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可是很多人對海鮮的了解甚少。
海鮮,學名叫海產品,指海洋中可供食用或使用的產品。海鮮富含優質蛋白,是人類獲取蛋白食品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保障人類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認為海鮮就是魚、蝦、蟹、貝類、鮑魚、海參等海洋動物,其實不止這些,海鮮也包括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海帶、紫菜等藻類海洋植物。
今天就科普一下有關海鮮的種類和獲取方法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吃的海鮮有哪些類型,每種類型又有哪些品種呢?
我們常見的海鮮種類包括魚類、貝類、甲殼類、藻類和其他類。其中,魚類主要有帶魚、魷魚、大小黃魚、鰻魚、鰈魚、鯧魚、沙丁魚、平魚、章魚等;
甲殼類主要包括蝦類和蟹類,如南美白對蝦、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梭子蟹、青蟹等。
貝類主要有牡蠣、鮑魚、海螺、貽貝、扇貝、蟶子、蛤等。
藻類主要有海帶、紫菜、裙帶菜等。
其他類主要有海參、海膽、海蜇等。
每天那麼多海鮮供人類享用,你還不知道如何獲取的吧?其實,我們吃的海鮮的獲取方式有兩種: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
海洋捕撈,也就是利用各種漁具、漁船及有關設備捕撈海洋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捕撈活動,捕撈的水產品大都是天然海洋動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野生的」。捕撈對象主要是海洋魚類,也有少量貝類和甲殼類等。海洋捕撈的海產品不但有來自我國管轄海域(近海捕撈),也有來自其他國家管轄海域(有合作),以及遠離大陸的大洋公海(即遠洋捕撈)
海水養殖,即利用淺海、灘涂、海灣、池塘等水域養殖具有經濟價值動植物的生產活動。養殖方式主要有圍海養殖(也叫池塘養殖)、網箱養殖(普通網箱和深水網箱)、底播養殖(養殖蛤、蟶等)、筏式養殖(養殖紫菜、牡蠣等)、吊籠養殖、工廠化養殖(魚類為主)等,養殖的水產品種類包括魚類、甲殼類(蝦等)、貝類、藻類及其他海洋生物。
以上介紹的海鮮的種類和獲取的方法。這麼久的介紹對那些吃貨來說已經讓他們急不可耐了。那麼海鮮怎麼做才鮮嫩可口呢。
根據海鮮品種的不同,海鮮的做法也不一樣。
有蒸、炒、煎等,根據不同的海鮮品種和人的口味,選擇不同的做法。
海鮮好吃自不必多說,不過吃海鮮,還是要講科學的,否則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切忌以下幾個忠告:
1.吃海鮮不能喝啤酒,否則易患痛風;
2.海鮮不易與柿子、葡萄、石榴、山楂等水果同吃;
3.關節炎患者忌多吃海鮮,否則容易症狀加重;
4.慎吃生海鮮,否則容易中毒.
參考資料
1.海洋環境學.2011
2.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9.
3.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現狀及前景.2019.
4.中國海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問題與政策研究.2013.
5.中國漁業統計年鑑.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