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動,當心患上多動症

2020-08-03 上觀新聞
孩子好動,當心患上多動症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性格活潑,調皮好動,是年齡小的緣故,等長大了自然就好了,甚至認為小時候越調皮以後就越聰明,殊不知這種觀念會讓孩子錯過早期診斷和幹預而影響終生。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是兒童期比較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當孩子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活動過度、反應過度時,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孩子可能患上了多動症。

孩子好動,當心患上多動症

有研究顯示,兒童期多動症的患病率高達5%以上,也就是說平均每20個孩子中就有可能存在1個多動症患兒,而且男生比女生更多見,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存在僥倖心理,也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多動症」的帽子,當發現孩子有問題時,比如精力旺盛、講個不停,亂發脾氣,插嘴又插隊,不分場合地忘乎所以,抑或是孩子看似是個不動的乖寶寶,但常忘事、心不在焉、粗心馬虎還丟三落四,建議家長帶著孩子去專科醫院就診,做些注意力測試、智力測試,完善必要的檢驗和檢查,客觀地填寫一些量表,同時傳達老師對孩子的評價,醫生將會告訴你多動症孩子與頑皮小寶是有差別的。

多動症兒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衝動是孩子自己控制不了的,千萬不要認為孩子是故意的,也不要存在僥倖心理,認為孩子隨著年齡增長症狀就會消失,就可以「不治自愈」。

孩子好動,當心患上多動症

那麼當孩子診斷出患有多動症,究竟要怎麼治呢?

首先,學齡期孩子的主要治療是藥物,通過藥物來調節神經遞質水平,從而幫助改善注意,抑制衝動,通俗來說,就如同戴眼鏡矯正視力一般,藥物就相當於「眼鏡」,帶上這個「眼鏡」就可以幫孩子做好每天的事情。

其次,多動症並非孩子故意調皮搗蛋,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更多的心理和行為輔助,幫助孩子制定生活和學習計劃,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和支持,通過適當的獎懲機制,和孩子保持良性互動。

