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孕媽新媽居家隔離新冠,警惕! 靜脈血栓來添堵​

2020-12-20 澎湃新聞

春節前夕至今,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依然嚴峻,不出門居家隔離的孕媽媽/新媽媽們,大多可能在電視電腦手機上追劇、大過遊戲癮,或者線上學習工作,長時間久坐久臥不動,活動量減少,殊不知躲過了疫情,靜脈血栓栓塞症(VTE)卻可能悄悄找上門,需引起大家高度重視。

先認識下靜脈栓塞症(VTE)

VTE包括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說到「血栓」大家並不陌生,就是血液在血管內不正常凝結。靜脈血栓,顧名思義是血栓形成發生在靜脈系統,多見於下肢或盆腔深靜脈,但深靜脈血栓(DVT)常常深藏不露,發病隱匿,這裡的栓子常不安分,不知什麼時候就隨血流到肺部,而會導致肺栓塞。

深靜脈血栓(DVT)真有那麼可怕嗎?

當然!血栓是最「沉默的殺手「,DVT具有高發生風險、高致死致殘率、高漏診率。

導致深靜脈血栓的罪魁禍首?

DVT形成的三角理論認為血液的高凝狀態、血流淤滯、血管損傷是促成血栓形成的三要素。

為什麼會這樣呢?

孕媽媽/新媽媽患DVT的風險是非孕女性的4-5倍,不動的媽媽們更容易發生。

①血液高凝狀態:為了預防產後出血,妊娠期凝血因子合成及活性增加;

②血流瘀滯:

孕期子宮逐漸增大,壓迫腔靜脈與髂靜脈,直至分娩,這麼久的壓迫會造成下肢靜脈血回流不暢,靜脈壓持續增高,促進血栓形成;

孕期雌、孕激素作用使血管張力下降,靜脈血流速度減慢,易形成血栓;

長期靜坐久臥不動,下肢缺乏運動,靜脈回流受到影響,最容易誘發血栓;研究發現坐在電腦前90分鐘以上,會導致膝部血液流動減少50%,從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機率。

③血管受損:剖宮產、助產分娩時血管受到損傷;產程異常、產後出血。

④先天及後天因素:如果有血栓栓塞性疾病病史、家族史,血栓形成傾向(易栓症);高齡、吸菸、肥胖、試管嬰兒、或多胎妊娠、肥胖、高血壓、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時, 患VTE風險更明顯增加。

劃重點

血栓發生、發展過程中,有一個最大的幫兇——久坐。

發生時間:

妊娠各個階段都可以發生,孕晚期風險較孕早、中期高;一半發生在產後,產後6周發生率高, 80%發生在產後1周。

如何發現:

單腿腫脹疼痛,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早期常見的症狀。千萬不要按摩,拍打或者擠壓;

腹痛◆噁心與嘔吐 ◆腹瀉或血便(腸繫膜靜脈血栓形成可能);

頭痛 ◆癲癇發作 ◆意識障礙(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可能);

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甚至暈厥(肺栓塞可能),這可是要命的節奏哦!

劃重點

居家的孕媽新媽媽們,總喜歡坐著的您,如果出現這些不舒服,一定要儘早看醫生哦!

如何預防?

深靜脈血栓固然可怕,但也是可防可控的,孕媽新媽媽們也不必過於驚慌,只要做到以下幾點發生靜脈血栓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哦。

01

動起來

① 適當全身活動

每間隔45分鐘到1小時左右,起身做儘可能多的身體活動(如家務、健身操、室內快走、瑜伽等)不限活動形式,只要是讓全身動起來就可以。堅持每天房間裡至少活動30分鐘,身體微微發汗,就已經達到鍛鍊效果了。

這樣可以促進靜脈血液的回流,減少靜脈血液在下肢的淤滯,從而有效地預防下肢靜脈血栓。

② 抬高下肢

坐著或臥床時,都可以適當抬高肢體30-60度,促進肢體血液自然回流。

③小動作大收益:踝泵運動

通過踝關節的運動,起到像泵一樣的作用,促使小腿肌肉運動收縮,以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回流,預防血栓的形成。

