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發育異常的寶寶,1歲內會有幾個明顯表現,願你家娃全沒有

2020-12-19 母嬰參考

嬰幼兒的一般成長規律是,三個月左右可以抬頭、翻身,六個月時能坐著,七八個月左右會爬,從九個月開始嘗試慢慢直立行走,一歲時基本上能自行走路。

執筆:張蒙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大腦控制著人的語言、動作、思維行動,如果孩子大腦在發育過程中出現問題,就很很有可能影響生活的方方面,在學習和工作中也會受到比較大的阻礙,家有一歲以下的寶寶家長,可以通過這些信號來了解寶寶的大腦發育情況。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一歲內寶寶發育異常信號之一:抬不起頭來

研究表明,有5%的嬰兒在一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抬起頭了,兩個月抬頭的有15%,大多少寶寶在三四個月時能抬頭,約佔50%左右,剩下的25%在四到五個月可以做到,最晚的抬頭時間在5個半月前後。

家長可以根據這個時間對寶寶進行一個簡單地測試,將孩子豎抱時,不藉助大人的力量看孩子的是否能保持豎直且不動搖,或者使寶寶俯臥在床上,頭可以保持向上的姿勢,並能自行左右轉向,這就是會抬頭的表現。

如果寶寶在三個月以後還不能保持頭部向上豎直3到5秒鐘左右,或者是對於父母的指引無法左右轉向,很有可能就是孩子的腦部神經細胞發育出現了異常,影響頭部反射,從而行為受到阻礙,家長應儘早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一歲內寶寶發育異常信號之二:手指抓握能力落後

新生兒手指的抓握能力在出生後兩個月左右就會有體現,此時寶寶的手觸碰到地面或其他物品時,會出現本能的抓握反應,到了三個月,他們會學著用手去敲打東西,四到八個月時能抓握比較大的物體,小物品可能還握不住。

等到九個月以後,寶寶的手已經完全可以抓住東西了,並且可以雙手轉換,更偏向於使用右手。

通常情況下,孩子手指的抓握能力都是這樣的發展趨勢,如果寶寶到了半歲還很難抓住東西,九個月時雙手的抓握能力仍比較差,無法抓住小一點的物品,那麼可能是大腦神經發育有問題,控制手部抓握能力的中樞神經反應有所滯後,家長需引起注意。

一歲內寶寶發育異常信號之三:睡眠時間過長

由於在母體內形成的習慣,剛出生的新生兒基本上是天天睡覺的,每天的睡眠的時間長達18~22個小時,隨著月齡增長逐漸縮短,三個月時約在16個小時左右,其中晚上睡10~11個小時,白天每次睡1到2個小時,一共睡4次。

從四個月到半歲左右,寶寶的睡眠時間也減到了14小時,白天睡覺次數會減少,七個月到一歲時,上午下午各睡1個小時左右,晚上還是10到11個小時,這是一歲內嬰兒正常的睡眠時間,家長可以自行參考。

如果孩子的睡眠時間超出了以上範圍,而且叫醒他們非常困難,父母就需要引起注意,有可能是孩子大腦缺氧,腦細胞活性降低,反應變得遲緩,這也是大腦發育異常的信號,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

一歲內寶寶發育異常信號之四:大動作發育掉隊

嬰幼兒的一般成長規律是,三個月左右可以抬頭、翻身,六個月時能坐著,七八個月左右會爬,從九個月開始嘗試慢慢直立行走,一歲時基本上能自行走路,雖然每個寶寶具體情況不一樣,也會存在一定差別,但正常來說應該是這個趨勢。

如果孩子大動作發育並沒有按照這樣的規律發展,在每個月齡階段並沒有學會相應的大動作行為,就極有可能是寶寶的大腦發育出現問題,身體無法根據腦神經的指令做出反應,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治療。

【幸孕說】每個孩子在不同月齡段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包括語言、動作各方面都會呈現出不斷發展的狀態,這也是他們的大腦和身體正在生長發育的信號,父母要多加關注,時刻留心寶寶的成長是否正常,一旦發現異樣,就要立刻採取措施,儘早補救。

