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孩忘性大 原來患上多動症

2020-12-18 尋醫問藥

本報訊(記者王愷凝 通訊員鄧國歡)小動作多、計劃能力差、丟三落四可不僅僅是因為「調皮」,很可能患上多動症。昨天,同濟醫院副主任醫師郝燕就接診了一名這樣的小患者。

9歲男孩小明從小就調皮,從幼兒園到上小學,上課特別容易走神,小動作多,常常咬手指,有時還會離開座位。他做作業非常拖拉,考試也經常做不完題。平時總是丟三落四,上學不是忘了戴紅領巾就是忘了帶文具。脾氣也較大,和同學交往容易起衝突。

起初,爸爸媽媽認為男孩子調皮、好動很正常,大一點就會好。可是小明讀三年級了,情況還沒有好轉,學習成績在班裡一直處於中下。爸爸媽媽這才著急了,帶著小明來到同濟醫院兒科多動症門診就診,副主任醫師郝燕經過測試發現,小明的智商屬於正常範圍,但注意力、控制力都很低,被診斷為:多動症。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小明現在情況已有所好轉。

郝燕說,在我國大約有2000萬兒童有不同程度的多動症表現,但真正就醫的患病兒童不到1%。由於多數家長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正確治療,嚴重地影響了患兒的遠期預後。

郝燕提醒,如果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經常丟三落四,很有可能是多動症,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篩查。

