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審美標準是什麼?一切審美標準皆來自於觀念

2020-12-20 無畏樂園

書法的審美標準是什麼?一切審美標準其實都來自於觀念。

從生命最初來講,萬物皆空,並沒有東西,也必然沒有東西之美。美是隨著觀念的積累而形成的觀念。只是這種觀念有初期的鮮活可愛,也有後期發展的老邁絮叨,所以對美的評價標準也發生了變異。

古人的觀念簡單,所以審美標準也簡單。字只要寫得乾淨、勻稱、好看,就是美。

注意,這裡使用了一個循環概念,就是審美的標準是好看。這種表達也是沒辦法的,因為有一種美的標準就在心底,是一種說不清楚的天賦觀念。也就是說,人的審美觀念是隨著社會發展,隨著生命輪迴,而不斷累積和重疊。中國書法歷史源頭久遠,到晉達到巔峰,而後這種勢頭還有餘緒,即是唐和宋的繁榮,史稱晉韻唐法宋意。再後,真正的上品書法開始熄其神光,整體書法境界開始跌落,至今人再難追上古人。

何也?就是人類觀念疊加,審美標準發生改變,不再是當初生動鮮活天然如少女般的狀態了,而成為老嫗但不自知,施厚粉,綴許多飾物,講這個筆法那個筆法,一點一畫重出自哪位名家,心中一大堆原則觀念評判標準,所以專家成為了一種怪獸,與百姓的審美標準秉持有異。越是專家學得多、懂得多,他的審美觀念越複雜,其實已到了扭曲和異化的狀態,早已脫離了美的本身,而成為另外一種附加到書法身上寄生蟲式的審美累贅了。

今人的書法不如古人好,並非因為技術不行,完全源自於審美觀念在背後的作祟。對於好的書法,今人與古人的審美標準本應該是一樣的,只是因為今人的觀念裡施加了太多的古人名家的創造和積累,腦袋裡如馬踏的亂草,早已不是鶯飛草長的優美,而成為亂豬圈式的邋遢了。如果能既借鑑古人的經驗,又不迷信古人的那些套路,不以之束縛自己,回復簡簡單單的審美原始標準,那麼字也就很容易寫好。至於是否入那些專家的法眼,那也就別說了,除非想入那個圈子,有所圖而不得不違心故意而為的人。

書法美的標準並不是專家,其實也不是古人,而是純潔的心靈。就像處子,越純潔越美麗,這是亙古不破的真理。

我對書法之美的原則做了一個簡要的概括,就是「方、勻、緊、中」四個字。

所謂方,漢字是方塊字,字要寫方,四角突起。所謂勻,筆畫要均勻,疏密要得度。所謂緊,即結構緊湊,整體團結有力。所謂中,即遵守中軸線理論。比如草書,初看起來無論多麼凌亂,但從上到下都要遵守中軸線理論。一列如此,一字也如此。

