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黑人的話題討論得很火熱。前兩天寫了一篇文章,以至於我用「黑人」這個詞都被罵是種族歧視。
種族歧視這個詞出現得頻率很高,還有另一個詞,頻率也很高。
「崇洋媚外」。
我簡單表達一下我的觀點:
對有些黑人(當然也包括其他外籍人士)的討厭,和種族歧視無關;當然,對有些黑人(也包括其他外籍人士)的喜歡,也和崇洋媚外無關。
現在朋友圈微博大撕裂,動不動就扣帽子,以至於忽視了最基本的常識:
你有正常討厭或喜歡一個人的權利。
我和一些非洲黑人朋友打過交道,印象有好有壞。
先說好的,大三那年暑假,我出去搭順風車旅行,從雲南去西藏,坐了一輛大卡,後來上來了一位黑人。
大卡車很慢,尤其爬坡的時候。
這導致整個過程相當無聊。
黑人兄弟來了之後,這個局面就改變了。
他用蹩腳的中國話和我們聊天,介紹自己,介紹自己的家鄉,介紹自己去過哪些國家;他還背了一把尤克裡裡,在駕駛室裡邊彈邊唱,唱英文歌,也唱周杰倫的歌。
那場旅行,我至今想起來,都覺得浪漫。
印象最深刻是,在那一路,每次路過小鎮,他都第一個跳下車跑到商店買水,然後遞給我們喝。
他承包了我們整個路程的水(我當時買的是零食)。
雖然相比於長途搭順風車節省的車錢來說,水費算不了什麼,但至少是一份心意。司機好意載你,你好意買水給司機喝,心意對心意,是對等的。
默默地做一些小事,比如和司機聊天,比如請吃飯等等,來感謝司機載你的好意,好意回報好意,這是徒步搭車旅行的一種潛規則。
我原以為黑人兄弟不懂這個道理,結果人家不吭聲就把事兒給做了。
一趟旅行下來,我對他的好感度急劇上升。
後來去北非旅行,在摩洛哥。
在馬拉喀什有個不眠廣場,據說是整座城市看日落最美的地方,人流都往那兒走。
在廣場上,還有很多當地的雜耍藝人在賣藝,人群圍了一層又一層。
我當時湊熱鬧,往人堆裡扎,擠到人群最前面,我一看,傻了。
媽的,他們居然在玩蛇。
一個非洲大爺,身上掛了不知道多少條蛇,脖子上又圍了幾條蛇。
蛇頭紛紛往人群裡探。
我是一個非常怕蛇的人,嚇傻了,想要往回鑽。
突然感覺脖子一冰,有種被勒住的感覺,下意識低頭,發現一條蛇就這麼撂在我脖子上。
後來我才知道,那是非洲大爺為了歡迎我,或者邀請我一起玩,才把蛇放到我脖子上。
那是一種什麼感覺呢?
對於一個怕蛇的人來說,那是能把人嚇死的感覺。
很快,一聲尖叫響徹整個廣場。
我估計玩蛇的非洲大爺也被我的反應嚇傻了,急忙把蛇從我脖子上拿開,並不停向我道歉,比劃著手勢。
我能看懂,他的大概意思是告訴我:
「不要怕,不要擔心,對不起。」
重複了很多遍,不停地鞠躬,希望我能原諒他,他不是故意嚇我的。
我剛開始確實很憤怒,怎麼能招呼都不打就把蛇往我脖子上放?
