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李元春
9月21日,「首屆中國·濱州對蝦節暨生態鹽田蝦文化節」在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舉行。記者跟隨採訪團的腳步,實地探尋渤海灣鹽田養蝦的奧秘。
依河傍海的獨特區位優勢為濱州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水產產業更是列入全市「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近年來,隨著國家推進綠色水產健康養殖政策的落實,對蝦養殖業也逐漸從以產量為導向,發展為以質量為導向的趨勢。2019年,全市實現水產品產量48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167億元,漁民家庭人均純收入2.3萬元,漁業成為濱州鄉村振興、經略海洋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對蝦是濱州漁業的主導品種,全市養殖面積80萬畝,年產量11萬噸,佔山東省總產量的60%,穩居全省第一。其中,鹽田養蝦這一獨特模式成為濱州一張亮麗的名片。
目前,濱州有生態鹽田蝦養殖面積80萬畝,採取大塘人放天養,養殖水體鹽度高。坐落於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的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打造全球最大最健康的鹽田蝦養殖加工基地。在渤海水產30萬畝廣袤的鹽田牧場中,與蝦虎魚、微生物、海鳥等天敵的物競天擇的自然限產中,最有活力的鹽田蝦才能夠存活,這也造就了它堅硬無比的蝦殼。「人養蝦田天養蝦」,這是渤海水產所堅持的自然法則。
據了解,渤海水產年可捕撈鹽田蝦、海參、豐年蟲卵等各類海產品近3萬噸,年產蝦苗幼體100億尾、仔蝦50億尾、成蝦1.5萬噸、冰凍對蝦2萬噸,年加工量可達2萬噸以上。鹽田蝦大量暢銷日本、俄羅斯市場,成為全市對蝦產業的標杆企業。
「脊嶺島鹽田蝦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與市場歡迎,為了保障鹽田蝦的品質,我們正在積極制定一系列標準來規範生態鹽田蝦養殖。」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陳錨博士介紹說,渤海水產通過改造使上遊池塘的水溝與下遊池塘進水系統相連,從而使鹽度增高,當池塘鹽度一直增高到65‰後,將不再養殖鹽田蝦,轉而養殖鹽田蝦的天然飼料豐年蟲。豐年蟲是水產養殖、苗種繁育首選生物餌料,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生物營養種類全,對鹽田生態系統具有生物調控作用;在蝦苗鹽化方面,為了讓蝦苗能夠逐步適應池塘鹽度,渤海水產在蝦苗階段便會對其進行馴化。在生產操作中,渤海水產採用輪放輪捕模式,更有利於保護水域生態環境,形成了捕與養的良性循環。
憑藉獨特、生態的養殖模式,「濱州對蝦」榮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渤海水產天然鹽田牧場榮獲全球水產標杆ASC認證,「脊嶺島」鹽田蝦獲「省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稱號。9月21日,中國漁業協會正式授予濱州市「中國生態鹽田蝦之鄉」,10家企業獲評成為中國鹽田蝦生產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