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杭州小學防疫「一米帽」追本溯源古代長翅帽文化智慧的前世今生

2020-08-21 吳剛作文

昨天,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日子:浙江杭州養正小學的小朋友們戴著可愛的「一米長翅帽」,興高採烈地上學去。

原來這個學校一到三年級同學們正式開學了。
養正小學的洪校長解釋說:「這確實是我們的創意,用我們的提倡的話來說就是:頭戴一米帽、保持一米距。」開學前,老師就讓孩子們在家和父母一起動手做「一米帽」。開學第一天戴著到學校,要求不能碰到他人,不能損壞帽子。上午,小朋友們戴著「一米帽」都很謹慎,有其他小朋友要靠近,就先提醒:「注意距離注意距離!」

保持距離,不傳疾病,距離產生美,這其實是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理念和新的啟示。

孩子們保持距離,減少正面接觸和親密接觸,實際上是為了別人負責,也是為了自己負責。當你把健康帶給了別人,你把美帶給了別人。

家長們很興奮:大宋的智慧現在終於又用上了,每個孩子在父母眼裡都是狀元郎。

那麼,我們探索一下古人一米長翅帽文化智慧來源和傳承,你是不是對長翅帽距離產生美是有了全新的認識呢?

1、一米長翅帽的起源與大宋頂級設計師趙匡胤的創意用意直接關聯

話說中華上下五千年,到了大宋朝,經濟文化達到了空前的繁榮。

宋朝的皇帝、官員出場,他們的帽子上兩根長長的『翅膀』,而正是這長長的翅膀,幾乎亮瞎了我們的眼睛。

太帥了!

你知道總設計師是誰嗎?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人家是原創設計,有專利,帶原創標籤的。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據說沒有留下一滴鮮血,和平登基 。

佩服不,有勇有謀有智慧的大佬。

登基以後,大臣們還沒習慣角色的轉換,總是沒尊沒卑,稱兄道弟,喜歡在私底下議論紛紛,交頭接耳。看到自己的學生們上課不注意聽講,那還了得,校長兼班主任趙匡胤實在不忍官員上朝交頭接耳,為了弘揚正能量,他琢磨了幾天幾夜後,終於在第七天的早朝,宣布一項重要聖旨:

服裝設計師必須按照聖上的意思,開發出一種特別的帽子,兩邊加兩根長長的翅子,專供官員上朝使用。官員下朝以後,可以恢復正常。

所有人驚詫不已,竊竊私語。

距離產生美

皇帝詔曰:

「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品論朝政」

要一心為國,一心為民,專一聽講,狠抓落實。

至於防止交頭接耳這種說法,其實最早出自

元初人所寫的《席上腐談》:「宋又橫兩腳,以鐵線張之,庶免朝見之時偶語。」認為平橫的兩腳起到避免朝見時「偶語」的功能。


宋太祖 趙匡胤的原創一米帽 威風凜凜 帥呆了


2、一米帽長翅帶來了大宋朝綱風氣的好轉,有了距離,同學們產生了認真聽講領會的好習慣

大宋太祖趙匡胤校長每日早朝,其實就是一位講課的老師無異,他在前邊認真講解,還需要布置的朝政大事,大臣們就是學生,需要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聽講。如果在私底下竊竊私語,交頭接耳,勢必導致不能及時領會老師的授課宗旨,發生偏差,延誤朝政。

再者,交頭接耳是小人行為,有什麼意見可以奏本嘛。

由於有了一定距離,就產生了美:不會互相猜疑,不竊竊私語,不公開拉幫結派。這不是正能量嗎?共同形成合力,輔佐皇上,產生朝廷的共鳴。

長翅一米帽的運用,使得朝綱風氣有了明顯好轉。人人都能認真領會,及時思考,抓好落實。

皇上老師在上頭部署任務,自然感覺課堂紀律特別好。也保證了教學效果任務的落實。久而久之。大宋朝的一米帽已經成了習慣。如果大臣微服私訪不帶一米帽,自己還感覺不夠自然了呢?

據說,某一天,宰相寇準微服出行視察民情。他著青衣、戴小帽,扮成書生模樣,在京都東京(河南開封)私訪。當他和一個老人家談話時,他特別認真地距離左右一米,然後認真地聽老人訴說真實民情。聽著聽著,老人家突然對他卑躬屈膝、跪拜迎送,出異乎異常的恭謙。

寇準感到奇怪,就故意說道:「老先生,鄙人乃一介書生,請你隨便些吧。」

老人家笑著說:「相公莫非隱瞞自己身份?你可是朝廷的命官啊!」

寇準一聽更加疑惑:「我和你老素不相識,怎麼說我是朝廷命官呢?」

寇準心想,難道你有千裡眼?

