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換日以東 三明治 收錄於話題#三明治 · 短故事94個
今天的作者換日以東在這篇故事裡寫下了自己在上海當會計師,從一名助理成長為IPO項目組成員。在這個過程中,她面對過無數的壓力,最後當身體發出信號時,她選擇了離開。人生並不是每個人都要去往同一個目的地,選擇哪一條道路繼續過完這一生並沒有對錯之分。
文|換日以東
編輯|萬千
我是一名會計師,從一名助理成長為IPO項目組的成員,我花了四年時間。
收到國內八大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分所面試通知時,我正坐在家裡的書桌旁,眼睛前方的白牆上成片的櫻花在綻放。我獨自拖著行李箱來到上海,經歷幾次面試後,以第二年助理審計員職位入職,稅前工資10萬左右,剛夠在上海養活自己。
爸爸開車送我去車站,停好車,他微微側身看著我,抬起右手用力拍拍我的肩膀,「放心去闖吧,大不了混不下去回來我退休工資分你一半。」中年男人的臉上洋溢著青春的喜悅,他曾經一直念叨著如果自己沒留在這個小縣城溫水煮青蛙,能去大城市跟高手過招,估計也能混成在大學當教授的同學一樣好。
第一次抵達東昌路地鐵站時,天已經暗下來,我等不及去青旅放行李,徑直拖著行李箱,右手撐著雨傘走上了陸家嘴的人行天橋。我快步走在天橋上,雨絲在路燈下連成線,紅紫色的東方明珠塔在前方閃爍。
入職當天,我站在大廈入口處環顧四周的高樓,陽光照在外立面上閃閃發光,我仿佛置身於未來世界中。物業人員穿著統一制服,親切地說著早上好。透過辦公室的窗戶,我能看到樓下的中央綠地公園,抬頭白雲停在我觸手可及的地方,這就是人人羨慕的陸家嘴的滋味。想不到在那邊呆的兩年半期間,我竟然一次也沒有逛過那片綠地。
進入辦公區域,一排排整齊的白色工位上只有零星幾臺筆記本電腦擺著,大部分工位乾淨得連一張便籤條都沒有。第二天我也上項目了,被直接投放到郊區客戶的辦公樓,到來年4月才回所裡整理底稿,確實沒時間在辦公室留下我的痕跡。
整個年審期間,項目組負責某集團非上市部分十幾家公司的審計,項目組成員有外勤主管、我和兩個實習生,我後來才知道外勤主管也剛入職不久,只比我高一個級別。
在與客戶公司財務經理的碰頭會上,她禮貌地問,「各位老師看上去很年輕,應該剛參加工作不久吧?」
我滿臉真誠地回答她「我參加工作兩年」。
她嘴角上揚,眼神從上到下掃視我,「難怪都是生面孔,剛入職不久吧?對我們公司業務熟悉呀?之前我們跟你們前任王經理溝通得挺好的,為什麼不派他來?」
外勤主管瞪了我一眼,趕忙接話,「您放心,我們領導已經仔細給我們培訓過貴公司的情況了。」
事後,外勤主管告誡我:「以後不要在客戶面前說年齡。」
2015年年審,部門主任對我的評價是對審計程序不了解,對會計分錄不熟悉,溝通能力不行。
那晚我走出辦公室,門外冷風凍得人直哆嗦,陸家嘴的燈光照得我無處遁行。不敢跟父母訴苦,我能想到父親電話那頭「我就知道你沒能力在上海活下來」的絕望。不敢跟朋友抱怨,怕朋友說累了就回家的話語會讓我變得柔軟。
雙手抱抱自己,「沒事,你還年輕,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就行。你也沒那麼差勁,是領導不懂得欣賞你,你還是很棒的。」 嘴裡念叨著,鹹鹹的眼淚伺機溜進嘴裡。
上級的負面評價可以摧垮你,也可以成為自我蛻變的指示牌。2016年年審過後,我成為部門成立以來極少數通過社招進來跳級提升的人。年審過完,我被派到IPO反饋項目上,這在事務所是很光榮的事情,證明你是領導的重點培養對象。
證監會下發的反饋意見是企業臨上市前的一份全身體檢套餐,從生產技術、產能到收入數據和客戶情況,都得放到檢測儀器下診斷。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會計師得以復盤前三年申報期財務數據是否準確,審計程序執行是否到位,每年的原材料採購單價難以發現問題,但三年數據擺到一起,數據的異常無處可逃。
剛到項目組,胖胖的項目經理就說,「我們不要比券商先下班,要讓人家覺得我們很敬業」。在我向他請教如何解釋原材料採購單價波動過大時,他卻翹著二郎腿慢悠悠地對我說「連這都要我教你嗎?爆發你的小宇宙吧。」 我一邊翻看審計底稿,在論壇上查看大神回復,一邊跟券商和企業財務經理請教,一點點把回覆意見填滿。
這個過程中,我逐漸開始產生疑問,這家企業的技術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嗎?核心產品的技術原理連我這個文科生一眼都能看明白,而且每個項目都是非標產品,沒有成熟的生產線,上市後具有持續盈利能力嘛?
