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雲今年5歲,有一次在幼兒園裡,老師讓孩子們談談自己家裡養了哪些寵物?並說出動物的名字?
於是小朋友們議論紛紛地談論起自己的小動物,有的孩子說自己家裡養了小貓咪,有的孩子說家裡養了大狗,有的孩子說家裡養了小雞,還有的說養了小烏龜……等等。
坐在角落裡的小雲突然大聲說:「我家裡養了好多動物,比如有很多兔子、山羊、還有老虎等等。」周圍的小朋友們表示半信半疑。小雲驕傲地說自己家開農場的。
於是小朋友們立馬討好地給送上零食和玩具,想讓小雲下次有時間帶他們去看一下農場。其實小雲家裡根本沒有養怎麼多動物,因為他家一直在城市,即使爺爺奶奶住在鄉下,也沒有經營農場。
放學後,老師把這個情況悄悄告訴了小雲媽媽,媽媽聽了火冒三丈,準備回家後好好教育小雲。
3~6歲的小朋友尚未擁有明確的道德觀,在他們的認知範圍中並不清楚真的與假的,對的與錯的之間的差別在哪裡?在他們的世界裡,只要能讓自己高興的事情就是對的。引起孩子撒謊的原因無非就是以下幾種原因:
☆想像力豐富
孩子兩歲以後,正是想像力迅速發展的階段,由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想像力豐富,經驗的缺乏以及記憶的不準確,都會讓孩子把自己的想像當成現實。
比如幼兒園的侄女在班上會跟同學誇耀:「我家養了50隻狗,經常會跟著我去散步。」事實上,侄女的家裡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空間養50隻狗。
☆獲得他人的關注
3~6歲的孩子,會出現「表現欲」的敏感期。通常孩子為了獲取大人或者周圍人的注意,會說一些大話來引起他人的關注。尤其是上幼兒園之後,為了突出自己或者取悅別人,往往會說一些大話。
☆逃避責任,保護自己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基諾特曾經說過:「撒謊是兒童因為害怕說實話挨罵而尋求的避難所。」
孩子做錯事後,會害怕受到父母的責備或者打罵而選擇說謊。尤其是曾經因為犯錯被懲罰過的孩子,只要再犯錯就會用謊言來掩飾自己的錯誤。
☆達到某種目的
有的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並達到某種目的而選擇說謊。比如有的孩子,不想上幼兒園,就說自己肚子疼來欺騙父母。比如有的孩子想吃雞腿和漢堡,就找藉口說自己餓來騙父母。孩子喜歡撒謊是品質或者人格有缺陷嗎?不是,孩子撒謊只是出於一種無意識的撒謊。
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所所長李康博士做過一個實驗:他把孩子們請到一個房間裡,讓他們猜測卡片上的數字,如果猜中了就能得到豐厚的獎勵。
在遊戲途中大人會藉故離開,並且離開前告訴孩子不要偷看卡片。結果超過90%的孩子會在大人離開房間後,立馬偷看卡片上的數字。
當大人反過來詢問這些孩子偷看卡片沒有?結果實驗的數據表明:兩歲的孩子有30%撒謊,三歲的孩子有50%撒謊,4歲的孩子有80%撒謊。
研究表明:隨著孩子的年齡越大,撒謊的比例就越高。並且李博士說:「家長無需擔憂孩子出現會出現撒謊行為,因為所有的兒童都會撒謊。這代表他們到達了一個新的成長階段。而且在這個階段,認知功能發展越健全的孩子說謊的技巧就越高明,因為他們有辦法來圓謊。」
而且幼兒心理研究專家指出:幼兒早期的謊言,不但不會成為孩子未來的發展障礙,相反還有利於開發智力。
曾經有兒童專家稱:孩子撒謊並不是壞事,而且屬於早惠的表現,更是腦部快速發展的跡象。一般孩子會在8歲左右達到說謊的高峰期,他們會用眼睛「左看」或者「右看」,然後通過大腦將謊言物化。
所以說當孩子撒謊時,家長不用很驚慌,做好相應的引導,還是可以培養出孩子的誠實品格的。
①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有時候孩子說謊,父母就會給孩子貼上「撒謊」的標籤。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要知道,父母一旦給孩子貼上標籤,就會讓孩子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而且這個標籤只會起到強化作用,讓孩子認為自己就是一個說謊的人。
②不要打罵孩子
有的父母一旦遇到孩子撒謊,就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容易對孩子發火,甚至是大打出手。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冷靜下來。然後和孩子一起討論撒謊的問題,這樣孩子才會願意敞開心扉,一起尋找更加有效的解決辦法。
③不要為謊言提供機會
父母不要像偵探一樣嚴厲地審問孩子,因為審問行為會讓做錯的事情在孩子心裡的分量無限放大。認為自己做的事情很嚴重,從而激發出他採取防禦性的說謊。
父母平時千萬不要把孩子的才能誇得太高,比如父母平時比較誇張的誇獎孩子是一個成績優秀的人,若有一天他考試只得了60分,那麼孩子會為了不讓父母失望而選擇撒謊。
④強化孩子誠實的行為
當孩子主動承認錯誤的時候,父母要學會表揚孩子,並告訴孩子下次怎樣做才能避免錯誤。
美國總統華盛頓,小時候有一次為了試新斧頭是否鋒利,就把父親心愛的櫻桃樹給砍了。父親發現後,大吼道:「誰砍了我的櫻桃樹?」
華盛頓心裡很害怕,但還是告訴爸爸是自己砍的樹。父親好奇問:「你不怕我打你嗎?」
華盛頓說:「我說的是事實啊。」於是父親氣消了,並表示很高興:「孩子,你很誠實,我寧願不要1000棵櫻桃樹,也不要聽到你撒謊。」
⑤理解孩子
首先當孩子說謊時,父母可以直接告訴他,我了解真相,不需要說謊。記住是讓孩子陳述事實,並不是要指責孩子。只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事情不應該這麼做,並且如何解決它。
其次表示理解孩子,比如孩子有時候會不小心弄壞玩具或者摔壞碗,這時候他會為了逃避責罵而選擇說謊。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說:「碗比較滑,你也不想把碗給打碎了,不要緊,下次注意就可以了。」
⑥帶孩子到大自然走一走
孩子有時候由於年齡小,生活經驗少,認知能力不強,經常將現實、想像和願望混淆起來,說出一些謊話。所以父母要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增長孩子的見識。當孩子了解事物的本質特點後,即使想像力豐富,也不會說出不著邊際的話。
⑦樹立誠實的榜樣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誠實爸媽老實娃。
要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最強。如果父母當著孩子的面說話,那麼孩子很快就會學會說謊。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誠實的榜樣。一旦對孩子承諾,就要遵守諾言,做到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