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觀賞魚,玩自然水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水族圈!
想必大家已經知道,我們生活的陸地只佔地球的29%,而海洋的面積卻佔據了大約71%的部分。關於陸地上的很多生物或許我們可以如數家珍,那麼海洋中有哪些生物你知道嗎?相比起陸地生物,海洋生物更加種類繁多、多姿多彩。或許大家一聽海洋生物不由得就想起藍鯨、白鯊、海龜、海豚、海豹、海獅等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你說出哪些。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幾種有趣而神秘的海洋生物吧。
儒艮(學名:Dugong dugon):它的名字是由馬來語直接音譯而來的,也有人稱它為「南海牛」,它與海牛目的其它動物如海牛的最大區別在於:海牛的尾部呈圓形,而儒艮尾部形狀與海豚尾部相似。除我國外,儒艮還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周圍的一些國家。有人說它是海洋中的美人魚。
蝠鱝(Mobula):又稱「魔鬼魚」。魔鬼魚是一種龐大的熱帶魚類,學名叫前口蝠鱝。它的個頭和力氣常使潛水員害怕,因為只要它發起怒來,只需用它那強有力的「雙翅」一拍,就會碰斷人的骨頭,致人於死地。所以人們叫它「魔鬼魚」。有的時候蝠鱝用它的頭鰭把自己掛在小船的錨鏈上,拖著小船飛快地在海上跑來跑去,使漁民誤以為這是「魔鬼」在作怪,實際上是蝠鱝的惡作劇。燭光魚:會發光的不只是有螢火蟲、電鰩,還有燭光魚。燭光魚其腹部和腹側有多行發光器,猶如一排排的蠟燭,故名燭光魚深海的光頭魚頭部背面扁平,被一對很大的發光器所覆蓋,該大型發光器可能就起視覺的作用。PS:魚類發光實際上是由一種特殊酶的催化作用而引起的生化反應。
翻車魚:老司機翻車魚長得很離奇,它體短而側扁,背鰭和臀鰭相對而且很高,尾鰭很短,看上去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一樣。因此,它的普通名稱也叫頭魚。翻車魚遊泳速度緩慢。它生活在熱帶海中,身體周圍常常附著許多發光動物。它一遊動,身上的發光動物便會發出明亮的光,遠遠看去像一輪明月,故又有「月亮魚」之美名。翻車魚這種頭重腳輕的體型很適宜潛水,它常常潛到深海捕捉深海魚蝦為食。水滴魚:水滴魚又名憂傷魚或軟隱棘杜父魚、波波魚,由於長著一副哭喪臉,被稱為「全世界表情最憂傷」的魚。這種海底怪魚確實有理由鬱悶:科學家警告稱,由於深海捕撈作業,水滴魚正遭受滅絕的威脅。水滴魚生活在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沿岸,最深達1200米的海底當中,由於很難達到這種魚的棲息地,所以很少被人類所發現。水滴魚(Blobfish)身體呈凝膠狀,可長到12英寸(約合30.5釐米)。
大海一個運載了地球生命的地方,第一個生命誕生,第一塊陸地出現,我們似乎對於它既熟悉又陌生,其實我們對於海洋了解真的很膚淺,最起碼在過去數千年間,我們是畏懼海洋,遠離海洋,對於浩瀚的海洋,我們人類有種天生的畏懼感,直到近代,隨著科學技術提高,隨著我們人類科技發展,我們開始從新認識這個佔據了地球百分之七十面積的龐然大物。海洋地貌——海底有高聳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綿延的海嶺,深邃的海溝,也有平坦的海底平原,縱貫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綿延8萬千米,寬數百千米,總面積和地球陸地面積相當,大洋最深點是11,003米,位於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超高地球最高峰珠穆拉瑪峰8848米,也就是說馬裡亞納海溝可以裝下一個珠穆朗瑪峰,可見真的是深不見底。
