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愛動就是多動症嗎?多動症究竟是什麼?

2021-02-09 亮聲康復

是孩子天生愛動

還是注意力的問題

那我們究竟該怎麼做?

   最近收到很多家長的反映,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

   」老師反映孩子上課坐不住,小動作不斷,東張西望,和前後桌說話打鬧,習慣很差」;

 「讓孩子看書,還沒看幾個字就已經看不進去了,吵著要玩手機看電腦「;

 「孩子每次寫作業的時間很長,但專注的時間卻很短,寫一會就跑了,摸摸這、玩玩那,再回來繼續寫……「

這是因為孩子天生愛動?還是注意力的問題?

針對孩子的這些問題我們與家長們展開了一次知識分享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詳細的了解:

- 多動症的定義;

- 各年齡段的多動症表現;

- 多動症一般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多動症與執行功能;

- 如何提高小朋友的專注力和執行能力;

ADHD全稱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是⼀種常⻅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表現為持續存在的與 年齡和發育⽔平不相稱的注意⼒不集中和注意時間短暫、不分場合的活動過度和衝動,常伴有學習困難、 品⾏障礙、⼼境障礙和適應不良。ADHD 患病率⾮常⾼,約為 5% -10%,其中 2/3的患病會延伸⻘少年, 1/3會延伸到成年。男⼥⽐為4~9:1。

    ADHD是影響終⽣的慢性疾病,在不同年齡階段對個體的影響不同,可導致不同的功能損害。具體有以下表現:

學齡前:行為障礙;

學齡期:行為障礙、學習困難、同伴關係差、自尊問題;

青少年:學習困難、、自尊問題、法律問題、吸菸、受傷;

大學時期:學習失敗、職業困難、自尊問題、物質濫用、受傷/意外;

成年期:職業失敗、自尊問題、人際問題、受傷/意外;

輕度:存在非常少的超出診斷所需的症狀,且症狀導致社交或職業功能方面的輕微損傷。

針對以上的輕度症狀建議採取非藥物治療:

• 認知⾏為治療 

- 注意⼒訓練

- 感覺統合訓練 

- 執⾏功能訓練 

- 認知能⼒訓練 

- 組織技能訓練 

• ⽗⺟培訓

 • 其他

中度:症狀或功能損害介於」輕度「和」重度「。

重度:存在非常多的超出診斷所需的症狀,或存在若干特別嚴重的症狀,或症狀導致明顯的社交或職業功能方面的損害。

針對以上的中、重度症狀建議採取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結合的方法:

藥物治療

- 鹽酸哌甲酯緩釋⽚(專注達) 

- 託莫⻄汀(擇思達) 

- 磷脂醯絲氨酸(勵志100) 

- Omega-3 

- 中藥

什麼是執⾏功能?

•以⼤腦前額葉及其邊緣系統等其他腦區為⽣理基礎, 通過靈活協調基本認知過程進⾏⽬標導向性⾏為,從⽽有序的完成特定任務的⼀種⾼級認知⼼理活動。 

•個體對於思想和⾏動進⾏有意識控制的認知⼼理過程。 

•個體對於⾃身多個認知加⼯過程的協同操作。

執⾏功能涵蓋的範圍 

-抑制性控制(抑制優勢反應、⾏為、情緒) -⼯作記憶(記住信息、處理信息) 

-認知靈活性(規則、概念化、優先級、定勢轉 換)

我們在做的 

• 動作協調/動態注意⼒

• 視覺⼴度,視覺注意,視覺記憶 

• 聽覺⼴度,聽覺注意,聽覺記憶,聽動

家長可以根據下面的多動症的症狀自評量表進行一個打分

最後算出所有問題的平均分得到成績:

0~1分 正常

1~1.5分 邊緣

1.5~2分 中度

微信號|SHliangsheng

新浪微博|上海亮聲康復

相關焦點

  • 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誰說的好動就是多動症了,多動症能糾正嗎?
    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誰說的好動就是多動症了,多動症能糾正嗎?再加上多動症的診斷是一個醫療行為,家長和老師應當避免隨意給孩子扣上多動症的帽子。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誰說的好動就是多動症了,多動症能糾正嗎?在醫學上對多動症的診斷標準極為嚴格,必須要症狀出現在7歲以前,並且已持續超過6個月,對學習、社交等社會功能造成明顯不良影響,已經排除其他精神障礙所致的情況下,方可考慮多動症診斷。隨著年齡增長,大部分症狀逐漸消失,如果引導不好,仍有一部分孩子會持續或加重,影響學業、身心健康,甚至影響成年後的生活和社交能力。
  • 調皮多動的孩子就是多動症嗎?
    媽媽覺得用盡了所有辦法,「這孩子就是個多動症!」兒子卻很委屈:「我不是不聽話……」「多動症是一種兒童注意力缺陷障礙,並不是調皮多動的孩子就是得了多動症。」長江健康心理專家智庫專家、武漢市武東醫院兒少門診陳婷婷主任說,有些家長不了解孩子,不知如何應對孩子,甚至和孩子賭氣,這不僅幫不了孩子,還有礙孩子正常的心智發育。孩子動不動就哭,怎麼越「長」越小了?
  • 孩子調皮活潑好動,究竟是好動還是多動症?
    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寶貝天真可愛,活潑惹人愛,但是一不小心太好動,就會讓家長覺得很鬧心,覺得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甚至帶到醫院去檢查,其實家長有這樣的意識,是非常正確的,但是有正確區分孩子究竟是好動還是多動症,好動就一定是多動症嗎?
  • 寶寶愛動就是多動症?其實是這些原因引起的,很多家長都搞錯了
    夢瑤前幾天帶著寶寶去了醫院,她說寶寶最近總是亂動、不老實,所以她懷疑娃得了多動症,於是就帶去醫院檢查一下,可是醫生卻告訴她,寶寶只是處於發育期,愛動是正常的表現,並不是多動症的原因。其實很多家長都對多動症有一個誤解,覺得只要孩子愛動就是多動症了,其實多動症最明顯的表現是注意力不集中,並不只是愛動而已,而孩子平時比較愛動的行為,可能是因為這些事。 學爬學走的正常表現寶寶到了學習爬行的階段,運動量會比之前大很多,所以這個階段,家長很容易把孩子的表現當作多動症。
  • 愛動的孩子就是多動症嗎,記住不要亂給孩子貼標籤
    情況分析愛動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大人在面對「亂跑亂跳」的孩子時要麼就放任不管,要麼就強行制止,要麼就覺得孩子有「多動症 」。其實,這些都是大人對孩子缺乏耐心和關心的表現。童童的性格活潑,在其老師和父母的眼裡被誤解了。個性特點活潑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子更愛動了。
  • 孩子愛動就一定是多動症嗎?家長怎樣判斷
    之所以熟悉,是因為經常會從其他媽媽口中聽到相關種種,讓人惶恐不已;而陌生的則是,對麼多動症是什麼、其危害到底有多大、是否有應對之策,一律不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注意力有問題,伴有多動和衝動,老百姓叫它多動症,學名為「注意力缺陷障礙」。
  • 好動就是多動症嗎?走出多動症誤區,看這裡
    這是疾病嗎?許多父母會開玩笑說這是「多動症」。與同齡人相比,這些多動症兒童大多智力正常,但他們的人際關係和適應性很差,他們的學習成績往往很差,並且會引起麻煩。這是神經系統的問題。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以免耽誤孩子的一生。
  • 孩子好動調皮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現在小學生比較常見的困擾,那麼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嗎?如果不是有如何鑑別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個話題。先來看兩個案例:陽陽,一個五歲的小男孩,讀幼兒園中班。他的沙盤呈現的是不斷變化的戰爭場景,整個過程就是一刻都不停歇的狀態,嘴巴裡還配合著發出各種聲音。我從媽媽那裡了解到,這孩子在幼兒園,完全坐不住,別的孩子坐在小凳子上聽老師講故事,他就在教室裡到處串來串去,還時不時發出聲音吸引其他人去關注他;對老師的批評特別敏感,老師稍微嚴厲地說他,他就發脾氣,哭鬧。在家裡的情況也一樣,對他媽媽已經無計可施,便帶來了醫院。
  • 文靜的寶寶也可能多動症
    較為活潑的孩子往往會給家長帶來疑惑:「孩子是不是多動症?」戚元麗解釋,孩子的活潑好動跟多動症的多動還是有區別的。簡單來說,活潑好動的動是可以被控制的,一般孩子在特定的場合都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即使是「人來瘋」,但經過家長的提醒後就可以收斂。但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往往比較衝動,而且表現得無法控制自己,常常情緒和行為都失控,做事缺乏耐性。
  • 兒童得了多動症是什麼原因
    每個寶寶都是父母的小天使,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能健康的成長,有的寶寶患有多動症,兒童多動症是一件比較刺手的疾病,需要藥物精神一起治療。多動症如果治療不及時,會讓孩子後悔終生,那麼到底兒童多動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 總是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其實真正的多動症是這樣的……