方法很簡單:踝泵運動分為屈伸和繞環兩組動作。

屈伸動作:躺或坐著,大腿放鬆,下肢伸展,緩緩全力勾起腳尖,至最大限度時保持10秒鐘,然後腳尖緩緩下壓繃腳,至最大限度時保持10秒鐘,然後放鬆,為一組動作。反覆進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數,越多越好。最好每小時練習5分鐘,一天練5~8次。

繞環動作:下肢伸展,以踝關節為中心,腳趾作360度繞環,盡力保持動作幅度最大。繞環可以使更多的肌肉得到運動。可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進行。

當然,即使您很健康,我們也建議,每隔1小時起來活動一下。不要小看這短短的幾分鐘,小小的動作會給您帶來健康。

④足尖運動

站立或坐立,將雙腳腳尖著地,儘量與腳踝保持水平,以腳尖為支點帶動足部向後上下移動10-15次。

⑤足跟運動

站立或坐立,將雙腳足跟著地,儘量貼近足踝,以足跟為支點帶動足部上下運動。向上移動時儘量向足踝靠攏,重複10-15次。

⑥按摩小腿肚

小腿自然彎曲,用手輕輕按摩小腿肚10-15次,可有效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02

合理飲食,愉悅心情、輕鬆生活,避免焦慮

1、把握好食物量與身體活動量的平衡,管好體重。居家生活期間,要注重食物合理搭配、多吃蔬菜、藻類、豆類、全麥麵粉等富含膳食纖維,並實現合理的孕期增重;不要過度飲食,尤其是要控制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的攝入量,如過多烹調用油、甜食,堅果類食物等。

2、生活規律,安排合理的餐次,不支持「懶得燒飯,只吃一頓,又吃過飽」

3、建議吃早餐。不吃早餐的人,血小板更易黏附聚集與凝集,容易形成血栓。

4、適量飲水:可利尿(帶走身體的代謝廢物),降低血液粘稠度,以減少血栓形成。

03

穿戴醫用彈力襪

對於患有下肢靜脈曲張或既往有DVT病史或家族史的高危孕產婦,可以選擇彈力襪來促進下肢血液回流,預防靜脈血栓形成或復發。建議正規藥店購買醫用彈力襪(循序減壓彈力襪)。

防疫情需久居家中的孕媽新媽媽們,快快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常常「動起來」,才能遠離血栓,平安度過這段非常時期,迎接美好的春天!

