更便捷的藏文輸入而來!智慧型手機平臺好用的藏文輸入法,提供藏文語音及手寫輸入!
  • 高原上的好門巴—記自治區人民醫院醫生達娃次仁
    1974年,達娃次仁出生在浪卡子縣一個農民家庭。1986年考入內地西藏中學,先後在江蘇常州、北京西藏中學完成初中和高中的學業。在這期間,達娃次仁受到良好的基礎教育,看到祖國內地的發展變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體會到民族團結的意義和力量。
  • 藏族老教授扎西旺都追述西藏民主改革50年(組圖)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新華網北京1月22日電 題:「農奴解放日」亞咕嘟——藏族老教授扎西旺都追述西藏民主改革50年  新華社記者 唐召明  他,精神矍鑠、睿智熱情,有著藏族「康巴漢子」的率真和堅毅。75歲的扎西旺都是中央民族大學的退休教授。記者日前在中央民族大學宿舍樓裡採訪了這位從事「西藏歷史檔案公文選」教學和研究工作30多年的藏族老人。
  • 首個藏文搜尋引擎「雲藏」改版更新
    近日,記者從海南藏族自治州藏文信息技術研究中心了解到,全球首個藏文搜尋引擎——「雲藏」迎來一次改版更新,改版後會上線全新的雲藏APP與雲藏輸入法(蘋果版本),方便全球更多的藏文使用者。
  • 全球首個藏文搜尋引擎落戶青海
    海南州藏語文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雲藏搜尋引擎負責人才洛介紹:「雲藏藏文智能搜尋引擎以青海湖藏漢文網站為平臺進行開發,是青海省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中藏文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雲藏藏文搜尋引擎系統主要由網頁搜索、新聞搜索、圖片搜索、音頻搜索、視頻搜索、百科系統、文庫系統、知道系統、用戶系統、輿情分析系統組成。其數據來源於收集的藏文網站,以及雲藏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