老人家說:「相公,剛才您通過狹巷時側身左顧右盼,生怕有東西碰著你的帽子。你要不是常戴長翅(一米)帽,哪會有這樣的習慣動作呢?在剛才我向您訴說匯報民情的時候,您始終保持和身邊的人一米的距離,也是擔心互相碰到了帽子呀?」

寇準聽了哈哈大笑,忙說:我作為朝廷命官,早已經習慣了長翅帽,不帶也得躲著,怕碰著別人。你真是老江湖,看穿了,哈哈哈,哎呀,我怎麼說漏嘴了呢?「

全場隨即哈哈大笑,臣民同樂,其樂融融......

全都是因為大宋朝的一米長翅帽。

宋朝權臣 寇準一米帽標準相

3、中華文化綿遠流長,一米長翅帽在北宋之前,早已有之,美其名曰:長腳幞(fu)頭

說到大宋的長翅一米帽,其實也不是完全原創,而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歷史逐步演變而來的,經歷的過程可謂之漫長。

「長翅膀」原來只是固定帽子的帶子,其實早在宋太祖之前上百年,這兩條帶子就已經逐漸誇張伸長,人們以其長、挺為美,經歷百年的逐漸變長過程。這種「 官帽 」從隋唐時的幞頭演變而來,宋代文獻中稱為「幞頭」或「折上巾」。

幞頭後面打結的兩個角,就是「長耳朵」的前身


晚唐五代各種幞頭腳,從短腳到八字、到平直、

晚唐、五代的各種幞頭腳,從短腳到八字、到平直、到上翹沖天,各種誇張都有。無論怎麼誇張,都離不開頭上的雙翅,

筆者認為:這就是古人的大智慧,希望頭腦長出翅膀的神奇美好願望吧。所以我們看到李白、杜甫、白居易帶著雙翅帽子出場,怎麼感覺都是那麼合適,那麼標誌,那麼好看呢?因為,他們是大詩人,有著無窮的想像力, 在頭上長出雙翅,豈不是長出了神奇的想像力的翅膀,真的把我們的三觀提升到了一個境界和高度,帶的飛了起來......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如果農民帶這種長翅帽,就不夠好看了,違和感出現。

農民需要戴草帽。


晚唐五代壁畫中的幞頭,幾乎360度無死角

晚唐五代壁畫中的幞頭,幾乎360度各種角度都有,平角也很流行。初唐到晚唐三百年間,幞頭腳變得越來越長,並且加了骨架,拗成各種固定造型。

那麼,宋太祖趙匡胤到底是不是原創,我們看一看法可知曉

宋代程大昌在《 演繁露 》中說:「幞頭之制,裁紗覆首,盡韜其發,兩腳系腦後……其改為硬腳,史不載所始,莫知其的,自何時也。」

宋代魏了翁《古今考》說:「 五代至宋以幞頭為首飾,漆紗為之,橫長其帶 。」

五代、遼、宋壁畫繪畫中人物戴展角幞頭 敦煌壁畫

有史記載,早在趙匡胤北宋之前的晚唐、五代,就已經廣泛流行各種誇張的幞頭腳造型,其中就包括平直的展角,長度已經超過肩膀,和北宋類似了。

關於幞頭,宋代的官方文獻以及文人筆記裡本就有很多論述,但在諸多宋代文獻中,沒有一處提及展角幞頭是由本朝宋太祖為官員而發明。由此可見,趙匡胤雖然自己加了原創標籤,但是他也不是原創,只不過是借鑑發展的,你完全可以舉報,趙匡胤粉你非原創哇!舉報成功!


宋代,皇帝和臣下都通用這種平腳幞頭。


戴幞頭的宋太祖、宋徽宗、宋神宗

4、這麼精美的一米長翅帽在宋以後,使用越來越少,到底是什麼原因?


各種宋代文獻裡面,也都記錄了展角幞頭其實是上下通用的帽子。在宋朝達到了極致和興盛。許多外國官員來到大宋朝拜,也會把帶上一米帽當做一種榮幸和快樂。想一想,金髮碧眼的洋人帶上一米帽,大大的眼睛,高高的個子 ,該是怎樣的一種滑稽和風情畫面,但是他們願意,因為時尚嘛。

《宋史·輿服志》說「五代漸變平直。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腳……平施兩腳,以鐵為之」,皇帝和臣下都通用這種平腳幞頭。

到了元明時代,就變成官員公服專用的官帽,而不被日常使用。又因為過長的翅膀給日常勞動生產帶來不方便。

到了明朝 ,手工業飛速發展,人們比較追求簡約時代,所以。長翅帽明代民間越用越少,逐漸消失。

孔府舊藏的明代展腳幞頭 山東曲阜


頭戴展角幞頭的明代官員公服像

5、長翅帽的運用到疫情後的小學生中,是新時期的距離產生美的行動,值得點讚,如果再加上傳統文化教學傳承則更顯完美

保持距離,不傳疾病,距離產生美,這其實是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理念和新啟示。

我們保持距離,減少正面接觸和親密接觸,實際上是為了別人負責,也是為了自己負責。當你把健康帶給了別人,你把美帶給了別人。

在這個時候,我們深入解讀古代並運用到現在小學生的一米長翅帽別有深意。因為它代表了疫情下的我們當代小學生人與之間的尊重、理解、負責和情懷。

保持一定的距離,就保持了健康,就帶給了別人帶來了健康,這不是最美的心靈體現嗎?

