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三乘教法?

2020-12-18 華藏佛學

聲聞是出離了生死輪迴的小乘聖者,他們聽佛說法,修苦、集、滅、道,最後證入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

緣覺他們是生在沒有佛降生的時代,依靠自己修行十二因緣而證入涅槃境界。

菩薩乘就是發心「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聖者修行的道路,菩薩們修行的具體方法是「六波羅蜜」。大菩薩既懂的「空」,又懂得「非空」,同時擺脫了「我執」和「法執」。

這三種教法是針對不同根機的眾生而提出的。

世尊在《法華經》中又提出,「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所謂三乘只不過是佛的一種方便說法,目的只是為了各種根機的人都能認識到「三界如火宅」的道理,希望眾生早成佛道。其實並沒有什麼三乘,只有一佛乘是真的。

《法華經》闡明了這個重要的道理,將世尊一生的說法進行了歸納總結。在世尊以前的說法中,有時談大,有時談小;有時談偏,有是談圓;有是談漸,有是談頓;有時看似前後不統一。但是當聽了《法華經》之後,一切就都明白了。

相關焦點

  • 佛教的五乘教法都有什麼含義?
    玄奘法師塔佛教的五乘教法都有什麼含義?佛教修行法門總說有五乘,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細說則有八萬四千法門之眾,這是釋迦牟尼佛為因應眾生根機,宣說的種種方便行法。好比一個人生病了,病因、病理不同,用的藥也就不一樣。同樣的藥用在甲身上會藥到病除,用到乙身上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次第而設五乘教法。
  • 佛教所說的「三乘」是什麼意思?
    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佛教所說的「三乘」:即三種交通工具(一)就眾生根機之鈍、中、利,佛應之而說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種教法。1、聲聞乘,聞佛聲教而得悟道,故稱聲聞。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以此四諦為乘。2、緣覺乘,又作闢支佛乘、獨覺乘。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稱緣覺。始觀無明乃至老死,次觀無明滅乃至老死滅,由此因緣生滅,即悟非生非滅,乃以此十二因緣為乘。3、菩薩乘,又作大乘、佛乘、如來乘。
  • 讀佛經,佛經當中的教法是什麼?
    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一切無漏能破無明煩惱業障。聲名句文名為教法。有無諸法名為理法。戒定慧行名為行法。為無為果名為果法。如是四種名為法寶。」教法是在說,首先我們要先認識這個文字,這裡面就要認識非常多的內容。
  • 什麼是教材教法?
    教材教法指你對教材內容採取什麼樣的教學方法。通過教材教法的學習,應知道課程教學法的基本原理,明確課程教學的大綱,具有分析教材、編寫教案和進行常規教學的能力,並且能夠對課程教學中的規律進行初步的研究。教材教法主要考: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
  • 金剛乘與現代人
    因此很多弟子不一定真的會聽上師的話,甚至有的弟子可能還會想,上師說這話是不是有其他的什麼目的啊?在這樣的情況下,上師其實是真誠的跟弟子分享佛陀的教法,但弟子卻很難以正面的思想去判斷,因此反而強加了不切實際的妄想,受到這些習氣的影響,不相信上 師的言教,以致虔誠心無法在心中播種,這是很可悲的。
  • 佛法基礎|何為一乘,定慧師兄同你一起分享
    學習佛法,時常接觸到一乘、二乘、大乘、小乘等說法,今天一起聊聊什麼是一乘。首先得明白乘是何義,所謂「乘」者乘載、運載之義,以名行法,乘行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這也是一種比喻,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眾生從生死的此岸,運載到涅槃之彼岸去。佛法中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別。
  • 「自在方便三乘」是什麼?
    舊譯九乘,即世俗三乘、苦行三乘、自在方便三乘。世俗三乘是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中三乘(苦行三乘)屬於事部、行部、瑜伽部,也稱為作密、行密、瑜伽密。九乘中,無上瑜伽部的自在方便三乘即大瑜伽密、無比瑜伽密、無上瑜伽密;無上瑜伽密又稱大圓滿阿底瑜伽。「自在方便」這個用詞非常好,有很大的意思。我們可以知道感官覺受不是一切情器世間的依據,這是很明顯的,一切情器世間的最終依據只能是最細微的光明心。有外五大及內五大。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下冊教材教法探討與應用
    【關鍵詞】三年級數學 教材 教法我是去年擔任三年級1班的數學科任教師,發現這個年齡學段的學生心理上個性差異大、情緒不夠穩定、自控力不強、上課多動不安心、部分學生因為一二年級沒學好,計算能力差,因而對學習失去信心,產生厭學情緒,成為學困生。
