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需警惕「隱形sha手」——靜脈血栓!

2020-12-22 騰訊網

隨著大家的生活習慣改變,血栓性疾病逐漸成為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重要危害之一,靜脈血栓栓塞症因其具有「隱匿性」,更被稱之為是「隱形sha手」!

而寶媽是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高風險人群之一,孕期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症的機率是非孕期的4~5倍,尤其是孕晚期行動不便產後臥床時間增加久坐不動的寶媽,均會增加患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風險,所以寶媽們一定要對此重視起來!

靜脈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靜脈內不正常地凝結,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屬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

下肢靜脈血是向上流的(回到心臟),當下肢靜脈出現血栓時,下肢回流受阻,會出現下肢腫脹、皮膚溫度升高、皮膚顏色變深,時間長了就會出現淺靜脈曲張。

當下肢腫脹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下肢動脈供血不足,造成肢體缺血,出現下肢疼痛、皮膚溫度下降、足部紫紺,甚至出現組織壞死

當血栓脫落至心臟,到達肺動脈,會出現胸痛、胸悶、咳血、呼吸困難,最終導致休克,危及生命。

大部分靜脈血栓栓塞症在早期往往症狀不重,容易被忽視,一旦出現病情加重,往往會非常嚴重,所以被稱為「隱形sha手」。

靜脈血栓栓塞症一旦發生,對患者來說是巨大的痛苦。所以,寶媽們一定要重視起來,發現症狀及時就醫。

寶媽如何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症的發生

多運動

孕期體重超重及久坐都會影響血液流動,增加血栓風險。因為特殊原因必須臥床(如外傷、保胎或併發症),必要時醫生根據情況進行抗凝對症治療。

沒有特殊情況的寶媽,可以經常做下肢的屈伸活動,以調動小腿肌肉泵的作用,增加下肢靜脈血的流速,促進血液回流,屈伸運動如下:仰臥床上,抬高雙下肢,使兩腿交替屈伸,模仿騎自行車的動作。不便仰臥時可以側臥,交替活動雙側下肢,重點活動膝踝關節。

產後、術後早期活動預防血栓也是非常重要的,自然分娩的寶媽在體力恢復後要儘早下地活動。剖宮產手術的寶媽,等下肢可以活動後,就可以在床上進行足趾關節、腳踝部的仰伸、俯屈動作,但術後24小時,也要儘早下床活動,促進血液流動。

控制體重

孕期注意合理多樣化飲食,少食多餐,避免體重增長過多。

產後飲食還是建議多樣化、合理搭配、充分補充水分,防止大量脫水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提倡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飲食,杜絕單一高脂肪、高糖飲食。

旅途中活動雙下肢

久坐是血栓的高危因素,所以寶媽乘飛機或乘坐汽車每1-2小時就要起身活動活動,坐著的時候也可以做腳踝運動避免血栓形成。

多飲水

孕期適當多喝水可以避免血液粘稠,可以降低血栓風險。分娩後亦鼓勵寶媽多飲水,多吃蔬菜水果及清淡低脂易消化的湯類飲食,既可保持大便通暢,又可促進乳汁分泌,稀釋血液,預防血液黏稠。

穿著彈力襪

如有必要(按醫生建議),彈力襪可幫助血液循環,緩解腿部腫脹,減低血栓風險。

抗凝治療

對於血栓高風險寶媽(例如遺傳性血栓形成傾向、靜脈血栓病史、風溼免疫系統疾病、肥胖、靜脈曲張、吸菸、高齡等),經過醫生評估,孕期及產後可能給予抗凝藥物預防血栓治療。