審美標準從複雜到簡單的回覆,從形式到本質的回歸,其實就是人生修煉、生命回歸的體現。

相關焦點

  • 審美觀念是指對審美活動所具有的一種認識
    服飾美學屬於美學研究的範疇,它與普通美學在本質上是相通的,而且既與哲學相聯繫,又具有自己研究的側重點,既有側重於服飾的審美意識、審美心理、審美標準、審美情趣等基礎理論,又包括應用理論與發展理論。也就是說,服飾美學有自己的獨立體系和由此。審美對象是審美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因素。
  • 雲岡杯特等獎作品被斥之為醜書,那麼書法的審美標準到底是什麼
    作者的獲獎感言是:希望通過這次大賽,能把魏碑書法廣泛地傳播出去,讓更多人了解魏碑之美,感悟書法藝術。無論是評委,還是作者本人,似乎對這件作品評價都超級高。那麼為什麼網友都不買帳呢?難道是廣大網友的審美都出了問題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 漢字也分具體與抽象,我們對書法的審美,原來是這樣產生的!
    漢字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而漢字本身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由漢字衍生而來的書法,自古至今就備受世人推崇。我們對於書法的審美,不僅僅在於是否能夠輕鬆辨認出這是什麼字,還在於這個字的運筆以及通篇作品是否能夠讓人感到優美。而這樣的一種審美體驗,又是怎樣產生的呢?
  • 男性標準身材如何衡量?不單是練腿的差別,更在於審美標準的變化
    對於男性而言,標準的身材是X型還是倒三角?從健美的發展來看,兩種身材其實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審美派系,甚至是兩種健美標準。這並不是強與弱的關係,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審美標準下健美比賽選手的選擇。因此我們看到現在很多擁有好身材的男性,他們的腿部大都粗壯有力,這得益於腿部肌肉在審美標準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高,於是訓練者更加注重腿部強化,訓練安排上採用「高容量+大重量+多組數」的模式,通過腿部肌肉的有效募集實現腿圍的爆發性增長。如果說腿部肉量變化決定了健美身材標準的轉變,另一個引起公眾反感的在于越來越大的肚子。
  • 藝術審美的意義
    在其他一些事物中,美學也力圖分析討論這些問題時所用的概念和論點,考察心靈的審美狀態,評價作為審美的陳述的對象。中國的古典藝術之一的書法藝術的發展就是古人為了增加自己的審美能力,提高自己的審美素養而逐漸發展的,但同時書法藝術審美的發展也提高了古人甚至現代人的心靈高度,因為書法藝術審美的發展能夠讓人的內心得到平靜能夠提高人的內心涵養,進而提升個人的素質。
  • 這種審美標準才最適合你!
    2020 04.20 Woman Beauty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人的審美也趨向於自然合宜、清雅淡然。那些形式柔和、線條細膩、小巧精緻的自然景物。西方的審美在類型上更傾向於粗獷、奇突, 顯示出一種壯美或崇高,。
  • 被定義的審美,是標準還是被扭曲的心理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隻有在詩篇中出現的場景,才是真正的中國式審美。所謂的「審美標準」到底是誰定的,而這標準也殘害著無數人。健康的生活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開始健身,但過度運動、橫紋肌溶解等詞卻屢見不鮮,不僅是女性,男性為了追求健美的身材,也在審美的標準上越走越遠
  • 「王菊現象」引審美標準討論
    王菊參加《創造101》節目總決賽(圖片來自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 美媒稱,有那麼一瞬間,中國嚴格的審美標準似乎處於被顛覆——或至少略微擴大節目中的其他女孩都有著雪白的肌膚、苗條的身材和甜美的笑容,體現了被稱為「白瘦美」的審美標準——也是當今中國各地年輕女性所追求的美麗標準。王菊所表現出的自信讓人將她與美國流行歌星碧昂絲進行比較;她表演的一段說唱音樂中有這麼一句英文歌詞:「你不用給我買戒指,我可以自己買。」
  • 新時期的書法有哪些審美誤區?
    否定文化、否定道德、否定一切,意欲譁眾而取寵,那它還能是藝術嗎?我看不是,而且絕對不能是,充其量只是一種藝術傳染病毒而已,病毒無孔不入,波及新時期中國書法,令人不寒而慄。太多假惡醜的東西進入了書法藝術殿堂,加上「現代理論家」的搖舌鼓唇,大有濁浪排空之勢,讓許多盲從的青年人搞不清楚書法藝術的目的到底是探索真善美,還是展現假惡醜。
  • 也許很多人很難理解,但真的存在的一些審美標準,你想到哪個了
    自古以來,審美標準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以前可能看起來很醜,但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所以真的很難定義什麼是美醜標準。他們來自世界不同的國家,對美女的審美要求還是很奇怪的。雖然受到當地人的追捧,但很多外國人都無法接受。所以今天就來說說他們吧。1、韓國:雙眼皮韓國是世界整容大國,據統計,最常見的整容項目是割雙眼皮。
