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學在即,很多園長和老師正在計劃如何去做一場真正有意義的開學典禮。今天小編從入園儀式的角度,給大家提供幾點思路:
儀式是什麼?
儀式感的英文是sense of ceremony,記憶的英文是memory。
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儀式的意義就在於它給予了人們很多印象深刻的特殊記憶,而這些記憶構成了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個個裡程碑。
1. 讓新來的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緩解入園焦慮。
2. 讓新來的孩子認識自己的同伴和老師。
3. 讓中大班的孩子收心,告別暑假生活,調整心態開始幼兒園生活。
1. 師生見面儀式。
2. 開學典禮,園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幼兒代表依次發言。
3. 教師和家長表演互動遊戲。
4. 集體合照。
5. 教師帶領各自班級幼兒進班活動。
6. 幼兒與家長告別。
1. 孩子與老師的見面儀式。
準備長長的紅地毯和彩色氣球做的拱形門,孩子和家長共同穿過地毯和氣球門進入幼兒園。老師親切的詢問孩子姓名,並告知孩子和家長如何稱呼自己,以消除家長和幼兒的緊張感。
2. 園長、教師、家長、幼兒代表發言。
內容以介紹幼兒園環境和生活為主,注意聽眾對象要以幼兒為中心,不是講給家長聽,目的是讓孩子了解幼兒園生活環境。
3. 教師和家長上臺表演互動遊戲。
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父母和老師在表演都會很欣喜和激動,同時也能讓孩子對這個陌生的老師產生信任感。
4. 集體合照。老師和自己班級的家長、幼兒進行合影,作為入園紀念。
5. 熟悉環境。老師帶領家長和孩子進入班級,熟悉班級環境,並告知孩子和家長,幼兒在園的一天裡會做哪些事情。
6. 幼兒與家長告別。
這個環節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個部分,一般剛入園的孩子到了和家長分別的時候都會哭成一片。好多家長不忍心看到孩子哭,不肯離開。
我的建議是老師們可以講述繪本故事《再見的味道》,讓孩子明白離開只是暫時的,離開後再見面的時候會更開心。
講完繪本後,讓孩子和家長說一些告別的話,家長要囑咐孩子到了下午離園的時候就會來接孩子的,在這期間孩子要安心的在園裡和老師、同伴們一起生活。最後,老師和孩子們一起目送家長離開。
電影《小王子》裡,小狐狸對小王子說了這麼一段話:「如果你說你下午四點鐘來,從三點鐘開始,我就開始感覺很快樂,時間越臨近,我就越來越感到快樂。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發現了幸福的價值,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準備好迎接你的心情了,要有一定的儀式。」
我至今依然記得二十多年前我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媽媽送我進了班裡就轉身離開了,那時的幼兒園還是小學班級模式,一節課好幾十分鐘,上課中途我扭頭向窗外望去,媽媽正在窗前衝我微笑,那一刻場景成了我記憶中無法抹去的永恆。
願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都能留下幸福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