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ienne Westwood為維珍航空設計的男乘務員制服採用了復古的酒紅色毛料三件套,
帶著濃鬱的英倫裁縫店風格。
「維珍紅」在新版制服中被保留,加入了胸前褶皺等有趣的細節設計。
關於T臺為什麼和飛機跑道一樣被稱為「Runway」現在有了新的解釋——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正在費盡心思地讓機組人員穿上出自大牌設計師之手的新制服。最近加入這一行列的是維珍航空。
2013年7月,維珍航空的180多名空乘、飛行員等員工開始試穿由英國時尚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設計的新制服。如果你對這個有著時尚界「西太后」之稱的設計師有所了解的話,就能體會到這個跨界合作是多麼大膽。
Vivienne Westwood向來以叛逆狂野的風格出名,她本人也是1970年代始於英國的朋克運動中的領袖人物。她的第二任丈夫——麥爾考姆·麥克拉文——是著名搖滾樂隊性手槍的組建者和經紀人。她的設計常常大膽出位,金屬鉚釘、誇張的印花、不對稱設計以及破洞是她慣用的元素。
這些都和講究優雅穩重的空乘制服完全不沾邊。但維珍航空的設計總監Luke Miles 3年前接手重新設計制服的任務時,很快就想到了Vivienne Westwood。他希望打破傳統制服的沉悶和千篇一律。「Vivienne非常懂得怎樣通過服裝讓人看上去與眾不同,這也是我們的價值觀,我們認為每一名維珍的員工都是獨立的個體。」Miles說。
創立於1984年的維珍航空在制服設計上一直大膽前衛。維珍的第一代制服出自曾為黛安娜王妃製作服裝的設計師Arabella Pollen之手,她啟用了一個在當時頗為大膽的顏色——亮紅色。這直接挑戰了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的「海軍藍」制服。這家有著近半個世紀歷史的老牌航空公司的經典海軍藍套裝在1980年代幾乎是全球航空業制服的標杆。
打從1923年英國戴姆勒航空開始聘請空中服務員起,制服就同這個崗位密不可分。最初的空中服務員多為男性,制服也大都帶著濃厚的空軍軍裝特色:色彩灰暗、面料厚重、銅製紐扣,袖口有象徵級別的軍階縫條。
隨著越來越多的空姐開始出現在機艙內,女性化的剪裁和色彩才開始出現在航空制服上。到了1970年代,歐美航空業進入高速發展期,行業競爭加劇,而制服設計作為航空公司的重要品牌形象也備受重視。當時的空姐制服很多在今天看來都顯得大膽前衛。美國西南航空的口號是「性感才最賣座」。畢竟有美麗的空姐縈繞的確能舒緩密閉的機艙環境加上長途飛行帶來的疲倦。
但隨著飛機載客量越來越大,安全性問題開始暴露。1977年,導致583人死亡的史上最大空難——特內裡費空難震驚世界。人們開始重新審視空乘人員這個職位——除了賞心悅目之外,更應該具備專業素養。因此在1980年代,各家航空公司在設計制服時重新變得保守起來,以打造一種安全可靠、專業審慎的形象。
以行業挑戰者的姿態步入航空業的維珍航空不想落入窠臼,它們希望在時尚和安全中間尋找到平衡點。Arabella Pollen的設計既保留了制服的功能性,又巧妙利用色彩給沉悶的空中飛行增添新意。1999年,獲得英國年度設計師的John Rocha在Pollen的版本上做了改進,他為「維珍紅」制服搭配了一條紅紫相間的絲巾,以及在當時看來非常時髦的黑色高跟鞋。
而到了2010年,再時髦的制服看起來也顯得有些陳舊了。另外,行業環境和1984年維珍航空成立時相比已經截然不同。航空業現在面臨運力過剩的壓力,尤其是大西洋地區,倫敦希思羅機場的起降時間千金難求,再加上廉價航空公司的衝擊,導致國際航空公司處境艱難。
超模Miranda Kerr為澳洲航空2014年的新版制服走秀,
這套新制服由澳大利亞設計師Martin Grant擔綱設計。
2000年以來,不少航空公司意識到,相比購買最新型號的飛機或更換全新的機艙裝潢,在制服上來點改變不失為廉價又能迅速提升顧客體驗同時便於進行品牌營銷的好方法。從2005年開始,法國航空力邀法國著名設計師Christian Lacroix來設計制服。Lacroix的職業履歷涵蓋了愛馬仕到巴黎老牌時裝品牌Jean Patou。
