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啥意思?你贊同這樣的說法嗎?

2020-12-11 晶晶講歷史

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啥意思?你贊同這樣的說法嗎?

眾所周知,俗語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也是我國五千年歷史文化所傳承下來的瑰寶,更是是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的一種表現。而大家都是在的,一般俗語都是流傳民間的比較多,都是是古人將一些生活經驗總結成一句話或者是或者是編成一些順口溜,方面好記,便於流傳下來,為非常確定是俗語裡面有一定的經驗和道理。就像是如今農村老人經常朗朗上口的說著,一些俗語,裡面其實多數是都是屬於老一輩人,為了讓後輩子孫少走一些彎路。

其實這些俗語都是在教我們學做人的,有的俗語讓我們學會尊重別人,有的也是一些關於生活的禁忌,以此來告誡人們不要逾越。在農村中就有很多的俗語,古代的人都很膽小所以她們都是一直遵守著這些俗語。如今很多的俗語總是讓人認為與什麼封建迷信,掛上了鉤。而如今更是講究科學 來敘述事實,所以大多數的俗語,都被人遺忘在腦後。殊不知丟掉的都是寶貴的財富。

流傳下來的俗語,其實也有不少,讓我們這些後輩不能理解的,更不能為我們所運用,但是文化始終是文化,不能因為一些小小多的瑕疵,就遺忘在角落裡。而小編也是始終相信,既然能夠後流傳下來,都是有一定的道理。人們常說,生活就是享受到過程,所以針對一些文化,只要是取之精華去之糟粕,還是有不少的東西值得我們去珍惜。而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講一講一個俗語「前妻如草,後妻是塊寶」,是啥意思?你贊同這樣的說法嗎?

相信大家小的時候,都會唱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歌詞上說的是,沒有媽的孩子是個草,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如今俗語也是這麼趕時尚了麼?好了廢話不多說,今天小編則是要給大家介紹說一下在農村老一輩人流傳下的一些俗語:

一,「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這句話說的意思就是半路夫妻就是雙方都是經歷過一次婚姻之後才組成的家庭,雖然在別人看來是很和睦,很和氣的小兩口,但是兩個人就像是相敬如賓,始終隔了一層東西,是雙方並不能完全融入到一起。從小夫妻就是指夫妻兩人打小認識兩小無猜的那種,或者是經歷過愛情長跑一樣具有深厚的感情基礎之下陳我給的夫妻才會更加和和睦睦,會給對方傾注更多的感情,這樣的感情往往也會更加濃烈,更加溫暖。

二,「七不出門,八不歸」,這句話在說生活中的禁忌了,其實農村的生活習俗有很多的講究的,直到現在我們都還記得一些俗語,以前的人們做事情都要圖個吉利的兆頭。現在我們也是這樣,比如結婚或者是葬禮,這些都是要看日曆的。而俗語比較短,如果光看俗語還真不好理解,有的人直觀的把它理解為日期末位為七的日子都不宜出門,末位為8的日子都不要回家。這樣簡單粗暴地理解小編也是無語了。那這樣的話,大家七號都不出門,有事情怎麼處理呀,八不歸,那八號就得都待在外面?

另外有一種解釋就比較靠譜了,而且道理也說得通。這個七指的是出門前必須辦好家裡的七件事,具體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家務事辦好了,才能放心的出門,往大一點的地方說可以是家裡的大小事情還沒有被安排好,所以不能放心出門。八指的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件事沒有做好就不要回家了,甚至都覺得沒臉回家,這句話的有點絕對。這種解釋也算是把人們向好的方向指引吧,用意是沒錯的。

前妻如草,後妻是塊寶」眾所周知,以前在農村中都沒有機會上學,所以結婚的就很早,大部分十五十六歲的時候就結婚了,可是十五十六的年紀我們懂什麼呢,關於愛情我們什麼都不懂,所以那時候真正走下去的很少,那麼「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如何而來的呢,這又是啥意思?其實這話的意思是:對前妻的不珍惜,娶了後妻之後就會加倍的對她好,所以才會有前妻如草,後妻如寶這個俗語。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是合理的原因是因為,在與第一任妻子離婚後,那之後想想可能也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點後悔的心裡,但是又處於臉面,到也不至於去重歸於好,那麼此時男人通常就會尋找第二個目標對象。

人本來就是感情動物,要讓一個人選擇孤獨終老那也不太可能。那麼在好不容易找到了第二任的時候,因為有了第一任的影響,那麼自然多方面都不會那麼沒有拘束,都會小心一點,因為生怕哪裡做得不滿意,媳婦兒就跑了,因為畢竟現在有才有能力的人那麼多,而且兩人在之前沒有什麼感情基礎,所以通常正常人在維持第二段感情的時候,都會比一段感情相對要小心一點。還有一句俗語它的大概意思也是讓我們珍惜眼前人,而那句話的意思是告訴大家原配的夫妻才會一直走下去,更應該被珍惜,你懂了嗎?其實說到底還是讓我們要懂得珍惜眼前人。

