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歲男孩「擠眉弄眼」兩年 不是多動症是鼻炎
本報通訊員 應紅燕 本報記者 李竹青
昨天下午,5歲焓焓躺在李惠利東部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病床上,乖巧地配合醫生做耳朵的術後檢查,焓焓的媽媽站在一邊,滿臉欣慰的笑容。
這兩年,兒子有擠眉弄眼的毛病。以為是多動症,她帶著他沒少跑醫院,沒想到,前陣子,在這家醫院找到了「罪魁禍首」——過敏性鼻炎,而且因為一直沒及時治療,已經並發了鼻竇炎、中耳炎。
醫生說,像焓焓這樣因為過敏性鼻炎表現出擠眉弄眼的,每次門診都能遇到幾個,這個問題不能忽視,情況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5歲男孩「擠眉弄眼」兩年
竟然是過敏性鼻炎搗鬼
焓焓擠眉弄眼的毛病出現在兩年前,剛上幼兒園。媽媽李女士發現,一向正常的孩子,突然會連續眨幾下眼,或者使勁用上嘴唇向下拉動鼻子。剛開始,她以為焓焓是從其它小朋友那裡學來的壞習慣,多教育就會改善。
過了一段時間,李女士發現,焓焓不但沒改,擠眉弄眼的頻率更大了,加上他從小性格活躍,喜歡東跑西奔,大家都以為他是多動症,在幼兒園老師的提示下,李女士還常帶他到醫院治療。
按照多動症治療了兩年,焓焓的「壞習慣」一直反反覆覆,最近,有時叫他他都沒回應。
李女士有個朋友是醫院護士,前幾天,聽了她的吐槽提醒她,這所謂的「多動症」,會不會是過敏性鼻炎導致的眼睛、鼻子瘙癢而引起不舒適?
在這位朋友的建議下,李女士帶焓焓到醫院作了心理測試,顯示一切正常。李女士趕緊又帶他到了李惠利東部醫院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門診檢查。
醫生聽完描述,給焓焓做了過敏原測定,果然,焓焓的「多動症」正是因為過敏性鼻炎,而且因為當時已經並發了鼻竇炎和中耳炎。李女士恍然大悟,平時和兒子說話時他愛理不理的,正是因為中耳炎導致的聽力受到了影響。
過敏性體質或反覆接觸過敏原
是過敏性鼻炎發病主因
接診焓焓的,李惠利東部醫院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趙侃,她說,經過一系列的治療,焓焓的病情已經得到了控制,「這孩子的情況並不是個案,每次門診,都能遇到幾個類似的病例。」
趙醫生介紹,小孩得了過敏性鼻炎,主要有4大表現症狀,鼻癢、鼻塞、打噴嚏和流鼻涕,如果後兩項症狀沒表現出來,很容易被家長誤以為是孩子學了壞習慣或是多動症,其實這是因為孩子鼻子、眼睛不舒服,他們不會揉搓,下意識通過「擠眉弄眼」讓自己感覺舒服一些。
從臨床情況看,小兒過敏性鼻炎發病率約佔整個人群的30%—40%,主要原因有兩個基本因素,一是遺傳性過敏體質,二是反覆多次的暴露和吸入外界過敏原。「從發病情況看,大多數孩子是對塵蟎過敏,還有一部分對柳絮、花粉、牛奶、動物皮毛等過敏」,趙醫生說,正是因為這兩個發病原因,小兒過敏性鼻炎很難根治,只能控制及預防。
她建議,對塵蟎過敏的孩子可以每天用衝洗器清洗鼻子,家中保持乾淨通風,地毯、窗簾、枕頭、床單、被罩常清洗晾曬;其他過敏原的孩子,也要儘量避免接觸過敏原;另外,增強孩子運動量,增強體質。「部分孩子長大後,抵抗力變強,過敏症狀會有適當改善」。
過敏性鼻炎和多動症有區別
鼻子不舒服要儘早治療
有些家長認為,過敏性鼻炎不是大毛病,而且和遺傳有關,去不了根,所以治療不積極;還有些家長,會像李女士這樣,把過敏性鼻炎的誤認為是多動症。
「其實仔細觀察,過敏性鼻炎和多動症兩者還是有區別的:患多動症的兒童,無論做任何事情,專心的時間都維持得不長;而患鼻炎的孩子,會對有興趣的事情,比如下課玩耍、看電視等比較專心。」趙醫生說,過敏性鼻炎一定要早診早治,否則有可能引發其他疾病。
比如,小孩耳部結構特殊,稍有傷風感冒,過敏性鼻炎的小患者就容易並發中耳炎,嚴重的會導致聽力下降;過敏性鼻炎能引發鼻竇炎、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呼吸睡眠症候群,很多孩子睡覺時打呼嚕或翻來覆去,時間久了孩子白天精力不足,嚴重時還會導致記憶力減退,引起智力發育障礙,影響生長發育。
趙醫生提醒家長,一旦孩子有鼻子、眼睛不舒適的表現症狀,或者打噴嚏、流鼻涕但並非感冒引起,家長要提高警惕,要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