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冷絲欄目|絲說大學專業和就業
許多高校陸續公布了2017年到2018年本科生、研究生就業的籤約情況,其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籤約統計表格引人注目。
比如,籤約華為的畢業生有556人,籤約中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百度股份等著名企業的分別有236人、176人、95人和65人。
這無疑是一份很好的就業成績單,也給國內行業特色高校的就業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參考。用人單位為什麼喜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這樣的一些行業性高校畢業生?
就業率這麼高,為什麼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內電子信息領域著名學府,研究生和本科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一直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在通信、電子信息行業,該校畢業生已經在行業內重點集團、單位內就業優勢明顯,樹立了響亮的「西電品牌」。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通過「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與德州儀器(TI)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四研究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空軍某基地、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行業內重點單位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培養人才,使更多的高校畢業生滿足行業國家重點單位的人才需求,鞏固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傳統辦學特色,效果良好。
之所以受到用人單位歡迎,這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已培育較為穩定的用人單位2000餘家分不開的,學校建立起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航天科工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等為代表的近80個就業基地和100多家就業實習、實訓基地。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根據新形勢新建專業10個,其中就有列為國家新興戰略產業專業的「物聯網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電子封裝技術」被列為國家級特色專業。
行業特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必須有效整合和銜接校內外各方力量,才能真正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
針對許多行業高校,國家提出「協同創新計劃」,這正是因為看到高校人才培養面臨的根本問題,單一主體無法真正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必須要給高校指明培養方向、理念和載體。
在協同創新理念下,高校培養生態從高校內部向外部延伸,意味著高校與社會的聯繫加深,學科、專業及課程設置所包含的知識體系也隨之發生更新,知識體系的變化必然要求教學培養途徑、教學組織形式、教學運行機制、培養方案等要素與其相適應,並實現各要素之間的平衡。
而行業特色高校由於其與行業企業的「天然」聯繫,在協同人才培養改革上成為先行先試者。
高校與行業企業以及研發機構之間的合作關係相互之間並不是簡單的合作關係,而是相互影響、協同發展。
協同人才培養模式的特別之處在於強調的是多主體參與、跨組織協同,其培養要素如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方式以及評價方法都發生了改變,必須要融入其他組織,比如行業企業以及科研院所的因素,以及通過相應的機制調整各個主體的功能與運作,使相互協調和促進,從而形成系統的有序結構。
雖然國家協同創新建設為行業特色高校協同人才培養創造了條件,但是仍然需要一個轉型的過程,面臨很多的困境。
敬告|冷絲所有文章首發『百家號』,如有錯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將在評論版塊及時更正和補充,也請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同時嚴正聲明『非法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