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從此不再陌路——7日環島騎行閒談

2021-01-15 自然客

作者:野人教練


先來回答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中國公民如何來臺灣?

 

臺灣自由行開放城市列表:北京、上海、廈門、天津、重慶、南京、廣州、杭州、成都、濟南、西安、福州、深圳、瀋陽、鄭州、武漢、蘇州、寧波、青島、石家莊、長春、合肥、長沙、南寧、昆明、泉州、哈爾濱、太原、南昌、貴陽、大連、無錫、溫州、中山、煙臺、漳州、海口、呼和浩特、蘭州、銀川、常州、舟山、惠州、威海、龍巖、桂林、徐州等共47個城市。

如果戶口在這些城市,那就很簡單了,先拿身份證去出入境辦公點,辦理臺灣通行證(紫色卡片),七天左右就可以拿到。


通行證辦好了,就需要辦理入臺證,入臺證可以在官網提交材料也可以找某寶,需要提供的材料有白底兩寸照片電子檔。


財力證明,也就是收入證明,年收入13萬人民幣以上,為啥是13萬人民幣呢?

我也不知道。


通行證正反面照片或者掃描件,差不多就這些。

7天左右辦好A4彩色列印出來就好了。

 

如果是親子出行,關係只能是父母、 子女 、配偶 、爺孫,臺灣不允許18歲以下未成年人單獨入境。

 

非開放城市只能走旅行社渠道了,不能自由行。


(金城武樹,特別...帥)


正文開始


再說回來我為什麼想要去臺灣,一是為了實現當初自然客吹的牛逼,不,夢想。我們要去臺灣騎,以後還要去環法騎!


二是身為大陸人,一直對對岸充滿了好奇,聽人講得最多的就是:臺灣保存了中華文化的良好傳統。


而且這說法還挺流行的,在做攻略的時候,看了一些名人遊臺的旅記和網友們的記錄,幾乎都會提到這個說法。都很有志一同的得出同樣的個結論——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在臺灣得到繼承。


簡而言之一句話:灣灣太棒了!


到底棒不棒,要自己看了才知道。所以我就自己去看了。



去到臺灣,交通還是很方便的。


飛機降落在臺北機場,從臺北機場出來就有打計程車的地方,還有一個臺妹負責引導,所有司機下來站成一排,這陣勢真是讓你倍感親切,服務態度真好,缺點就是比較貴。


在做攻略的時候看到韓寒寫過一篇文章叫《太平洋的風》,裡面的計程車司機也是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文末我把連結貼上來,大家看了也許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全臺灣的高鐵與地鐵都不用安檢的,臺北的地鐵很快,起步有推背感,不知道老奶奶們受的了不?

 


在臺灣坐高鐵,給我的第一印像就是座位寬,比我們的寬一些(估計是他們人少吧,大巴車也是位置很寬前後空間很大)。然後高鐵沒有乘車員,我們一節車廂就一個,我從起點站坐到終點站就看到一個清潔工和一個賣小吃的臺妹。

 

其次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車廂裡很靜,大家都很安靜,不會打擾到別人。這一點跟日本很像啊,日本人的公共空間意識很強,在公交車上基本不接電話,玩手機也會調成靜音模式。

 

而且在臺灣的幾天,路上騎車或走路,感覺還沒有聽到一次汽車的汽車喇叭聲,我懷疑是不是他們的喇叭都是壞的。


 

臺灣的第一面是臺北給的。


臺北還是很繁華,畢竟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但除開臺北這種現代化大都市,(小的時候,不知道哪門課裡有亞洲四小龍,臺灣就是其中之一)其他的城市感覺跟我們的鄉鎮差不多。


但是街道真的是乾淨很多,而且臺灣街上是沒有垃圾桶的。


真的...沒有垃圾桶...


此行第二天為了嘗嘗奶茶發源地灣灣的奶茶什麼味,在街上買了一杯奶茶,好了,奶茶吃完了,開始尋找扔奶茶杯子的垃圾桶。找哇找哇,這個街是新修的嗎?還沒有來得及建垃圾桶?不對啊,這個街這麼老?太不人性化了吧?結果硬是拿著一個空的奶茶杯走了2小時,最後把杯子扔到了便利店的垃圾桶。


後面跟莊師傅聊天的時候才知道,整個臺灣街道上都是沒有垃圾桶的,那我問莊師傅在街上垃圾扔哪啊?他的回答是我們不會在街上扔垃圾啊...好吧,這個回答我給滿分。


而且大多數地方是不能抽菸的,這點讚一個。

 

