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的一般成長規律是,三個月左右可以抬頭、翻身,六個月時能坐著,七八個月左右會爬,從九個月開始嘗試慢慢直立行走,一歲時基本上能自行走路。
執筆:張蒙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大腦控制著人的語言、動作、思維行動,如果孩子大腦在發育過程中出現問題,就很很有可能影響生活的方方面,在學習和工作中也會受到比較大的阻礙,家有一歲以下的寶寶家長,可以通過這些信號來了解寶寶的大腦發育情況。

一歲內寶寶發育異常信號之一:抬不起頭來
研究表明,有5%的嬰兒在一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抬起頭了,兩個月抬頭的有15%,大多少寶寶在三四個月時能抬頭,約佔50%左右,剩下的25%在四到五個月可以做到,最晚的抬頭時間在5個半月前後。
家長可以根據這個時間對寶寶進行一個簡單地測試,將孩子豎抱時,不藉助大人的力量看孩子的是否能保持豎直且不動搖,或者使寶寶俯臥在床上,頭可以保持向上的姿勢,並能自行左右轉向,這就是會抬頭的表現。
如果寶寶在三個月以後還不能保持頭部向上豎直3到5秒鐘左右,或者是對於父母的指引無法左右轉向,很有可能就是孩子的腦部神經細胞發育出現了異常,影響頭部反射,從而行為受到阻礙,家長應儘早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一歲內寶寶發育異常信號之二:手指抓握能力落後
新生兒手指的抓握能力在出生後兩個月左右就會有體現,此時寶寶的手觸碰到地面或其他物品時,會出現本能的抓握反應,到了三個月,他們會學著用手去敲打東西,四到八個月時能抓握比較大的物體,小物品可能還握不住。
等到九個月以後,寶寶的手已經完全可以抓住東西了,並且可以雙手轉換,更偏向於使用右手。
通常情況下,孩子手指的抓握能力都是這樣的發展趨勢,如果寶寶到了半歲還很難抓住東西,九個月時雙手的抓握能力仍比較差,無法抓住小一點的物品,那麼可能是大腦神經發育有問題,控制手部抓握能力的中樞神經反應有所滯後,家長需引起注意。
一歲內寶寶發育異常信號之三:睡眠時間過長
由於在母體內形成的習慣,剛出生的新生兒基本上是天天睡覺的,每天的睡眠的時間長達18~22個小時,隨著月齡增長逐漸縮短,三個月時約在16個小時左右,其中晚上睡10~11個小時,白天每次睡1到2個小時,一共睡4次。
從四個月到半歲左右,寶寶的睡眠時間也減到了14小時,白天睡覺次數會減少,七個月到一歲時,上午下午各睡1個小時左右,晚上還是10到11個小時,這是一歲內嬰兒正常的睡眠時間,家長可以自行參考。
如果孩子的睡眠時間超出了以上範圍,而且叫醒他們非常困難,父母就需要引起注意,有可能是孩子大腦缺氧,腦細胞活性降低,反應變得遲緩,這也是大腦發育異常的信號,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
一歲內寶寶發育異常信號之四:大動作發育掉隊
嬰幼兒的一般成長規律是,三個月左右可以抬頭、翻身,六個月時能坐著,七八個月左右會爬,從九個月開始嘗試慢慢直立行走,一歲時基本上能自行走路,雖然每個寶寶具體情況不一樣,也會存在一定差別,但正常來說應該是這個趨勢。
如果孩子大動作發育並沒有按照這樣的規律發展,在每個月齡階段並沒有學會相應的大動作行為,就極有可能是寶寶的大腦發育出現問題,身體無法根據腦神經的指令做出反應,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治療。
【幸孕說】每個孩子在不同月齡段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包括語言、動作各方面都會呈現出不斷發展的狀態,這也是他們的大腦和身體正在生長發育的信號,父母要多加關注,時刻留心寶寶的成長是否正常,一旦發現異樣,就要立刻採取措施,儘早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