溫馨提示:●文章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均為示意圖;所轉載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創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原作者或編輯認為作品不宜上網供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通知我們,以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本網頁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智慧財產權,請來電告知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狡猾」的靜脈血栓,2個表現需警惕,第二個常被忽略
    靜脈血栓作為一種血栓性疾病,與動脈血栓有所不同。動脈血栓發病機率比靜脈血栓更加的高。但是靜脈血栓十分的狡猾,很容易被誤診或者漏診,在過去更被稱為是一種少見病。然而,在我國靜脈血栓的發病率並不低。下面介紹一些關於靜脈血栓的症狀,希望大家警惕。
  • 【健康百科】孕媽新媽居家隔離新冠,警惕! 靜脈血栓來添堵​
    春節前夕至今,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依然嚴峻,不出門居家隔離的孕媽媽/新媽媽們,大多可能在電視電腦手機上追劇、大過遊戲癮,或者線上學習工作,長時間久坐久臥不動,活動量減少,殊不知躲過了疫情,靜脈血栓栓塞症(VTE)卻可能悄悄找上門,需引起大家高度重視。
  • 玩手機小心「電子血栓」 下肢腫脹警惕靜脈血栓
    原標題:玩手機小心「電子血栓」 下肢腫脹警惕靜脈血栓 近年來,靜脈栓塞患者中不乏年輕人。下肢深靜脈血栓多見於老年人,在青年人群中極少見。有專家表示,近些年來一些患者是狂熱的網路遊戲愛好者,長期沉迷於網路遊戲,經常通宵打遊戲,長期沉迷於電子遊戲而導致的血栓被稱為「電子血栓」病,這種疾病已成為潛伏在年輕人身邊的「隱形殺手」。
  • 腿腳腫脹,需警惕深靜脈血栓!
    深靜脈血栓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而且近年來此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靜脈內凝結,屬於下肢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患病的人腿部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腫脹,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需要及時治療!
  • 靜脈血栓症狀是怎樣的?
    靜脈血栓症狀是怎樣的?北京華醫皮膚病醫院專家指出,很多的時候,由於我們對疾病的出現並不注意,致使自己總是遭受疾病所帶來的疼痛與折磨。在靜脈血栓在發生時,很多人就因為不重視而使自己的身體受到很多的折磨。因此在發現靜脈血栓症狀後,要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與治療。
  •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下肢靜脈血栓|下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
    一到冬天,有些人總感覺兩條腿發涼、麻木,甚至有人會出現顏色發紫、潰瘍等嚴重症狀,或者突然出現下肢腫脹、疼痛等,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竟是血管內血栓堵塞引起的問題。那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哪些人容易發生,又該如何預防呢?記者就此採訪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脈管炎科的專家,請他們一一解答。下肢血栓疾病知多D血管分為動脈和靜脈。
  • 28歲月子媽媽突發偏癱,新媽媽為何成了靜脈血栓高危人群?
    28歲月子媽媽突發偏癱,新媽媽為何成了靜脈血栓高危人群?可她第二天仍然覺頭痛、左手無力症狀加劇,於是,馬上到浦南醫院檢查頭顱CT,意想不到的是發現腦子裡有了一個大「病灶」,主治醫生便馬上收治吳女士住院治療,檢查結果顯示,吳女士所患的是腦靜脈系統血栓。專家提醒,腦靜脈系統血栓形成在各年齡組均可發病,成年人發病高峰年齡多在20~30歲,男女之比為每年1:1.5~5,而成年女性則以口服避孕藥物和圍產期多見。
  • 了解下肢靜脈血栓患者常見體徵,若身體出現異常,需及時檢查治療
    3、患肢疼痛及壓痛下肢靜脈血栓的另外一個表現就是患肢局部疼痛。血栓的堵塞導致下肢靜脈無法回流,患肢出現腫脹,同時在站立時疼痛會加劇。血栓使得靜脈內出現炎症,在發生炎症的部位會出現壓痛,一般會在小腿處。03藥物治療,是治療下肢靜脈血栓的主要手段,但如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則需進行手術取栓
