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過程中有一些慣有問題,帶來的傷害屬於隱形和慢性的,常常會被忽視,甚至拖了又拖。可最終,許多大人曾經的無視都會成為寶寶日後痛苦的根源。在這類問題中,便秘就是典型,可遺憾的是,卻沒有受到父母應有的重視。
怎麼就叫便秘?
如果寶寶是這樣的狀態,表示還不錯哦,繼續保持:
寶寶排便的正常狀態是什麼樣?什麼情況就應該界定為是便秘呢?先來對照一下下面的小測試(六個月以上的寶寶):
1天1次大便,排便時間、地點相對固定,大便呈黃色條狀軟便;
1-2天1次大便,長期保持這樣的規律,排便順暢,大便呈黃色條狀軟便。
出現這些情況,就屬於便秘了:
排便困難,便便幹、硬、粗,掉到盆裡噹噹響;
排便時疼痛,很用力,寶寶哭鬧,不敢使勁,反覆很多次才能便出來,大便呈褐色或者偏黑;
排便費時費力,大便呈條狀,細看是一個個球狀大便粘連在一起;
排便時寶寶哭鬧,便便外圍出現血絲;
寶寶經常3天以上不排便,屁很臭,情緒經常煩躁,食慾也不好。
寶寶這樣不算便秘,但是在走向便秘的路上,需引起足夠重視:
一兩天或者兩三天排便一次,不是很規律,排便時有點困難。
寶寶平時也沒什麼不舒服,狀態還可以。
便便時而是黃色,時而是褐色或者顏色發黑。
隱形而長期的傷害
如果寶寶是這樣的狀態,表示還不錯哦,繼續保持。
食物殘留長期留存在寶寶體內,會影響他的食慾和營養吸收,影響生長發育。
寶寶排便困難,就會害怕排便忍著不排,這會讓便便更加乾燥,進一步加劇寶寶不好的排便習慣。
長期便秘,寶寶大腸末端長期殘渣堆積,造成腸道機能下降,會形成惡性循環。
從長遠來看:
寶寶從小就便秘,長大往往會長痔瘡,而且通常會比較嚴重,從臨床來看,很多人會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面臨手術治療等問題。
腸道疾病的發病率更高,因為常年便秘會影響寶寶的腸道黏膜和腸道機能,自我修復的功能也會變差。
三個時間點最容易便秘
雖然寶寶個體不同,但是總結下來,有3個時間點發生便秘的機率最高,做到心中有數,父母就能提前預防:
6個月到1歲,寶寶開始添加輔食,攝入固體食物的階段,寶寶吃的量過多過少、出現過敏問題都容易導致便秘。媽媽要注意讓寶寶輔食多樣化,同時防止過敏。
2歲左右,這個階段寶寶容易偏食、挑食,不愛吃菜,飲食比較單一,加上如廁訓練還沒有完成,沒有養成固定的排便習慣,也容易出現便秘。
3-6歲左右上幼兒園期間,離開了家人的照顧,進入幼兒園,飲食習慣和排便習慣都需要重新調整適應,有些寶寶不愛在幼兒園上廁所,或者在幼兒園喝水少、運動少,因此這也是便秘發生的高峰期。
「多喝水」「吃香蕉」並不夠
促進孩子排便,這兩個讓你耳朵都磨出繭子來的「祖傳秘方」,效果其實並不好——好的話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深受其苦?!
給孩子多喝水
多喝水好排大便是多數父母深以為然的方法,可是多喝水並不是緩解便秘最核心的要素,如果在飲食和排便習慣上不加以改善,只是多給孩子喝水,可以改善症狀,但是並沒有治療效果。
多給孩子吃香蕉
給孩子吃沒有成熟的香蕉反而有較強的收斂作用,它會抑制胃液分泌並抑制腸胃蠕動,所以如果你吃的是沒有成熟的香蕉,反而會加重便秘情況。
而且,就算是成熟的香蕉其膳食纖維含量並不高,通便效果也並不算好。
說到底,便秘到底怎麼破?
01 飲食中多增加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能吸附大量水分,增加腸道內的糞便量,促進腸道蠕動,使便便更容易排出。可以多給寶寶吃水果和蔬菜,水果類含有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的有西梅、梨、杏、蘋果。蔬菜類推薦的是豌豆、西蘭花、芹菜。
在飲食方面,小寶寶輔食內容不能太單一。可以通過每天吃蔬菜泥、水果泥和嬰兒麥片來補充。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多吃些全麥餅乾,全麥麵包,加一些粗糧,特別是薯類的食物很推薦,紫薯、紅薯、芋頭、山藥等,都能幫寶寶很好的緩解和預防便秘。
對於嬰兒和2歲以下的寶寶,膳食纖維每天攝入的合理量為5克,2歲以上的寶寶應該在7-15克。如果這個量父母不好掌握,那麼記住這樣的一個比例,能保證寶寶的均衡飲食,那就是穀物類、菜類、肉類的攝入比例為3:2:1。
02 定時定點的排便
定時:每天固定時間讓寶寶自己坐盆排便,最好選擇在飯後,坐15分鐘左右讓他熟悉並接受排便這件事;
定點:讓寶寶到廁所排便,也可以在固定的地方放置一個寶寶專用的小便盆,長此以往,寶寶做上去就會產生心理暗示和生理反射;如果寶寶已經入園,平時又不願意在幼兒園上廁所,也可以慢慢把他的大便節奏調整到每天早上起床後,或者晚上。通過每天的練習,養成新的節奏。
集中注意力:寶寶排便的時候不能同時玩著玩具或者看電視,也最好不要使用帶有玩具功能的兒童馬桶,玩具會吸引他的注意力,讓他忽視排便的感受,可能會導致寶寶一直憋著不排便或者還沒排完就急著要起身去玩。
03 運動促進腸胃蠕動
腸胃蠕動起來才能不斷給便便一個向下的推力,而運動是讓腸道動起來的有效方法。
可以給小寶寶做一些被動操,比如碰腳尖、腹部按摩、多爬一爬等讓腸道活躍起來。
大一些的寶寶就可以多帶他到戶外,走路、跑步、跳躍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真便秘了,該怎麼辦?
幫寶寶調理便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旦中間出現幾天不大便,寶寶不舒服的情況,以下的幾個方法或許會幫助寶寶排便:
將我們日用的香皂切成類似寶寶指頭大小的條狀,一端稍尖,在熱水裡沾溼,從肛門的邊緣塞進去,然後用手捏住肛門片刻防止肥皂頭滑出來,等肥皂頭在直腸內溶化後可以有效幫助寶寶排便。
給寶寶用兒童專用的開塞露,但注意劑量不宜太多,且不能長期使用,否則會加重寶寶肌肉收縮無力給寶寶帶來不適並形成依賴。
杜秘克(乳果糖)是一種口服藥物,藥店可以買到,遵醫囑服用,可以幫助寶寶排便,緩解便秘症狀。
一旦排完大便,父母可以用熱水毛巾幫寶寶熱敷肛門,之後剪開一滴魚肝油,幫寶寶做肛周皮膚的按摩,能幫助迅速修復肛周破損的皮膚和黏膜,下次大便寶寶就不會疼了,這對於緩解便秘非常有好處。
雖然不必寶寶一不舒服就去醫院,但如果寶寶4-5天不大便,在家使用了上述方法還是不見好轉,就應該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採取必要的措施。
另外,如果孩子長期便秘且身體消瘦,可能是一些疾病有關,也建議父母孩子去看醫生。
圖文來源於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