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用「古英語」寫作?你想錯了!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佳士得拍賣行將於5月在倫敦拍賣4本17世紀出版的莎士比亞全集,其中包括極珍貴的「第一對開本」,即最早的莎士比亞劇本合集,於1623年出版。(資料圖片)

  談瀛洲

  關於莎士比亞劇作的語言,因為時代和文化的隔閡,當代的中國觀眾常常會有許多誤解。

  首先就是莎士比亞的劇作「是用十四行詩寫成的」。莎士比亞的劇作,確實是主要由詩寫成的詩劇,但是是由不押韻的素體詩、押韻的詩和散文組成的一個混合體。有學者統計,莎士比亞的劇本70%是素體詩,5%是押韻的詩,還有25%是散文。當然,不是說他的每個劇本裡的語言都是這樣的比例;在他早期的劇本裡,有韻的詩佔的比例就多一些。

  1592年,一位名叫羅伯特·格林的詩人和劇作家在一本小冊子裡攻擊莎士比亞。他這樣寫道:「是的,不要相信他們:有一個用我們的羽毛裝扮起來的暴發戶烏鴉,用伶人的皮包裹了一顆惡虎的心,並自以為能像你們中最優秀者那樣,寫出慷慨激昂的素體詩:他做了無所不為的打雜工,就自以為是全國唯一能『震撼舞臺』的人。」「震撼舞臺」(ShaKe-scene)是影射莎士比亞的名字「揮舞長矛」(ShaKe-speare)。

  格林是當時比莎士比亞要先在倫敦出名的四個「大學才子」之一,其餘三個是約翰·黎裡,託馬斯·基德和克里斯多福·馬洛。他們都受過大學教育,所以看不起沒上過大學的莎士比亞,認為他不配寫素體詩。但從格林會出手攻擊莎士比亞這一點,可以看出莎士比亞當時在劇壇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以致引起了同行的嫉妒。

  這件事間接地告訴我們,莎士比亞用素體詩寫作他的劇本,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所謂素體詩,就是一種不押韻的詩,只是每行規定十個音節,再用一輕一重兩個音節組成一個音步,那樣每行就有五個音步,這就叫「抑揚五步格」。中文裡沒有相對應的詩體。因為中文裡的每個字有聲調,所以中文的律詩和詞講平仄,英文裡的詞的每個音節沒有聲調,只有輕讀和重讀之分,所以講輕重。中文的傳統詩體都是押韻的,而在西方的詩歌傳統裡,一直有不押韻的詩。

  素體詩這種形式,雖然並非大學才子中的馬洛發明,但卻是他把這種詩體在戲劇中廣泛運用,並使之大放光彩。所以格林諷刺莎士比亞是「用我們的羽毛裝扮起來的暴發戶烏鴉」。

  至於大家都聽說過的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也是用「抑揚五步格」寫的,但跟素體詩不同的是它有幾種複雜的押韻格式。莎士比亞用的格式是「abba cddc effe gg」,也就是說一首詩十四行,前面每四句為一節,第一句和第四句押韻,第二句和第三句押韻,共三節,最後是一個押韻的對句。

  莎士比亞的劇本裡人物的對話有長有短,極少有正好十四行的,而且一般也不押韻。只有在他早期的劇本裡,偶爾有一兩段用的是十四行詩的格律。

  還有一點誤解,那就是許多人都以為莎士比亞寫的是「古英文」,因此很難懂。

  這主要是因為莎士比亞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國明朝的晚期,那時中國通行的書面語言還是文言文,也就是「古代漢語」,離白話文,也就是現代漢語在20世紀初成為普遍使用的書面語言,還有很久。因此,有些人就想當然地認為,莎士比亞寫作時用的,也是「古英語」。

  但實際上,「古英語」指的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從歐洲大陸遷移到不列顛,也就是公元5世紀,一直到1100年,也就是諾曼第公爵渡過英吉利海峽,徵服不列顛,成為英國國王這一段時間裡面的英文。而「中古英語」,指的是從1100年,一直到1500年左右的英文,寫作 《坎特伯雷故事集》 的喬叟是這一時期的偉大英國作家。而從1500年一直到現在,包括莎士比亞的作品在內,那就都屬於「現代英語」的範疇了。

  因此,現代英語的歷史,比現代漢語要長得多。

  而莎士比亞呢,就是用現代英語寫作的。除了少數中古英語的殘餘,那主要體現在莎士比亞所用的代詞,比如第二人稱單數主格的「你」(you),他常常用thou;賓格,他用thee;所有格,他用thy。他有時也用you和your,但那是對比自己地位高的,和比較陌生的人用的。還有,莎士比亞有時用現代英語在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後面加「s」的動詞詞尾變化方式,而有時他又用中古英語在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後面加「eth」的動詞詞尾變化方式,比如祝福「blesses」,他會寫成「blesseth」。還有「has」,他有時會用「hath」; 「does」,他會用「doth」;「says」,他會用「saith」。

