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畫家,央美任教31年,大一畫「大衛像」至今無人超越

2020-12-16 藝術島

導讀:

對於美術專業的小夥伴們來說,「大衛」應該是繪畫生涯中很熟悉的一個人物了,作為一名美術生,相信很多人都曾拜倒在他複雜的形體結構、明暗對比關係、光影變化等內容中,可是有一位女同學在大一時畫的「大衛像」至今都無人超越,不僅被公認為「央美史上最好的大衛像」,作品還刊登上了全國高校美術教材的封面,陳丹青還曾評價她為中國畫壇的「大姐大」,這個她是誰呢?她就是現任中央美院油畫系的教師—喻紅。

▲喻紅

喻紅,出生於1966年,1980年進入中央美院附中,1988年進入中央美院油畫系,一路都在美院系統下成長,18歲時憑藉自己的素描習作「大衛像」入選了高校課本的封面圖,當時就被稱是「天才少女」。可能也會有人質疑,美術生那麼多,基本上人人都畫過「大衛像」,憑什麼她的「大衛像」被稱為中央美院史上最好的大衛像呢?其實沒看過喻紅的「大衛像」前,筆者也曾懷疑過,她畫的真的有那麼好嗎?中央美院高手雲集,至今都無人超越?但是看過她的作品後,筆者著實被驚豔到了。

▲大衛石膏像

能進入美院的學生,繪畫技術自然不用多說,喻紅也是一樣,更何況「大衛像」是美術專業的學生都畫過的作業,那為什麼喻紅的「大衛像」能這麼突出呢?老話總說:字如其人,其實畫也是一樣的,喻紅的大衛像跟其他人的大衛像相比,主要勝在氣質,當然,這是筆者自己的一點見解。之前有幸去央美參觀的時候,看到過喻紅老師的畫作,自認為她畫的大衛很有氣質,不拖泥帶水,樸實無華,基本功特別過硬,畫面上該交代的地方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最重要的是看她的畫,給人一種特別舒服的感覺。

▲喻紅的「大衛像」

其實在喻紅之前有另外一個學生的「大衛像」也曾畫的最好,只是這個記錄被喻紅打破了,他是喻紅的師兄——徐冰,也有人說,喻紅的「大衛像」只是勝在角度的取捨、神態的把握上,在塑造大衛的形象上缺少鑿刻石頭的感覺,一看就是女人畫的,這是其中的缺點。但是在筆者看來,石膏像就是練造型的,每個人的作品必然都包含自己的繪畫風格,而且從喻紅的「大衛像」中可以感受到她對未來充滿的自信和希望,跟其他作品相比,剩下的就是技法表現方面的差異,屬於各具特色,當然每個人的審美不一樣,這些也只是屬於筆者個人的一些見解。

▲徐冰的「大衛像」

再說起喻紅為何被稱為中國畫壇的「大姐大」,筆者認為這是與其自身的藝術實力和知名度而言的,自喻紅的大衛像被選為教材封面,那個時候她的名字應該已經被人所熟知,再加上現在中國畫壇中,女性藝術家的數量還是比較少的,而喻紅憑藉自身的藝術實力在畫壇馳騁這麼些年,被稱為畫壇的大姐大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但筆者也始終相信,優秀如喻紅,她本人也在一直努力著,幾十年來也一直通過創作彰顯著自己在藝術界的實力,在此也祝願喻紅可以發展得越來越好,帶給大家更多優秀的作品。

▲喻紅作品

今日話題討論:你認為喻紅的「大衛像」畫得怎麼樣呢?跟師兄徐冰的相比,你更喜歡誰的作品?

