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說大陸妹像村姑,幾十年沒進步沒氣質,為何臺灣美女多?

2020-12-14 零號風球

某天我在網上衝浪,就看到有一則評論說:現在的大陸妹還是像村姑,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了還是沒進步,沒氣質,只有上海的還稍微好一點,還是臺妹好……大概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而且點讚數非常多!怎麼說呢,大陸人口多,各種美女也不盡相同,所以他說的不全對,也不全錯。

首先,臺灣是不是真的美女多呢,我也大概搜索了一些網友的答案:

熱狗也曾經出過一首歌《我愛臺妹》,頑童mj116也出過一首《辣臺妹》等來讚揚臺灣的美女,當然,也不是說臺灣全都是美女,只是可能比例較高,或者美的真的很美!

臺灣的一些車展,或者商鋪開業等活動,一般都會請美女,車模助陣,大陸一般是請舞獅稍微多一點的。那大陸妹是不是比較沒有氣質呢?用張國榮的話說可能就是見仁見智了,不過近些年受某些大V文章的影響,部分女性同胞的毒雞湯喝的不少,而且現在20世紀和21世紀的美女氣質也是有差異的,是文化薰陶的影響還是因為現在男多女少的原因,我說不清楚。

那大陸美女多不多呢?一般來說,哈爾濱,新疆和重慶的美女要比較多,前面說上海的美女比較頂級,我也去過上海不過沒有遇到,可能是我運氣不好,我去過一次南京藝術學院,不得不說美女真的超級多!普遍168釐米加,膚白貌美大長腿一點不誇張。我在廣東上高中的時候,就常常幻想上了大學一定可以見到很多美女,結果上了大學,發現還沒高中的多,崩潰……