我們為這種行為點讚。但不是說非得大力推行這種行為。最起碼是應用這種行為的創作者,她是有初心的教育者,是有創意的傳統文化傳播者,是了解傳統文化和華夏歷史的。

筆者吳剛作文建議:如果在小學生使用一米長翅帽的時候,再加上傳統文化的教學融入,那該多麼的有意義。講一講長翅帽的由來和傳承,帶著長翅帽朗誦一下李白、杜甫、白居易和蘇東坡的詩詞,該有多麼的充滿意境啊!當疫情結束時,我們摘下一米長翅帽的時候。我們會感謝古人留給我們智慧的偉大,感謝古為今用帶來的啟迪。這種意境和感覺是美好的,它將是我們這一代經歷疫情後的小學生,留給自己、留給歷史和留給未來最美好的智慧創造、心靈筆記和文化傳承。


感謝 大力扶持

關注 資深原創教育耕耘者與實踐者

相關焦點

  • 小學生頭戴「一米帽」上學,撞款《清平樂》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澎湃新聞綜合浙報融媒體、新聞晨報4月26日,浙江杭州一到三年級小朋友正式開學。
  • 小學生為防疫戴「一米帽」上課,網友:清平樂少年版?
    近日,杭州養正小學的小朋友們戴著可愛「一米帽」開學複課的視頻登上了熱搜。▲微博視頻截圖。視頻中,孩子們戴著各式各樣手工製作的「一米帽」,齊聲說出「頭戴一米帽,保持一米距」的防疫口號。養正小學的洪校長表示,為了讓一年級小朋友自覺養成疫情防控意識,主動與同學老師保持一米距離,該校有了這樣一個創意。開學前,老師就讓孩子們在家和父母一起動手做「一米帽」,在開學第一天戴到學校。要求不能碰到他人,不能損壞帽子。小朋友們戴著「一米帽」都很謹慎,有其他小朋友要靠近,就先提醒:「注意距離注意距離!」
  • 杭州小學低年級返校日 萌娃們的「一米帽」火了組圖
    浙江各地小學一到三年級的萌娃們返校複課,橫跨99天的史上最長寒假終於結束了。很多爸媽送娃出門時,臉上的笑意連口罩都擋不住。有家長甚至坦言:「當孩子下車的那一刻,感覺壓在心頭的石頭落地了,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竟然笑出了聲音。」
  • 杭州小學生戴「一米帽」上課,以小見大,正確傳播防疫知識
    近日,杭州一至三年級的小學陸續開學,而杭州養正小學的同學們頭戴造型各異的「一米帽」上課的話題引起了網友巨大的反響。眾人皆呼:「太可愛了!」也有人調侃:「這是上課還是上朝啊!」帽子只是一個擺設,一個形式,它既不能預防病毒的傳播,又妨礙著孩子們做很多事情。
  • 杭州小學生防疫新裝備,頭戴「一米帽」上課,大宋智慧用的很到位
    最近,很多杭州的小學、初中、高中都已經開學了。 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很多杭州的小學、初中、高中都已經開學了。 其中有一個小學,他們的一些做法非常有創意。
  • 學校讓1年級小學生自製「一米帽」,孩子帶上既可愛又防疫
    隨著我國疫情的好轉,不少地方的小學已經陸續開學,為了讓孩子們自覺養成防控意識,減少彼此之間的接觸,學校的老師們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下面來看看浙江杭州的小學是怎麼做的。4月26日,杭州的小學一到三年級的學生迎來了開學日,分別了三個多月的師生如約相見,沉寂已久的校園也熱鬧了起來。學生們的返校也給學校的防控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學校除了要求學生測體溫、戴口罩外,還要求學生和學生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當然日常的消殺工作也必不可少。
  • 小學生頭戴「一米帽」上學,有創意還是譁眾取寵?網友吵翻
    4月26日,浙江杭州一到三年級小朋友正式開學。一早,養正小學一組可愛的照片在家長群中刷屏:小朋友們頭戴可愛的「一米帽」,開開心心上學去。網友的評論也讓大家開心不已👇👇👇記者聯繫上養正小學副校長洪峰,洪校長笑著解釋說:「這確實是我們的創意,用我們的提倡的話來說就是:頭戴一米帽、保持一米距。」養正小學目前只有一年級,共四個班。
  • 杭州一小學戴「一米帽」返校上課
