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出生體重5-6斤的孩子最聰明;
頭頂有兩個「旋」的孩子最聰明;
血型為「AB型血」的孩子最聰明 ......
幾乎從孩子出生那一刻,每位家長都在努力的尋找「證據」,證實自己的孩子是個智商高的「天才」。等孩子稍微大一點,又開始跟別人的孩子對比,希望找出自己孩子智商的優勢,典型的中國人「護犢子」情緒。
其實,智商高的孩子的確存在,不過不是從小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是從娘胎裡大腦就得到了充分的發育條件,比普通孩子智力發育更完善。也不需要查血型、稱體重,從孩子睡覺時的四個「特殊」舉動就能看出來。
1)「大」字型睡姿
心理學家曾做過研究,發現不同的睡姿暗示了不同人的性格特點:
所以,寶寶幼時經常呈「大」字型睡姿,代表孩子生活過的安逸,思維發育比較快,智力發育相對更加完善,將來是個機靈鬼。
2)夜間睡眠質量好
生物學家觀察發現,孩子睡眠是由兩種大腦活動控制的——安靜睡眠和活動睡眠。
這兩種睡眠活動交替進行,每隔1-2小時交替一次,大腦神經發育成熟的孩子能夠控制這個交替活動,整晚安靜的睡覺。大腦發育不完善的孩子,不能順利過度下一階段,就會驚醒、哭鬧等。
3)翻身、打拳、掃腿
寶媽們會發現,有些孩子睡覺不哭鬧但也不老實,一會打個滾、一個踢個被子,其實這是智商發育的徵兆。
人們大多對3歲前的事情沒有記憶,這是因為3歲前大腦「突觸修剪」不完善。「突觸」是指大腦神經元上的一種記憶物質,修剪過程多是在睡眠中進行的。
所以,剛出生的孩子沒有記憶、四肢僵硬,大腦皮層的神經完善以後,才會有翻身、打拳、掃腿等動作,尤其是夜間動作頻繁的孩子,智力發育狀況更好。
4)開始「煩」外界變化
寶寶剛出生時對外界的感知力比較弱,有時候媽媽被吵醒了,孩子可能還在呼呼大睡。這也代表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夠完善,外界的信息無法提供腦部神經正常傳輸。
當孩子睡覺時聽到外界聲音,翻身皺眉頭;陽光照到臉上,會翻身找陰涼的方向;家人說話的聲音會把孩子吵醒等等,就代表孩子智力逐漸完善了。
當孩子睡覺時有以上四種「特殊」表現,並且比其他孩子發現的快時,就代表孩子的智商高,家長要學會助力寶寶的智商發育。
1)1歲前堅持母乳:母乳中含有的脂肪酸、DHA、ARA、牛磺酸能讓孩子智商提高8%。
2)經常按摩手足穴位:人體的手掌、腳底遍布著各大穴位,經常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刺激腦部發育。
3)補充腦部發育所需的DHA:DHA被稱作腦黃金,是嬰幼兒大腦發育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蛋類、魚類、瘦肉中都含有豐富的DHA。
4)調整幼兒睡眠作息研究發現,深度睡眠時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機,9點前讓寶寶入睡,10點-3點處於深度睡眠對大腦發育最好。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