臺灣老建築很多,不像我們的城市一切都是新的,所以為什麼大家都在說臺灣有文化底蘊。

 

還有就是街道上的廣告牌橫著一個豎著也有一個,哈哈哈,這要是我們這,chengguan肯定忙壞了。

 

 

臺灣雖然沒有垃圾桶,但是便利店多啊。


整個臺灣都有711、OK、全家、萊爾富這種便利店,711最多,便利店都是24小時,總體感覺是這樣的:


我們有美團外賣,他們有便利店:我們有滴滴,他們有便利店;我們有12360高鐵管家,他們有便利店。總之這裡的便利店什麼都可以幹,感覺就是萬能的。除了買東西,還有兩臺機器,一個是ATM機一個是什麼都能幹的機器。

 

ATM機國內的銀聯卡,插進去直接就可以吐臺幣,方便得不得了,另外一個機器可以買高鐵票,汽車票,景區門票,叫計程車,交罰款,交水電氣費,電話費。我說我們一個手機什麼的都可以了啊,臺灣彭老闆告訴我,我們30年前就是這樣了,我們習慣了用現金,習慣走出門去便利店。

 

 

結束了環島之旅回到家鄉重慶,T3下飛機坐免費的擺渡車到T2航站樓租了一輛重慶的共享汽車長安出行(我沒有打廣告,是真的好用),一路開回大學城。


有三次想按喇叭滴滴一下,第一次有行人橫穿機場快速路;第二次前面有車變道加塞,最後一次有人把車停到超市前買東西把路堵了,三次其實手都放到喇叭按鍵上我忍住了。

 

為什麼?


因為一個普通的臺灣司機大哥荘師傅。



這兩天跟他開車環島,他開的一輛三菱貨車,但是感覺是把貨車開出了S600的優雅,為什麼用優雅這個詞,因為:


1、有禮貌,臺灣人開車幾乎不怎麼會按喇叭,不管我在路邊行走還是在騎行兩天了沒有聽到喇叭聲,剛開始以為我耳朵有問題後面覺得是他們車子沒有安裝喇叭。其實都不是,這幾天荘師傅會閃燈給前車示意我要超車,前車大多會減速往邊上讓一下,而他超完車會輕點兩下喇叭表示感謝。


2、心存感激,這幾天接觸臺灣人,他們說的最多的詞是謝謝,注意不是那種生硬的語氣,而是很有感情的說那種,會把第二個字拖長一點,總之讓你聽了很舒服,不管是60歲的大媽還是年輕的臺妹或者司機大哥。他們的謝謝都說的發自內心,那種溫柔會讓人陶醉。


3、勤勞節約,開貨車一天跑700公裡,不會打一個哈欠,一直吃檳榔時刻滿足我的需求,我想去哪都可以載我去,不會有任何怨言,一路還給我講臺灣的風土人情,最大的感觸是每次吃飯都會把碗裡的飯吃得一粒米都不剩,我說你們每頓飯都這樣嗎?他說對啊,媽媽有講啊,粒粒皆辛苦,不能浪費喔,所以從小到大都這樣,而且這不是個例,車行的彭老闆,還有偶爾隔壁桌的其他臺灣人都會這樣。


第一頓飯我為了不丟臉撐完了,第二次少打點,打兩次也吃得乾淨,後面幾頓就習慣吃得乾乾淨淨,其實發現並不難,是意識的問題。

 

 

今天中午吃飯時候我爺爺奶奶也在我們家做客,爺爺奶奶碗裡很乾淨,爸爸媽媽的碗也很乾淨,其實老一輩都有這樣的好習慣,到我們這代斷了,以前我偶爾會剩,但是我現在清楚不應該這樣,只有自己做到最好才有資格要求我的孩子也這樣做,好的文化應該傳承。


我沒有做好,孩子更不可能做好,「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們的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內容的全部精髓。



我其實特別反感現在娛樂至死的社會風氣,

有意義輸給了有意思。

5000年華夏大地從來就不缺乏有意義,

我們需要被好的思想和好的文化感染。

跟我一起去趟臺灣吧,

你會發現,原來做為一個中國人,也可以那麼生活。


臺灣騎行冬令營發布倒計時72小時,敬請期待...


