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手機布置作業 要求小學生近視率降到38%!

2020-12-15 浙報融媒體

2018-08-13 07:26 | 掌上溫州客戶端

近日,教育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起草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引起了網友熱議。

網友熱議的原因,是因為《意見稿》中規定:

到2030年,要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的目標。

並且,從2019年起,每年開展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

《意見稿》全文

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

(徵求意見稿)

兒童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近年來,由於手機、電腦等帶電子屏幕產品(以下簡稱電子產品)的普及,中小學生課內外負擔加重等因素,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已成為一個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防控近視需要政府、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家庭、學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為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現提出以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

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到2030年,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5%以上。

二、各相關方面的行動

(一)家庭

家庭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長應當了解科學用眼護眼知識,以身作則,帶動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用眼習慣。0—6歲是孩子視覺發育的關鍵期,家長應當重視孩子早期視力保護。

增加戶外活動和鍛鍊。讓孩子到戶外陽光下度過更多時間,能夠有效預防和控制近視。要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運動氛圍,積極引導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或體育鍛鍊,使其每天接觸自然光的時間達60分鐘以上,已患近視的孩子應進一步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延緩近視發展。鼓勵支持孩子參加體育冬夏令營等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引導孩子養成終身鍛鍊習慣。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寒暑假體育家庭作業。

控制電子產品使用。家長陪伴孩子時儘量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避免孩子學習和娛樂活動過多使用電子產品。

減輕課外學習負擔。配合學校切實減輕孩子負擔,根據孩子興趣愛好合理選擇課外培訓,杜絕盲目參加培訓。堅決避免學校減負、家庭增負,不問興趣、跟風報班。

避免不良用眼行為。不讓孩子在走路時、吃飯時、床上、晃動的車廂內、光線暗弱或陽光直射下看書或電子產品。監督並隨時糾正孩子不良讀寫姿勢,應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與書本距離應約為一尺、胸前與課桌距離應約為一拳、握筆的手指與筆尖距離應約為一寸,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

保障睡眠和營養。保障孩子睡眠時間,確保小學生每天睡眠10個小時、初中生9個小時、高中生8個小時。讓孩子多吃魚類、水果、綠色蔬菜等有益於視力健康的營養膳食。

做到早發現早幹預。注意關注孩子視力異常的跡象,了解到孩子出現需要坐到課堂前排才能看清黑板、看電視時湊近屏幕、抱怨頭痛或眼睛疲勞、經常揉眼睛等跡象時,及時帶其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遵從醫囑進行科學的幹預和近視矯治,儘量到眼科醫療機構驗光或採取其他矯治措施,避免因不正確的驗光配鏡導致近視加重。經常關注家庭室內照明狀況,根據相應標準選購和使用照明產品。

(二)學校

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嚴格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嚴格按照「零起點」正常教學,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強化年級組和學科組對作業數量、時間和內容的統籌管理。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提高作業設計質量,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減少機械、重複訓練,不得使學生作業演變為家長作業。

加強考試管理。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嚴格控制義務教育階段校內考試次數,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1次,其他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2次。嚴禁以各種形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和排名;嚴禁以各類競賽獲獎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嚴禁以各種名義組織考試選拔學生。

改善視覺環境。改善教學設施和條件,為學生提供符合用眼衛生要求的學習環境,嚴格按照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落實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等採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於視力健康的照明設備。學校教室照明衛生標準達標率100%。根據教室採光照明狀況和學生視力變化情況,每月調整一次學生座位,每學期對學生課桌椅高度進行個性化調整,使其適應學生生長發育變化。加快消除「大班額」現象。

堅持眼保健操等護眼措施。中小學校要嚴格組織全體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認真執行眼保健操流程。教師要督促學生讀書寫字時身體坐正,監督並隨時糾正學生不良讀寫姿勢,提醒學生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要求。

強化戶外體育鍛鍊。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確保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確保小學一二年級每周4課時,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中小學校每天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學校和教師要按照動靜結合、視近與視遠交替的原則,有序組織和督促學生在課間時到室外活動或遠眺,防止學生持續疲勞用眼。全面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督促檢查學生完成情況。

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指導學生科學規範使用電子產品,養成信息化環境下良好的學習和用眼衛生習慣。控制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得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