所以,大陸美女應該基於人口比例來說,相對於臺灣是要少的,臺灣按比例來講,美女可能稍微要多。

相關焦點

  • 她說,臺灣人不要再在飯桌上燙「大陸妹」了!
    曾品璇說,不只希望福山萵苣正名,也希望藉此引出臺灣在菜名俗稱上的疑惑,尤其近年來大陸配偶、新二代、大陸交換生和就讀學生日益增加,臺灣人更需要思考和他們的關係。臺大社會系教師李明璁說,雖然「大陸妹」的語意考據看似中性,實則隱含汙名意涵,「你可以想像如果美國人或日本人普遍都吃一種叫『臺灣妹』的菜,不管有無所謂歧視惡意,我們都會覺得有點羞辱而不舒服,不是嗎?」
  • 臺灣女生大陸求學 返鄉後因口音像大陸人遭冷對
    過去每次放假回臺她都很開心,今年她卻首次感到家鄉的人可能因為她在口音或用詞像大陸人,會收起笑意、態度變得較差,讓她非常驚訝且受傷。「我不知道為何我只是去大陸讀書,就好像被當作叛徒?」臺生謝寧  剛到大陸和現在對大陸看法的差別?
  • 臺灣人的困惑:大陸沒學過繁體,為何大陸人都能看懂繁體字?
    臺灣人的困惑:大陸沒學過繁體,為何大陸人都能看懂繁體字?在很多年前,大約60多年之前吧,中國人使用的漢字,並不是今天的簡化字,而是繁體字,又叫正體字。應該說,繁體字要比簡化字更複雜,但是卻更符合象形文字。
  • 臺灣女生大陸求學返鄉 口音像大陸人遭冷臉
    臺生謝寧  11月20日,臺灣聯合報的一篇文章講述了一個臺灣女生的故事。  23歲的謝寧,5年前景美女中畢業時以學測成績申請讀中國人民大學,現就讀北大新媒體研究所。過去每次放假回臺她都很開心,今年她卻首次感到家鄉的人可能因為她在口音或用詞像大陸人,會收起笑意、態度變得較差,讓她非常驚訝且受傷。「我不知道為何我只是去大陸讀書,就好像被當作叛徒?」        剛到大陸和現在對大陸看法的差別?
  • 臺旅遊業者:臺灣人應多到大陸走走 改變那裡很落後的偏見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8日報導,最近,臺灣一位從事旅遊業的女士陳姿汝給蔡英文寫了一封公開信。信裡說,最近去臺灣的大陸遊客越來越少,未必與新政府上任有關,而是大陸遊客對臺灣近10年來沒有顯著進步感到失望。她表示,臺灣的觀光產業要爭氣,呼籲政府多鼓勵臺灣人到大陸走走看看,改變大陸「很落後」的觀念。
  • 大陸人眼中的臺灣為何那麼好
    核心提示:最近大陸有些知識分子,有些文人作家去臺灣,比如說像韓寒,回來之後一片讚美。過後又被人說,怎麼就把臺灣說的麼好,而且在韓寒的筆下那個臺灣好到一個程度是連臺灣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臺灣真的有那麼好嗎?
  • 臺灣女生在大陸求學五年 回到臺灣後驚呆了
    【觀察者網綜合】11月20日,臺灣聯合報的一篇文章講述了一個臺灣女生的故事。 23歲的謝寧,5年前景美女中畢業時以學測成績申請讀中國人民大學,現就讀北大新媒體研究所。過去每次放假回臺她都很開心,今年她卻首次感到家鄉的人可能因為她在口音或用詞像大陸人,會收起笑意、態度變得較差,讓她非常驚訝且受傷。「我不知道為何我只是去大陸讀書,就好像被當作叛徒?」
  • 大陸女生的臺灣印象:男人很娘 不嫁臺男
    Rita是20歲的上海大學生 最想去臺灣追星臺海網6月27日訊 兩岸包機直航進入倒數,有人說是「臺灣熱、大陸冷」,臺灣《蘋果日報》特派記者前往上海、崑山、蘇州,發現大陸民間對於包機直航的確仍處於慢熱狀況
  • 臺灣人好迷惑:中國大陸沒學過繁體字為何大陸人卻都能看得懂?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臺灣人的困惑
  • 生菜叫「大陸妹」被指歧視 臺灣高校學生發起改名運動
    臺灣菜場(圖片來自新華網) 在臺灣,「大陸妹」是蔬菜「福山萵苣」的通俗名稱,也就是大陸所說的生菜。臺大社會系教師對此指出,想像如果美國人或日本人普遍吃叫一種菜為「臺灣妹」,不管有無歧視惡意,都會覺得羞辱而不舒服。
  • 這次,大陸還沒笑,臺灣人就忍不住了
    導讀:臺灣地區的很多所謂「軍事專家」,其實很大部分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對大陸並沒有徹徹底底的認識。臺灣地區所謂的「軍事專家」,早前就曾出現過諸多鬧劇,例如:大陸吃不起榨菜的「榨菜哥」,大陸民眾窮的只能吃田鼠的「田鼠哥」。
  • 臺灣美女來大陸旅行,回臺灣後感嘆:原來誤會了這麼久!
    臺灣美女來大陸旅行,回臺灣後感嘆:原來誤會了這麼久!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地理環境兩岸隔海相望,這也就導致了兩地的文化習俗稍有差異。一些祖祖輩輩生活在臺灣的人,對內陸的發展了解的也不是很多,甚至還有人認為內陸發展不及臺灣,其實這也不能全怪他們,主要是因為內陸近年的發展速度太快了,這不。
  • 大陸第一美女、香港第一美女和臺灣第一美女之間的差距很明顯
    大陸,臺灣、香港都是我們的領土,但由於地理位置不同,存在著許多文化差異,甚至當地居民也有不同的審美標準,這些地區的娛樂業已經非常繁榮,第一美女已經入選,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大陸的第一美女,香港的第一美女,等等臺灣第一美女,差距一目了然。
  • 從疫情中看「大陸配偶」在臺灣的酸甜苦辣
    雖經各方努力,600多名滯留湖北的臺灣同胞眷屬已用搭臨時航班的方式返回臺灣,但這一來一往的過程中受到衝擊最多的一個群體更需要各界的關注和支持,他們就是臺灣同胞的另一半——「大陸配偶」。在這場疫情之下,他們被臺灣綠營政客、媒體和網絡輿論抹黑攻擊不僅一次。
  • 臺灣網友發問:為何大陸網友都認為大陸生活水平超過了臺灣?
    近日有一臺灣網友在大陸某知名論壇發帖詢問:為何大陸網友都認為大陸生活水平超過了臺灣?他表示:大陸最低工資標準普遍不到二千元,臺灣最低工資22k約4500元。所以臺灣生活水平高於大陸。我爸爸在縣城當老師,收入算低了3000基本工資(高級職稱)加600績效加400多課補,一個月有4500 了。但是我媽媽開理髮店的時候,一個月收入有八千以上了,收的員工都是3000 。我縣城同學家庭很普通的爸爸廚師5000 ,媽媽會計7000 ,爸爸幹廣告商幹苦力(聽他說的,應該是小工頭)10000 ,城管3500 ,政府公務員3000 。臺灣的物價應該遠沒低到一天生活費只要15塊吧(70臺幣)。
  • 臺灣年輕人民調:大陸人民比政府友善 83%認為大陸進步
    【觀察者網綜合】兩岸交流日趨頻繁,為了解臺灣新世代年輕人對大陸印象,臺灣《聯合報》民調中心調查發現,臺灣年輕人對大陸整體正面印象比16年前提升,並高度肯定大陸是個進步地方,從16年前的53%上升到83%。在統獨方面,贊成獨立年輕人比16年前大幅增加。
  • 梁文道:臺灣沒有大陸人說的那麼好,也沒有臺灣人說的那麼壞
    日本是這樣:國產貨一定是最好、最貴的,日本人愛用國貨,覺得日本出產的是最好的。現在臺灣也有這種趨勢了,臺灣人為自己的農產品驕傲,反而美國來的牛肉可能更不放心,覺得會有狂牛症或者有基因改造。對比大陸的食品安全問題,這一點讓人感慨萬千。當然,你也可以說目前臺灣農村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社會相對比較富裕了,農村不用養活那麼多人口,開始向另外一個方面發展了。
  • 堅決不買大陸疫苗!臺灣「有骨氣」,抗疫有法寶:靠氣質打敗病毒
    真是」一語洩露天機「,原來臺灣人打敗病毒,靠的是氣質啊!照這麼說,那大陸人氣質更好,美國人的氣質可就差了。 還真有人這麼問!在9月28日的「立法院」衛環會上,國民黨籍「立委」徐志榮問陳時中,美國人疫情這麼嚴重,「是因為他們氣質不好嗎?」陳時中笑稱,「他們氣質也不錯,但是比我們差一點。」
  • 沒毛病!這次臺灣的年輕人選擇了大陸!
    民進黨當局不僅面臨所謂「斷交」潮,島內人才出走潮也接踵而至,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高中生申請來大陸讀大學,年齡越來越小,臺灣媒體說,「這是臺灣的孩子們在用腳投票
  • 【我在大陸看臺灣】為什麼我聽起來不像臺灣人?
    很多大陸朋友聽我講話,都以為我是大陸人,我說我是臺灣人,他們還不信。因為我說的一口很流利的普通話(當然離京片子還不夠),不像很多臺灣人說的那種「臺灣狗以」,也就是不捲舌的臺灣國語。大陸的朋友還希望我多講一些臺灣腔,我說,我身上有一個開關,只要和大陸朋友講話,我的開關就切換到大陸腔,如果和臺灣人講話,我就自動切換到臺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