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兒總說窗外有人,爸媽急忙帶娃就醫,檢查結果讓家人崩潰
當代社會許多家庭組成還是以父母和獨生子女為主,爺爺奶奶老一輩由於年紀大等客觀原因,在老家生活。很多父母由於工作繁忙,經常需要早出晚歸,孩子除了上學時在學校和同學們玩在一起,回到家經常只能自己一個人呆著,難免會有些負面情緒。
4歲的小婉還沒到上幼兒園的年紀,家裡的爺爺奶奶年紀太大了,沒辦法照顧她,所以她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打工的城市居住。由於父母的工作性質,早出晚歸,沒辦法時刻陪伴在她身邊,只能早起準備好一日三餐,其餘時間把她一個人留在家裡。
父母回家時,經常看到小婉哭泣,以為是她看到父母回來太高興了。可時間一長,即使父母在家陪伴小婉時,也經常能夠感受到她的焦慮不安。小婉總喜歡往父母的身後躲藏,不願意自己呆在房間裡面,經常到深夜還睡不著。
在媽媽多次嘗試與女兒溝通後,她終於說出實情,4歲女兒因為經常一個人在家總看到窗外有人,查看後並未發現有人,爸爸媽媽實在找不到原因,且又十分擔心孩子的健康狀況,爸媽急忙帶娃就醫,檢查結果讓家人崩潰。
小婉的視力,聽力,嗅覺,觸覺等身體方面的各項檢查都沒有問題,不存在因為眼睛內生長異物,而影響視力判斷,誤看為窗外有人的情況。導診臺只好引導孩子到心理科室檢查,檢查結果表明小婉存在分離焦慮,且已經是中度抑鬱了,父母感到十分心痛。
孩子還處於成長發育期,沒有長輩陪伴,容易產生一系列不良後果,如厭食,睡眠不良,作息時間不規律,日常行為習慣不佳等,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甚至會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
1、缺少安全感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一定程度上比同齡人更缺乏愛,更渴求愛。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獲得應有的關懷和疼愛,在一些無法自己獨立完成的事務中,頻頻受挫,產生焦慮不安,難過自責的不良情緒。安全感的缺少使他們比同齡人更害怕獨處。
2、易發展成為討好型人格
孩子一旦缺少陪伴,會特別恐懼父母的離開,會習慣性的等待父母外出回來,若父母沒有按時到家,內心會有被拋棄的強烈恐懼。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在親密關係中,很可能會因為擔心對方離開,而不敢真實的表達自我,一味遷就和討好對方,壓抑內心的真實需求和感受。
3、易導致自我認知偏差
孩子在成長發育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鼓勵,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他們的自信心,使其因為自卑或怯懦,難以通過與他人的交往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滿足。即便是自身素質和外貌都非常出眾,優秀的孩子,也多少會有自我認知偏差,易產生自我懷疑。
4、導致社交恐懼
在童年時期沒有能很好獲得父母的關愛與支持的孩子,很容易變得內向,自卑,沉默寡言,不願意參與社交場合,在正常的社會交往中產生恐懼及牴觸心理。不敢在公共場合,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
父母是孩子的堅強後盾,父母也是孩子的良師益友,應該多花時間陪伴照顧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他們足夠的安全感,給予應有的物質保障和精神支持,守護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想了解更多育兒技巧,可以關注我,每天和您分享育兒經!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