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結束前中國重大工程

2020-12-14 網易新聞

武漢長江大橋

1955年9月1日開始動工,1957年10月建成通車。因使用這一當時世界最先進施工方法,僅用了兩年零一個月時間,比計劃提前了近一半。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內,大橋橫跨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也就是常說的龜蛇鎖大江。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在萬裡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22.5米,其中:車行道18米,設4車道;車行道兩邊的人行道各2.25米。橋身為三聯連續橋梁,每聯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終年巨輪航行無阻。起了很大的作用。(詳細)

勝利油田

1955年,國家決定對華北平原地區展開區域性的石油普查。石油部華北石油勘探大隊的兩個鑽井隊--32104、32120鑽井隊,從1956年到1961年,奉命鑽探華北地區第1號至第8號基準井。1961年 4月16日 ,在東營村附近打的華8井,首次見到工業油流,日產原油8.1噸,從而發現了勝利油田。

勝利油田是中國第二大油田。主要分布在山東省的東營、濱州等8個市地28個縣區境內,主體部分在東營市境內。經過40年的開發建設,陸續發現了69個油田,原油最高年產量達3355.19萬噸,到2003年累計生產原油7.99億噸。2003年生產原油2665.51萬噸、天然氣8.1億立方米。2004年該油田原油產量達到2674萬噸,創過去4年最高紀錄,天然氣產量達到9億立方米,為過去6年最高。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

1956年7月13日,新中國第一輛解放牌卡車誕生。

1950年2月,毛澤東與史達林拍板敲定了156個重點工業援建項目,「幫助中國建設一座現代化的載貨汽車製造廠」是其中最早、最重大、最複雜的項目之一。在蘇聯的大力援助下,汽車工業籌備組成立了。1952年7月,中央正式決定成立汽車工業工廠,代號為652廠。同年末,中央任命饒斌為廠長,郭力、孟少農為副廠長。1953年6月,毛澤東主席親自籤發了《中共中央關於力爭三年建設長春汽車廠的指示》,並為一汽奠基題詞。

1953年7月15日,一汽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禮,寫有毛主席題詞的漢白玉基石被埋下,也埋下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第一塊基石。(詳細)

大慶油田

1959年9月26日16時許,松嫩平原上,黑龍江省肇州縣一個叫大同的小鎮附近,一座名為「松基三井」的油井噴射出的黑色油流改寫了中國石油工業的歷史:松遼盆地發現了世界級的特大砂巖油田。

因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為記念這個日子,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根據歐陽欽的提議,作出了《關於成立大慶區和將大同鎮改為大慶鎮的決定》。1960年初,中央批准石油部申請,調集數萬職工和解放軍轉業官兵會師大慶,展開了「石油大會戰」。大慶油田是中國第一大油田,年產量4000萬-5000萬噸,位於黑龍江大慶市。大慶油田主要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大慶油田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大慶油田的油氣勘探、開採、儲運。(詳細)

寶成鐵路

1961年8月15日,一條全長668.2公裡的鐵路,從陝西寶雞通往四川成都。按慣例,它被稱為「寶成鐵路」。這是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也是溝通中國西北與西南的第一條鐵路幹線。

寶成鐵路的誕生實屬不易。動工前,計劃就遭遇了數次擱淺。1913年,中華民國政府就曾計劃,在平漢鐵路以西建造一條南北幹線,連接黃河上遊與長江上遊之間的鐵路交通。專家們曾就修建同(大同)成(成都)鐵路進行過多次踏勘,終因工程浩大而作罷。後來經過多次比較,曾選定天水至成都方案,計劃稱「天成鐵路」,但也未動工。1950年到1953年,專家對天水至略陽和寶雞至略陽兩段又進一步勘測,終於選定了寶雞至成都的方案。(詳細)

南京長江大橋

1960年1月18日正式動工,1968年9月鐵路橋通車,同年12月公路橋通,南京長江大橋是鐵路公路兩用特大橋,鐵路橋長6772米,公路橋長4588米,橋下可通行萬噸輪船。是繼武漢長江大橋、重慶白沙陀長江大橋之後第三座跨越長江的最大的一座大橋。大橋通車後,津浦、滬寧兩線接通,從北京可直達上海,自此京滬鐵路的已貫通。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江蘇省南京下關和浦口之間,是全部由中國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特大鐵路、公路兩用的雙層鋼木桁梁橋。南京長江大橋上層為公路橋,下層為雙線鐵路橋,連接津浦線與滬寧線兩條鐵路幹線,為南北交通要津,也是南京市的著名景點之一。南京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第一座完全由中國設計、建造及採用國產材料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因而在中國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1960年代曾以「最長的公鐵兩用橋」被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

