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下是非種種,起因皆出於人。
看天下興衰交替,亦是人在推波助瀾。
從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到西方文藝復興和新大陸被發現,從幾次工業革命,到最近三百年世界霸主悄然更迭,一直都是人的數量和其中一大批人才決定了每一個歷史的最終結局。而且過去是,現在是,將來必將還是如此。
現如今,世界經濟發展一體化,信息傳遞全球化,科技進步秒秒不同,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為發展與變強,想盡各種辦法,施展各種手段,都在不遺餘力吸引人才,發掘人才,培養人才,甚至毀掉對手或敵人保護和珍藏的人才。可以說,誰掌握了世界上質量最優數量最多的人才,誰就會擁有今天並掌握未來。
由此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三個時代:中華民族的春秋戰國時期;二戰後期;新中國成立後的二十年。
每觀之春秋戰國,眾人皆稱其為亂悠悠,什麼亂,可能有三:一,個人身份會突發巨變。今日是眾人之王,受拜於廳堂之上,明日就可能成為階下之囚,甚至屍首兩分。今日為階下之囚,欲被斬之人,明日就可能被救走,成為他國之相。今日為布衣遊走於市井之間,明日亦可能成為統領千軍萬馬之將。今日為他人帳下幕僚賓客,明日亦可能成為眾國共追之謀士。二,各諸侯國之間連年徵戰,你方唱罷我登場,即使不戰之時,亦以陰謀陽謀互相攻之,可謂是利益之爭時時,土地之爭日日,人口之爭年年。三,無論你是大才,中才,還是小才,你可以縱橫諸侯之間,陳詞於朝堂之上,亦或是遊走廣袤山川,競收弟子,傳其學說,盡顯其能而天下無懼。
百家爭鳴,爭霸古今!
二戰後期,蘇美於歐洲共伐德國,於亞洲同戰日本。終以勝德國分其為東德和西德,並分其科學家及技術,為蘇美倆國成為日後超級雙霸奠定決定性基礎。且美國正是靠這些科學家研製出原子彈,投日本促其最終無條件投降。
人才如利劍,十年黙以磨之,一朝出鞘便主宰天下陰晴。
新中國成立初始,滿目蒼痍。這個曾被世界上所有強國蹂躪百年的大國,火柴需要進口,民眾稱其為洋火;鐵釘需要進口,民眾稱其為洋釘;蠟燭需要進口,民眾稱其為洋蠟……西方人不僅僅摧毀了中國經濟,佔領了大江南北,屠殺了萬千民眾,搶走了無數珍寶,掠奪了各種資源,還打碎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讓極多數華夏兒女對祖宗懷疑,對民族懷疑,對未來懷疑,直至今天!
屈辱讓國人自卑,更能讓中國人自強。幾千年風風雨雨,幾千年屹立東方而不倒,幾千年一脈相承,中華民族能夠如此,必然有其至寶——認祖認宗,文化兼容。認祖認宗,萬眾一心,同生共死,只為傳承。文化兼容,必奪大同,你中有我,自然而從。
故新中國在短短二十年間,成就非凡!
無論你是街頭乞丐,還是床間妓女,無論你是無家兒童,還是孤苦老翁,無論你是殘障人士,還是隱世大才,無論你是地主老財,還是投降份子,與軍人,農民,工人,教書匠,科學家等等,齊聚於五星紅旗之下,共同為這個國家,為這個民族,為這個一片狼藉的土地,為自己能夠活下去,共同發力,上到研製出原子彈氫彈衛星等讓中華民族能夠在世界上挺直腰杆的尖端科技,下到土地均有,人人可學,工廠見多。西方列強靠掠奪成為世界流氓,中國人民靠奮鬥成為東方神話!
這二十年,我們把新仇舊恨報了!國民黨抱美國大腿,收容日本投降分子,即便國民黨一眾躲到了臺灣,還不忘靠特務在各地陰謀暴亂和恐怖襲擊,以致臺獨份子今天仍然做著春秋大夢。韓戰,我們以血肉之軀和鋼鐵般意志在朝鮮半島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所謂十七國聯軍,被尊稱為世界最強陸軍,讓多少嘲笑蔑視敵對中國共產黨及人民解放軍的人為之震撼而肅然起敬,甚至願意與中國成為朋友。在中印邊境,印度背靠當時世界最強三國美英蘇,欲蠶食我國西南領土,任我國多次警告勸說仍然惘然向前。人民解放軍只能舉槍殺豬,一戰打出五十年太平。
如今世界,發展與戰亂並存,實力決定前途。人與人才依舊是決定性因素。故各國為吸引人才,發掘人才,培養人才,搶奪人才,亂招盡出。
那為何美國一直是人才嚮往之地,而其他國家只能居下而擇之?
一是國家是否能為人才提供平臺,盡展其才能,實現其抱負。
二是國家是否能保護其安全,重用其成果,優質其生活。
三是能否從制度上解決人事問題:外行領導內行,排擠打壓同行,踢走持不同意見者,竊取人才成果,要挾家屬脅迫人才屈尊就範,甚至圈養以廢其武功,誘惑使其自墮,直至其淪為平庸以絕後患。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以四十年神速發展,終成強國。但在育人,招人,用人,這三大塊仍存在極多問題。而上述三個時代就很好的解決了如何待人的問題。
中國地大物博,地域發展差異大。南方以人為本,藉助地理優勢和政策傾斜,成為大多數中國人嚮往和奔赴之地。北方近幾年發展趨緩,甚至有的地方出現經濟倒退,人口流失嚴重。這不禁讓人產生強烈疑問:為什麼會這樣?僅僅是南方錢好賺又掙得多嗎?
這只是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如何待人。
人人生存皆離不開吃穿住行,你來我往。能夠首先從生存方面解決基本問題,才能進一步解決個人生活問題。而人為存為活,必然會行於事業,必然進一步讓上一代養老,下一代過好。所以,一人一世界,步步皆是圈。
放眼未來,無論何地,解決民生與民存,誰必將站在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