定期開展視力監測。小學要接收醫療衛生機構轉來的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確保一人一檔,並隨學籍變化實時轉移。嚴格落實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和每學期2次視力監測制度,對視力異常的學生進行警示教育,為其開具個人運動處方和保健處方,及時告知家長帶學生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做好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新發率等報告和統計分析,配合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視力篩查。學校和醫療衛生機構要及時把視力監測和篩查結果記入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教師發現學生出現看不清黑板、經常揉眼睛等跡象時,要了解其視力情況。

加強視力健康管理。建立校領導、班主任、校醫(保健教師)、學生視力保護委員和志願者等學生代表為一體的視力健康管理隊伍,明確和細化職責。將近視防控知識融入課堂教學、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校園文化。加強醫務室(衛生室、校醫院、保健室等)力量,按標準配備校醫和必要的藥械設備。積極利用學校閉路電視、廣播、宣傳欄、家長會等形式對學生和家長開展科學用眼護眼健康教育。

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嚴格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重視生活和遊戲對3—6歲兒童成長的價值,嚴禁「小學化」教學。要保證兒童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寄宿制幼兒園不得少於3小時,結合地區、季節、學齡階段特點,為兒童提供有益於視力健康的營養膳食,促進視力保護。

(三)醫療衛生機構

建立視力檔案。嚴格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關於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工作要求,做到早發現、早幹預,2019年起,0—6歲兒童每年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90%以上。在檢查的基礎上,依託現有資源建立並及時更新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並隨兒童青少年入學實時轉移。在學校配合下,認真開展中小學生視力篩查,篩查出視力異常或可疑眼病後,及時更新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規範診斷治療。縣級及以上綜合醫院普遍開展眼科醫療服務,認真落實《近視防治指南》等診療規範,不斷提高眼健康服務能力。根據兒童青少年視覺症狀,進行科學驗光及相關檢查,明確診斷,按照診療規範進行規範矯治。叮囑兒童青少年近視患者應遵從醫囑進行隨診,以便及時調整採用適宜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對於兒童青少年高度近視或病理性近視患者,應充分告知疾病的危害,提醒其採取預防措施避免併發症的發生或降低併發症的危害。制定跟蹤幹預措施,檢查和矯治情況及時記入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積極開展近視防治相關研究,加強防治近視科研成果與技術的應用。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中的作用,制定實施中西醫一體化綜合治療方案,推廣應用中醫藥特色技術和方法。

加強健康教育。針對人們缺乏近視防治知識、對近視危害健康嚴重性認識不足的問題,發揮眼科、視光學、疾病防控、中醫藥相關領域專家的指導作用,主動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積極宣傳推廣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的視力健康科普知識。加強營養健康宣傳教育,因地制宜開展營養健康指導和服務。推進健康城市建設。

(四)學生

強化健康意識。每個學生都要強化「每個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意識,主動學習掌握科學用眼護眼等健康知識,並向家長宣傳。積極關注自身視力狀況,自我感覺視力發生明顯變化時,及時告知家長和教師,儘早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和治療。

養成健康習慣。自覺遵守學校近視防控的各項要求,認真規範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確讀寫姿勢,積極參加體育鍛鍊和戶外活動,每周參加中等強度體育活動3次以上,培養良好生活方式,不熬夜、少吃糖、不挑食,減少電子產品使用。

(五)有關部門

教育部。加快修訂《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成立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導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科學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和視力健康管理等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試點工作,強化示範引領。進一步健全學校體育發展制度和體系,不斷完善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加快體育師資隊伍建設,聚焦「教」(教會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練」(經常性課餘訓練和常規性體育作業)「賽」(廣泛開展班級、年級和跨校體育競賽活動),深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校園體育項目建設。推動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加強中小學衛生保健所等機構建設,按照標準和要求強化人員和設備配備。鼓勵高校特別是醫學高校開設眼視光、健康管理等相關專業,培養近視防治和視力健康管理專門人才,積極開展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管理相關研究。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全國學校校醫等專職衛生技術人員配備情況專項督導檢查。會同有關部門堅決治理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每年對校外培訓機構教室、採光照明、課桌椅配備、電子產品等達標情況開展全覆蓋專項檢查。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面加強全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及其相關危險因素監測網絡、數據收集與信息化建設。會同教育部組建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和視力健康專家隊伍,充分發揮衛生健康、教育、體育等部門和群團組織、社會組織作用,科學指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和視力健康管理工作。2019年年底前,會同有關部門出臺相關強制性標準,適用對象為兒童青少年的教材、教輔、報刊及其他印刷品、出版物等的字體、紙張要有利於保護視力。衛生健康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按照採光和照明國家有關標準要求對學校、託幼機構和校外培訓機構教室(教學場所)以「雙隨機」(隨機抽取衛生監督人員,隨機抽取學校、託幼機構和校外培訓機構)方式進行抽檢、記錄並公布。