總之,孩子多動有可能是一種病。是病,我們就得治。

怎麼治呢?科學治療,聯合幹預。

end

撰文| 霍言言

指導老師| 陳津津

編輯| ZHANG

相關焦點

  • 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誰說的好動就是多動症了,多動症能糾正嗎?
    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誰說的好動就是多動症了,多動症能糾正嗎?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孩子好動不等於多動症,一般情況下3至6歲的孩子,一般都會有活潑、好動、注意時間短暫的表現,這本應該是兒童時期的共同特點。在發現孩子多動的情況下,哪怕只是給他們一個疑似多動症的標籤,都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
  • 孩子調皮活潑好動,究竟是好動還是多動症?
    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寶貝天真可愛,活潑惹人愛,但是一不小心太好動,就會讓家長覺得很鬧心,覺得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甚至帶到醫院去檢查,其實家長有這樣的意識,是非常正確的,但是有正確區分孩子究竟是好動還是多動症,好動就一定是多動症嗎?
  • 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嗎?好動和多動的區別,家長收藏
    很多家長都說家裡有個「熊孩子」不能閒著,也經常有家長私信說:孩子非常好動,一刻都閒不下來,是不是有多動症啊?孩子上課總是搗亂,影響其他同學學習,老師都反應很多次,孩子是不是有多動啊?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其實並不是這樣,孩子好動不一定就是多動症。那麼如何區分孩子是好動還是多動症呢?
  • 婦幼健康科普 | 寶寶好動,當心是多動症!
    豆你開心 很多寶寶家長認為,孩子性格活潑,調皮好動,是年紀小的緣故,長大了就會好一些的,甚至認為小時候越調皮,長大就越聰明,殊不知調皮好動有可能是一種病
  • 家有好動的孩子心太累!是多動症嗎?好動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
    好動的寶寶是多動症嗎?鄰居豆媽就跟我說過兒子精力旺盛,每天睡得很晚,從來也不午睡,從幼兒園開始被老師投訴就已經是家常便飯,曾經很困惑地帶著孩子去醫院測是不是多動症,還順便測了智商。醫生說沒有多動症,智商也很高,這才放下心來。這剛上一年級,就三天兩頭接到各科老師的投訴,真是一個頭兩個大啊。
  • 孩子好動究竟是不是多動症?育兒專家:首先要滿足這5點!
    看著別人家孩子都乖巧伶俐,自己家孩子卻像上了發條般多動,朋友隱隱擔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多動症,還沒去醫院,內心就開始憂慮起來。 二、過度活動: 多動症患兒往往好動,好玩,調皮搗蛋,安靜不下來。在安靜的地方,常常也是動來動去的。
  • 孩子太活潑好動,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多動症?
    如果你的孩子經常出現這些表現,那就要引起重視啦!  明明今年7歲了,從幼兒園就比別的孩子更活潑、好動。讀小學後,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與同學講話、學狗叫,或玩橡皮、撕紙屑,在座位上扭來扭曲。下課與同學搞惡作劇,回家做作業拖拖拉拉,成績一直不好。明明就是典型的多動症患者。
  • 9歲男孩忘性大 原來患上多動症
    本報訊(記者王愷凝 通訊員鄧國歡)小動作多、計劃能力差、丟三落四可不僅僅是因為「調皮」,很可能患上多動症。昨天,同濟醫院副主任醫師郝燕就接診了一名這樣的小患者。9歲男孩小明從小就調皮,從幼兒園到上小學,上課特別容易走神,小動作多,常常咬手指,有時還會離開座位。他做作業非常拖拉,考試也經常做不完題。
  • 孩子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3個辦法可分辨
    曉曉的父母認為小男孩活潑好動一些是正常的,大一些就會好。但上了小學之後,曉曉多動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了。他上課時經常跟同學交頭接耳,喜歡打斷同學回答問題,經常作弄班上的女同學,比如把毛毛蟲放到女同學書本上,把女同學的書撕壞扔到廁所裡。因此,曉曉媽媽經常收到老師對曉曉的投訴。
  • 好動不是多動症,正確識別很重要
    如果孩子貪玩好動,非常調皮,經常這裡摸摸那裡看看,又或者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的話,大人們就會給孩子貼上「多動症」的標籤。但事實上,大部分情況下都只是孩子「好動」的表現,而非「多動症」。多動症的孩子,在任何環境和場合下表現的活動都會比較多,沒有自控能力。
  • 孩子好動得讓人懷疑人生,他是不是有多動症?
    我家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一直以來都有人問我說:「我家孩子特別愛動,只要是醒著那就一刻都停不下來,他是不是有多動症?」我問孩子有多大,答曰,9個月聽到這個回答,我突然就感覺像是被噎住了一樣,腦子裡不禁閃過一連串的省略號……我覺得許多父母更甚至是教師對「多動症」的理解只停留在了字面意思上,一旦孩子動得比較多就立刻懷疑孩子是「多動症」。
  • 開學啦,孩子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
    1.什麼是多動症? 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多動症,是兒童最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之一,是一種慢性疾病,常見於學齡期兒童。2. 兒童多動症的主要症狀是什麼?3.怎麼區分孩子是活潑好動還是得了兒童多動症呢? 正常的孩子即使聰明淘氣,也能夠把控自己的注意力,做事情分場合,不會影響學習,成長和人際交往:而多動症的孩子總是拖拉,馬虎,不分場合調皮搗蛋,亂發脾氣,學不好也玩不好,吃不好也睡不好,與那些正常的孩子不太一樣。
  • 你的孩子是多動症,還是活潑好動?
    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多動症: 多動症的全稱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它是兒童期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在我國,5—10%的孩子都患有多動症。 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裡做了詳細說明,ADHD的症狀主要是: 1 注意力缺陷,包括注意力很難集中和注意力過分集中,無法合理轉移 2 過於活躍,動個不停 乍看起來,好像孩子過分好動就是多動症,但這其實是誤解,而這樣隨意貼標籤也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 如何區別孩子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
    「這孩子特別好動,簡直一刻也停不下來,直到累極了睡著為止。這是不是多動症啊?在門診上,經常有孩子家長這麼問我。」吳尤佳說,其實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可愛之處,好動並非一定就是多動症。
  • 家長注意:孩子調皮好動?不要給孩子亂貼多動症標籤
    據有關數據報導:3%~10%的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約有70%的學齡孩子有注意力缺失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班有50個學生,那麼有5個可能就是典型的多動。相比以前,為什麼我國的多動症孩子越來越多了呢?
  • 「不好動」可能也是多動症?多動症已成兒科常見病,就診率卻不足20%
    孩子上課坐不住、愛走神兒、小動作多、寫作業困難……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因孩子過於「好動」而困擾不已。日前,記者在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門診採訪時發現,一名醫生一天接診的50多例患兒中,有十幾例都是多動症。儘管多動症已成為一種兒科常見病,但就診率仍不足20%。
  • 「不好動」可能也是多動症?多動症已成兒科常見病,就診率卻不足20%
    孩子上課坐不住、愛走神兒、小動作多、寫作業困難……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因孩子過於「好動」而困擾不已。日前,記者在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門診採訪時發現,一名醫生一天接診的50多例患兒中,有十幾例都是多動症。儘管多動症已成為一種兒科常見病,但就診率仍不足20%。
  • 調皮好動是多動症嗎?
    您的孩子是否像裝了個小馬達一樣停不下來?是否無法專注地做一件事情?這只是調皮好動,還是沒那麼簡單?那麼,被很多家長「濫用」的多動症是什麼,它和調皮、淘氣有哪些區別。調皮好動≠多動症簡單來說,調皮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多動症則是到達了疾病狀態。在這裡,我們必須要劃個重點:不同年齡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不同的。
  • 孩子好動≠多動症,這些表現才是多動症的表現,家長看好別忽視了
    家長一定要把活潑好動跟多動症區別開來!小孩子生性就是比較活潑的,每天像是有使不完的勁,只要有小朋友陪他一起玩,就可以跑上一整天。趙老師班裡就有一位名叫貝貝的多動症患者,記得在一次課堂上,她正站在講臺上給孩子們抄待會需要完成的試題,就在這時,她聽到教室裡明顯噔噔的腳步聲。她以為是哪位調皮的同學,在自己的座位上跺腳,誰知一回頭,就看見貝貝從最後一排,直接跑到第一排,在前面某位同學面前放了一塊橡皮,然後徑直走回去。
  • 好動就是多動症嗎?走出多動症誤區,看這裡
    我們常常能聽到一些家長說自己孩子有多動症,但其實孩子只是好動,孩子活潑好動很正常,但是如果孩子有多動症,那將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也有些家長不了解孩子多動症,對多動症有誤區,最後導致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那麼多動症都有哪些誤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