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婦產科 李華萍 黃亞絹

製作:灝醫文化

原標題:《【健康百科】孕媽新媽居家隔離新冠,警惕! 靜脈血栓來添堵​》

相關焦點

  • 寶媽們需警惕「隱形sha手」——靜脈血栓!
    隨著大家的生活習慣改變,血栓性疾病逐漸成為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重要危害之一,靜脈血栓栓塞症因其具有「隱匿性」,更被稱之為是「隱形sha手」!
  • 新冠肺炎期間孕媽如何放下焦慮安心孕檢
    紅網時刻7月21日訊(通訊員 王娟)從2020年2月新冠肺炎出現,到現在的全球蔓延,那段居家辦公的日子裡,有不少人可能還收穫了一份意外的禮物——意外妊娠,有一部分夫婦決定迎接這份意外的禮物,到現在胎兒就已經有四五個月了,孕媽可能會糾結,應該如何安排產檢呢?今天來支支招!
  • 玩手機小心「電子血栓」 下肢腫脹警惕靜脈血栓
    原標題:玩手機小心「電子血栓」 下肢腫脹警惕靜脈血栓 近年來,靜脈栓塞患者中不乏年輕人。下肢深靜脈血栓多見於老年人,在青年人群中極少見。有專家表示,近些年來一些患者是狂熱的網路遊戲愛好者,長期沉迷於網路遊戲,經常通宵打遊戲,長期沉迷於電子遊戲而導致的血栓被稱為「電子血栓」病,這種疾病已成為潛伏在年輕人身邊的「隱形殺手」。
  • 孕媽學堂丨孕媽如何預防血栓突發?
    妊娠期血栓性疾病中,約百分之80的妊娠期血栓是靜脈血栓栓塞症。不愛運動的寶媽,久坐不動,卻使得孕媽媽患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風險增加,一定要重視起來哦!孕婦為何是血栓行疾病的高風險人群?1. 懷孕之後,孕婦靜脈內的血容量會出現增加,並且靜脈血管也會開始擴張,再加上子宮增大壓迫到了盆腔靜脈,很容易導致下肢靜脈回流不暢通,致使下肢靜脈中壓力持續增高。
  • 四個項目沒作用浪費錢,還給孕媽添堵
    菁媽建議這個媽媽,你之前已經生過一個健康的孩子後,而且年齡也不是高齡,葉酸代謝檢測沒有必要做。 有些檢查不但沒有必要,檢查的結果反應容易給孕媽添堵。
  • 四個項目沒作用浪費錢,還給孕媽添堵
    菁媽建議這個媽媽,你之前已經生過一個健康的孩子後,而且年齡也不是高齡,葉酸代謝檢測沒有必要做。現在醫院的醫生也會有壓力,也會想著增加醫院的收入,所以可能會給孕婦開一些可有可無的產檢,而孕婦要學會分辨,不合適的要及時拒絕。有些檢查不但沒有必要,檢查的結果反應容易給孕媽添堵。
  • 二胎高齡產婦 特別是肥胖孕媽媽要警惕血栓
    血栓雖小,但有時會致命。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高齡婦女有了生育二胎的計劃,而高齡孕產婦正是產科血栓的高發人群。為何孕產婦容易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呢?若不及時處理,會有什麼嚴重的危害呢?
  • 80%的孕媽都會水腫,這幾種特殊情況千萬要警惕
    準媽媽們可以根據下面這個表格來對照,看看自己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若水腫明顯,還出現頭暈眼花,或者眼、瞼等部位出現水腫準媽媽就應該警惕,因為這類水腫背後,常常隱藏著更大的危害,例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下肢靜脈血栓、肝臟疾病、腎病症候群及心力衰竭等。
  • 「狡猾」的靜脈血栓,2個表現需警惕,第二個常被忽略
    靜脈血栓作為一種血栓性疾病,與動脈血栓有所不同。動脈血栓發病機率比靜脈血栓更加的高。但是靜脈血栓十分的狡猾,很容易被誤診或者漏診,在過去更被稱為是一種少見病。然而,在我國靜脈血栓的發病率並不低。下面介紹一些關於靜脈血栓的症狀,希望大家警惕。
  • 《哈利波特》中「盧娜」扮演者疑似感染新冠,現已居家隔離
    因為這些症狀和新冠肺炎十分相似,所以有粉絲提醒她這是新冠肺炎的症狀。她回復安慰粉絲說:自己知道這是新冠的症狀,自己可能的確感染了,不過她現在還好,已經自己在家隔離了,只是覺得這個症狀很酷,因為看見大家都在說這個的可怕。接著還表示自己現在第一要務是待在家裡和做清潔。
  • 孕產健康:備孕、孕媽如何防控新冠狀肺炎?
    作為備孕的小姐妹們,或者迎來了促排卵或者試管嬰兒移植期,有的好不容易報告好孕,卻因為這次新冠病毒又增加了不少擔憂。對於怎樣應對此次疫情,五洲生殖內分泌科VIP門診的專家總結了幾點小貼士,建議大家收藏:一、不信謠言、減輕焦慮無論是備孕、移植還是孕後,緊張和焦慮都不利於健康,並且有科學研究表明,緊張和焦慮會直接降低自身免疫力。
