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野人教練
先來回答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中國公民如何來臺灣?
臺灣自由行開放城市列表:北京、上海、廈門、天津、重慶、南京、廣州、杭州、成都、濟南、西安、福州、深圳、瀋陽、鄭州、武漢、蘇州、寧波、青島、石家莊、長春、合肥、長沙、南寧、昆明、泉州、哈爾濱、太原、南昌、貴陽、大連、無錫、溫州、中山、煙臺、漳州、海口、呼和浩特、蘭州、銀川、常州、舟山、惠州、威海、龍巖、桂林、徐州等共47個城市。
如果戶口在這些城市,那就很簡單了,先拿身份證去出入境辦公點,辦理臺灣通行證(紫色卡片),七天左右就可以拿到。
通行證辦好了,就需要辦理入臺證,入臺證可以在官網提交材料也可以找某寶,需要提供的材料有白底兩寸照片電子檔。
財力證明,也就是收入證明,年收入13萬人民幣以上,為啥是13萬人民幣呢?
我也不知道。
通行證正反面照片或者掃描件,差不多就這些。
7天左右辦好A4彩色列印出來就好了。
如果是親子出行,關係只能是父母、 子女 、配偶 、爺孫,臺灣不允許18歲以下未成年人單獨入境。
非開放城市只能走旅行社渠道了,不能自由行。
(金城武樹,特別...帥)
正文開始:
再說回來我為什麼想要去臺灣,一是為了實現當初自然客吹的牛逼,不,夢想。我們要去臺灣騎,以後還要去環法騎!
二是身為大陸人,一直對對岸充滿了好奇,聽人講得最多的就是:臺灣保存了中華文化的良好傳統。
而且這說法還挺流行的,在做攻略的時候,看了一些名人遊臺的旅記和網友們的記錄,幾乎都會提到這個說法。都很有志一同的得出同樣的個結論——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在臺灣得到繼承。
簡而言之一句話:灣灣太棒了!
到底棒不棒,要自己看了才知道。所以我就自己去看了。
去到臺灣,交通還是很方便的。
飛機降落在臺北機場,從臺北機場出來就有打計程車的地方,還有一個臺妹負責引導,所有司機下來站成一排,這陣勢真是讓你倍感親切,服務態度真好,缺點就是比較貴。
在做攻略的時候看到韓寒寫過一篇文章叫《太平洋的風》,裡面的計程車司機也是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文末我把連結貼上來,大家看了也許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全臺灣的高鐵與地鐵都不用安檢的,臺北的地鐵很快,起步有推背感,不知道老奶奶們受的了不?
在臺灣坐高鐵,給我的第一印像就是座位寬,比我們的寬一些(估計是他們人少吧,大巴車也是位置很寬前後空間很大)。然後高鐵沒有乘車員,我們一節車廂就一個,我從起點站坐到終點站就看到一個清潔工和一個賣小吃的臺妹。
其次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車廂裡很靜,大家都很安靜,不會打擾到別人。這一點跟日本很像啊,日本人的公共空間意識很強,在公交車上基本不接電話,玩手機也會調成靜音模式。
而且在臺灣的幾天,路上騎車或走路,感覺還沒有聽到一次汽車的汽車喇叭聲,我懷疑是不是他們的喇叭都是壞的。
臺灣的第一面是臺北給的。
臺北還是很繁華,畢竟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但除開臺北這種現代化大都市,(小的時候,不知道哪門課裡有亞洲四小龍,臺灣就是其中之一)其他的城市感覺跟我們的鄉鎮差不多。
但是街道真的是乾淨很多,而且臺灣街上是沒有垃圾桶的。
真的...沒有垃圾桶...