  • 孩子愛美是好事,抓住孩子審美敏感期,讓孩子審美能力超群
    文/鵬爸育兒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愛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面對愛美的孩子,不同的家長會有不同的態度,有的會極力打壓孩子,甚至擔心孩子會誤入歧途,而也有的人則積極支持,那麼該不該制止孩子臭美呢?在孩子到了審美敏感期之後,就會變得特別愛臭美,可能會嘗試各種方式讓自己變得更美,這是一個探索美的過程。甚至會因為某個衣服不能滿足自己的審美標準,而發脾氣,甚至會無理取鬧,這就是孩子開始注重審美的表現。
  • 書法的審美之難,藝術感受之難
    書法的審美之難也在於此。書寫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是我們太過於習見為常的東西了,尤其是我們身邊人的寫字,不管是否是大家,我們都常不會認為寫出的字多麼珍貴,還有就是這樣的書寫活動是可以重複的。這是一種傾向,覺得書法成為一種藝術像是一個虛幻;另一種極端是由於毛筆逐漸脫離了我們日常的實用功能,覺得凡是毛筆寫出的字都可以稱之為書法藝術,這樣的時空距離好像推的又太遙遠了,神話了書法,使得凡是毛筆書寫的一切活動皆成了書法藝術。第二個問題的出現其實又回到了藝術的本體論上了。按照貢布裡奇《美國藝術史》的理論,「實際上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而已」。
  • 以胖為美的唐朝:健康豐滿才是審美第一標準
    不同時期,人們對於審美是有著不同的標準的。就比如說唐吧,那時候人們崇尚以胖為美。楊貴妃就是個例子,"豐肥濃麗、熱烈放姿"她是這種風格的典型例子。那時候人們無比的喜歡和愛慕這種風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唐朝的審美。
  • 不能以我的審美代替別人的審美
    在書法教學中,常常見到教師在示範時對學生說,要寫成這樣,要寫成那樣才好看。把自己的主觀意願傳導給學生,不容學生有自己的創意。跟這樣的教師學習,所有的學習者都寫的和教師一個樣。這是對學習者審美觀的強制同化。而且非常不利於學習的突破,學習者受到「不能這樣,不能那樣」的框框限制,只能在外形上按照教師的審美去寫。而教師還理直氣壯的說,既然跟我學,就要寫我的字體。
  • 2017年全球最美100張面孔榜單出爐,審美的標準是什麼
    因為咱還要弄清楚這個榜單是誰選的,什麼標準。全球100最美的臉評選標準這個評選立即被網友扒出來評選毫無標準:這篇文章指責:兩個加拿大人操縱了榜單。首先,評選出的前三名,都是在歐美並沒有什麼名氣的人,不管是頭名的這位美籍菲律賓裔的演員,還是第二名的法國模特,或者是第三名的中國臺灣女孩。
  • 學書必知:中國書法審美時尚之南北朝「尚神」,尚的是哪門子神?
    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人們的觀念和趨向不同。作為以漢字為載體的書法與時代文化一脈相承,文化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趨向。中國書法審美風格史也是漢字文化的演變史,因此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書法審美。中國書法的時代審美是「商周尚象,秦漢尚勢,晉代尚韻,南北朝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元明尚態,清代尚質。」其中南北朝「尚神」,這個神有什麼含義?尚的是哪門子的神?
  • 張天弓:書法字體的審美方法與數字書法結合的幾個關鍵性問題
    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工智慧的核心,因為漢語言文字是一種思維方式,書法審美是中華審美的精粹。 最近,筆者應邀在第九屆全國文字與計算機學術研討會作題為「字體書法的審美方法與數字書法結合的幾個關鍵性問題」的演講,這個論題引起與會專家的關注。 我們知道,計算機早已與書法結緣,現在許多人臨帖就是打開手機看著名帖的字跡圖像臨摹。
  • 歐美人的審美標準是什麼?在他們眼中,好看的亞洲女生長什麼樣子
    一些我們覺得好看的明星,外國人卻覺得很普通沒有吸引力,那他們的審美標準到底是什麼?中國人的審美中國人的審美就比較單一比較純粹了,說到底一個「美」字就夠了。什麼「白幼瘦」更是受歡迎,只要夠白、夠瘦、夠有少女感就會變得很受歡迎。
  • 硬筆書法的「筆力」到底是什麼力?
    只要看看衛夫人所說『點畫……皆須盡一身之力送之』,就可以理解這個力,就是寫字的人身上的力。」 沈先生認為筆力是指人身上的力,這當然不錯,因為人若不用力,肯定什麼字都寫不出來。人使用某種「力」寫出筆畫,使筆畫又具有了某種「力」。
  • 審美敏感期家長的正確引導方法
    穿媽媽高跟鞋,用媽媽化妝品,開媽媽衣櫃找新衣服,這些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的行為,並不是孩子變得虛榮,而是因為她們的」審美敏感期「到了!理解審美敏感期孩子的審美敏感期一般在2.5歲-5歲之間,這個階段,孩子對新鮮事物都產生了自己的標準和要求,同時對於自己的穿著和打扮也變得非常的敏感和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