相關焦點

  • 寶寶1歲內有幾個智力飛躍期,若出現四個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完善
    據研究發現,寶寶從出生到1歲,大腦的重量每天都在迅速增長,腦細胞在6個月內時每分鐘的增長速度可以達到20萬個。 而寶寶的智力發育在周歲內擁有8個飛躍期,只要好好把握,娃的智力將來一定不會差。
  • 1歲內寶寶腦發育遲緩的四個信號,一個沒有,你家娃腦力快人一步
    想知道寶寶大腦發育好不好,可以看看1歲內有沒有這些徵兆,如果有了,就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反之則說明寶寶大腦發育很正常。大部分嬰兒都集中在3—4個月內。抬頭的表現:當寶寶被豎抱時,不需要他人手部的支撐,頭也不會搖晃;或者俯臥時,寶寶能抬起頭停留一會兒,並且可以自由地向左向右轉,說明寶寶會抬頭了。
  • 1歲內的寶寶,若有這些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已達標,家長別不在意
    寶爸寶媽們對剛出生的寶寶,總是怕出現一些不正常的反應。可謂是捧在手裡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但是往往,初為人父母的家長們,總是關注寶寶的身體變化,卻往往忽視了大腦發育。其實,絕大多數寶寶都是正常的,只要是大方向沒有問題,大人完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裡,1歲內的寶寶,若有這些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已達標,家長別不在意。一起來跟靖媽了解一下吧!
  • 一歲內寶寶智力發育表:有以下表現,往往暗示你家娃多半是小學霸
    一歲內有三個表現,往往暗示你家孩子多半是小學霸 1、喜歡往嘴裡塞東西 不過,有些家長害怕細菌感染,會粗暴地制止這一行為,但是專家卻建議不要管,這是孩子大腦發育好的表現,父母做好衛生保障即可。 其實,這是寶寶處於口欲期的表現,以此來獲得滿足感,同時也是探索周圍事物、環境的一個獨有方式,是其智力水平和認知能力不斷發展的標誌。
  • 一歲內寶寶智力發育表:有以下表現,往往暗示你家娃多半是小學霸
    ,父母都希望他們能聰慧過人,將來能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但其實,寶寶是否聰明,不用等他們長大,在一歲之前就有跡可循。其實,不同月齡的寶寶,也有著不同的智力發育標準,具體如下:1-2月齡:這個月齡的寶寶聽到外界的聲音能做出反應,眼睛也會隨著人的移動而變化,甚至在高興或者生氣的時候能發出細小的聲音。
  • 寶寶幾個月大會「翻身」?若是在這個月份,那你家娃大腦發育不錯
    寶寶幾個月大會「翻身」?若是在這個月份,那你家娃大腦發育不錯照顧寶貝這件事情對於剛剛當上父母的孩子來說簡直是。尤其是當孩子哭鬧不止的時候,父母根本不知道怎麼查找原因,也不知道該如何的安撫孩子。但是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孩子翻身的時間也是能夠按時其智力發育情況的,寶寶幾個月大會「翻身」?若是在這個月份,那你家娃大腦發育不錯。一般來說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在生長到三個月左右的時候才能夠學會翻身這個動作。這是因為在這個時期內孩子的頸部肌肉和脊柱已經發育到能夠支撐孩子身體翻轉的動作了。而支配脊柱和頸部肌肉,協調全身來做這個動作的指揮官就是孩子的大腦。
  • 1歲內寶寶這「3種」表現聰明,這「8種」不是發育遲緩就是自閉症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長發育正常,孩子的成長發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受遺傳、環境、教育等多方面影響,孩子的發育會存在一定差異,如果1歲寶寶出現以下三種表現,說明寶寶比同齡人聰明:精力旺盛寶寶的好奇、機靈、愛笑,都是靠大腦神經控制的,寶寶在一歲這個階段就能表現得這麼好,表明寶寶大腦發育迅速、感知力強,而且愛笑的寶寶能刺激大腦皮層進一步發育,刺激寶寶好奇心,讓寶寶更加聰明機靈。
  • 預防1-3歲寶寶大腦發育遲緩,別忽視補這4種營養素~
    小編有個朋友,她家孩子在1歲的時候舉止行為有些異常。結果,到去醫院做了CT後,結果診斷是大腦沒有發育好,得了腦外間隙增寬。得知這個消息後,全家人都懵了,尤其是孩子的媽媽哭得十分傷心……聽完這個小案例,也許有寶媽們會問,「小編,你是不是在故意嚇唬人啊!」事實上,真的沒有聳人聽聞,因為孩子大腦發育遲緩,確實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寶寶發育問題。腦發育遲緩症候群主要表現為智力落後,它對日後寶寶的語言、行為等各方面的成長,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 你家娃多大能聽懂大人的話?若早於了時間,說明大腦發育非常好
    導讀:你家娃多大能聽懂大人的話?若早於了時間,說明大腦發育非常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家娃多大能聽懂大人的話?若早於了時間,說明大腦發育非常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歲前這些表現可能是寶寶精細動作發育遲緩!嚴重影響大腦發育
