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語言除了可以判斷對方的內在心理狀態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肢體語言的心理效應,給對方製造對你想要給對方帶來的心理感覺。
比如,你準備和對方以合作式的動作去和對方握手時,卻發現對方的握手方式並不友好,你可以在握住對方手的瞬間,將握手姿勢轉換為下壓式的握手,給對方一定的氣勢感和壓迫感。
當你想和一個人拉近距離時,這一招可以助你「心想事成」。
神奇的觸碰
心理學研究,輕輕地觸碰能獲得對方的更多好感,即使對方是個陌生人。
事實果真如此嗎?先讓我們來看一組心理學家的相關實驗研究。
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的研究者進行過一項被稱之為「電話亭測試」的著名實驗。
在實驗的第一階段,實驗人員將一枚一美元的硬幣留在了電話亭裡非常顯眼的位置,當看到有人撿走這枚硬幣的時候,實驗人員過去先和對方聊天,假裝尋找並想要回這枚硬幣,經過對多人進行測試,最終只有約23%的人承認自己看見了硬幣,並將它歸還給實驗人員。
當實驗研究進入第二階段時,實驗人員仍然將一元錢的硬幣放在電話亭的同一個位置上,不同的是實驗人員這一次尾隨實驗目標進入電話亭的同時,先尋找機會巧妙地、輕輕地碰觸他們的手肘,時間不超過三秒鐘,然後再向他們提出同樣的請求時,60%的人將這枚硬幣歸還。
法國心理學家尼古拉斯·桂桂恩為了驗證這一心理效應,也做了一個實驗。
實驗要求三名英俊的男性研究者分別在夜總會和大街上接近各種各樣的女人,並向她們索要電話號碼。經過幾天的努力工作,三名男性一共接近了240位女性。觸碰的方式如下:在接近她們的時候,先要輕輕地觸碰一下她們的上臂三秒鐘,然後要恭維這些女人很漂亮,再然後提議稍後找時間一起喝一杯咖啡,最後,向她們索要電話號碼以便聯繫。
結果表明:在夜總會裡,在沒有觸碰對方上臂的情況下,女人接受邀請的比例是43%,而在觸碰對方上臂的情況下,這一比例升至65%;在大街上,沒有被觸碰上臂的女人願意給電話號碼的只有10%,而被觸碰上臂的女人願意給電話號碼的則為20%。
進一步的研究還發現:
觸碰手臂肘部、小臂和上臂時所產生的正面效果沒有顯著的差異。
但是觸碰肩膀、手腕、手和其他身體部位則容易引起人們的反感,引發對方產生逆反心理。觸碰的時間控制在三秒鐘以內效果最好,如果超過五秒,可能會引起警覺,有的時候甚至還會產生不良的負面效應
觸碰在熟悉的人中同樣會產生神奇的效果。
恰當地運用觸碰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的可能。許多在社交場合如魚得水的成功白領深諳此道,他們每每在接觸重要的陌生人時,為了瞬間拉近與對方的距離,會有意識地突然走近對方親密距離之內,巧妙地製造一個輕輕接觸對方肢體的機會,然後再開始說話,這樣一來,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比其他人多了一份成功的機會。
有魔力的擁抱
每一個人都對擁抱有本能的需要。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一個孩子從一出生開始,每天至少需要4次擁抱才能存活下來;8次擁抱才能維持正常的活動;16次擁抱才能成長起來。
為什麼擁抱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
嬰兒長大之後,如果經常和親人能有一個擁抱的動作,那麼安全感就會不斷地反覆地被感受到,人的內心也會因此而安靜下來。
即使到了成人階段,擁抱也非常必要,只不過小時候是擁抱父母或被父母擁抱,而成人之後是被愛人擁抱或擁抱愛人,雖然擁抱的對象變了,但所獲得的安全感沒有變。甚至和同事或朋友進行簡單的禮儀性的擁抱,也能從中體驗到一種安全感。
行為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擁抱的肢體動作非常有利於擁抱雙方的心理健康。那些經常被擁抱的人心理素質要比缺乏擁抱的人健康許多。人與人之間最好的身體接觸方式就是擁抱,因為它很簡明地表達著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關愛之情。擁抱還會幫助人消除沮喪、解除疲勞、增強勇氣、注入活力。
如果可以就常常抱抱他(她)吧,擁抱帶來更多的安全感,也增進更多的情感連接。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戀愛中或者人際交往中,除了一往深情,還需要有一些小技巧助力。這些肢體語言事半功倍的小「套路」,是人類的基本心理活動,收藏用起來,你一定能在各種場合「得人心」。
持續關注一書心理,解讀更多肢體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