  在這方面莎士比亞自己也不統一。有人曾做過統計,發現他在他的全部作品中用了409次「has」,2069次「hath」。除此之外,莎士比亞所用的英文,在詞彙、語法上和現在的英文沒有什麼差別。當然,在他生活的時代,英語的許多詞彙的拼法還沒有固定,所以如果我們直接閱讀當時印刷的莎士比亞作品的話,會有一些問題;但現在各個出版社所出的莎士比亞,都是經過編者修訂過的,採用了標準的拼法。還有,他的詞彙量比較大,也常使用複雜的句子結構,這使他比一般的作家要難讀一些。

  (作者系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

相關焦點

  • 莎士比亞用「古英語」寫作?他的劇本70%是素體詩
    原標題:莎士比亞用「古英語」寫作?你想錯了! 關於莎士比亞劇作的語言,因為時代和文化的隔閡,當代的中國觀眾常常會有許多誤解。 首先就是莎士比亞的劇作「是用十四行詩寫成的」。莎士比亞的劇作,確實是主要由詩寫成的詩劇,但是是由不押韻的素體詩、押韻的詩和散文組成的一個混合體。
  • 為什麼單詞year在古英語中寫作gear呢,和齒輪有啥曖昧關係嗎?
    year這個單詞在古英語中寫作gear或者ger。其實此刻我真的想先問問那些說字母表意的學術騙子們,你給我解釋解釋,如果字母表意,憑啥首字母都變了並且還有不同的拼寫呢?好,廢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最少有兩個知識點是值得學習的,一:古英語(Old English)的很早階段,字首的g-音在元音ei前其實就已經發輔音y所代表的/j/音了,但是拼寫直到1066年諾曼徵服後才用字母y-代替了這種情況下的g-。
  • 莎士比亞作品為什麼到今天還有生命力
    對莎翁作品存在兩個誤解我想先講講對莎士比亞作品存在的兩個誤解:一種誤解是,認為莎士比亞的劇作是用十四行詩寫就。莎士比亞的劇作,確實是用詩寫出的詩劇,但那是一種特殊的詩,即不押韻的素體詩,再加上押韻的詩和散文,組成混合體,而不是由一種單一文體組成。
  • 手把手教你讀懂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今天,我們要手把手教你讀懂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首先,請欣賞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第18首: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然後, 請看我們為你總結的【跨文化交際小知識】,【古英語】,【句子深度理解】,【內容解析】,【十四行詩】板塊 再然後,你就get了欣賞Shakespearean sonnet的「高逼格」技能了
  • 莎士比亞對英語發展的影響
    談判 operate操作 pious虔誠的 prophetic預言性的 savagery 野性 torturer虐待者 tranquil安寧的 (3)莎士比亞用詞靈活,他常將英語中的簡單名詞用作動詞(如strangered
  • 英語的發展史第一階段:古英語時期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熱門推薦>正文英語的發展史第一階段:古英語時期 2015-08-05 15:1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你知道今天的英語日常詞彙中,有多少個是莎士比亞首創的嗎?
    英語發展經歷了古英語、中古英語和現代英語三個時期。莎士比亞生活的年代正是由中古英語向現代英語演變的階段,也是英國封建制度解體、歐洲文藝復興方興未艾之時。莎士比亞的作品,展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廣闊的時代場景,反映了中世紀新舊制度交替過程中複雜的社會矛盾,不僅情節感人,富有戲劇性,而且充滿哲理思考、倫理探索和心理分析,內容豐富深刻。
  • 英語課堂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永恆魅力,讓你愛上英語
    還有人用中文名的諧音給自己取英文名,如隔壁班有個男生叫李德,給自己取名叫Lizard(蜥蜴)。有個叫蘭馨怡的女生,她的英文名字叫Lazy(懶惰)。她說自己很懶,不想運動,最大的愛好就是睡覺。還有些名字起得不知所謂,比如一個女生的英文名叫Jack(傑克),讓Arron鬱悶了好久。
  • 古英語的十大特點
    古英語單詞古英語單詞現代英語單詞漢語意思(搜狗翻譯)Eald old老的Brodor brother兄弟Hus house房子Nett net網Riht right正確古英語文章Beowulf古英語原有85%的單詞被丹麥語、拉丁語或法語取代。
  • SwiftKey開發新款輸入法 可讓你像莎翁一樣聊天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8日消息,據科技網站TechRadar報導,今年是著名文學家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為了紀念他,輸入法開發公司SwiftKey(已經被微軟收購)開發了一款名為ShakeSpeak的新應用。在該應用中,你可以像莎士比亞一樣說出各種文鄒鄒的話,絕對會為你的聊天水平加分。