    1、2個月:還沒有「發現」自己的手。2、4個月:不會抓家長的手指,不能很好地抬頭。3、7個月:很難把東西放進嘴裡。4、1歲:不會用手指某個東西。5、1歲3個月:不知道怎麼用勺子或者其他常用物品,不會用拇指和食指夾取物品、6、3歲:不能搭起超過4塊積木、不會畫圖、對玩具不太感興趣。 精細運動發育遲緩有哪些影響? 1、影響生活和學習。
  • 寶寶大腦發育遲緩有哪些表現?孩子這7個特徵媽媽要重視起來
    沒有父母是不愛孩子的,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平安的成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強健的體魄和智慧的大腦,但是幸運並不會降臨到每個寶寶身上,在生活中有少部分寶寶會出現大腦發育遲緩的症狀,因為大腦發育遲緩的症狀不似普通疾病有很明顯的症狀,所以家長很容易忽視。
  • 1歲內寶寶有3種「小怪癖」,證明大腦發育好,未來的小學霸
    0-1歲是嬰兒智力發育的關鍵期,家長如果能幫寶寶抓住每個時間段的「智力敏感期」,寶寶的智力將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智力發育好的寶寶,往往在1歲內會出現3種小怪癖,家長快來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這些聰明的「小動作」吧。
  • 1歲內寶寶有3種「小怪癖」,證明大腦發育好,未來的小學霸
    智力發育好的寶寶,往往在1歲內會出現3種小怪癖,家長快來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這些聰明的「小動作」吧。很多新手父母對於寶寶的「身體」發育很重視,但對寶寶的智力發育卻不太關注,其實寶寶雖然年齡小,但也有著智力發育「標準」,快看你家寶寶有沒有達標。
  • 1歲內的寶寶,如果睡覺常出現三種反應,恭喜,大腦發育達標了
    倫敦大學的研究團隊,選擇了一萬多名7歲及以下的兒童,進行跟蹤調查,主題就是大腦發育與睡眠的聯繫。結果顯示,作息規律、睡眠質量佳的孩子,大腦發育得更好,尤其在3-6歲的孩子中,差別愈加突顯。02聰明寶寶睡覺時的三種反應:1歲內的寶寶,如果睡覺常出現以下三種反應,恭喜,這說明大腦發育達標了,寶媽們的照顧很妥當。
  • 1歲內的寶寶,如果睡覺常出現三種反應,恭喜,大腦發育達標了
    另外,家長們在寶寶們睡著時,也別忘了觀察他們的反應,以免錯過大腦發育的信息。關於睡眠與大腦發育有實驗證明,孩子的睡眠習慣,對大腦發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倫敦大學的研究團隊,選擇了一萬多名7歲及以下的兒童,進行跟蹤調查,主題就是大腦發育與睡眠的聯繫。
  • 1歲寶寶,每個月體重要增加多少?發育標準在這裡,你家娃合格沒
    小林發現他家寶寶,自從進入了三個月之後,體重長得就比較慢了。和同月份的寶寶相比較的話,仿佛孩子還要小上一兩個月似的,這就讓小林感到奇怪了,難道自家寶寶發育不良嗎?於是小林就帶著她家寶寶前往醫院進行了檢查,想看看是不是她家孩子的生長發育出現了問題。但是醫生經過仔細檢查,也看了各項指標,發現她家的寶寶生長發育並沒有異常。
  • 小兒腦發育不全的幾大症狀表現家長快來看看
    嬰兒大腦發育不全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發育障礙。嬰兒大腦發育不全的話會出現很多智力低下的表現。當嬰兒在成長時出現意外情況,最揪心的就是寶媽們了,尤其是寶寶患上了一些對其身體健康或智力發育影響比較大的疾病,嬰兒大腦發育不全讓很多家庭蒙上了陰影。那麼大腦發育不全的原因有哪些呢?嬰兒大腦發育不全有哪些表現?
  • 孩子大腦發育得越好,嬰幼兒時期這些表現越明顯,你家娃中了嗎?
    文|文兒父母都希望孩子聰明伶俐,智力方面贏在起跑線上,未來能有一個好發展。然而,孩子變聰明的前提,是大腦發育得好。但是,怎麼判斷孩子大腦發育得好不好呢?等到孩子月齡在6個月左右,就已經學會扔東西了,而孩子1-3歲的時候,手掌、手指、手腕的協調能力增加,連稍有難度的摺疊東西,也可以完成。如果家裡孩子每成長一個階段,家長都能明顯感受到他手指的靈活度增加,做到的動作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得不錯,值得恭喜。
  • 1歲內寶寶,如果睡覺出現3種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得不錯
    而寶寶在睡眠時的一些反應,也可以傳遞出一些大腦發育的信號,家長們要注意!01、睡眠與大腦發育的關係有專家研究證明,寶寶的睡眠習慣對大腦發育起著很關鍵的作用。英國的一支科研團隊,就對一萬名7歲以下兒童進行了跟蹤式的研究,從中發現了睡眠和大腦發育的關係。
  • 1歲內寶寶有這3個表現時,說明寶寶智力發育好!你家佔了幾個?
    寶寶的智力發育是家人關心的重點,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寶寶智力發育好。其實關於寶寶的智力問題,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基因,正因素佔到70%左右,剩下的30%需要靠後天的努力。但有一些寶寶在1歲內時,就表現出了比同齡人活潑好動,其實寶寶的有些細微動作,是暗示著寶寶的智力發育比同齡人要高出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