以創新精神聞名的維珍航空創始人Richard Branson自然不甘落後。「維珍航空有特立獨行的品牌精神,我們也將這一精神貫穿於制服設計,我們希望能與一個同樣具有冒險精神的設計師合作。」Branson說。
為了新版制服,一個專門的團隊很快就組建好了。團隊成員來自維珍的國際設計部、制服部、服務部、項目部以及品牌部。他們花了近1個月做出了一份設計簡報。這其中大部分的內容是關於品牌內涵的梳理,比如說品牌價值、什麼是服務等等,然後才是功能性的部分,比如制服的舒適性、靈活性、耐久性等。
當Miles帶著這份簡報找到Vivienne Westwood的時候,她顯得非常興奮。這是Westwood第一次設計制服,而要穿著這些制服的不是模特,而是維珍航空的7500多名員工。
這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他們大多是在流動的環境下工作的,尤其是空乘。不論是在寒冬的紐約,還是酷熱的聖露西亞,這套制服都得能夠勝任。除此之外,不同崗位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比如說對於空乘來說,經常用來服務顧客的手臂部位的設計要便於活動;維珍的每位機組人員平均每年要在每架機艙內行走1萬多米,鞋的舒適度也很重要;而遇到緊急情況,制服上的領帶和絲巾必須能夠快速鬆脫。
Westwood和設計團隊多次搭乘前往不同目的地的維珍航空班機,記錄下他們的觀察所得,包括不同職位的工作環境、工作習慣,甚至是更換服裝的頻率。
制服設計和時裝設計的一個最大的不同是非常強調服裝的功能性和耐久性,經過反覆洗滌之後,制服需要依然能夠像新的一樣挺括。面料顯得尤其重要。Westwood和Miles花了大約1年的時間和材料供應商一起研究、做實驗,看不同織法的面料在不同環境下的表現。這項工作到現在都還沒有徹底結束。不過他們已經敲定了在面料中使用可再生材料,尤其是由廢舊塑料瓶製成的再生滌綸紗。生產過程也會採用封閉循環系統(Closed Loop Recycling),這項技術可以將穿過的衣物轉化為纖維,然後重新織成新面料。為了增強面料的耐用性和色牢度,所有外套會經過納米塗層處理。
這些新技術被認為是維珍新版制服的一大亮點。但Westwood並沒有因此而滿足。她還想給傳統的「維珍紅」來點變化,這讓Miles感到很有壓力。「紅色代表了維珍航空,所以我們一直在討論紅色。」Miles說。
權衡之後他們決定空姐的服裝仍舊沿用傳統,只在男乘務員的制服上對紅色做一些變化,由原本的亮紅色,改為一種給人成熟而內涵豐富感覺的紅。另外,還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當他們和空姐站在一起的時候,要讓人感覺他們是來自同一個品牌。
Miles已經記不清為此實驗了多少遍。Westwood調配了一系列不同的紅色,分別看它們在不同光線下呈現出來的感覺,以及和不同服裝的搭配效果。「我們在顏色的選擇上做了非常艱難而努力的工作。」Miles說。最終男乘務員制服的主色定為「Deep Rich Red」,是一種近似酒紅的色彩,搭配上灰色的馬夾和Westwood特別設計的迷彩領帶,復古又內斂。
即便是在改動不大的空姐制服中,Westwood仍然增添了不少有趣的細節:胸前巧妙的褶皺能凸顯女性曲線,背面你還能看到俏皮的臀線剪裁和下擺雙褶設計。她還為貴賓候機廳的男性服務員設計了有假領結的襯衫,搭配牛仔褲和新潮的皮質運動鞋。
現在,180名員工的試穿階段已經全部結束,他們將在舒適度、透氣性、靈活性、上班前後的褶皺度、洗滌後外觀等方面向Miles提供反饋意見。據Miles透露,大部分的意見都很積極,空姐們覺得新制服非常優雅時髦,而男乘務員也對新的顏色非常滿意。一些改進已經根據這些反饋開始了,但還沒有最終完成。
已經有競爭對手搶先一步穿上了新制服。澳洲航空(Qantas)旗下1.2萬名員工在2014年年初換上了由澳大利亞知名設計師Martin Grant設計的新制服。為了這套新制服,在2013年雪梨的梅賽德斯ˉ奔馳時裝周上,澳洲航空特地邀請了超模Miranda Kerr前來走秀。
Miles對此並沒有感到什麼壓力。「我覺得Vivienne Westwood為我們設計的新制服一定會為維珍贏得更高的回頭率。」不過到目前為止,他依然無法給出一個確定的全面更換新制服的時間,但他保證將會「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