更多精彩內容:

美術生畫5萬塊錢,被吐槽「厚度不對,畫多了」,裁掉畫紙後打臉

相關焦點

  • 中央美院史上最好的大衛像,35年無人超越
    35年,至今無人超越許多人認為徐冰《大衛》無人再超越經典不久之後年僅18歲的喻紅就憑藉她的《大衛》超越34年了,無人能再出其右喻紅,被稱為中國當代畫壇的「大姐大」,她的愛人,是知名當代藝術家的劉小東喻紅說自己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人,教教書,畫點畫。陳丹青評價說,她是中國當代女性藝術家榜單上繞不開的「英雌」。
  • 央美才女一張素描,至今難超越
    35年,至今無人超越▲喻 紅 《大衛》 紙本鉛筆 100cm×74cm 1984年在喻紅之前徐冰的《大衛》是當時央美學生爭相學習的典範許多人認為徐冰《大衛》無人再超越經典不久之後年僅18歲的喻紅就憑藉她的《大衛》超越34年了,無人能再出其右
  • 中央美院史上最好的大衛像原來是她畫的
    下面這張大衛像就是被公認為「中央美院史上最好的大衛像」了。35年了,至今無人超越。>1997年參加「第47屆威尼斯雙年展」,1998年參加成都「上河美術館首屆收藏展」,2000年參加成都「轉世時代—2000中國當代藝術展」。
  • 中國80後「素描狂人」,3天畫1幅超寫實人像,精緻細膩、栩栩如生
    中國80後「素描狂人」,3天畫1幅寫實人像,精緻細膩、栩栩如生素描是西方繪畫造型藝術的基礎,素描基礎紮實與否,直接會影響到對形體、造型的理解與描繪,對於學習西畫的愛好者和畫家們來說,素描是最重要的基礎訓練,沒有之一。
  • 精微素描只服央美,學院派的素描畫得真好!
    說到央美素描,我不得不服精微細緻的素描,央美學生留校作品,基礎紮實,素描關係協調到位同一個課堂不同角度,來自不同學生的作品可以對比觀察分析學習喻 紅 《大衛》 紙本鉛筆 100cm×74cm 1984年局部
  • 喻紅和徐冰的大衛素描,哪個更好?
    畫大衛像,是每個美術生的必修課,也是藝術教育中從未缺席的人物,這不僅因為它是米開朗基羅的經典作品,足夠複雜,有體積感,有整體又有細節,還因為,1940年央美首任院長徐悲鴻留法完成學院派寫實畫法的學習後,擔心國內的學生們沒有石膏像畫,於是用自己的畫從法國換回了一批石膏像,其中便有《大衛》。
  • 小央美兒童美術:法國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最喜歡畫舞女
    在德加的鼓勵下,瓦拉東堅持繪畫的嘗試,她後來成為當時最著名的女畫家之一。1854-1859年 德加在義大利的美術學校學習義大利的藝術,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同時,他又在安格爾的一位得意門生路易·拉莫特(Louis Lamott)的畫室裡學畫。
  • 那個從10平米地下室走出來的畫家,30歲央美食堂阿姨,如今怎樣了
    她叫做汪化,一個痴迷於畫線條的素人藝術家。 2015年03月23日19點23分,著名畫家兼央美副研究院劉禮賓發了一條微博: 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節目,明晚(3月24日)21點30分播出【中央美術院食堂職工汪化】的夢想故事,期待她夢想成真!期待您的關注!
  • 中央美術學院出了這麼多電影明星|央美|電影明星|美術學院_網易藝術
    《爸爸去哪兒》的王嶽倫是中央美術學院學油畫出身的,你知道還有很多導演、明星都是央美畢業的嗎?今天給大家整理了8個最具特點的央美畢業生,他們畢業後都沒有當畫家,在別的行業裡幹的也不賴...
  • 央清錄取近1/2央美 & 超1/3清華造型大一新生來自華卿
    華卿丨清華、央美錄取戰績2020年美術生經歷了藝考變革,線下學習轉戰線上、校考推後致使文化專業同時開考雙重壓力、考試形式及考試內容改變……這一系列的變革不止是對美術生能力的考核,更是對美術生心態的檢驗。
  • 畫家獨創「漢字畫」,字不像字畫不像畫,是創新還是簡單的疊加?
    陳洪標|文【全文共1780個字,13張圖片】 畫家獨創「漢字畫」,字不像字畫不像畫,是創新還是簡單的疊加? 網友把這種字不像字,畫不像畫的塗鴉,稱其為「鬼畫符」。 不過,這樣的評價是否中肯,還需要來看看這位畫家為什麼要創作這種「漢字畫」。 這位畫家名叫陳夫,出生於安徽蒙城。一直很喜歡畫畫,也學過專業繪畫,主攻花鳥。