  • 美國私校寒假英文書單推薦,莎士比亞每本不到十塊錢
    西方文學有一個人你一定聽過他的名字——莎士比亞。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當時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團購的莎翁套裝裡 20本讀本,囊括了莎士比亞最著名的作品,包括11部喜劇、7部悲劇、2部歷史劇,孩子可以全面體驗莎式劇作的魅力。
  • 古英語單詞是英語的最核心
    古英語詞彙是現代英語的主幹。因為最常用的單詞中前25個源於古英語的單詞約佔所有英文印刷版面的1/3;前100個源於古英語的單詞約佔所有英文書寫材料的50%;前300個源於古英語的單詞約佔所有英文印刷版面的65%。
  • 莎士比亞戲劇中的語言修辭
    他創作的十四行詩格律規整,用詞優美,詩句絢麗,色彩豐富。他還創作了許多新的人物和新的概念,創造了許多新詞和語句。無論是在他的戲劇還是詩歌中,他的創造都超出了人們的想像。數百年以來,莎士比亞的戲劇和詩歌一直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莎士比亞的語言特點也值得觀察和品味,雖然與他同時代的人對他的語言評價不一,但他們都公認莎士比亞的作品包含了極其豐富的語言詞彙。
  • 古英語中的古諾斯語詞彙
    北歐海盜入侵不列顛進入古英語的古諾斯詞語在北歐海盜入侵(公元787年-1066年)之後近三百年的漫長時間內,古英語吸收了大約400個古諾斯單詞和1500個古諾斯語的地名所以,古英語吸收的這400個單詞首先是以口語的形式被盎格魯-薩克遜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而後才逐漸以書面形式呈現。古諾斯語的書寫文字北歐海盜使用的是古諾斯語,他們的文字呢?古諾斯語最早的紀錄來自於8世紀時用如尼字母所記載的刻文。如尼文字持續一般地被使用到15世紀,最晚於19世紀使用某種形式記錄在瑞典部分地方。
  • 莎士比亞創造的這些英語著名短語金句,你都知道嗎
    莎士比亞對現代英語的影響,這裡就不多介紹了。直接開始上硬貨吧,當然其中有些表達古英語裡也有,但,是莎士比亞使它們變得家喻戶曉。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他只是像你一樣普通的25歲熱血青年。在那個房間裡人們講的一些故事會讓你毛骨悚然。
  • 本書旨在幫助初學者閱讀古英語文本,介紹了古英語語法的基本要點
    本書旨在幫助初學者輕鬆閱讀古英語文本。它介紹了古英語語法的基本要點,還包括一系列簡短,相對簡單的原始語言文本,其中包括光學和注釋。整個過程中也包括許多練習練習。配套網站包括額外的互動練習,更全面的語法和更多原始語言文本。
  • 教學微課 | 感受古英語的魅力
    一般認為現代英語是由古英語發展而來的,而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阿爾伯特·鮑(Albert C. Baugh)的定義,古英語指公元450年至1150年通行於不列顛的語言,又被稱為盎格魯—撒克遜語。 盎格魯—撒克遜時期也是古英語開始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書寫文字的時期,並且在傳教士的活動下,拉丁語與希臘語對古英語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到了八世紀,維京人開始了對歐洲的徵服,維京人向法蘭克王國移民同樣影響了不列顛,使得古英語吸收了少量維京語的特點。然而,隨著911年諾曼第公國的建立,移居法蘭西王國的維京人改用法語,維京語留下的遺產終究比較有限。
  • 莎士比亞:因為有用,所以經典
    4月20日莎士比亞研究專家沈林、著名翻譯家蘇福忠等做客騰訊書院,在莎翁誕辰450年周年之際展開對話,沈林認為「翻譯文學創造了中國當代文學,如同盜版光碟催生了中國電影發展。而莎士比亞之所以經久不衰,因為其『有用』」。
  • 4歲寫英文詩,10歲和伊頓前招暢談莎士比亞,被英國第一女校錄取
    我也喜歡莎士比亞如果一個小孩把閱讀當成真正的愛好,那他們會有更強的求知慾。T同學說,在開始申請之後,她就在必益接受課程輔導。她說:「我覺得科學很難,我對文學更加感興趣。因為我喜歡寫作和讀書,而讀書也可以激勵我寫作。我喜歡寫故事和詩歌之類的作品。
  • 光緒帝凌晨四點起床上英語課,曾國藩之子用古英語流利演講……
    那個時候不光是口岸通商的商人,就連皇帝和大臣們也陷入了學習英語的狂熱中,光緒帝凌晨四點就要起床上課,曾國藩之子更是能用古英語流利演講……老師是位傳教士,照曾國藩的規定,英語啟蒙背《聖經》,仿中國私塾由《詩經》開始,結果曾紀澤學了一口古英語。後來曾紀澤出使歐洲,兼法國等三國公使。在歡迎宴會上,這位大清國公使致辭,一口《聖經》式的古英語,歐洲上流社會為之昏倒,因為大多數英國人也只能看不會說古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