後來,非洲大爺一次次身體呈90度的鞠躬道歉,對我說「sorry」,極為誠懇,搞得我相當不好意思。
這也讓我對這片土地以及這裡的人們生出好感。
很多時候,你想讓別人欣賞你,其實只要一些樸素的細節,道歉誠懇一點,付出主動一點,語氣收斂一點等等,就能達到效果。
還有旅行中我上過的廁所,記憶尤深。
你隨便在公路旁邊找個便利店停下來,去上廁所,其乾淨和舒適程度,不會亞於廣州珠江新城任何一棟甲級寫字樓,比我在中國上過的任何一個高速服務區的廁所都強。
小便池裡面沒有黃色的尿液沒有衝掉,蹲便器旁邊沒有髒的鞋印,環境乾燥,每個衛生間都放了香料,你進去,香氣撲鼻而來,而不是屎尿味撲鼻而來。
當然,會收費,不到人民幣一元,我還是很願意付這個錢的。
當時產生了一個想法,中國應該專門派人來這裡好好學習一下。
所謂廁所革命,廁所裡沒有屎尿味撲鼻而來,乾淨不髒是最起碼的標準。
當地人也很熱情,而且就我遇到的人來說,都很有分寸。
他們會向你推銷東西,還會說一些中國話,但你明確表示不想買之後,就會立刻離開,笑盈盈地祝你玩得開心。
這一點和中國景區的推銷員有很大區別。
在中國很多景區,你說你不買,他們還是圍著你讓你買,覺得你錢包裡的錢就應該付這一單給他們,直到煩死你。
笑容,著裝,幫你拍照時風騷的姿勢,和你玩兒的樣子,都讓你覺得:
這是一片可愛的土地,這上面生活著一群可愛的人。
以下是我當時拍的一些圖片。
▲一位非洲當地人笑意盈盈地目送我們離開
對於這樣一群人,你怎麼會不喜歡他們呢?
你怎麼會覺得有種族歧視這種東西在呢?
當人與人坦誠相待,用基於自然性的樸素道理相處時,善意會得到善意的回應,基本不會產生大的矛盾。
接下來說一些壞印象的,其實你們大概都聽過很多,網上都有。
先說我自己經歷的。
我所在的學校,就有黑人留學生。
上大學的時候某個夜晚,我從網吧回來,已經深夜零點之後了,路過一條小路,看到一男一女在爭執。
當時的情況是,女孩想跑,但男孩死死捆住不讓她跑。
我沒有放過這個機會,跑過去想挺身而出,結果女孩告訴我那男的是他男朋友。
有路燈,所以看得清。
男的就是黑人,是我們學校的留學生。
這件事情的基本過程是:女孩和黑人原本是情侶,後來女孩發現他劈腿,而且同時劈腿很多個,頓時就明白了這是個人渣,想要分手。
黑人不同意,說要分手行,再和我上一次床,他不讓女孩走,就是想讓女孩陪他去上床。
我當時差點就一拳過去了,這是什麼流氓戀愛觀?
後來憑著我身高一米八的壯漢樣子,擋在了黑人前面,我讓女孩先走,我送她回寢室,黑人也沒跟上來,這事兒就結束了。
這讓我對黑人產生了極不好的印象:
第一是濫情,交往對象多,大多數情也都是一夜情。
第二是三觀有問題,都分手了還要求上最後一次床,把女孩當人嗎?
後來發生在我們學校關於黑人的種種傳聞,也印證了這一點。
現在,你在網上能隨便找到關於黑人的黑料,而且都是官方報導,有圖有視頻,都是實錘。
比如引誘中國女人成為女朋友之後,幫他們販毒。
比如中國地質大學一位赤道幾內亞的留學生,拿著中國大學給的獎學金,衣食無憂,吃穿不愁,在疫情期間卻還在外網抹黑中國。
說防疫措施侵犯了他的人權,限制了他的自由。
比如公然在公眾場所強姦中國女孩。
比如最近發生在廣州的奈及利亞籍黑人抗拒廣州防疫措施的事兒,還在推特上發文,說中國是「法西斯賤民國家」,事兒都捅到大使館層面了。
你怎麼可能會喜歡上這些人?
對他們的討厭,又怎麼可能和種族歧視有關?
完全不需要扣上這麼大的帽子,他們的所作所為極其令人心生厭惡。
在峇里島時,當地華裔導遊告訴我:
現在華裔在印尼的地位提升了很多,一方面這和中國崛起有關係,另一方面也和華人自己的奮鬥有很大關係。
印尼本地男人基本不幹活,重活累活,屋裡屋外,都是女人幹活。
但你知道華人是怎麼在當地取得地位的嗎?
頂著排擠,頂著真正的歧視,頂著羞辱。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畜生用,財富積累自然快很多。
那是一步一步熬過來的。
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群體想要獲得尊重,都是努力爭取來的。
勤奮、自律、克制、守規矩懂禮貌,自然會慢慢獲得尊重和認可。
而對一個懶散、粗魯、沒有基本禮貌,帶來巨大混亂之人的厭惡,不管他是什麼膚色與種族,這種厭惡都是人們的天然權利,和種族歧視沒有任何關係。
對善意回應善意,對找茬回應拳頭,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