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小嬰兒的睡姿總是千奇百怪,消停一會兒都不行。尤其是學會翻身以後,夜裡經常是滿床亂滾,讓寶媽們一頓好找。
為啥寶寶們睡覺就不能安安穩穩呢?寶媽別擔心,小傢伙們夜裡動作雖然豐富,睡眠質量可是絲毫也不會受影響的。
娃夜間睡覺經常出現這四種小動作,恰恰是大腦發育好的標誌,如果你家寶寶也有,恭喜你,以後多半會培養出一枚小學霸。
娃睡覺時出現四種表現,是大腦聰明的標誌
霖海的寶寶4個多月,剛學會翻身就變得「來無影去無蹤」,夜裡經常睡著睡著就失蹤了。
有時候霖海夜裡醒來,在身邊摸了大半天,也沒找到娃,還以為寶寶掉地上了,結果睜大眼睛仔細一看,發現小傢伙在床角睡得正香。
霖海跟社區裡的寶媽們分享了寶寶的睡眠問題,寶媽們都說:「孩子睡不好,是缺鈣吧,趕緊補啊!」
這種觀點讓霖海非常納悶,寶寶還在吃母乳,咋能缺鈣呢?這群人怕是被賣鈣片的給騙傻了吧。
思來想去,霖海還是放心不下,去諮詢了專業的兒科醫生。醫生說:「大運動發育期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嬰兒也有深淺睡眠的過渡,不用擔心。」
原來小傢伙夜裡愛動手動腳、連滾帶爬,是剛好處於淺睡眠的時期,並不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而且,寶寶睡覺時候有一些小動作,恰恰還是大腦發育好的標誌。
娃睡眠中經常做出四個小動作
1)微笑:像在做美夢
月子裡的小傢伙,就已經會微笑了,只不過此時寶寶的笑容是無意識的行為,就像是在假笑一樣,臉在笑,小腦瓜卻並沒有什麼開心的情緒。
等到3月齡左右,寶寶才會真的開始微笑,對身邊每一個人報以友善的笑容。睡覺的時候,寶寶也會露出淺笑,像是在做著什麼美夢一樣。
2)打拳:少林武功第一式
寶寶們在睡覺的時候,幾乎比醒著的時候動作還要豐富。除了面部的小表情,寶寶們還經常做出拳打腳踢的動作,說是「睡夢羅漢」也不為過。
在淺睡眠(快速眼動送睡眠)期間內,大腦是在飛速運轉的,小傢伙動作豐富,恰恰是大腦發育好的象徵。
3)翻滾:讓寶媽一頓好找
進入到4~5月齡以後,小傢伙們開始了大運動的發育,逐漸要學會翻身、坐立,這個時候夜間的活動也跟著多了起來。
寶媽們夜醒尋娃,已經成為習以為常的事情了。需要注意小傢伙的安全問題,如果家裡床鋪較高,建議還是給寶寶睡嬰兒床,避免小傢伙滾到了地上。
4)夜醒:俺還能睡
小寶貝們夜間醒來,寶媽總是擔心娃睡眠質量下降、缺鈣,其實寶寶夜醒和缺鈣沒啥關係,這是由睡眠周期決定的,在淺睡眠期內,不論大人還是小寶寶都容易醒來。
如果小傢伙夜醒後,翻個身還能繼續睡著,那就說明寶寶的大腦發育更好了。當寶媽們發現娃夜醒之後,別急著抱起來哄,給寶寶一點自己入睡的時間,或許會得到驚喜。
抓住0~3歲大腦發育期,助娃智力節節高
剛出生的寶寶,大腦容量已經接近成人的50%~60%,在3歲前是,腦容量會增加到85%左右,因此0~3歲是重要的智力發育時期。
▼ 保證睡眠
別看寶寶睡眠中動作豐富,這些是淺睡眠期的活動;在深睡眠期內,寶寶們大腦正在休息,也在為了智力的發育養精蓄銳。
保證充足的睡眠,嬰兒期的睡眠佔據一天的大部分時間,在睡夢當中,寶寶的大腦和身體都在快速發育呢。
▼ 補充DHA
DHA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廣泛存在於魚肉、雞蛋、植物油當中,母乳本身也是富含DHA的食物來源。
引入輔食以後,建議每周1~2餐海魚,推薦三文魚、鱈魚等不含小刺的魚類,且DHA含量非常高。
▼ 戶外活動
適當的戶外活動,不僅有助於預防近視,還對寶寶大腦發育有利。
2歲以上的寶寶建議每天1~2小時的戶外活動,1歲內的娃也可以坐著小小嬰兒車去外面曬曬太陽,感受大自然。
【寫在最後】
小嬰兒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生物,需要爸爸媽媽精心去呵護。
守護寶寶的童真,讓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每一個寶媽義不容辭的責任。
【留言板】
你家寶寶睡覺時有這些小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