-正在招募-



-關於我們-

相關焦點

  • 《單車遇見臺灣:環島騎行筆記》
    兩條經典線路詳解+最可行的租車環島計劃;帶上最簡單的行囊,遇見臺灣最美的風景;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推薦閱讀,攜程旅行網、天涯社區、中國臺灣網聯袂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記錄了作者天天兩次環臺灣島騎行的經歷。
  • 夢想清單上的臺灣環島騎行
    臺灣兩鐵環島的新玩法,用鐵路加「鐵馬」單車的方式,讓環島騎行不再只是累!累!累!苦修與腐敗結合在一起,一張一弛。夢想清單上的臺灣環島騎行,終於可以畫上「√」了。文槍槍攝影喜琳槍槍  一部名為「夢想騎士」的廣告短片感動了無數人,「再不出發我們就老了」的口號,伴隨著臺灣環島騎行的夢想直通車,一同埋在無數人心中。是啊,「再不去臺灣,志玲姐姐都老了!」
  • 《臺灣環島騎行計劃書》2019-02-01
    寶島,經典的環島路線陰雨和颱風來臨之前,騎行僅此一季             臺灣環島15天14夜,1200餘公裡行程單車環島騎行是深入感受臺灣的最佳選擇4月7日:  高雄到墾丁 住宿墾丁順環島一號線沿臺灣海峽一路南下到達墾丁。
  • 一生要去一次的臺灣環島騎行
    不久前上映了一部關於臺灣騎行的電影——《破風》,又將很多人塵封多年的臺灣環島騎行夢重新點燃了生機。這部電影帶給我們飛一般的感覺,帶著我們破風騎行,在風光田園,碧海藍天,清風祥雲,在天與地的交界線中騎行,讓我們一起追求勇敢自由的心!       在臺灣騎車環島一定是件終生難忘的事,身體遭受痛苦煎熬,眼睛卻浸在一路怡人的美景中。
  • 畢業就去臺灣騎行環島遊吧
    其實,臺灣是最適合騎行環島遊的,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人,一輛單車,一個背囊,就開始環島旅行。從臺北出發,經新竹,到臺中、臺南,最後到達臺灣最南部—高雄,然後再遊高雄出發,經屏東、花蓮、宜蘭,最後回到臺北。
  • 臺灣「五星旗鐵衛隊」環島騎行:願和平統一
    據海峽衛視11月28日消息,由臺灣人民抗日協會發起的「高舉五星旗環臺灣島,憑弔抗日英雄活動」,21日自臺北啟程,以順時針方向環島騎行,一路往東騎,經過花蓮縣秀林鄉的太魯閣族抗日紀念碑、臺東縣的阿美族抗日紀念碑,於26日抵達臺南市玉井區的噍吧哖抗日紀念館。
  • 臺灣的旅遊,我中意的是環島騎行
    臺灣人崇尚自由,當然愛旅遊。前文提過臺灣人喜歡滿世界跑,一是因其護照免籤地眾多,可以說走就走;二是島內面積狹小,觀光資源有限;三是民眾意識,認為只有到處看看才不至於淪為孤島上的井底之蛙;四是經濟基礎,擺脫了溫飽線上掙扎的窘境,才會滋生旅遊的閒情逸緻。
  • 溫暖的海風___記臺灣環島騎行(代攻略)
    離開臺灣回到大陸的家鄉已有數日,心還一直繾綣在海峽的那處寶島之中,仿佛仍在東太平洋的海岸邊騎行,吹著海風,望著碧波,樂不思蜀……直到昨天從嶽麓山放坡下山到湖大前廁所拉「隊尿」,被難聞的氨氣直噴鼻中,再轉眼一看被吹落一地的楓葉,方知已實實在在回到家鄉。
  • 【單人單車環島】阿堇環臺灣詳細騎行攻略 (內含福利)
    或者在7-11便利店蹭網。使用新浪微博登陸,首次登陸後免費48小時,隨後每天三次每次30分鐘。詳情🔎:http//tw.weibo.com/event/7wifi-cn/★ 尋路可以下載一個goole地圖,沒有什麼比這更方便了。或者詢問路人。臺灣人是出了名的熱情似火。能讓你收穫滿心的感動。
  • 臺灣最全騎行地圖,圓你環島夢!
    有部電影叫《練習曲》,一個大學畢業的男主人公,一個人,一把吉他和一輛單車,沿著太平洋逆時針環島騎行,穿越東岸與西岸滑過浮雲。建議騎行:3-4天  這段路以人文歷史為亮點  臺灣西部道路密集,從臺1 線穿越市區  可以沿著臺61 線/ 臺17 線輔道走
  • 臺灣環島遊,來一次放飛自我的騎行吧!
    騎行也是其中一種,一人一車一瓶水,在不同的路上破風而行。而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臺灣環島騎行遊!看過《破風》的人都知道,騎行是一種很爽的運動,同時也是一种放飛自我的旅遊方式。騎行也許比較累,它無法像坐在車裡吹著空調,不怕太陽會曬傷自己。但騎行就像一種自我的修行,它能讓你充分地感受到風無處不在,同時也能提升自己的耐力和爆發力。
