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抗體篩查是預防鼻咽癌的最有效手段

2020-12-18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 「鼻咽部自查從側面反應出人們對鼻咽疾病的重視,但由於鼻咽自查難以發現鼻咽癌。因此,進行鼻咽癌篩查是非常必要的。」曹素梅主任表示,篩查通常是EB病毒抽血檢查,即採用血清學檢查方法檢測是否存在EB病毒抗體陽性。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腫瘤預防研究室主任 曹素梅

  家住廣東汕頭的李師傅,是一名客運司機,因為反覆因為反覆鼻塞到醫院就診,本來以為只是因為長時間吹風扇受涼而引起,最後卻通過纖維喉鏡檢查,發現鼻咽部有新生物,並進行了活檢,結果竟是鼻咽癌。

  李師傅完全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因而反覆問接診醫生:「醫生,我平時洗漱或上洗手間時,經常會對著鏡子看一下鼻子和咽喉,沒發現有任何異常,還會常常摸脖子,也沒有摸到腫塊之類,而鼻塞也就是這兩個月跑長途車才頻繁出現,怎麼就患了鼻咽癌了呢?」專家表示,其實鼻咽癌即使到了三、四期,患者也不一定十分痛苦,也可沒有特異的症狀,患者淋巴節腫大,可是他自己感覺不到;可能腫瘤把鼻腔堵住了,有些鼻塞,可是他還以為是感冒;涕中帶血,一點點血絲很容易被忽略,或者他還以為是熱氣;可能頭痛,他還以為是頭痛腦熱一類的小毛病,要想早期發現,只能提前做好EB病毒抗體篩查。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腫瘤預防研究室主任 曹素梅

  全球40%的鼻咽癌發生在中國南方

  中國南方是全世界鼻咽癌最高發的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40%的鼻咽癌發生在中國南方。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腫瘤預防研究室曹素梅主任表示,現在看來,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海南是高發區,每年新發病例可高達4萬例。其中廣東省最高,特別是肇慶、佛山和廣州地區是高發核心地區,男性發病率可達20-30/10萬,女性發病率10-20/10萬,居全部惡性腫瘤的前五位。

  曹素梅主任介紹,其實在全球的其他地區,包括臺灣、香港、新加坡和美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30年來鼻咽癌的發病率均下降了20%以上。而在我國南方儘管隨著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的騰飛,生活環境和居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到目前為止鼻咽癌的發病率一直很穩定。由此說明,鼻咽癌的致病因素是穩定存在於高發區的人群和環境中。

  鼻咽癌檢出前3年以上會出現EB病毒的抗體升高

  「鼻咽癌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的過程。一般認為具有遺傳易感性的高發區人群,長期在環境致癌因素,如醃製食物、菸草和EB病毒反覆激活的共同作用下導致腫瘤的發生。」曹素梅主任說道,但目前具體的發病機制還未完全闡明,因此缺乏有效的病因預防措施。

  鼻咽癌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措施為二級預防措施,即通過篩查發現早期患者,提高患者治癒率和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一般來說早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而晚期低於50%。由於在腫瘤臨床檢出前3年以上就會出現,EB病毒的抗體升高,因此,檢測EB病毒的血清抗體可以作為鼻咽癌的篩查指標,檢出處於臨床前期的早期鼻咽癌。

  LISA法檢測VCA/IgA和EBNA1/IgA最有效

  從70年代起傳統的篩查方法是用免疫酶法檢測EBV的抗體,這一方法雖然敏感,但檢測的假陽性率較高,在篩查陽性的人群中真正是比掩蓋患者的比例只有1%。並且,傳統的方法存在著檢測自動化程度低,標準化困難的缺陷。

  「針對這些問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從十一五攻關期間開始,篩選了更加敏感、特異的鼻咽癌篩查方法和指標,即只需抽血1-2ml,用ELISA法檢測VCA/IgA和EBNA1/IgA。」曹素梅介紹,通過在廣東省鼻咽癌高發現場3萬人的篩查實驗證實,這兩個篩查指標的診斷準確性比傳統方法提高了4倍多,達到20個陽性人群中科發現一個鼻咽癌,並且,鼻咽癌的早診率可達到76%。而未篩查的人群中鼻咽癌的早診率只有20%左右。並且這一篩查指標還具有價廉(一次檢測40元)、可批量、自動化檢測的特點。

  據了解,目前,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正在擴大人群開展長期效果的評價,最終目標是通過定期的篩查最終得到篩查能降低人群鼻咽癌死亡負擔的證據。