舉報

相關焦點

  • 10歲男孩在校調皮「稱霸王」 原是患上多動症
    華龍網6月9日12時40分訊(記者 鄭懿)或許不少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學生時代的「小霸王」,他們在班上橫行霸道,誰都敢惹。可是,你知道嗎?當年那個小霸王,很可能是個多動症患兒。日前,一位10歲的小「大哥」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被診斷為多動症,經過治療,如今的他正逐漸「改邪歸正」。
  • 5歲男孩失眠兩年 竟是患了多動症
    數據顯示:25%-50%的多動症患兒可能同時伴有睡眠障礙或睡眠問題說起失眠,你可能認為是大人才會有的煩惱,而5歲男孩小多也「失眠」了,而且已長達兩年。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保科專家稱,失眠可能和多動症有關,約25%-50%的多動症患兒可能同時伴有睡眠問題或睡眠障礙。
  • 5歲男孩「擠眉弄眼」兩年 不是多動症是鼻炎
    原標題:5歲男孩「擠眉弄眼」兩年 不是多動症是鼻炎   本報通訊員 應紅燕 本報記者 李竹青   昨天下午,5歲焓焓躺在李惠利東部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病床上,乖巧地配合醫生做耳朵的術後檢查,焓焓的媽媽站在一邊,滿臉欣慰的笑容。   這兩年,兒子有擠眉弄眼的毛病。
  • 7歲男孩一到學校就變「啞」 原來是患了選擇性緘默症
    7歲男孩一到學校就變「啞」 原來是患了選擇性緘默症 2018-10參與互動    7歲男孩一到學校就變
  • 9歲多動症男孩成績如過山車 原是母親擅自停掉治療藥物
    (原標題:9歲多動症男孩成績如過山車 原是母親擅自停掉治療藥物)
  • 孩子好動,當心患上多動症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是兒童期比較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當孩子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活動過度、反應過度時,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孩子可能患上了多動症。有研究顯示,兒童期多動症的患病率高達5%以上,也就是說平均每20個孩子中就有可能存在1個多動症患兒,而且男生比女生更多見,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存在僥倖心理,也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
  • 不好動也是多動症?這種兒童常見病,就診率卻不到20%
    門診中,有些多動症患兒常被家人認為是調皮搗蛋,一味「嚴管」反而加劇了病情;有的孩子雖然課上格外「多動」,實則卻患上了自閉症;還有的孩子經常安靜的「神遊」,竟然也是多動症。他總是忍不住說話,有時還自言自語,幾乎每門科的老師都投訴他上課不聽講……」據男孩的母親說,他上小學時注意力就不集中,上中學以後成績越來越差。「你上課都跟誰說話呢?」 精神心理科主任醫師崔永華輕聲詢問男孩。
  • 福州7歲男孩一到學校就變「啞」 原來是患了選擇性緘默症
    7歲男孩一到學校就變「啞」  原來是患了「選擇性緘默症」  廈門網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 7歲男孩明明(化名)在家時,和他人可以正常溝通,可到了學校,就一言不發,成了「啞巴
  • 父母吵架竟能禍及孩子 7歲男孩被查出多動症
    在山東青島,就有一個7歲的小男孩,因為父母長期爭吵,被檢查出患了多動症。周圍的鄰居經常說每次:王先生和他妻子鄧女士經過一番「大戰」後,屋裡都是一片藉,能砸的的都砸了,只有一個7歲的孩子剛剛在裡屋翻箱倒櫃,一邊亂扔東西一邊大哭大喊。
  • 重慶男童失眠兩年多 原來是多動症惹的禍
    華龍網3月18日15時36分訊(記者 周曉雪)重慶市渝北區5歲小男孩多多(化名)失眠兩年多了,即使睡著也容易被驚醒,母親顧女士用了許多治療方法都沒效果。最近,顧女士帶兒子在醫院檢查時,才知道兒子是患上了多動症而導致失眠。
  • 孩子出現這5個異常表現,可能是患上了多動症,不要大意
    什麼是多動症?多動症又稱之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期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男性患者多於女性。多動症可明顯影響患者學業、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後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因此,如果孩子出現這些異常表現,可能是患上了多動症。
  • 孩子上課不聽講 好動男孩原來有多動症
    8歲的小男孩丁丁今年上小學二年級,雖然測過智商水平有119,但學習成績一直不好。近日,媽媽帶他到中南醫院就醫,才知是多動症讓丁丁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  丁丁平時學東西特別快,但作業老是完成不了,老師經常批評他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總有小動作。
  • 為什麼孩子會患上多動症?很大原因在於和家庭的關係!
    那麼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會患上多動症嗎?那今天就和櫻桃君一起去看看吧!一、寶寶患上多動症的原因1、遺傳因素,如:患兒的血緣兄弟、父親等有較多多動或注意不集中表現;雙生子中單卵雙生子的患病率高達51%~64%;親屬中酒精中毒、反社會人格及癔症者也較多。2、神經遞質、酶的研究結果雖然常互相矛盾,但不失為對本症病因的一種研究途徑。
  • 8歲男孩多動症的表現是哪些
    很多家長以為男孩活潑好動,調皮一點也是正常的,也並未多想。但老師的多次投訴上課好動、脾氣不好、學習成績差時,家長才意識到,孩子可能患有多動症,併到醫院就診。在競思訓練中心,記者發現來訓練的孩子男孩居多,女孩較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難道說多動症更「偏愛」男孩?那麼8歲男孩多動症的表現是哪些?
  • 2歲男孩患上老年痴呆症
    約書亞·古利特是一名剛滿兩歲的男孩,他長著一頭漂亮的金髮,聰明好學,剛剛學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但不幸的是,他卻患上了一種十分罕見的疾病——C型尼曼匹克症,俗稱兒童「老年痴呆症」。患上這種疾病的孩子,通常活不到成年,最後像植物人一樣,直至去世。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提醒:安靜的乖寶寶也會患上多動症!
    可是家長殊不知孩子如果過於安靜但總是丟三落四,就有可能是患上了安靜型多動症。因為家長對多動症的誤解,往往會導致很多過於安靜的孩子往往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據小娟的父母所說,小娟經常作業都會拖到最後一分鐘完成,安靜坐在書桌上做作業的同時,注意力會同時分散在很多事情上。經過醫生的一系列專業測試,分析她日常表現,得出的結論竟是這個安靜聽話的小姑娘患有多動症。
  • 孩子為什麼會得多動症?
    被稱「小鞭炮」 敢跟校長拍桌子11歲的小強今年讀5年級,平常脾氣暴躁,家長和老師都形容他是個「小鞭炮」——一點就著。「門診發現,很多孩子查出多動症後,家長就很自責,認為『我的小孩患了多動症是我的錯』,其實不是,造成這種疾病的原因是很複雜的。」戚元麗說,可能跟遺傳、大腦神經的發育、環境、社會家庭、心理因素等多種因素有關。1.遺傳因素:該病具有遺傳性,如果家族中有人患多動症,那麼孩子患多動症的機率明顯增高。
  • 學會這幾招輕鬆判斷孩子是否患上多動症
    很多被扣上「搗蛋鬼」、「熊孩子」的小朋友,有些其實真的不是家教的問題,是多動症搗的鬼。那些不合作、不守規矩,情緒反常的行為是多動症小朋友們自己控制不了。所以,關愛熊孩子,從多動症說起。有的家長覺得孩子貪玩、坐不住,成績不好,就是多動症,是這樣的嗎?
  • 男孩更易患抽動症多動症 7-10歲是高發期(圖)
    從篩查結果看,7~10歲是多動症抽動症的高發期。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愛眨眼、搖頭等壞毛病無法控制,最好早去醫院檢查。  患者中男孩比女孩多   據介紹,抽動症和多動症的患兒逐年增多,不過不少家長對此不重視,孩子出現症狀後當成是壞毛病或者是炎症,耽誤了孩子的治療。
  • 是調皮還是多動症,看看醫生怎麼說!
    ,家長們先別著急,有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動作多就覺得是多動症了,其實多動症的症狀表現不僅僅是動作多而已。小兒多動症又被稱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科比較常見的一種自控能力發育障礙性疾病,經常在6-9歲的孩子身上見到,而且男孩出現的比例要比女孩子高。小兒多動症的判斷標準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