體育總局。積極引導支持社會力量開展各類兒童青少年體育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冬夏令營、訓練營和體育賽事等,吸引兒童青少年廣泛參加體育運動,動員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為廣大兒童青少年參與體育鍛鍊提供指導。持續推動各類公共體育設施向兒童青少年開放。

財政部。合理安排投入,積極支持相關部門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工作。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完善中小學和高校校醫、保健教師和健康教育教師職稱評審政策。

廣播電視總局等部門。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新媒體等作用,多層次、多角度宣傳推廣近視防治知識。

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相關部門都要關心、支持、參與兒童青少年視力保護,在全社會營造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專家指導、學校教育、家庭關注的良好氛圍,讓每個孩子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來。

三、加強考核

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負責本地區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措施的落實,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國務院與各省級人民政府籤訂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責任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逐級籤訂責任書。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嚴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單純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將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將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課業負擔等納入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對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連續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學校依法依規予以問責。

建立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制度,評議考核辦法由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體育總局制訂,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核實各地2018年兒童青少年近視率的基礎上,從2019年起,每年開展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

中小學生近視的情況究竟有多嚴重?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並逐年增加,小學生的近視率也接近40%。

也就是說,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確不容社會各界忽視。

如何防止兒童近視?

《意見稿》指出,為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到2023年,要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的目標。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意見稿》提出,防近視需要家庭、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學生以及有關部門多方聯動。

家庭

家長應當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用眼習慣,包括增加戶外活動和鍛鍊、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減輕課外學習負擔、避免不良用眼行為、保障睡眠和營養(確保小學生每天睡眠10個小時、初中生9個小時、高中生8個小時)等;

學校

老師應該儘量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做到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同時嚴格控制義務教育階段校內考試次數,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1次,其他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2次。

另外,學校需要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確保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對於信息化教學中電子產品的使用,學校應控制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得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

醫療衛生機構

醫療衛生機構要建立視力檔案,規範診斷治療,加強健康教育。2019年起,0—6歲兒童每年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90%以上。

