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我看了好多養殖戶進籠就死的蝦,還有很多養蝦人也打電話向我反應這個情況,就這個問題我來逐一分析。
1.今年確實是蝦苗泛濫,絕大多數養殖戶蝦塘裡的蝦的密度遠遠超過養殖水體所能承載的,在氣溫低、水溫低的時候,還不會出現多大的死蝦問題,無非就是密度大影響整體長勢,但一旦溫度上來了就問題頻發,缺氧問題首當其中,試想想地籠兩頭尤其是進蝦最多的區域,都擠在一起,再加上氣溫高,就缺氧嚴重,龍蝦就出現活力不強,無力狀態。遇到這種情況,很多養蝦人就困惑了,是裝蝦還是不裝?不裝又密度過大,裝了又出現死蝦,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夜間在地籠兩頭適當灑一些增氧顆粒來緩解一下,如果有條件安裝了增氧機那更好;
2.水渾問題也容易死蝦,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水質渾濁,水體藻相必然不會好就會制約水體溶氧,而且水渾水草如伊樂藻、輪葉黑藻容易掛髒死亡,這也會增加水體負擔消耗溶氧,最終就會影響到龍蝦,因此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想方設法在用藥安全的前提下把水弄清,再去培育水體藻相問題;
3.水色過濃也容易死蝦,過濃的水體藻相太過豐富,在晴好天氣光合作用大於呼吸作用,從而過多吸收水體二氧化碳導致養殖水體PH偏高,夜間過於豐富的藻類呼吸作用反而會耗氧嚴重,這麼一來,無論是龍蝦還是魚,在這樣的養殖水體存生(白天在PH偏高的環境,夜間在缺氧的環境),生命堪憂,對於這種情況要多培菌來壓制一下過於豐富的藻相,同時注意增氧;
4.浮遊動物過多的水體也會與龍蝦掙氧消耗水體溶氧,尤其陰雨天,龍蝦會缺氧上草嚴重,對於這種狀況,除了給水體增加溶氧外,還有就是要處理浮遊動物,如果單純用殺蟲要沿邊殺又怕傷及龍蝦,不過有一個土辦法——在蝦田裡安裝一個照明燈,在夜間照亮,浮遊動物有趨光性會匯集到此,然後再在照亮處安裝一個抽水管將其抽水排出去;
5.發病,尤其是黑色「五月瘟」——白斑病毒綜合症引起的繼發性感染,遇到這種情況,無論是地籠裡面還是外面都無一倖免,就看死多死少,本身五月份病害問題就多,破局思維——做好預防措施很關鍵,除了搞好水環境(養殖水體不能長期處於低氧環境),還有就是做好內服保健,對於那些因龍蝦行情低迷而放棄投餵飼料,放棄繼續加強管理的養殖者另當別論,但無論如何,從事養殖業的養殖者要從時間的維度來思考養殖這件事,建立起系統的養殖技術知識才是根本。
最後奉勸一句——養殖有風險,入行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