在海底還有海底河流,這點一定讓你非常吃驚,海水下面陸地,居然有一條暗河,這條海底河水的河流量是泰晤士河的350倍,比歐洲最大的河流萊茵河高出10倍,海底河流是深海最重要組成,它和陸地河流一樣,它是給與深海生命養分提供,而且海底河流也有縱深交錯河渠,支流,衝擊平原以及急流和瀑布。在海底也有海底山脈,而大洋中央山脈其高度和寬度令人吃驚,它最寬地方有5000公裡,並且海底山脈佔據了海洋面積30%,同時在海底,大大小小火山有很多,而且這些火山很活躍,噴湧出來的巖漿會形成一條沸騰的河流,隨著熔巖冷卻和抬升,最終會形成一些小的島嶼,不過這些島嶼出現的快,消失的也快,只有少數會形成固定的海島,最著名的就是夏威夷群島。除了這些之外,海洋對於整個地球有著深遠影響,我們氣候變化和海洋有著緊密關聯,可以說整個大氣環流變化,和海水冷暖,鹽度,潮汐,海流有著密切關係,僅僅每年在大洋上形成的颱風,就會對陸地造成重大影響,至於厄爾尼諾更不用說。我們雖然一直在探討海洋,可是我們對於它的了解依舊很膚淺,近幾年,我們國家隨著科技水平提高,也加入了對於海洋科學探索,蛟龍號還有各種海洋科考船紛紛走出去。。。2017年2月22日「決心」號大洋鑽探船在北緯18度、東經115度的南海北部海域,開展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並拍到了美麗的南海鯕鰍。鯕鰍(Coryphaena hippurus)又叫鬼頭刀,是一種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大洋溫暖水域的鱸形目鱰科魚類,西班牙語中稱其為「dorado」,意思是「金色的」,在夏威夷語中它被叫做「Mahi mahi」,這個名字包含了強健有力的含義。長相驚奇的鯕鰍 圖revistapesca.provisorio.ws
它的英文俗名叫Dolphin fish,於是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常被粗心的譯者翻譯成了海豚。鯕鰍的外形極有存在感,茫茫魚海中只多看了它一眼就難以將它忘懷。成魚的頭部寬大,而背側很窄,尾部修長末端呈燕尾形,額部有一個骨質隆起,和眾多外表浮誇喜愛炫耀的雄性物種相似,雄鯕鰍的頭頂部隆起呈方形,也就不奇怪它為何被稱「鬼頭刀」了。青藍色的鯕鰍 圖petethomasoutdoors.com
從鯕鰍的身上,仿佛看到了自然之手追求極致表現主義野獸派的一面,鯕鰍周身被細小的圓鱗覆蓋,背部呈螢光質感的綠褐色,腹部為淡黃色,體側散布許多青紫色小斑,如同跳躍在金色畫布上的點點星辰,雌魚多為鮮亮的青藍色並伴有深淺不一的條紋,色彩濃烈卻又無比通透。美麗的鯕鰍 圖fish-on.com.au
「你可以看到它們身上的條紋和紫色斑點,也可以看到它們成群地遊動。鯕鰍真正的顏色是金色,當然隔著湛藍海水看起來更像綠色。」鯕鰍遊動敏捷,色彩絢麗,自然成為許多遊釣愛好者爭相追逐的目標。多數海水魚也有很美麗的體色,但和鯕鰍這份咄咄逼人的美豔相比顯得相形見絀。尤其在繁殖季節,被捕後想要掙脫魚線的鯕鰍不停掙扎和扭動,透過清澈的海水,渾身散發著金屬質感的幻彩光芒。
遊釣愛好者的理想目標 圖fish-on.com.au
出水後的鯕鰍,隨著生命漸漸的流逝,這種絢爛的色彩也會很快褪去,最終只剩下了黯淡無光的一片灰白。難以名狀的美 圖mikaeljohansson.com
鯕鰍的體色並不來自於體表的色素細胞,而是源於能夠反射光線的魚鱗,這些立體的交織的小鱗片受神經系統控制,能根據機體的興奮程度進行調節,捕捉和反射來自不同角度的光線,就像一面面小稜鏡一樣,所以鯕鰍能閃爍著彩虹般的光芒。鯕鰍死後,這些鱗片不受控制,於是顯露出了原本的銀灰體色。生命逝去後的鯕鰍 圖i.ytimg.com
「當鯕鰍餓極了,非去捕食不可的時候,在它們身體的兩側便會出現像馬林魚一般的青紫色條紋。不知它們是否因為興奮或速度加快了,才使得那些條紋顯現出來? 」
躲在船舷旁的鯕鰍 圖kirkslam.ky
索餌洄遊的鯕鰍喜歡在晴朗的天氣下成群出動追逐獵物,它們也有躲藏在漂浮物下伺機獵食的習性,比如大片的馬尾藻、漂浮的芭蕉葉或是船隻下方。但正因為如此,在船隻附近活動的鯕鰍,卻常被水手利用簡易的釣鉤、原始的魚叉或漁網俘獲,就和少年派徒手網魚的場景相似,雖然鯕鰍捕獵時有「水中狐狸」之稱,但此時儼然是一副「水中二哈」的氣質。常被人類收割 圖southpawfishingkeywest.com
「他經過了堆積成小島般的馬尾藻,覆蓋在海面上隨著輕波飄浮搖晃,好像海洋正蓋著條黃色毯子與誰纏綿做愛。就在此刻他的小魚鉤被一條鯕鰍咬住了。」鯕鰍喜歡捕食諸如飛魚、鯖魚或沙丁魚等小型魚類,獵捕這些小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們能仰仗著龐大魚群協同遊動來抵禦敵害。鯕鰍不得不演化成為了海洋中遊速最快的那一類魚。