  • 畫完央美的「轉基因魚」 來看藝術家畫的美人魚
    (原標題:畫完央美的「轉基因魚」 再看看藝術家眼中的美人魚長啥樣) 【編者按】繼去年的考題
  • 央美本科招生考試錄取那些事兒-清央美術
    專業央美很多專業的大一是基礎學習,以造型學院為例:學生在大一的時候只是進入造型學院的基礎部學習,然後在大二的時候會根據學生在基礎部成績排名、專業愛好以及專業系選擇等條件進行雙向選擇,進入各個專業系進行學習。到了大三的時候,再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進入各個工作室,每個工作室的教學方向均不相同。
  • 25歲小夥考研,英語試卷上寫「不懂外語」,為何還會被央美錄取?
    中央美術學院,簡稱央美,是如今我國教育部直屬的唯一一所高等美術學校,可以說是我國畫家的搖籃了。這樣一所大學,在今天要想進入他的大門不僅要有極高的繪畫造詣,另外像英語等各種各樣的專業課程也必須出類拔萃,可見被央美錄取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 中國西洋畫第一流女畫家,她的「朋友圈」全是大咖
    作為近代中國西洋畫家中第一流的女藝術家,潘玉良的作品兼收中西方繪畫之長,在當時受到不少名流大家的推崇。如果仔細看她的作品邊角,會發現不少密密麻麻的題跋,上面有一些如雷貫耳的名字,不乏陳獨秀、張大千、王濟遠等名人。展覽在即,先來跟著畫作,提前翻翻潘玉良大咖雲集的「朋友圈」吧!
  • 住地下室的央美食堂女工,只上過小學5年級,從未學過畫畫,30歲才拿起畫筆名揚世界
    無論做什麼我都要留在央美一個人只要找到自己的真正所愛,她便會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有一天,當看了《百家講壇》講述的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故事後,深受觸動的汪化便在牆壁上畫了整整一面牆的線條。然而,她仍覺得意猶未盡,乾脆去買了30米長的畫卷接著畫。
  • 終於有人饞大衛的身子了!奉上超大版大衛全身像素描
    大衛在中國的美術基礎教育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是一個檢驗素描基本功的試金石大衛的石膏頭像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課題,在眾多的石膏像教具中大衛是美術專業的學生公認的「最難石膏像」另外大衛的石膏頭像比較大,是一個與原作等大的翻製版,八米高的巨大雕塑上複製下來的頭部還是非常難得和經典的。
  • 百年央美與九十年國美 誰更勝一籌
    比名人   網友「空降仙人」:「國美出了很多大家大師,像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央美一個都沒有啊!」,林風眠徹底把巴黎美專的那套教育搬到中國,有西方古典的基礎課,也有現代主義的;徐悲鴻的「央美」,完全是搞現實主義的。
  • 我在央美的這一年
    2019年6.30日早上臨別時拍攝的央美校門20多年前,大概還是在上大學期間吧,第一次在畫冊上看到他的作品,「陳琦」這個名字便被牢牢地記住了,具有陳琦「範式」的《荷花》、《古琴》等作品中散發出的東方藝術雅致氣息深深地吸引著我
  • 組圖:工筆女畫家曹雪蓉的唯美藝術情懷
    天津工筆女畫家曹雪蓉近影。曹雪蓉女士,自幼習畫,畢業於天津美術院校。師法古人,得宋元精華,擅長工筆花鳥,人物。受當代著名人物畫家何家英先生,花鳥畫大家霍春陽先生等名師指點.有著紮實的傳統功力,畫風精雅,頗具古韻。早年東渡日本,應邀於日本的桐生市、神奈川、大阪、橫濱等地作書畫交流。在橫濱舉辦的:「愛新覺羅氏、孔子直系氏族、中國作家作品展」中倍受關注 。在大阪的畫展上更是創下半日售罄的佳績,深受日本收藏界青睞!為許多寺廟繪製障壁畫留念。中國工筆畫「始於唐代,成熟於五代,鼎盛與兩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