    近日,各省份開學工作紛紛有序進行,而引起人注意的是杭州的小學戴「一米帽」上課,並且每一個學生都被要求帶上了「一米帽」,戴上口罩等,不少網友表示,戴著「一米帽」的學生簡直萌翻了。通過了解得知,戴「一米帽」是該學校做出的決定,主要原因是為了防止學生之間聚集,並能讓學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 頑童一米帽複課,養正小學防疫教育古風悠然。讓你想到了什麼?
    各地的神獸要出籠了,學校複課的防疫措施、防疫教育成了備受關注的焦點。初高中的學生相對年齡較大,口頭教育和書面措施的實施執行難度還不太大。小學低年級的防疫教育就需要老師們想些新奇的辦法了。昨天,我在網上看到杭州養正小學的新奇開學禮。這群孩子太可愛了。
  • 小學生「一米帽」刷爆朋友圈!網友評論亮了…
    4月26日,杭州錢塘新區一到三年級的小朋友正式開學了!
  • 小學生戴一米帽上課
    4月26日,杭州一二三年級小學生回到學校。
  • 刷屏了……小學生戴「一米帽」上課(組圖)
    今天一早,最後一批小學生——1到3年級孩子返校開學「小神獸」終於歸籠啦一大早,養正小學一組可愛的照片在家長群中刷屏:小朋友們戴著可愛的「一米帽」,開開心心上學去。記者聯繫上養正小學副校長洪峰,洪校長笑著解釋說:「這確實是我們的創意,用我們的提倡的話來說就是:頭戴一米帽、保持一米距。」養正小學目前只有一年級,共四個班。
  • 浙江小學生戴一米帽上課
    來源:浙江日報4月26日,杭州一二三年級小學生回到學校。
  • 杭州小學生頭戴自製「一米帽」上課,要求不能碰到別人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4月26日,杭州一到三年級小朋友正式開學。
  • 大學曬被單之後,小學生戴「一米帽」也火了!
    昨日,杭州養正小學1-3年級的小朋友開學了,一大早每位小朋友的頭頂上都戴著一頂「一米長」的帽子,排隊進入校園上課。這場景儼然宋朝時期,文武百官戴著【長翅帽】上早朝的畫面,真是好玩又好笑!再看看孩子們的「一米帽」,有動畫片《超級飛俠》主人公樂迪形象的帽子;有古代中了狀元之後的「狀元郎帽」;還有寫著中國加油的「愛國帽」造型五花八門,不得不佩服如今小學生爸媽的手工水平,簡直可以去參賽拿獎了。
  • 小學生戴「一米帽」上課!網友評論亮了……
    昨天,杭州錢塘新區一到三年級的小朋友正式開學了!
  • 腦洞大開,湖南一景區免費發放一米帽,為景區工作人員的機智點讚
    其實這款「一米帽」就是普通的帽子上綁了一根1米長的塑料棒或者長條氣球。這「一米帽」還是景區免費發放,用以提醒大家有序遊玩,保持距離。 01 湖南景區發放免費的「一米帽」有著多種多樣有趣的造型,讓遊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確保了防疫工作的要求。 「一米帽」既有創意,而且用大量氣球材料比較廉價,應該不會給景區帶來比較大的經濟負擔,製作的工藝可能也相對比較簡單。
  • 小學陸續開學,該怎麼做好防護?校長提議:「可以戴一米帽」
    一所來自杭州的小學給出了答案。看著孩子們搖搖擺擺地上課,可愛之餘也透漏著一絲心酸作為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自控力差、防護意識薄弱,是避不開的話題,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說,玩才是他們的天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來自杭州養正小學想出的這個辦法可謂別出心裁。
  • 小學生開學戴「一米帽」上熱搜!新學期,這些孩子惹人笑讓人疼!
    開學日當天,杭州市一所小學的孩子們上了熱搜,孩子們頭戴「一米帽」走進校園,樣子還真是乖萌可愛!在這個特殊的新學期伊始,因為疫情原因,校園裡與往常不同。有緊張有序的消殺防疫,也有老師和同學們為了應對疫情,而產生的許多溫暖、又積極的場面。
  • 杭州小學生的「一米帽」亮了,網友吐槽:真是大開眼界
    但是考慮到小學生身體素質較弱,各小學在準備開學的同時也採取了諸多措施確保小學生的身體健康。除了普遍的發放口罩、測量體溫等措施外,很多學校還想出了諸多個性化的措施,譬如杭州某小學讓小學生們在上課時佩戴"一米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