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是日常生活中必要的一件事,洗澡可以洗掉身上一些灰塵汙垢和細菌,保持個人衛生的乾淨,有利於保持個人形象,對健康也有好處。但是洗澡也有講究,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天氣逐漸變冷了,老年人洗澡的次數也需要調整,那麼,老年人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比較好?有哪些事項要注意呢?老年人要多了解,家裡有老人的也不妨多了解一下。
老年人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比較好?
由於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素質會下降,免疫力和抵抗力也會變弱,血液的粘稠度也會增加,血管也逐漸在老化,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健康隱患。老年人冬天洗澡的頻率也應該要有所變化,一辦來說,一星期洗1-2次即可,若是較胖、很容易出汗的老人可適當地增加次數。
洗澡次數太多的,身體可能會受涼,也會對血管造成一定的刺激,不利於健康,洗澡次數太少了,身上容易有異味,老年人的皮膚比較鬆弛,還容易藏有很多的汙垢。老年人冬天洗澡,下面的一些注意事項最好能了解清楚,洗對了才利健康,洗錯了可能反會帶來隱患。
洗澡的時間要控制,不能洗太久,身體比較健康的老年人還好,若是本身健康有些問題的,洗澡的時間保持在15-30分鐘即可,不建議長時間的泡澡,因為這樣很容易引起缺氧缺血,甚至有的老人還會出現胸悶、感覺氣不夠喘的情況,嚴重點的甚至會暈倒。
洗澡前最好先做個五分鐘的熱身運動,扭扭腰、搓搓腳等,在家洗的提前把溫度調好,保證浴室是溫暖的,這樣不容易著涼,體力不是很好的,不妨準備個小木板凳,站累的話可以坐下來洗,可以減少滑倒的風險。
洗澡的時候不要馬上洗頭髮,因為剛進入浴室,立馬洗頭,頭部的血液循環可能會受到阻礙,其他部位比較容易缺血的現象,這不利於血管的健康,可以先洗身體,讓身體逐漸適應浴室的溫度,過會在洗頭髮。
洗澡的水溫也要注意調控,太燙太涼的都不好,尤其是有些老人代謝有問題,皮膚對溫度不敏感的更要注意,40度左右即可,在搓洗皮膚的時候,力度也要適中,防止過於用力使皮膚受到損傷。
而且也不是任何時候都適合洗澡的,很多老年人也知道空腹洗澡不好,但其實剛吃完飯就洗澡也不好,老年人的消化本就慢,這樣消化只會更慢,容易腹脹;而在運動後、很疲累的情況下都最好不要洗澡,容易加重身體的負擔,影響到正常的血液循環,可能會帶來隱患。
綜上所述,對於老年人來說,洗澡的次數是需要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的,冬天一周洗1-2次即可,另外,以上多個洗澡的注意事項,也最好都能知道,避開誤區,這樣洗澡才對身體健康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