項目組的人繼續埋頭整理和核對數據,似乎只要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實質問題都會被數據封存。
日常碰頭會上,西裝革履的保薦人開會時神情嚴肅地指著投影說「王總,我們需要找一些設計公司的人,讓產品模型看起來高科技一點。比如出風口要畫成紅色,CAD模型線條立體一點。」
下面的人紛紛點頭,「是的,調整後產品示意圖讓人眼前一亮。」我也是其中一個。要是突然穿越到正在進行的IPO項目會議現場,我估計以為這個真身的職業是廣告行業從業者。一群券商、會計師和律師正合夥把一個滯銷產品包裝成高科技產品推向市場,推向不知實情的消費者。
「張會計師,我們得給發審委的專家一個臺階下,這個單價異常的原因一定要想辦法貼上有用的數據。」 我們的項目經理回復,「好的,這個你放心,我會交代的。」
也許請個營銷專家來,會比我們這些門外漢做得更好。
最終這個項目在臨門一腳時撤回了申報材料,我長籲一口氣。資歷尚淺的我都能第一時間發現這個項目的問題,何況在這個行業打拼多年的前輩們。他們又是出於什麼原因,關門演了這一齣戲呢?4個月沒日沒夜加班到凌晨,我學到了紮實的審計知識和企業財務數據分析的方法,但這些時間產出了真正的社會價值嗎?
事務所的職位晉升路徑很清晰,從助理做起,一般兩年升到審計員,審計員幹兩年升高級審計員,再往上就是項目經理。
不出意外,2017年年審做完,4月底調薪升職時我可以晉升高級審計員。我開始負責做整個集團下轄一個分部的合併報表,聽同事說,前幾任做完這個項目都離職了,不曾想同樣的命運也降臨在我身上。
在完成自己條線的審計工作後,其他同事都會去新項目,真正留給我做大合併的時間很少,所以我只能把審計工作都扔給助理,集中精力準備大合併。
每天到客戶職場,白熾燈照得這個小世界永遠天明,除去上廁所,我的屁股沒離開過凳子。Deadline像瘋狗追著我咬,我如果不能按時做完合併,會影響集團上市公司項目組進度,誰都知道絕對不能耽誤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時間。間歇性地,我感覺到左手手肘由內往外隱隱作痛,每次揉一揉我就繼續盯著我的筆記本了,沒太在意。
那段時間我像只易怒的母獅子,助理問我,「主管,這一筆預付款你覺得怎麼處理好?」我皺著眉頭瞟一眼她,「這個你不會自己看去年底稿嗎?依葫蘆畫瓢懂嗎?」 其實我只是自己也不懂,我每天晚上凌晨回到家還得開著電腦再加會班才能勉強趕上進度,我實在沒有多餘的精力再思考其他問題。
好不容易熬到合併完成,我以為終於可以鬆口氣,抽調去集團上市公司項目組幫著處理合併的任務又派給了我,項目經理規定作為一個團隊,每天大家必須一起下班。熬夜的日子一天一天持續增加,日曆好像怎麼也翻不到休息的那一天。助理被調去別的項目了,手頭上的活在增多,長期的熬夜加班,但我的待辦任務很神奇地一直在增多。為什麼一定要長期熬夜才能完成任務,這個工作量合理嗎?長期熬夜的工作效率一定高嗎?