  • 臺灣環島騎行攻略(完整14天)
    臺灣環島有成熟的路線,各個路線的補給都很充足。711和全家基本上一路都是,而且都是有衛生間的,所以不用擔心缺什麼東西。日用品什麼都不用帶,直接去買就好。只要帶上騎行裝備,比如騎行褲、騎行手套、頭巾、電筒、頭盔等等啦。一定要戴頭盔,不僅僅是美觀,安全是最重要的。去到臺灣你會發現,所有的人都戴頭盔,不戴的話會顯得你很low。
  • 2016-BMW(臺灣)摩託車環島騎行年
    >BMW(臺灣)TMT摩旅服務俱樂部【雷+雪】中國摩旅服務俱樂部2016年(臺灣)寶馬摩託車16周年BMW品牌100周年攜手聯盟、戰略合作夥伴。共同開創兩岸(BMW)摩託車主互動交流騎行。【雷+雪】受邀組織大陸10位尊貴席位。暫定11月份前往臺灣環島騎行,受邀貴賓席參加為期2天的BMW(臺灣)車主「大會師」
  • 67歲老人慾赴臺灣環島騎行 全程近3千公裡
    67歲老人慾赴臺灣環島騎行 全程近3千公裡   見習記者 查 睿  臺灣環島騎行是很多「騎行俠」(騎行愛好者)的夢想,寶島美麗的風景和良好的騎行條件吸引了不少人躍躍欲試。
  • 天津騎行隊環島旅行最老80歲 贊臺灣警察真是好
    中新網3月29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警察好好哦」,大陸天津夕陽紅騎行隊一行12人,最老的80歲,最年輕的是52歲,這群LKK騎行隊,沒有智慧型手機導航,沒有事先訂房,全靠一張嘴向警察問路、求宿,騎行隊長張寶海說,臺灣警察熱心又平易近人,很有人情味,讓他們一路順暢。
  • 單車環島,臺灣新風尚(行走臺灣)
    10年前,臺灣電影《單車環島日誌》掀起了單車環島風潮。如今作為一種生活風尚,在臺灣隨時隨處都能看到騎行者身影,這些來自寶島內外的騎行者們不斷挑戰自我,用心感受著路上的風景與濃厚人情。   單車騎行在臺灣到底有多火爆?臺灣中華單車文化理事長陳守忠告訴記者,大多數臺灣年輕人把騎單車環島當作是非常寶貴的人生歷練,在畢業旅行或者成人典禮時,常會選擇環島騎行。
  • 臺灣90歲「不老騎士」 揪團騎行環島10天(圖)
    原標題:臺灣90歲「不老騎士」 揪團騎行環島10天(圖) 90歲郭深森(右)由兒子郭天峰陪騎展開10天環島旅程。臺灣聯合報圖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26日上午,4名平均年齡82歲的不老騎士,從臺灣彰化市南瑤宮騎機車(注釋,大陸稱摩託車)出發展開10天1000公裡環島旅行,年紀最大的90歲郭深森很少到外縣市旅行,想趁體力還能負荷完成騎車環島夢想,郭深森小兒子郭天峰決定請假陪爸爸環臺,守護這群不老騎士。
  • 臺灣單車環島10日行程
    臺灣單車環島10日行程
  • 皖豫粑粑騎行錄,海峽兩岸大學生齊聚臺灣——15天1198公裡騎行臺灣環島
    而正是這次論壇,讓我們一起聊到了在臺灣交流的事情,而我們想到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騎行臺灣環島來的有意義!相信這次難忘的旅程,大家一定能夠在其中找到你想要的!!!騎行中的人最堅定最堅強,途中時你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跌倒,什麼時候在爬起來繼續圓你沒圓完的夢,騎行中的人最有激情,他們不僅為了一個小小而單純的夢想,拿起地圖,背上行囊,騎上自己的車,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仿佛沒有去不了的。
  • 關於臺灣的騎行準備
    【臺灣環島騎行一般分為三條線路】1.【海線環島】俗稱外線,基本上就是沿著臺灣島最外側的公路騎行,路程也是最長,長度約1200公裡。是大多數騎友的選擇。2.【內圈環島】以臺1線和臺9線為主,略過最南和最北兩端,長度約900公裡,雖然路程較短,但是整條線路卻是臺灣歷史人文最精華的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