學生

(原標題:《教育部擬禁止用手機平板布置作業,要求小學生近視率降到38%!》。編輯林如珏)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擬禁止用手機Pad布置作業, 要求小學生近視率降到38%!
    圖片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友熱議的原因,是因為《意見稿》中規定:到2030年,要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的目標。
  • 教育部擬禁止用手機平板布置作業,要求小學生近視率降到38%!
    近年來,由於手機、電腦等帶電子屏幕產品(以下簡稱電子產品)的普及,中小學生課內外負擔加重等因素,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已成為一個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防控近視需要政府、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家庭、學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為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現提出以下實施方案。
  • 教育部擬禁止用手機、電腦布置作業, 要求小學生近視率降到38%!
    ▲ 圖片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友熱議的原因,是因為《意見稿》中規定:到2030年,要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
  • 教育部擬禁止用手機、電腦布置作業,要求小學生近視率降到38%!
    ▲ 圖片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友熱議的原因,是因為《意見稿》中規定:到2030年,要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
  • 下月起,小學生作業不得超60分鐘
    大洋網訊 昨日,市教育局聯合市衛生健康委等六部門制訂發布《廣州市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下稱「方案」),要求小學生作業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生不超過90分鐘;每天戶外運動1小時以上;目標是近視率下降到小學生38%以下、初中生60%以下、高中生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8%
  • 下月起小學生作業不得超60分鐘,對策你想好了嗎?
    為避免近視 下月起 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不用再寫書面作業 小學生和初中生的作業時長也有新要求 一起來了解下~
  • ...網友卻在擔心……|廣州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你怎麼...
    《方案》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超過90分鐘,高中階段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該《方案》將於1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 到2030年,實現全市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8%以上。 如何做到?《方案》要求學校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嚴格執行課程計劃,科學安排作息時間,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
  • 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課後作業!家長群炸鍋了
    方案表示: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科學設計作業內容,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課作業。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綜合素質。事實上,不布置作業這一「明文規定」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其中提出「到2030年,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的目標,方案要求學校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強化年級組和學科組對作業數量、時間和內容的統籌管理。最引人關注的一點就是,該方案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
  • 近視率半年增加11.7%,拿什麼保護孩子眼睛
    尤其是經過漫長的假期和半年多的線上教學,廣大學生將在秋季學期全面返校,新學期必然有一些新部署新要求,學生、家長、學校等只有充分了解,才能圍繞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形成合力。 其中,教育部對於學生在疫情期間視力變化情況進行調研並公開結果,正是家長們期待之舉。
  • 以後小學生睡不夠10小時都算違規
    ——到2030年高中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到2030年,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5%以上。資料圖:中小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檢查視力。
  • 教師禁用手機布置作業 家長:教育部門布置的app作業還做嗎?
    教育部官網消息稱,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曾提出《關於停止小學老師用手機微信和QQ對學生及家長布置和提交作業的提案》。教育部做出了答覆: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不得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新學期來了,這一條新規定會對教師布置作業有影響嗎?
  • 防控近視需要多一些「戶外作業」
    2018年,教育部會同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30年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下降到70%以下。與此同時,圍繞學生減負,無論是教育部還是各地教育部門,都出臺了一系列文件。這些年來,圍繞中小學生近視問題,社會更多把目光放在教育減負,尤其是校內減負上。這當然是一個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方面。
  • 八部門: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作業 減少使用電子產品
    中新網8月30日電 為切實加強新時代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近日,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家庭、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學生、政府相關部門應採取的防控措施,提出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
  • 三門峽教育局要求:不得通過微信布置作業,嚴禁家長批改學生作業
    近日,三門峽市出臺文件,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書面家庭作業,提出五點要求。一、學校要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做到不超標,不降標。根據課程內容調整講、練、評時間,積極構建高效課堂,確保學生達到堂清、日清、周清要求。二、學校要統籌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內容、形式和數量,不斷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提倡分層布置作業,作業難度不得超過課標要求,不得布置重複性和懲罰性作業。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
  • 教育部:中小學學生近視率半年增加11.7% 小學生近視率增加最快
    今天來看一下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問題。9省份調研了14532人,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學生,通過對比2019年年底的普測和今年6月份的調研結果發現,這半年的近視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增加了15.2%,初中學生增加了8.2個百分點,而高中學生增加了3.8個百分點。
  • 給中小學生布置電子作業,老師您還是悠著點!
    我們從該家長的敘述中,可以判斷出,這是小學的學生,因為老師發的電子作業,還需要家長配合發視頻或者錄音的作業到班級群裡。如果判斷正確的話,我對於小學生的電子作業是持反對態度的。對於小學生的家庭作業,教育部有著明確的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到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一小時。電子作業是否屬於書面作業呢?個人覺得,與其布置電子作業,不如加點書面家庭作業,即使是超出規定一點,家長也是能夠接受的。
  • 教育部不鼓勵用手機布置作業,我國青少年摘眼鏡工程已啟動!
    近期國家教育部等八部委正式頒布《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辦法》到2030年,要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有所下降,   且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5%以上。
  • 六部門聯合發文 禁用「近視治癒」等宣傳用語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等6部門聯合發文,要求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加強監管,禁用「近視治癒」等宣傳用語。據不完全統計,小學生的發病率約30%,初中生約60%,高中生約80%,大學生約90%。2018年8月底,教育部等八部委聯合發布《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
  • 六部門聯合發文 禁用"近視治癒"等宣傳用語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等6部門聯合發文,要求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加強監管,禁用「近視治癒」等宣傳用語。
  • 渭南臨渭區:不得讓家長代評改作業!小學1/2年級不布置書面...
    遵循教育規律,以貫徹《中小學生守則》為重點,強化中小學生基本禮儀和行為規範教育,促進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各中小學校做好教學計劃制定、教案、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等教學基本環節的整體設計、要求與檢查,研究制定學業質量標準和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做好學校校本研修;科學合理布置作業,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