其實還有一句話是,在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不都是有一個女人來作為支撐的嗎,而這個女人往往都是以後會結婚的對象,又或者說就是自己的第一任老婆。一個男人要成長或者說是要成功,那麼就必須要有一個女人來幫助他,也就是說必須要等待這個男人成長、長大,有了擔當以後,這樣的兩個人才會名副其實得走在一起的,而且往往這樣的兩個人,會更加珍惜對方,因為一路走來,都有彼此的陪伴,這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俗話說得好,既然得到了,就應該好好珍惜才是,為何還會存在「前妻是草」這樣的說法呢,其實這是不太合理的。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啥意思?你同意這個說法嗎?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啥意思?你同意這個說法嗎?俗語在我國民間流行,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也是我們最深厚的資源,俗語是我們日常生活經驗與體會的結晶,對我們有著很深的影響,在民間流傳著很多句俗語,每句俗語都反映了一個現象,教會我們一個道理,然後幫助我們避開錯誤,引導我們朝好的方向發展。而且俗語都是前人總結的生活技巧,蘊含很多生活道理,這樣就避免了我們在生活的路上摔倒,這大概是俗語流傳至今的原因吧!
  •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什麼意思?你贊同嗎?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什麼意思?你贊同嗎?文/歷史小課俗語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口口相傳代代相承的瑰寶,雖然不如詩句文章般優雅,引人深思,但其中的哲理確實通俗易懂的。這些俗語,經過慢慢歷史長河的打磨,有些不能被世人認同的,已經在長河中消失殆盡,而留存於現世,依舊被人認可的,才是瑰寶。有這樣一句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雖然古代社會比較封建,以至於現在的風氣都有些封建殘餘,比如女子的婚嫁和交友一直都被人關注和詬病,而男子自由的選擇,也不會有人去多說什麼。
  •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什麼意思,為啥「後妻」是寶呢?
    文/三個老頭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什麼意思,為啥「後妻」是寶呢?在古代的時候,男人都可以三妻四妾,所以,那個時候女人的地位特別低下。一個人離婚後,對待之前的老婆會被稱為前妻,對之前的老公被稱為前夫。兩個人離婚以後,如果碰上合適的,雙方都會再婚,重新組建一個新的家庭。兩個人能夠組建家庭,肯定是因為雙方都很在意對方,才會想的在一起。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什麼意思,為什麼老人覺得後妻是寶?
  • 老話說「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有道理嗎?憑啥說「後妻」是個寶?
    人一生中,家裡的長者常不常對家裡的孩子說幾句簡單、順口的話,這種現象在農村最為普遍,因為這些長者講的是俗語,而俗語又產於古代的農村。因此,不要認為俗語已經過時,不管在什麼年代它都有用處,下面筆者就來給大家講一下,這句話的意思是「前妻如草,後妻如寶」,大家知道為什麼這麼說嗎?
  • 為什麼俗語說「前妻如草,後妻如寶」?
    有這樣一句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從字面意思解釋呢,就是男人對前一個妻子,不如對第二個好,對前妻像草一樣不珍惜,對後來的妻子卻寶貝的很。01二婚男人為什麼寵愛後妻我們常說,「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 俗語「男憐後妻軟如棉,女望前夫硬如鐵」,啥意思?
    農村俗語「男憐後妻軟如棉,女望前夫硬如鐵」的意思是:夫妻離婚後表現出來的態度截然不同,男的會忘卻過往,善待再婚的妻子;而離婚再嫁的妻子卻不能忘卻過去,對前夫耿耿於懷,心硬如鐵。這句俗語道出了男人和女人對待婚姻的態度。也就是說男人更趨向於理性看待婚姻,而女人則是感性動物,對待婚姻自始至終不渝,難以割捨。
  • 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農村有句俗語叫做:「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所說的是村民放牧得出的經驗,放養牛羊的時候出現的情況,那就是放牛的地方,只要有牛啃食過的地方,這些地方就像被油澆過了一樣,土壤黑黝黝的很有勁,青草也生長的愈來愈茂盛,被叫做牛食如澆,而不同的是同樣是放牧,但羊吃過草的地方,經常出現猶如火燒了一般,青草越來越稀疏,被稱之為羊食如燒。這句俗語所描述的是真的嗎?
  • 農村俗語:「男憐後妻,女望前夫」,啥講究?老祖宗說透了人性
    俗語顧名思義為通俗的話語,其正是中華文化中的「下裡巴人」。不過俗語雖然僅僅只是由勞動人民創造出來,並且在勞動人民之中口口相傳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在其中卻包含了許多祖先們對於生活和人生的理解、體會,值得我們後人借鑑使用,比如農村俗語:「男憐後妻,女望前夫」。那麼這句話是啥意思,有啥講究?
  • 俗語:「房間大,人口少,身像秋後草」,啥意思?
    ,人口少,身像秋後草」,啥意思?大房子不好嗎?在農村中有不少具備著很多特點的俗語,其中很多是對於生活的總結,但是也有一些僅僅是閒談中比較流行的話,因此如果想要從中獲得收益,就需要進行篩選,這些話不僅能夠對於農民朋友們帶去啟發,同時也是很多人心中具備著特殊意義的存在,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陪伴著多數人的生活。
  • 農村俗語「男憐後妻,女望前夫」,啥意思?老輩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俗語作為一種特殊的知識被流傳至今,俗語叫俗話、老話、常言、老人言等,它是一種特殊民間語言,字語間並沒有華麗的的詞語也沒有古詩詞中那些難以理解的語句,俗語簡單易懂,更容易讓人熟知,對於農村文化不高的農村人來說,這些俗語要比那些古詩詞更適合他們。
  •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五抱老虎,說的是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五抱老虎,說的是啥意思?為何這樣說?文/歷史的吟唱俗語是我們國家一種極具魅力的民俗文化,它們是由廣大勞動人民通過勞動、生活所總結下來的智慧結晶。或許有大部分俗語所總結的是曾經那一代人們生活的習慣、勞作的經驗而已,但除這以外,還有一部分所總結的是生活中的道理。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放在我們當今社會中,似乎還是有那麼些道理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這樣一個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五抱老虎」,這說的是啥意思呢?為啥會這樣說呢?
