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警犬——澳大利亞
美國和澳大利亞之間有著一層非常複雜的關係,曾經都是英國的殖民地,一個是靠屠殺原住民在法國的支持下建國,另一個則是大英帝國用來關押罪犯的監獄,說來也巧的是,澳大利亞在二戰中依託美國的軍事庇護才躲過了日本的轟炸。這個監獄獨立之後,將美國駐軍請了進去,成為了美國的警犬之一。要說貿易往來方面,雙方還真的不多,澳大利亞最大的盟友在亞洲。但是,這群囚犯的後代卻選擇緊隨美國身後,親手破壞了國家的經濟,破壞與最大合作夥伴的貿易。
澳洲大使坐不住了
今年,對澳大利亞來說是可以寫進歷史的一年,因為該國的經濟損失創下新高,在破壞雙邊貿易關係後短期內損失數百億美元。再加上疫情的爆發,經濟徹底被拖垮,創下30年來的歷史新低記錄。莫裡森不僅不積極修復雙邊關係,更是跟在美國身後狺狺狂吠,就連該國議員也認同莫裡森的做法。但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可就坐不住了,近日,澳大利亞大使傅關漢開始準備向各地採購商推銷該國產品。傅關漢或將出席上海第三屆進博會,推銷澳大利亞牛肉、食糖、葡萄酒、大麥、龍蝦、煤炭等產品。
從不在自身找問題
堂堂的一國大使,居然搖身一變成了產品推銷員,著實讓人感覺尷尬……不僅如此,澳媒也借著這次宣傳,大加炒作澳大利亞商品遭受重大「打擊」,繼續煽動國內情緒。但是,這麼做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嗎?被禁止的商品目錄,澳大利亞難道自己心裡沒有數嗎?就拿最典型的牛肉來說吧,早從去年就檢測到質量問題了,期間多次告知澳大利亞希望能夠提升產品質量,但澳大利亞一直裝聾作啞,這才是被禁止的真正原因。至於其他產品,那是因為我們要為自己考慮,畢竟貿易是自由的,為什麼要限定於一個不友好的國家呢?為什麼這群囚犯的後代從來不在自身找問題呢?
到底是誰言行不一,破壞合作?
除了上述所說之外,澳大利亞破壞合作也是我們選擇放棄的主要原因所在。從2018年開始,十多個赴澳投資項目都被澳大利亞以模稜兩可,毫無依據的「國家安全」理由拒絕。截至目前為止,澳大利亞對我們產品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的調查多達106起,而我們對澳洲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只有4起,到底是誰在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貿易協定精神呢?又是誰言行不一,破壞合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