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好動」可能也是多動症?多動症已成兒科常見病,就診率卻不足20%
孩子上課坐不住、愛走神兒、小動作多、寫作業困難……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因孩子過於「好動」而困擾不已。日前,記者在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門診採訪時發現,一名醫生一天接診的50多例患兒中,有十幾例都是多動症。儘管多動症已成為一種兒科常見病,但就診率仍不足20%。
-
多動症已成兒科常見病 就診率卻不足20%
本報訊(記者 劉歡)孩子上課坐不住、愛走神兒、小動作多、寫作業困難……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因孩子過於「好動」而困擾不已。日前,記者在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門診採訪時發現,一名醫生一天接診的50多例患兒中,有十幾例都是多動症。儘管多動症已成為一種兒科常見病,但就診率仍不足20%。
-
不好動也是多動症?這種兒童常見病,就診率卻不到20%
日前,記者在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門診採訪時發現,一名醫生一天接診的50多例患兒中,有十幾例是多動症,多動症已成為一種兒童常見病。在我們醫院精神心理科門診,多動症患兒的比例至少佔到20%,是比較常見的。」崔永華說。案例一:女孩不好動竟然也是多動症小女孩欣欣(化名)是個非常安靜的孩子,上課也能遵守紀律。
-
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誰說的好動就是多動症了,多動症能糾正嗎?
天真活潑,調皮愛動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但不少家長卻有一些顧慮,孩子平時淘氣、跑跳、追逐、打鬧,老師也經常打電話說不認真聽課,還有永遠搞不完的小動作,開始懷疑孩子會不會是多動症?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誰說的好動就是多動症了,多動症能糾正嗎?
-
就診率不足20%!孩子「多動」應儘快看病吃藥
醫生提醒,我國多動症患兒的就診率還不到20%,如果孩子出現相關症狀,就需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及時就診。一天接診十幾例多動症患兒上周四下午,一位母親帶著身高快趕上自己的兒子,憂心忡忡地走進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診室。「孩子今年上初一,學習不行,課堂紀律差。他總是忍不住說話,有時還自言自語,幾乎每科老師都投訴他上課不聽講。」
-
就診率不足20%!孩子「多動」應儘快看病吃藥
孩子上課坐不住、愛走神、小動作多、寫作業很困難……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因孩子過於「好動」而煩惱不已。近日,記者在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門診採訪時發現,有些多動症患兒被家人一味「嚴管」反而加劇了病情;有的孩子雖然課上格外「多動」,實則卻患上了自閉症;還有的孩子經常安靜地「神遊」,竟然也是多動症。
-
孩子好動,當心患上多動症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性格活潑,調皮好動,是年齡小的緣故,等長大了自然就好了,甚至認為小時候越調皮以後就越聰明,殊不知這種觀念會讓孩子錯過早期診斷和幹預而影響終生。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是兒童期比較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當孩子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活動過度、反應過度時,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孩子可能患上了多動症。
-
調皮好動是多動症嗎?
多動症有3大特點:多動、衝動、與發育水平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常伴有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和適應不良。男孩發病率是女孩的3-6倍。調皮好動≠多動症簡單來說,調皮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多動症則是到達了疾病狀態。
-
孩子調皮活潑好動,究竟是好動還是多動症?
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寶貝天真可愛,活潑惹人愛,但是一不小心太好動,就會讓家長覺得很鬧心,覺得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甚至帶到醫院去檢查,其實家長有這樣的意識,是非常正確的,但是有正確區分孩子究竟是好動還是多動症,好動就一定是多動症嗎?
-
婦幼健康科普 | 寶寶好動,當心是多動症!
