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孤獨症兒童,最常見的就是「問題行為」,他肯定經常犯錯,經常做一些讓你意想不到的事情,那些挑戰家長理性底線的問題行為常常讓家長崩潰。而一般家長崩潰之後的解決辦法只有兩種 ①大聲斥喝;②動手管教。但無論是哪種,對孩子來說都是「百害而無一利」,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如何用「強化」的方式解決孩子的問題行為。
為什麼「懲罰」難起作用?
首先,許多父母會用體罰來管教孩子,因為,這種手段通常都能效而且快速的制止孩子的行為。所以,表面上看來,體罰似乎是一種很速成的教育手段。但這並不能解決本質的問題,只能短時間制止,為什麼呢?
其一,體罰並不能讓孩子明白,什麼是父母希望孩子做的。比如:如果你父母希望孩子不要在家中跑來跑去,爸爸媽媽會說,「不要再跑了!」,那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孩子還是不了解父母的想法。如果父母告訴孩子:「你可以在家裡走動,但是不要跑。」這樣父母才能傳遞出所希望孩子做的事。體罰往往能快速的傳遞出一個信息「不可以!」但這樣父母就不能幫助孩子做父母所希望孩子做的行為了。
孩子學習行為規範的時候,另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是模仿。「模仿」是一條很有效的途徑,來幫助孩子規範行為。糟糕的是,當父母使用了體罰,就相當於在暗示對孩子進行體罰是可以允許的,所以孩子會模仿,去體罰他人,甚至體罰自己……
如何「強化」是門學問……
「強化」是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縮寫ABA)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是回合操作教學法(Discrete Trial Teaching,縮寫DTT)中的表現結果的環節,體現了行為訓練的基本理念(交往的愉快感)。
——「強化」的使用有科學的原則和嚴謹的實操技巧。
① 及時強化
在孩子完成預期行為後,最好在半秒之內呈現送出強化物,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把行為和強化物聯繫起來。另外,建議在每次強化時只給予少量的正強化物,避免多次使用引起迅速的滿足。
② 初級強化物和社會性強化物同時使用
「初級強化物」是指滿足生理需求的物品或活動,如食品、飲料、依戀物(活動)等。「社會性強化物」指在一定條件下習得的強化物,他們因伴隨初級強化物多次反覆出現,而對孩子具有了強化作用,包括任何有此功能的刺激。社會性強化物多指微笑、誇獎、擁抱、握手等……
③ 在早期,要說明所強化的行為
在強化時,要說明所強化的具體行為,這樣可以讓孩子意識到什麼行為正受到強化,明白要重複什麼行為,增強強化物和行為之間的聯繫。
④ 運用差別強化
差別強化即對孩子付出最大努力、完成最好的行為,給予最強的強化物,對最希望出現的行為,給予最想要的強化物。對不太重要的行為,給予一般的強化物。
⑤ 強化物的去除
當兒童對目標行為能夠獨立完成並且維持一段時間後,強化行為應適時停止。因為對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適應社會,現實社會中並沒有強化物的存在,因此要及時去除強化物。
有效的強化是促使自閉症兒童成長的必要途徑之一,所以我們要科學合理的使用強化物。
其實,與孩子保持一種健康積極的關係氛圍是一種「更為積極的行為」能幫助父母抑制想要體罰孩子的情緒,比如:在孩子做出好的行為時,表揚孩子,和孩子擊掌或是其他類似的事。這樣也能幫助孩子因體罰而做出的自傷行為。
不如試著嘗試更多的積極方式來緩和氣氛,教會父母希望孩子做的事,教會孩子「當他想得到什麼東西前,需要做些什麼……」
茄子遊戲各校區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