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1958年12月底,我國人工合成胰島素課題正式啟動。課題啟動後,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考慮到工作難度、工作量問題,先後請求與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北京大學化學系有機教研室合作。

經過6年多的艱苦工作,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等單位共同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實驗成功。這是當時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最大的天然有機化合物。1965年9月17日,中國成為第一個合成蛋白質的國家。 (詳細)

劉家峽水電站

劉家峽水電站位於中國甘肅省永靖縣境內黃河幹流上。水電站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供水、航運、養殖等效益。工程於1958年9月開工,1961年停建,1964年復工,1968年10月蓄水,1969年4月1日首臺機組發電,1974年12月竣工。

劉家峽水電站是我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電工程,1964年建成後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水利電力樞紐工程,曾被譽為「黃河明珠」。

兩彈一星

1956年在周恩來、陳毅、李富春、聶榮臻的主持下,制訂了《1956至195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1958年先後,毛澤東表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洲際飛彈,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 1962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正式組建了以周恩來為主任的專門委員會(後稱中央專門委員會,即中央專委),成為中共中央領導國防尖端事業的最高決策機構。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飛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鄧小平曾稱:「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本文來源:網易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文革前 民族資本家生活優渥
    【原編者按】2015年7月1日,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艾倫人文學部教授盧漢超在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史林》編輯部主辦的「史林講壇」上作了題為「適者生存:『文革』前上海的民族資本家」的報告。盧教授長期研究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和城市史,著有《赫德傳》《霓虹燈外》《叫街者》等多部享譽國際學界的專著。
  • 中蘇分裂與「文革」時期中國外交
    1960年代中期,中蘇兩黨、兩國關係破裂的結果一方面導致了「文革」初期中國極左外交路線、方針的推行,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中美關係緩和的轉機,促使毛澤東在加速對外戰略策略調整的進程中,及早察覺和扭轉了外交領域的動亂局面,並最終確立起聯美抗蘇的戰略大思路,提出「劃分三個世界」的戰略策略思想,使中國擺脫了兩面對敵的不利處境,取得了重大的外交成果。
  • 「文革」結束40年,季羨林《牛棚雜憶》出英文版
    「文革」結束40年,季羨林《牛棚雜憶》出英文版 張新蕾 2016-01-31 14:04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中鐵中標613億元重大工程
    導讀日前,中國中鐵發布公告(編號:臨2020-071),公司於近期中標多個重大工程,中標價合計約人民幣6,133,424萬元,約佔公司中國會計準則下2019年營業收入的7.23%。
  • 粗鄙的文革
    那天,也許是頭頭覺得來例假的人有點多了,說著說著就來了氣,然後氣急敗壞地開罵:「你們這些臭逼們,正要用你們一下,你們都給爺作怪,周麻子!你一個一個地伸進手去摸摸,如果真的有血,可以不去,否則一個也不能落下!」結果真的來例假的女工也都怨聲載道地跟著去了。文革來了,破四舊、砸爛舊世界的狂潮在全國風起雲湧,造反成為革命潮流,溫文爾雅與革命格格不入,粗魯也成了革命的標誌。
  • 雷頤:必須擠出文革的膿,中國才能健康往前走
    1985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現為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思想史、中國近代知識分子與當代中國史。如何理解溫總理這段話華商報:不久前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回答中外記者問時,說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並且指出,要深刻地反思文革。怎樣理解溫總理這段話?
  • 中國中鐵中標613億元重大工程!
    12月8日晚,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重大工程中標公告,中標價合計約人民幣613.億元。原公告計算單位為萬元人民幣,為方便大家閱讀,超級建築將計算單位改為了億元人民幣,並進行了四捨五入。具體如下:近期,本公司中標以下重大工程:1.國內重大工程鐵路工程1、中鐵廣州局、中鐵三局、中鐵北京局、中鐵十局、中鐵七局、中鐵二局,新建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站前工程施工總價承包
  • 「文革」不能也不會捲土重來