豆你開心 很多寶寶家長認為,孩子性格活潑,調皮好動,是年紀小的緣故,長大了就會好一些的,甚至認為小時候越調皮,長大就越聰明,殊不知調皮好動有可能是一種病
-
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嗎?好動和多動的區別,家長收藏
很多家長都說家裡有個「熊孩子」不能閒著,也經常有家長私信說:孩子非常好動,一刻都閒不下來,是不是有多動症啊?孩子上課總是搗亂,影響其他同學學習,老師都反應很多次,孩子是不是有多動啊?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其實並不是這樣,孩子好動不一定就是多動症。那麼如何區分孩子是好動還是多動症呢?
-
孩子多動不一定是多動症
多動症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與年齡不相吻合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衝動這三個核心症狀,多動症所帶來的臨床表現,可造成兒童學業、職業、情感、認知、社交等多方面的損害,約七成的患兒會持續到青春期,有三成至五成的患者甚至會持續終生。但如果發現得早,幹預及時的話,大部分多動症患兒可以收到較好的預後效果。家長若是有疑慮,可到正規醫院去診斷一下。頑皮好動的「熊孩子」不一定就有多動症。
-
文靜的寶寶也可能多動症
活潑過了頭,警惕多動症活潑好動、富有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較為活潑的孩子往往會給家長帶來疑惑:「孩子是不是多動症?」戚元麗解釋,孩子的活潑好動跟多動症的多動還是有區別的。簡單來說,活潑好動的動是可以被控制的,一般孩子在特定的場合都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
孩子輕微多動症,疫情間上網課,被班主任踢出群勸退!校長不做聲
請關愛多動症患兒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我國內預計有2300萬兒童患有多動症,患病率大約為5%到10%。這個患病率是屬於比較高的疾病,但是現在國內多動症患兒的就診率卻非常低,只有患病兒的百分之十左右。而且其中接受正規治療的也只有30%。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1. 國內兒科醫生隊伍不足。
-
孩子輕微多動症,疫情間上網課,被班主任踢出群勸退!校長不作聲
對於患兒的學業、身心健康有明顯的影響,甚至可能影響成年以後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請關愛多動症患兒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我國內預計有2300萬兒童患有多動症,患病率大約為5%到10%。這個患病率是屬於比較高的疾病,但是現在國內多動症患兒的就診率卻非常低,只有患病兒的百分之十左右。而且其中接受正規治療的也只有30%。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9歲男孩忘性大 原來患上多動症
本報訊(記者王愷凝 通訊員鄧國歡)小動作多、計劃能力差、丟三落四可不僅僅是因為「調皮」,很可能患上多動症。昨天,同濟醫院副主任醫師郝燕就接診了一名這樣的小患者。9歲男孩小明從小就調皮,從幼兒園到上小學,上課特別容易走神,小動作多,常常咬手指,有時還會離開座位。他做作業非常拖拉,考試也經常做不完題。
-
兒童多動症掛哪個科
核心提示:兒童多動症掛哪個科?調查顯示,兒童多動症(ADHD)患病率逐年呈現上升趨勢,但臨床統計其就醫率不足40%。很多家長不是不願意給孩子治療,而是根本不了解多動症是什麼病,甚至不知道該去什麼醫院掛什麼科,從而錯過了孩子的關鍵治療時機。
-
好動不是多動症,正確識別很重要
如果孩子貪玩好動,非常調皮,經常這裡摸摸那裡看看,又或者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的話,大人們就會給孩子貼上「多動症」的標籤。但事實上,大部分情況下都只是孩子「好動」的表現,而非「多動症」。好動≠多動症,別搞錯了
-
熊孩子可能是多動症!100個有5個「中招」,不治或影響一生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公眾號 為大家說一說「多動症那些事兒」 多動症孩子不光好動,注意力也特別不集中 多動症有一個學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即不是光好動才是多動症,注意力缺陷或者注意力特別不集中也是多動症的主要表現。
-
好動就是多動症嗎?走出多動症誤區,看這裡
我們常常能聽到一些家長說自己孩子有多動症,但其實孩子只是好動,孩子活潑好動很正常,但是如果孩子有多動症,那將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也有些家長不了解孩子多動症,對多動症有誤區,最後導致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那麼多動症都有哪些誤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