那段時間只要站在客戶辦公室的玻璃前,看著漆黑的天空,我覺得我被黑暗包圍了。我就想著跳下去會不會更快樂點,我很想休息,哪怕空調外機旁那塊空地也行。要是發生點意外事件就更好了,幫我暫停時間,讓我哪怕喘一口氣,讓我掙脫包圍我的密網透透氣。
男朋友覺得我狀態不對,勸我離職,但我堅持認為半路離職會增加同事負擔,也愧對領導的培養,選擇繼續熬著。
3月初,我左手小手指率先罷工了,手掌攤開時,它不講紀律地先把頭低下來,不聽我的命令。敲擊鍵盤時,我感覺到一陣陣鑽心的針刺感,這是懲罰我之前沒回應它的抱怨嗎?
去醫院檢查了一圈,外科醫生覺得不是腦子有問題,就是脊椎有問題。腦部CT和核磁共振一套做下來,從小到大沒進過醫院的我嚇傻了。等待結果的期間逼著我去思考如果生命能自由活動的時間只剩下10年,我最想要做什麼?我從來都不認為工作是為了掙錢出國度假,佔據生命大部分時間的工作本身,訴說著生命的意義。
對數字不敏感的我,註定做合併報表比別人慢一拍,與其說這份工作強度太大,不如說我的優勢不在於此。父親從小總教導我,要集中精力克服自己的短板,所以我總覺得比別人多花一些時間不是問題,人是累不死的。此時此刻,我卻對這個信念產生了懷疑。
我有優秀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作為孩子王的我親和力和好奇心十足,對舞蹈和音樂的熱愛培養了我的藝術審美。要求謹慎仔細,對數據高度敏感的職業真是適合我嗎?
如果馬上提離職,我要損失升職的機會和兩個年報的年終獎。事務所都是4月底升職調薪,發上一年度的年終獎。如果在此之前提離職,不僅這個年審的年終獎沒了,上個年審的年終獎一分也不會發,佔到薪酬的30%。
為了能正常晉升,這兩個年報我沒日沒夜地加班,消費自己的健康,如果現在退出,我什麼都不剩了。我會被看作逃兵,簡歷上裸辭的記錄將讓我抬不起頭。我那麼想證明自己,期待自己的職業生涯是直線上升的曲線,想站在職場金字塔的頂峰看世界,我捨得親手扼殺自己的前程嗎?
核磁共振顯示有異常,骨科醫生建議我去看神經外科專家號,我問他是不是很嚴重,他說,「不好說,如果是骨頭方面的原因,只要做手術就行,如果不是,怕會造成運動神經分離,簡單說就是不能走路。我們院神經外科的專家很厲害,你趕緊去找他看看。」
晚上回家躺床上,眼淚止不住地流,我還有很多未完成的目標,我這一輩子還需要全力以赴,我怎麼能突然使不上勁呢?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要剝奪我自由行走的權力,想不到腳踩大地這麼平常的事原來是一種恩賜。
男朋友安慰我說,「真有問題,我們就回老家吧,我找一份工作,你就在家好好養著,別太累。」這些話如夜晚的星光,讓我收穫了莫大的溫暖。我一直以為如果自己不能成為他人的驕傲,就會被拋棄。
平靜下來,我開始思考除了獲得外界的認可,自己內心真正熱愛的事業是什麼?一直按照標準劇本演的我的人生,如果不在意主角光環,自己想要在舞臺上留下什麼?既然人生已經不能近乎正常了,索性我按下暫停鍵,走下舞臺想一想接下來的劇本。
帶著這些疑問,我提交了離職報告,試著慢下來找尋這些問題的答案。所有底稿已經歸檔,筆記本電腦和保險柜鑰匙上交後,我能帶走的東西只有拷貝文件的硬碟,電視劇裡的大紙箱完全派不上用場。3月份的會計師事務所多了些回所發函證的小助理,終於有了點人氣,望著他們一本正經卻稚嫩的臉,自己剛來所裡的日子在眼前呈現。
跟同事告別後,我走出大樓,混入人群走向地鐵口,沒有回頭多看一眼。
生病的事後來被證明是虛驚一場,離職損失的年終獎和升職機會,讓周圍的人感覺我錯過了全世界。我的內心卻暗暗在較勁,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了。