此行第二天為了嘗嘗奶茶發源地灣灣的奶茶什麼味,在街上買了一杯奶茶,好了,奶茶吃完了,開始尋找扔奶茶杯子的垃圾桶。找哇找哇,這個街是新修的嗎?還沒有來得及建垃圾桶?不對啊,這個街這麼老?太不人性化了吧?結果硬是拿著一個空的奶茶杯走了2小時,最後把杯子扔到了便利店的垃圾桶。
後面跟莊師傅聊天的時候才知道,整個臺灣街道上都是沒有垃圾桶的,那我問莊師傅在街上垃圾扔哪啊?他的回答是我們不會在街上扔垃圾啊...好吧,這個回答我給滿分。
而且大多數地方是不能抽菸的,這點讚一個。
臺灣老建築很多,不像我們的城市一切都是新的,所以為什麼大家都在說臺灣有文化底蘊。
還有就是街道上的廣告牌橫著一個豎著也有一個,哈哈哈,這要是我們這,chengguan肯定忙壞了。
臺灣雖然沒有垃圾桶,但是便利店多啊。
整個臺灣都有711、OK、全家、萊爾富這種便利店,711最多,便利店都是24小時,總體感覺是這樣的:
我們有美團外賣,他們有便利店:我們有滴滴,他們有便利店;我們有12360高鐵管家,他們有便利店。總之這裡的便利店什麼都可以幹,感覺就是萬能的。除了買東西,還有兩臺機器,一個是ATM機一個是什麼都能幹的機器。
ATM機國內的銀聯卡,插進去直接就可以吐臺幣,方便得不得了,另外一個機器可以買高鐵票,汽車票,景區門票,叫計程車,交罰款,交水電氣費,電話費。我說我們一個手機什麼的都可以了啊,臺灣彭老闆告訴我,我們30年前就是這樣了,我們習慣了用現金,習慣走出門去便利店。
結束了環島之旅回到家鄉重慶,T3下飛機坐免費的擺渡車到T2航站樓租了一輛重慶的共享汽車長安出行(我沒有打廣告,是真的好用),一路開回大學城。
有三次想按喇叭滴滴一下,第一次有行人橫穿機場快速路;第二次前面有車變道加塞,最後一次有人把車停到超市前買東西把路堵了,三次其實手都放到喇叭按鍵上我忍住了。
為什麼?
因為一個普通的臺灣司機大哥荘師傅。
這兩天跟他開車環島,他開的一輛三菱貨車,但是感覺是把貨車開出了S600的優雅,為什麼用優雅這個詞,因為:
1、有禮貌,臺灣人開車幾乎不怎麼會按喇叭,不管我在路邊行走還是在騎行兩天了沒有聽到喇叭聲,剛開始以為我耳朵有問題後面覺得是他們車子沒有安裝喇叭。其實都不是,這幾天荘師傅會閃燈給前車示意我要超車,前車大多會減速往邊上讓一下,而他超完車會輕點兩下喇叭表示感謝。
2、心存感激,這幾天接觸臺灣人,他們說的最多的詞是謝謝,注意不是那種生硬的語氣,而是很有感情的說那種,會把第二個字拖長一點,總之讓你聽了很舒服,不管是60歲的大媽還是年輕的臺妹或者司機大哥。他們的謝謝都說的發自內心,那種溫柔會讓人陶醉。
3、勤勞節約,開貨車一天跑700公裡,不會打一個哈欠,一直吃檳榔時刻滿足我的需求,我想去哪都可以載我去,不會有任何怨言,一路還給我講臺灣的風土人情,最大的感觸是每次吃飯都會把碗裡的飯吃得一粒米都不剩,我說你們每頓飯都這樣嗎?他說對啊,媽媽有講啊,粒粒皆辛苦,不能浪費喔,所以從小到大都這樣,而且這不是個例,車行的彭老闆,還有偶爾隔壁桌的其他臺灣人都會這樣。
第一頓飯我為了不丟臉撐完了,第二次少打點,打兩次也吃得乾淨,後面幾頓就習慣吃得乾乾淨淨,其實發現並不難,是意識的問題。
今天中午吃飯時候我爺爺奶奶也在我們家做客,爺爺奶奶碗裡很乾淨,爸爸媽媽的碗也很乾淨,其實老一輩都有這樣的好習慣,到我們這代斷了,以前我偶爾會剩,但是我現在清楚不應該這樣,只有自己做到最好才有資格要求我的孩子也這樣做,好的文化應該傳承。
我沒有做好,孩子更不可能做好,「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們的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內容的全部精髓。
我其實特別反感現在娛樂至死的社會風氣,
有意義輸給了有意思。
5000年華夏大地從來就不缺乏有意義,
我們需要被好的思想和好的文化感染。
跟我一起去趟臺灣吧,
你會發現,原來做為一個中國人,也可以那麼生活。
臺灣騎行冬令營發布倒計時72小時,敬請期待...
-正在招募-
-關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