  抗體陰性:可四年後再複查

  抗體陽性:需每年複查一次

  曹素梅主任提醒,鼻咽癌的篩查要根據個體的患癌風險定期進行。一般來說通過篩查指標的監測屬於陰性的人群,患癌的風險較低,抗體陰性保護期有4-5年,即4年後再複查即可。但對篩查陽性的人群需要每年複查一次;特別是篩查結果屬於高風險人群,應該馬上進行鼻咽纖維鏡的檢查,以便及時查出早期鼻咽癌,並進行治療。(通訊員:黃金娟、歐曉芳)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eb病毒能治療好嗎 如何預防EB病毒感染
    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於eb病毒感染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EB病毒又稱人類皰疹病毒,是一種皰疹病毒。它主要感染人類口咽部的上皮細胞和B淋巴細胞。那麼,eb病毒能治療好嗎?eb病毒怎麼預防?下面來了解一下吧。eb病毒能治療好嗎可以治好的放心吧!
  • 我國科學家發現鼻咽癌EB病毒高危亞型
    近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曾益新院士團隊與合作夥伴共同努力,在EB病毒致癌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通過對來自鼻咽癌高發及低發區的EB病毒進行全測序分析,發現了與鼻咽癌有關的高致病性EB病毒亞型
  • 鼻咽癌患者 與EB病毒感染相關
    鼻咽癌患者 與EB病毒感染相關發布時間: 2014-08-28 09:55:46   |  來源: 廣西新聞網   |  責任編輯: 郭洪濤廣東、廣西的鼻咽癌發病率非常高,而相鄰的江西、湖南、福建、海南等省則為鼻咽癌次高發區。對於鼻咽癌的早期檢測,EB病毒篩查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鼻咽癌患者100%都與EB病毒感染相關,90%以上患者會顯示為EB病毒高抗體。  據介紹,EB病毒在人群中感染廣泛,根據血清學調查,我國3~5歲兒童中EB病毒VCA/IgA抗體陽性率達90%以上,這與我國兒童幼兒時期的生長環境有關。
  • EB病毒檢測助鼻咽癌疫苗一臂之力
    眾所周知,鼻咽癌的發生是遺傳、免疫力、致癌物、促癌物等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而其中EB病毒是引起鼻咽癌發生的關鍵因素。數據顯示,大約3%~10%的EB病毒抗體呈陽性患者會轉化為鼻咽癌患者,而此種病毒可以通過唾液傳染。
  • eb病毒是什麼 eb病毒有這些表現
    病毒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但是你們知道eb病毒是什麼嗎?小編給大家講講eb病毒是什麼、eb病毒症狀以及eb病毒怎麼預防。eb病毒是什麼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又稱人類皰疹病毒4型(Human herpesvirus 4 (HHV-4))。
  • 什麼是eb病毒?感染eb病毒要怎麼治療?積極預防是重點
    說到eb病毒,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這種病毒的感染會導致身體健康受到嚴重的損傷。
  • 如何「掐住」鼻咽癌的喉嚨?請收好4點殺滅鼻腔內EB病毒的辦法
    EB病毒與鼻咽癌發病密切相關,主要依據以下兩點:其一是從鼻咽癌患者的活檢組織中能找到EB病毒核酸及病毒抗原;其二是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A、VCA、MA、EBNA等EB病毒相關抗原的抗體效價高於普通人群。
  • 權威專家帶你認識真實的鼻咽癌——鼻咽癌和EB病毒相關,「鼻咽癌...
    12月26日,記者從江蘇省第十一次鼻咽癌學術會議上獲悉,江蘇每年大概新發3千例鼻咽癌患者,而「鼻咽癌疫苗」一直在研發,不過真正上市還需再等等。感染了EB病毒,鼻咽癌就快來了?錯! 很多人好奇,EB病毒和鼻咽癌之間究竟有怎樣的「愛恨情仇」?
  • 院士曾毅:從EB病毒到愛滋病毒,用一生時間跟病毒「較勁」
    曾毅研究從全國各地收集的上千例癌症患者樣本時發現,鼻咽癌患者EB病毒篩查均呈陽性,曾毅進一步證實鼻咽癌與EB病毒之間的關係,他跟鼻咽癌「較勁」的過程也就此開始。 鼻咽癌早期會出現鼻塞、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但由於不易被發現,很多人發現時已經是晚期。
  • EB病毒陽性就是患鼻咽癌嗎?確診鼻咽癌要做這些檢查
    原標題:EB病毒陽性就是患鼻咽癌嗎?確診鼻咽癌要做這些檢查   鼻咽癌我國的一種常見癌症,特別在我國廣東地區高發。但是,鼻咽癌並非不治之症。如果鼻咽癌能早期發現並進行治療,治癒率能超過90%。而就算到了進展期,鼻咽癌的患者也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對鼻咽癌的篩查工作也很重要。
  • 超9成小孩感染EB病毒 30歲以上屬高危人群
