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在出生一年內,腦部發育比剛出生時增長了175%。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自從當了父母之後,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長們對孩子的愛會越來越濃,總是忍不住捏捏孩子這裡,摸摸孩子哪裡,哪怕寶寶在睡覺,父母也願意趴在一旁靜靜地觀察他們的小臉。
其實,這種觀察還真的能看出一些端倪,不僅能判斷孩子是否已經「睡香香」,還有些小細節從側面反映了一些問題。
昨天群裡聊天,有個新手寶爸聊到帶孩子,跟大家分享了這麼一件事,讓不少群友忍不住善意的「嘲笑」了一番。
這個新手寶爸的妻子前陣子因公出差,寶爸不得已請了三天假在家帶娃。因為是第一次當爹,也沒經驗,所以這幾天帶娃一直小心翼翼的,生怕寶寶出什麼岔子。
哪怕是孩子熟睡時,寶爸也儘量在一旁看著,除了擔心外,自然也是出於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
可看著看著,寶爸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孩子睡著睡著總會不由自主的面帶笑意。一次兩次還好,可幾乎每次睡覺睡一會孩子都會微微的咧嘴笑,這可讓寶爸有些發蒙了。
「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啊?要不為啥一睡覺就會發笑呢?不是腦子有啥問題吧?」寶爸把這個疑惑發到了群裡,還拍了小視頻,結果被大家好頓「笑話」。
不少過來人都提醒他,不用擔心,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好事,說明娃的大腦正在發育,不是什麼毛病。至此,寶爸心裡的大石頭才算落了地。
寶寶在睡眠中的行為是不受控制的,很多行為都是身體的自然反射,不少新手父母對此並不理解,因此會產生擔心。
寶寶睡眠時如果出現一些反常舉動,並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娃的身體在快速發育,大腦細胞也在迅速增長,所以這些變化也通常會通過寶寶的行為展現出來。
1)邊睡邊笑
嬰兒的腦神經邊緣系統處於興奮狀態時,面部肌肉就會因為刺激而產生微笑反應,這種情況多發生於0-5周的嬰兒以及處於淺睡眠的嬰兒。
換句話說,寶寶如果在睡夢中出現了似有似無的微笑,多半是大腦正在發育表現,說明孩子的腦細胞正在快速分裂,神經處於興奮的狀態。
孩子這種狀態越多,說明大腦越活躍,也就說明開發的越徹底,這是寶寶將來會十分機靈聰明的徵兆。
2)睡覺好動不老實
還有的家長會苦惱寶寶睡覺不老實,一睡覺就會踢被子,其實這也並非什麼壞事。
寶寶睡覺時出現這些動作,多半都是無意識狀態的任意發揮,這些動作不僅能有效的鍛鍊娃的身體肌肉,還能加強大腦對於身體的控制力,為之後的「三翻六坐」打下良好基礎。
睡覺喜歡亂動的寶寶,神經和肢體的協調性會得到充分地鍛鍊,大腦的發育也會更加充分,等娃長大了,肢體協調能力也會變得更靈活。
3)睡醒了不會哭
大多數孩子醒來都會忍不住的哭鬧,甚至有些孩子眼睛沒睜開就哇哇大哭,目的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而有小部分孩子卻不會這樣,睡醒後基本不會哭鬧,只會自己跟自己玩。
有的家長會覺得自己的娃跟別人家的不一樣,擔心孩子是不是腦子有問題,但事實上,孩子這種醒後不哭不鬧的情況,恰恰是聰明的表現。
當寶寶內心充滿滿足和愉悅感,醒來後基本都不會怎麼哭。注意力反而會被周圍的事物吸引。這樣的寶寶通常性格沉靜,感知力非常敏銳,智商也都不低。
1)身邊有人
3個月齡內的娃在睡覺時,神經系統大都非常遲鈍,即便出現什麼意外,遭受到了傷害也不能及時表達出來。所以千萬別讓娃寶寶單獨睡覺,家長要時刻留意娃的睡眠狀態。
2)睡眠時身邊不能有東西
小寶寶睡覺時,有些家長怕娃冷或者被風吹到,習慣將一些枕頭、被褥圍在寶寶的頭部附近,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孩子很容易因此發生窒息的情況。
3)與父母分床
其實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就應該和孩子分床,很多新生兒猝死都和父母同床是分不開關係的。尤其是睡覺比較死的父母,很容易翻身後把孩子壓在身下,造成窒息的風險。
錦鯉媽咪有話說
娃在成長的過程裡,可能會出現許多變化,出現許多小插曲,作為新手父母,應該時刻注意到這些細節,才能給予寶寶更好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