  • 走進金剛乘 頭腦清醒的決定
    你相信上師能為你指出心性,你期待能夠一瞥心性,希望心性能夠迅速到來,這些信念讓你義無反顧,無論他要求什麼,你都會去做。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虔敬心。對於這種尋道者,虔敬心能將痛苦轉為大樂。當然,你必須注意你在何時、對何人虔敬。密乘上師一般都會以很個人的方式出現在每個人面前。假設你聽說了某一位公認的金剛乘上師正在舉辦大型的灌頂法會,你的朋友正好又多了一張入場券,於是你前去參加。
  • 密宗將佛教歸劃為一道、二教、四乘、四心,密乘是實相的最高認識
    一行站在密教的立場上對當時各家各派的教法進行判別比較,樹立了密宗特殊的地位。一行的判教大致可以總結為,一道、二教、四乘,四心判教。一行首先以一道來統領各家各宗,認為不管哪種教法,歸根結底都是佛法的內容,並不脫離佛之所說。只要是佛法,就都是通往解脫之路。所有的佛法都是大毗盧遮那佛所說。
  • 賢首宗的五教十宗判教法
    如《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說:「就法分教,教類有五。」又《華嚴經探玄記》說:「此義分教,教類有五,此就義分,非約時事。」   五教的分類是: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這些名目似發端於杜順所說的《華嚴五教止觀》。
  • 會議|菩提道果:薩迦派文本、教法與歷史
    《本續現證如意寶樹》重在講述薩迦派所傳「道果法」,主要包括「因續」(rgyu』i rgyud)、「方便續」(thabs kyi rgyud)和「果續」(』bras bu』i rgyud)三部分,漢譯本對應的是「方便續」中有關「解脫道」部分的內容,反映的是薩迦派對密乘佛教體系的建構。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所助理研究員魏文博士的報告題目為《合尊法師譯事續考》。
  • 幼兒日語老鼠單詞教法
    幼兒日語老鼠單詞教法。
  • 《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說課稿~小學數學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面試小學數學教師的1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環節展開我的說課。三、說教法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在教法我選擇以啟發法為主,輔之以討論交流法、講練結合等多法,並藉助多媒體、教材等教具完成教學,把課堂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新知探索過程。
  • 金剛乘中一切的技巧均有賴於上師的加持丨大手印教言 20
    因為佛陀的開示及教法,具足種種不同的層次,雖然他們的本質精義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引導眾生成佛,但其中不同的層次,有的是針對初學者,有一些是談到相對層次的教法,有一些是絕對層次的教法,在方法上針對不同的眾生給予不同的教法,因此為了要了解這些教法,重要的是要有老師的指導。
  • 佛教中小乘、中乘、大乘、一乘是什麼意思?
    一般大家都知道佛教中有大乘、小乘之說,但具體什麼意思,不一定都很明白。其實佛教不僅有小乘和大乘,還有中乘和一乘,但大家可能見到的不多。今天末學就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看看一乘、大乘、中乘、小乘都有什麼意義。乘。
  • ——回歸一佛乘
    三論宗,同樣地,修學三論宗的人假如不經過親證自心,也沒有辦法通達三論的宗旨;而要會得般若,還是要如前面講,要修學前五度,所以說三論宗的教義其實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證知的。而俱舍宗呢,因為所修學的偏二乘的解脫道,應當是要回小向大,來共證佛菩提果才對。禪宗,它參禪的法門是為了要證前面講的三論宗的般若,所以其實這兩者是不應該分宗的。假如不證悟自心如來,其實沒有辦法通般若,那於三論宗裡面的三論也會生種種誤會。
  • 小學數學教師招聘考試教材教法試卷
    小學教師教材教法考試數學試卷(時間:120分鐘)一、填空。(33分)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具體劃分為三個學段,第一學段(  ~  )年級,第二學段(  ~  )年級,第三學段(  ~)年級。
  • 佛教經典解讀:《觀經四帖疏》中的「五乘不測其邊」是什麼意思?
    「五乘不測其邊」,什麼是「五乘」呢?大家了解佛法知識的都知道,就是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乘,這樣講到的,就是說不管你是人天乘來講,是一般的凡夫,三界內輪迴的眾生,聲聞緣覺算是跳出三界外了,但是還沒有成佛的這一段路程,菩薩已經越來越近了,但是他的修行更加的,可以說是更加的艱辛跋涉。
  • 哈奈斐耶教法學派的「傳承」與「精髓」
    艾布・哈尼法(伊歷80-150)是著名的教法學家,哈乃斐教法學派的奠基人,居於四大正統教法學家之首,被尊稱為大伊瑪目;其教法學說在伊斯蘭教法中居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