    昨日,中法美三國院士在武警廣東總隊醫院耳鼻喉中心舉行了「鼻咽癌血清早期診斷及疫苗研究進展」新聞發布會。國家疾控中心首席專家、中科院院士曾毅教授介紹,EB病毒是引起鼻咽癌的關健因素,目前,我國將近有95%的小孩感染了這種病毒。其中有3%~5%的EB病毒攜帶者可能發展為鼻咽癌,30~60歲成為高危人群。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發現致病的EB病毒高危亞型
    EB病毒極少「恃強凌弱」,嬰幼兒感染EB病毒的症狀一般不明顯,並產生抗體;與之相對,青少年、成年人原發感染EB病毒卻伴有發熱、淋巴結、肝脾腫大等症狀,恢復期長達數周甚至數月。  恢復期過後,人體已經恢復健康狀態,但EB病毒並未完全清除,病毒含量只是保持在較低水平,EB病毒潛伏在人體B細胞中,人類成為EB病毒的終生攜帶者。
  • 親一親就會惹上鼻咽癌?提醒:這一種致癌病毒早發現早好
    鼻咽癌可以說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病種,它又被稱為「廣東癌」或「廣東瘤」。病如其名,全球80%的鼻咽癌發病的人群都來自中國,而中國又有60%的患者來自於廣東地區,也就是說全球的鼻咽癌患者近一半都來自於廣東地區。
  • 我國鼻咽癌高發,該如何預防
    近日,曾執導《新警察故事》的香港知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晚期去世,引發了人們對這種疾病的關注。鼻咽癌在世界範圍內不屬於常見惡性腫瘤,但在我國卻相對高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如何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懷疑患鼻咽癌者要進行鼻咽部活檢明確診斷。另外,因EB病毒與鼻咽癌存在一定聯繫,故患者還需要做早期鼻咽癌基因篩查或IgA抗原檢查等,作為鼻咽癌相關輔助診斷指標。4 早期治療生存率可達85%在治療方面,由於鼻咽癌大多數為低分化鱗狀細胞癌,對放化療非常敏感,因此對於早期鼻咽癌,即未發生轉移的鼻咽癌,放射治療為首選治療方案。
  • EB病毒陽性是得了鼻咽癌嗎?我統一回復一下
    我是不是得鼻咽癌了? 很多人查出EB病毒陽性,都害怕得鼻咽癌,要去醫院做鼻咽鏡檢查,EB病毒跟鼻咽癌之間有什麼關係? EB病毒和鼻咽癌的關係 EB病毒是導致鼻咽癌發生的一種高危因素,也是一種病因,但是感染了EB病毒不代表就得了鼻咽癌。
  • RECIST標準不適合評估卵巢癌新輔助化療療效;EB病毒篩查可降低...
    要點提示    Lancet Oncol:RECIST標準評估卵巢癌新輔助化療療效不準確    JNCI:EB病毒篩查可降低鼻咽癌52.9%的死亡風險    JNCI:霍奇金淋巴瘤倖存者預期壽命大幅縮短    CCR:新型RAF抑制劑LXH254可有效抑制BRAF和CRAF    新藥:雙特異性抗體KN026與KN046聯合療法獲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    01
  • 90%的人都感染過的EB病毒到底是什麼?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簡稱EBV)是一種皰疹病毒,因以唾液傳播為主,俗稱「親吻病」。儘管它的傳播方式單一,但在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90%成人的血清EB病毒抗體呈陽性,但不是感染EB病毒就一定會發病。可能有人會問:什麼,EB病毒感染難道不是鼻咽癌嗎?
  • 什麼是B肝病毒e抗體 這樣預防更有效
    B肝這種疾病大家都不陌生,平時都很注意對這種疾病的預防。但有很多朋友對B肝病毒e抗體不是很了解。那麼,什麼是B肝病毒e抗體呢? B肝應該怎麼預防呢?飲食上要注意什麼?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B肝病毒e抗體B肝病毒e抗體有叫做抗-Hbe,它的英文縮寫是HBeAb。
  • EB病毒陽性,是什麼意思?你真的知道嗎?看專家是怎麼理解的
    「沒錯,就是它,鼻咽癌的活檢組織可檢出EB病毒的DNA及核抗原;其血清中亦含有較高滴度的EB病毒特異的VCA-IgA或EAIgA抗體。」 並且有的人檢查出EB病毒陽性,在加上各種媒體宣傳,所以很多人都出現了焦慮、緊張以及擔心的情緒。其實EB病毒是經過唾液傳播途徑,也就是和飲食有關,我國又是聚餐制,所以很多人在檢查EB病毒抗體陽性。
  • 小心鼻咽癌在「敲門」
    根據此前的公告,該藥品本次新適應症是治療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鼻咽癌。其實相對於肺癌、乳腺癌這些常見的惡性腫瘤,鼻咽癌似乎並不常被大家提及。但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統計,全世界約80%的鼻咽癌都發生在中國。如今,腫瘤篩查已有很大進步,那麼,高危人群有沒有辦法進行早期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