  • 下肢靜脈血栓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肺栓塞,診治手段需了解
    導語:下肢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醫學界認為,下肢靜脈血栓也是導致肺栓塞的主要因素,因為這種疾病一旦形成就可能會不斷地朝著心臟蔓延,甚至可能會造成靜脈堵塞,可能就會引起腎功能衰竭,最終也會危害到生命的健康。
  • 遊戲玩家的「要你命3000」:靜脈血栓
    一位紐西蘭的年輕人在連續玩了四天索尼遊戲機後腿上患了血栓,並且這足以對他的生命造成威脅。醫生說,玩遊戲機,甚至包括長時間的靜坐都有可能增加人們患靜脈血栓(DVT)的風險。靜脈血栓其實相當危險,甚至可以致命。這種血栓有時會發生在腿中,並且會中斷血液的流動。
  • 「躺床上5天,我差點沒了命」|血栓|肺栓塞|血管|下肢靜脈血栓_網易...
    到醫院檢查,結果是得了下肢靜脈血栓。如不及時救治,極有可能導致肺栓塞,或因血栓後症候群,形成猝死。1久臥久坐當心猝死下肢靜脈血栓,原本是由各種原因,尤其是骨折導致的臥床引起的,並不會給常人帶來困擾。可由於長期臥床,血液流速慢,處於高凝狀態,腿部血液開始淤積,血栓也逐漸形成。
  • PICC 並發靜脈血栓:抗凝治療要多久?拔管時血栓會脫落嗎?
    本文將結合臨床案例,查閱文獻,重點討論 PICC 並發導管相關性靜脈血栓處理中的幾個問題。 先來一起看個案例 PICC 並發靜脈血栓 1 例 基本資料:患者,女性,55 歲。
  • 「血管超人」漫畫科普:動靜脈內瘻需警惕
    這次,我們來說說動靜脈內瘻。動靜脈內瘻是什麼?為什麼血管會堵塞?遇到問題應該怎麼辦?又該如何預防和護理呢?......請「脈管俠」和「波波博士」為大家一一道來波波博士說:這是一個需要警惕的病魔,特別對經常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人而言,往往是雪上加霜。
  • 醫生提醒:靜脈血栓致腳腫勿輕易按摩 易引起肺栓塞或猝死
    東北網4月24日訊(郭曦 子凡 記者 張璐) 60歲的張先生因長時間打麻將久坐,忽感到腿部腫痛難忍,就醫後發現下肢靜脈血栓隨時有脫落導致肺栓塞的可能。三亞哈醫大鴻森醫院血管外科韓志陽博士與彩超室鄭敏主任合作,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救治現場。
  • 門靜脈血栓「上門」,令他腹部疼痛難忍
    接診後,王建民問診發現患者高度腹脹,腹圍竟高達101釐米,且右下腹持續腹痛,用手觸摸呈現硬滿狀態,停止排氣排便,腸鳴音不正常。於是為患者進一步查腹部增強CT,明確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腸繫膜上靜脈及門靜脈急性血栓形成麻痺性腸梗阻。
  • 預防靜脈血栓的神器——氣壓治療儀
    預防靜脈血栓的神器——氣壓治療儀 2020-12-03 1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天長時間坐著的人,雙腿有3個表現,可能是靜脈血栓來了,警惕
    除了常見的動脈堵塞以外,靜脈血栓也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的疾病,靜脈血栓一般發生在人體的下肢,由於如今的工作性質轉變,需要經常久坐工作的人越來越多,靜脈血栓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長期久坐的人,雙腿有哪些表現可能是靜脈血管來了?
  • 二胎高齡產婦 特別是肥胖孕媽媽要警惕血栓
    血栓雖小,但有時會致命。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高齡婦女有了生育二胎的計劃,而高齡孕產婦正是產科血栓的高發人群。為何孕產婦容易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呢?若不及時處理,會有什麼嚴重的危害呢?
  • ,產房出現人販子,寶爸寶媽們要警惕
    產房出現人販子嚇壞寶爸寶媽:鄰居陳女士最近剛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全家人都高興得不得了。由於陳女士身體比較虛弱,在陳女士生育之後很多事情都是陳女士的丈夫來做。某天下午,陳女士看到丈夫實在是太勞累了,於是就讓丈夫回去先休息一會兒,晚點再來看她和孩子。
  • 長治二院專家帶您了解「靜脈血栓栓塞症」
    它就是靜脈血栓栓塞症,號稱「沉默殺手」。今天,長治市第二人民醫院介入科主任黃雲帶您了解它。什麼是靜脈血栓栓塞症靜脈血栓栓塞症(VTE)是肺栓塞(PE)與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合稱,肺栓塞是深靜脈或腔靜脈血栓脫落導致肺動脈栓塞,可致心跳呼吸驟停,危及生命;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靜脈內的異常凝結,阻塞靜脈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引起遠端肢體腫脹、疼痛及淺靜脈擴張等臨床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