  • 新冠死者肺裡充滿微小血栓,原因不明
    一個月前,當美國開始大範圍「封鎖」,防控第一波新冠病毒疫情時,許多醫生認為,他們知道自己應對的是什麼。根據早期的報告,新冠病毒似乎是一種標準的呼吸道病毒,具有傳染性和致命性,不僅會攻擊肺部,還會攻擊腎臟、心臟、腸道、肝臟和大腦。居家令發布後,美國紐約第五大道上行人稀少。
  • 一邊懷孕一邊來例假很正常?孕媽別被忽悠了,遇到要保持警惕
    但是,就是有些人聽說過懷孕後也會來例假的說法。所以,在孕期出現出血情況,一些孕媽也會大意,結果導致悲劇發生,讓人惋惜。我身邊就有一個孕媽,聽信了老人的話,結果胎兒差點不保。所以,大家還在聽信:一邊懷孕一邊來例假很正常嗎?孕媽別被忽悠了,遇到要保持警惕才對。女性究竟會不會一邊懷孕一邊來例假呢?之前,我聽一些過來人說過,有的女性懷孕後還是會來例假,整個孕期跟孕前一樣。
  • 悄無聲息地失去孩子,這種情況,孕媽一定要警惕
    各位孕媽媽們,臍帶斷裂是有一定預兆的,如果在孕晚期寶媽們發現身體異常,突然流出沒有任何味道清澈的水,就要小心是寶貝們的臍帶斷裂還是早產,這時一定要抓緊時間去醫院處理。>定期產檢,重視B超孕媽媽可以增加B超的次數,來觀察寶寶的臍帶血流變化,因為組成臍帶的三根血管有動脈和靜脈之分,他們的血流量是不同的,發生扭轉是可以觀察到的。
  • 新冠孕媽產下雙胞胎,隔離病房「坐月子」
    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2日訊(記者武葉 通訊員馬遙遙)「感謝隔離病房裡的護士們,陪我度過最艱難的時光。」十多天前,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吳女士住進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產科病房,在這裡順利產下雙胞胎女嬰。2月20日,懷孕37周,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吳女士突然感到身體不適,隨後被120急救車送入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到醫院後,吳女士的血壓達到150毫米汞柱,檢查診斷為雙胎妊娠、高危妊娠、妊娠期高血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為陽性。
  • 這幾個方法可以緩解孕晚期腿部水腫 孕媽快來試試
    但是孕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懷孕以後,為了胎寶寶的健康孕媽在飲食就要特別的注意,不能再像以前毫無顧忌的吃東西了,而且懷孕以後孕媽在身體上也會有很大的變化,到了孕晚期之後,很多孕媽都會出現下肢水腫的現象,這是因為隨著胎寶寶的發育,孕媽的肚子會越來越大,肚子的體積和重量會壓迫下肢的靜脈,使下肢靜脈的回流受到阻礙,所以就會出現下肢水腫的情況。其實孕期水腫是正常現象,那麼孕媽怎樣緩解孕期水腫呢?
  • 國際級瘦身教練來支招,送給孕媽「瘦身小秘籍」
    2、孕媽血液成分變化導致。孕媽在懷孕期間,由於身體負擔加大,營養物質輸送加快,會導致血液增加,據科學實驗證明,懷孕的婦女血容量會增加百分之四十,其組織間液也會相應增加。從而造成孕媽體內水分增加,出現水腫現象。3、子宮增大壓迫靜脈。
  • 孕期出現這種浮腫,孕媽要警惕了,這可能是疾病的信號
    小玉初次懷孕,對於孕期出現的各種症狀也不是很了解,這天小貝來她家裡做客的時候,發現她的腳踝看起來有些浮腫,問她是否檢查,小玉很疑惑的說:「懷孕的時候不都會浮腫嗎?這不是正常的現象嗎?」小貝無奈的搖著頭對小玉說:「我的傻大妞,懷孕出現的浮腫不全是正常的,有一些是疾病引起的。」
  • 好孕報喜:來自山東各地的新晉孕媽們給大家報喜了
    最近兩天真的是好孕連連啊,山東各地的新晉孕媽都給我發微信報喜,在這裡,分享給大家,想要孩子的寶媽們來接好孕了!【濟寧 19歲 劉女士 一胎】小劉跟她對象在一起很久了,但一直沒懷孕,家裡著急來檢查,診斷為雙側輸卵管粘連、多囊卵巢症候群,做個宮腹腔鏡聯合微創手術後試孕了4個月,成功懷孕30多天。
  • 說來就來,這6類孕媽,很容易生下唐氏患兒,需警惕
    在一次孕檢中,胎兒被查出來是(唐氏症候群:遺傳性疾病,屬染色體畸變,唐氏兒智力嚴重低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在中國,每20分鐘就有一位唐氏兒出生),不得不含淚引產。醫生忠告:以下這6類孕婦生下唐氏兒,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