追捕飛魚的鯕鰍 圖pinterest.com
像刺鮁和金槍魚等大型魚類一樣,鯕鰍捕食時也以速度和力量取勝,肌肉跑車般的身形讓它們在水中能以50公裡的高時速披波斬浪,成群出動圍捕獵物,甚至可以躍出水面捕食,常把四散潰逃的飛魚逼上天,於是鯕鰍又有了「飛魚虎」的別稱。刺鮁、鯕鰍和金槍魚 圖pinterest.com
飛魚是飛魚科(Exocoetidae)約40種海洋魚類的統稱,它們能夠藉助翼狀鰭貼近水面進行滑行,遭遇敵害時,它們會加速衝向水面,衝破水面後即將魚鰭展開,尾部快速拍擊水面,從而獲得更大推力騰空滑翔,某些飛魚能夠連續滑翔好幾百米,但它們常常得面對來自鯕鰍和海鳥的雙重夾擊。飛魚 圖pinterest.com
鯕鰍這樣的狠角色也逃脫不了稱為別人獵物的命運,除了貪婪的人類,鯕鰍還在很多海洋哺乳動物以及大型肉食魚類的食譜上,如海豹、鯨魚和鯊魚等等。「老人看見鯕鰍凸出的身軀驚鴻一瞥地在水中升起,緊追著逃跑的飛魚。鯕鰍在飛魚飛躍的水下一路遊過來,當魚落入水中時,它正好趕到那兒,飛魚幾乎沒有逃命的機會,就連鳥兒也沒有捕食的機會了。鯕鰍小時候萌萌噠 圖wideopenspaces.com
美國和加勒比國家是這種魚類的主要消費國,在澳洲和日本它常作為捕撈金槍魚和劍魚的兼捕產物。鯕鰍和劍魚為代表的這類魚,經常會突然加速遊動,此時就需要大量能夠釋放爆發力的白肌,這些肌肉色澤白皙,味道相對於赤身魚清淡。鯕鰍魚肉 圖gaiahealthblog.com
鯕鰍壽司 圖sushi2.zukan-bouz.com
大塊的鯕鰍魚肉幾乎適合各種烹飪方式,比如煎魚排、做成魚肉漢堡或是直接裹粉油炸以及加工成魚鬆。在有些地區成為了日漸減少的金槍魚的替代品。煎鯕鰍魚排 圖halfbakedharvest.com
炸鯕鰍魚排 圖halfbakedharvest.com
我國臺灣地區也有食用鯕鰍的習慣,烹飪方式更加多變,比如醃製成鹹魚、做成魚丸甚至還能用來包餃子,鯕鰍不僅魚肉可口,魚籽也是令人垂涎的美味。漿爆鯕鰍牛肉餡餅 圖s3.fish123.com.tw醬煮鯕鰍卵巢 圖kazutoshimaru.ne
其實,這並不是一個美食推文,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第一眼見到的,想到的都是能不能吃!不是嗎?更多往期精彩 點擊下面連結直接查看
Reference :最美的科學(新華網、薩爾茨堡的魚)(編輯:鄭雅楠 審核:吳穎)
尊敬的各位水族圈愛好者朋友們,水族圈公眾號內只保留著最早幾年前文章底部設置的一些關鍵詞回復推送文章,其他您發送的關鍵詞均無推送(可通過公眾號聊天窗輸入關鍵詞直接使用)
支持推送的關鍵詞如下,水族圈已於2016年10月6日後不再設置新關鍵詞請各位悉知(ADA比賽 | ADA賞析 | ADA造景 | 水草欣賞 | 水草文章 | 草缸 | 羅漢 | 慈鯛 | 水晶蝦 | 淡水蝦 | 極火 | 米蝦 | 鰲蝦 | 鬥魚| 泰鬥 | 美洲慈鯛 |非洲慈鯛 | 坦鯛 | 燕魚 | 神仙 | 七彩神仙 | 錦鯉 | 龜 | 燈魚 | 地圖 | 招財)
因我們想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更全面的資料信息及服務,後續我們升級【模版消息】(已取消使用)、【號內搜索】(已取消使用 ,被公眾號底部導航欄——【找服務】—— 【所有文章】 頂部搜索替代,這裡可以搜索到水族圈歷史全部內容)。 【水族圈小程序】(我們會將持續不斷優化、完善小程序中知識、資料、信息)。【水族圈商城】(期待優質的生產商、代理商、產品供應鏈合作者合作為廣大愛好者及水族店等更多用戶提供優質產品及服務)
所有文章搜索動圖示例
水族圈百科知識寶典搜索動圖示例
(小程序左右、上下划動分類可以查看更多)
其實,這一切離不開您的幫助與支持,也希望感興趣的愛好者可以參與其中我們一起來完善,給大家呈現更多精彩的內容。感謝合作夥伴,各位大咖,魚友愛好者以及所有關注我們的用戶大家多年來的關注、分享和支持!感恩,感謝!
- The End -
水族愛好者移動知識寶典
5000+品種資料持續更新中(點擊查看)↓
感謝每一天有魚、有景、有您的陪伴!
與50萬水族愛好者共同分享!
● ● ● ● ●
順手來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