  • 俗語「齒軟不奔喪,肉軟不食涼」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語涉及方面十分廣泛,有關於經驗總結的、有關於做事禁忌的、還有關於一些保健養生的知識。因為俗語過於精煉短小,所以看字面意思不一定了解,但是聽完俗語的解釋你會發現,按照俗語的說法做事真的很有好處。
  • 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期間。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一直延續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結束,其中最為寒冷的階段大都會出現在三九和四九之間。
  • 民間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說的是啥意思?
    民間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說的是啥意思?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其中的俗語文化更是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經非常流行了。在當時那個年代教育還沒有普及,所以民間俗語很容易得到推廣。和詩歌辭賦什麼的相比,俗語在深度內涵上要落後許多,但是俗語通俗易懂,而且在很多方面都適用,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很多俗語都得到了廣泛的流傳。雖然在今天俗語的地位不如從前,但熱衷於使用俗語的人仍然非常多,而且對於很多學者們來說,研究俗語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我們從俗語中能夠發現很多古人很多為人處世的態度。
  • 農村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啥意思?有道理嗎?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農村小毛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到一些俗語,而一段話有了俗語的點綴後,瞬間富有了生機,比如說對方一直問某人一個問題,對方不耐煩時就會說,「你啥事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嗎?」「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也是俗語的一類,這類俗語頗有趣味。而有些俗語則警示著一些道理,比如在農村常聽老人說這樣一句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這裡的活漢妻指的是二婚女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娶離過婚的女子,很容易引起非議或者在今後的生活中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 俗語: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啥意思?老祖宗教你學做人
    俗語: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啥意思?老祖宗教你學做人生而為人,有太多需要一生去追尋的東西,而老祖宗從古至今積累了各種經驗教訓,他們將經驗教訓濃縮成一句句俗語,流傳千年,想要告訴後世的我們如何為人處世,做一個更好的人。
  • 農村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說的是啥意思呢?
    其實老一輩的俗語能被傳承,就是因為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現在在農村依然很多人在交流的時候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會拿出俗語表示,比如說道做人,會說常言說得好「人無完人,物無完物」,而故此讓對方明白自己的話是正確的,所以俗語又被稱為:老話、常言、俗話等,而在眾多的俗語中有這麼一句話「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從字面上來看也是和做人有關,但是這句話具體是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講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老祖宗看人的方法有些獨特
    就如同這句: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有些人覺得家中寶肯定是指錢財這類的,而門前草自然也就是自家門前長草了。對於這種解讀其實只對了一半,並沒有全對。下面我就給您們講解下,這句農村俗語,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你們就知道,這句農村俗語,講的確實是非常在理的。
  • 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農村俗語: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我們的先人,把自己一代又一代的經驗,通過用簡單易記的農村俗語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一直流傳到現在。
  • 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門前的草和寶還有什麼關聯嗎?
    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門前的草和寶還有什麼關聯嗎?要說最具有中國古文化氣息的地方,那絕對就是農村。農村因為時代發展較慢,所以還具有許多反映了中國古人的生活氣息,特別是農村熱鬧。在農村中沒事就喜歡聚集在一起,打牌嘮嗑,而提到嘮嗑,那就不得不說俗語了,作為一種前輩總結出來的經驗,用簡單易理解通順的話語表現出來,說起來順嘴,非常容易記住!所以在農村,你不懂幾句俗語,大家就會認為你不是農村的人。而且一些俗語還是挺有意思的,不僅是表面意思。內涵更加的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