在我父母的眼裡,理想主義被認為是不成熟的代名詞,轉行被認為是沒有恆心和毅力的表現。豆瓣上看到一句話,「這個時代的我只想知道,如果我隨著自己的心意做事,我用儘自己的全力,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休息一段時間重新入職後,我選擇了一份清閒點的財務工作,利用閒暇時間備考創意寫作專業研究生,可惜最後沒進複試。備考過程中閱讀中外文學史和相關作品,我欣喜地發現,這個世界有一群前輩跟我一樣,想用筆記錄社會百態,探尋宏大敘事之外的,小人物生活,希望抓住個體在歷史長河中的痕跡。
讀書時,寫作和閱讀的意義,是為了被評價,文字只是機械的符號。現在我覺得,寫作和閱讀是為了解世界和構建自我的途徑。詩人筆下的詩句除了韻律的美,更多包含著他們對自身經歷的思考,對社會現象的洞察,對日常生活的感知。安.蘭德《源泉》裡的霍華德被世俗圍剿仍不低頭,塞萬提斯在生活困頓時依然堅持寫完《堂吉訶德》,茅盾先生寫的《春蠶》裡,老通寶一家蠶養得越多,就愈加困難的生活。他們在我眼裡不再只是一個敬重的名字,而是我的前輩。
我依然在思考應該把文字作為主業還是副業的職業選擇問題。財務經驗的積累能讓我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有正常的雙休,能分擔養家的重任。徹底的轉換賽道,我在新的行業能養活自己嗎?這個新行業的薪酬待遇能符合我的期待嗎?我想只有踏出第一步,才能找到答案。
我們走在路邊,被風吹落在腳邊的褐色物體,有可能是樹葉,也有可能是麻雀。但願我能擁有再次飛翔的能力。
作者後記
我們90後生下來就被泡在蜜罐中,頭頂著父母的厚望,兩手託舉著他們的婚姻,並不輕鬆地成長。我們是被寵壞的一代人,我們是自私的一代人,我們又何嘗不是自我奉獻的一代人。我們最擅長成為父母期待的龍鳳,他人口中的靠譜人士,卻唯獨不敢做自己。
我因為什麼開心,因為什麼憤怒,因為什麼恐懼,這些真實的情感塑造了我。我喜歡什麼,我擅長什麼,我可以改進什麼,這些思考指明了職業的方向。通過寫作讓自己回到當時的情景,也許能幫我們感知這些情緒,去擁抱自己。
開始走自己路的這兩年,我暫時沒有徑直到達充滿鮮花的彼岸, 還是一個時而跌倒時而向前的趕路人。很感謝三明治萬千老師的指導,通過這次寫作,我細數這條路上只屬於我的腳印,它們會繼續支持著我走向遠方。
✏️✏️✏️
本文來自短故事學院。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以閱讀更多短故事作品。你也有一個想寫下來的故事嗎?加入短故事學院,導師會在14天時間裡,指導你完成它。
點擊了解什麼是短故事學院,或直接諮詢三明治小治(little30s)。12月短故事學院12月17日開班,正在報名中,戳下方小程序報名吧!
2020最後一期短故事三明治編輯部特別為大家準備了多樣禮物!按時完成本期短故事學院寫作的學員,將會收到三明治送出的禮物。艱難凜冽的日子,導師們為你挑選了數本好書,充實你的書架。在冬日,可以去期待一些溫暖,你可以讀一讀阿乙的《春天》,或是蓋伊·特立斯的非虛構經典《被仰望與被遺忘的》……導師們將隨機為大家送出一本書,有很大機率獲得作者籤名本哦。同時還為你準備了毛氈包!一個適合存放筆記本電腦、同時方便攜帶的電腦包是寫作者的必備裝備。三明治定製的電腦收納毛氈包,保護著你自由自在的文字天地。
12月短故事學院12.17開課
正在報名中
三明治招聘
把生活變成寫作,把寫作變成生活
三明治是一個鼓勵你把生活寫下來的平臺
由於微信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
如果你想要在第一時間閱讀三明治的故事
或者來和三明治一起寫下你的故事
原標題:《工作四年,我為什麼從會計師事務所辭職 | 三明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