    前段時間,糕媽講了娃為啥會調皮搗蛋,很多媽媽都來留言問,自己家娃「一天到晚不停搗亂、大喊大叫是不是多動症?」「不能安靜地坐上一分鐘,手總是不停摳來摳去是不是多動症?」……家裡有個一刻都停不下來的娃,家長們不單管得身體累,更是操心——這麼動來動去,集中不了注意力,以後上學怎麼辦,成績跟得上去嗎?
  • 孩子好動,當心患上多動症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是兒童期比較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當孩子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活動過度、反應過度時,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孩子可能患上了多動症。有研究顯示,兒童期多動症的患病率高達5%以上,也就是說平均每20個孩子中就有可能存在1個多動症患兒,而且男生比女生更多見,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存在僥倖心理,也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
  • 孩子坐不住就是多動症嗎,多動症的表現有哪些?
    孩子坐不住就是多動症嗎?許多小朋友從小總是坐不住,老是瘋狂的跑來跑去。還特別願意表達,常常在教師的問題還沒有問完時搶先說出答案,即便教師提示後還是無法做到先聽再答。問到原因,他會說他也不知道,但是好像就是操控不住自己。就屬於極度活潑、易動型。"坐不住"幾乎是許多小孩的通病,關於孩子來說好奇心往往會大於專心力。
  • 「我不是多動症」——孩子的無力吶喊
    我們很多家長、老師最麻煩的一個感覺是兒子得了多動症,坐不住。孩子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寫作業時坐不住,總是亂動,學習效率低。家長、老師就總糾正孩子,慢慢孩子也煩了,家長、老師與孩子頻頻發生衝突。在惡性循環下,伴隨著孩子的就是厭學。兒子得多動症,該怎麼辦呢?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談:兒童多動症和好動孩子有哪些差別?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總會有些孩子,會出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做一些小動作,學習困難等情況,而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有些家長會以為這是孩子調皮所至,而有些家長也在擔憂,是不是孩子患上了多動症,那麼,兒童多動症和好動孩子有哪些差別呢?
  • 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嗎?好動和多動的區別,家長收藏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其實並不是這樣,孩子好動不一定就是多動症。那麼如何區分孩子是好動還是多動症呢?怎麼區分好動與多動症?1. 有無場合性和時間性:多動症孩子自控能力差,不分場合的就多動,而好動的孩子分場合。比如在教室聽課,多動症的孩子不能久坐,注意力不集中,交頭接耳搞小動作,而好動的孩子能控制自己好好聽課。2.
  • 調皮好動是多動症嗎?
    那麼,被很多家長「濫用」的多動症是什麼,它和調皮、淘氣有哪些區別。什麼是多動症多動症全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兒童期常見的一類發育行為障礙。多動症有3大特點:多動、衝動、與發育水平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
  • 孩子太調皮是多動症嗎?超過這個限度的孩子可能就是「問題兒童」
    孩子太調皮是多動症嗎雖說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但終歸是有一個界限的,如果孩子過於調皮,那可能就是「問題兒童」了。我去年的一個小患者鵬鵬就是,剛上一年級,開學沒幾天老師就讓家長去學校一趟,家長一聽也有點慌,這剛上學幾天是怎麼了?原來鵬鵬在課堂上根本就閒不住,一會兒晃一晃鉛筆盒,一會兒東跑西顛,老師提醒後安靜沒幾分鐘,又開始拽前桌女生的頭髮,老師實在沒轍了,這才聯繫了家長。經過老師說明情況之後,鵬鵬父母也很吃驚,平時他是鬧一些,但是沒想到在課堂上竟然會這樣。
  • 寶寶發呆就是有問題,愛動就是多動症?媽媽科學育兒,不要玻璃心
    前段時間我給他買了變形數字,他用了差不多一周左右的時間,把那些個數字和符號的拼裝摸個爛熟,就是閉上眼睛,他也能夠準確地完成變形。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常常也是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或者地墊上,小手拿著玩具摳摳摸摸,就是睡覺,也要把玩具拿到手裡,甚至最為喜歡、也是剛剛得到玩具的前兩天,連睡前故事都不要聽了,直接握著變形玩具,把自己給「變形」睡著為止。
  • 成人也有多動症?
    成人也有多動症?  社會上總有很多「失意者」,是因為他們不聰明,還是不努力?兒童多動症患者中有接近一半的人症狀會持續到成年。多動症就是左拉考察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於多動症診斷適用的目標人群不斷擴大,從兒童發展到成人,社會學家提出擔憂:人類日常生存中更多的方面正在被「醫學化。」實際上,即使是醫學界,對多動症的問題也一直有爭議。一些人認為,由於沒有足夠的經驗豐富的醫生,太多的人被隨意診斷為ADHD,並接受不必要的藥物治療;而另一些專家則認為,有很多多動症患者未被發現,使他們失去了得到藥物治療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