    網際網路上有一些關於「文革」的談論。那場持續十年的內亂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在「文革」發動50周年這個時間節點上,出現一些討論是正常的。但另一方面,若是把這種討論看作一種認識上的「撕裂」,恐怕與社會真實思想面貌不太對得上。或者換句話說,中國社會看待「文革」的共識遠遠大於分歧。
  • 段協平:關於文革惡習和文革思維
    混世界一類刻薄、侮辱性的話,就不計較了,比起某些人罵人的話,夠客氣的了。我不懂的是,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朋友公開爭論,怎麼是叫別人看笑話?別人者誰?也不懂「說出我的單位」和「文革揭老底」、「文革惡習」、「文革思維」有什麼必然聯繫。
  • 為什麼高一歷史課本中對"文革"定性,會引起如此大的反響
    高中一年級學生拿到歷史課本,發現對文革的定性與以前不同了,由過去的「艱難探索」改變為:「實踐證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而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這一對文革定性的變化達到了正本清源,恢復了40年前全黨關於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文革的定性。
  • 中國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徹底否定文革
    中國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把文化大革命描述為一場領導人錯誤發動的內亂,完整遵循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對文革的定性。
  • 十一屆六中全會決議 教科書將文革描述為領導者錯誤發動內亂
    高中一年級學生拿到歷史課本,發現對文革的定性與以前不同了。這一對文革定性的變化達到了正本清源,恢復了40年前全黨關於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文革的定性。恢復這三十多個字,意義重大。40年前,文革結束後,全黨根據當時的形勢需要,組織對黨的許多歷史問題重新做了結論,全党進行了大討論,特別是由幾千個歷史問題專家、幹部、學者反覆對許多黨的歷史上的重大問題作了研究。全黨經過一、二年時間的大討論,最後形成了黨對歷史問題的新的決議。
  • 以重大生態工程為抓手 加速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伴隨「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我國生態環境變化將迎來歷史性轉折。實施重大生態工程是加速國家生態保護與恢復、推進「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對於遏制生態退化趨勢,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文革前高校清理「反動學生」事件
    考慮自己的狀況,自覺不會順利通過,我做了遇到麻煩的準備,沒有想到「麻煩」沒來,這就像笑話中說的那只應該落下來的靴子沒有落下來一樣,令人惴惴不安。更令我沒想到的是兩天之後,在禮堂開會,總支書記宣布,畢業鑑定勝利結束,從現在開始轉入對敵鬥爭階段,也就是清理「反動學生」階段。接著宣讀「清理反動學生」的文件。
  • 人民日報:決不允許「文革」這樣的錯誤重演
    :任平&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以史為鑑是為了更好前進&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文化大革命」是我們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大曲折。
  • 重慶「文革」武鬥九個關鍵詞
    8月3日,重慶市委在重慶人民大禮堂召開全市大專院校和中學文革積極分子大會,正式傳達北京新市委於7月29日召開的大、中學校文革積極分子大會精神和毛澤東有關撤銷工作組的指示。大會尚未結束,重大學生就已聞訊在校內寫出大標語:「擁護黨中央,擁護毛主席,趕走工作組,自己鬧革命!」
  • 中國中鐵:近期中標613億元重大工程項目
    來源:網易財經綜合【中國中鐵:近期中標613億元重大工程項目】中國中鐵公告,近期公司中標多個重大工程,工程中標價合計約613.34億元,約佔公司中國會計準則下2019年營業收入的7.23%。
  • 清華文革「七.二七事件」(圖)
    □唐少傑(北京)  1968年7月27日,在北京清華大學發生的「七·二七事件」是「文化大革命」(以下簡稱文革)的一個著名事件,它不僅給教育界等領域的文革發展帶來了重大的轉折,而且對文革初期的群眾運動和群眾組織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文革歷史中一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
  • 中國農學會關於組織推薦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
    》(科協辦函學字〔2020〕18號)文件精神,我會決定推進農業農村科技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的組織推薦工作,經面上推薦、重點研提及綜合凝練,產生重大科學問題10項、工程技術難題10項,形成「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由我會統一發布,並報中國科協參評「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 【中國科學報】為海洋重大工程穿上「鎧甲」
    2014年,海洋所牽頭承擔中國工程院重大諮詢項目「我國腐蝕狀況與控制戰略研究」,出版了170餘萬字《中國腐蝕成本》專著及The Cost of Corrosion in China英文版專著,出版35部叢書,其中海洋所承擔10部。  調查全面揭示我國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能源、水環境、生產製造等五大關鍵領域30多個重點行業的腐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