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到「1―12歲的孩子,哪個階段最難帶?」這個話題時,
寶媽們都會當仁不讓,爭先恐後地連吐苦水:
「當然是剛出生的小寶寶,夜夜笙歌(哭啼),整晚睡不著。」「應該是2歲,這是被世界公認的『可怕的2歲』。」「不對不對,你們還沒經歷過一種痛,叫『心梗式陪娃寫作業』。」
說到底還是「公婆各有理」,1―12歲哪個階段最難帶?
來,有請各階段「神獸」來一場PK賽,請各位老父親、老母親就坐,茶水自備。
【0―6個月,正式營業】
自從生下寶寶後,會有無數人告訴你,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好帶。
因為他們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吃喝拉撒睡」。
但是你會發現,娃的劇本遠比現實更豐富。
2小時左右餵次奶,夜裡各種哭鬧、哄睡、餵奶、換紙尿褲。
TA能做到無縫接戲,作為男女二號的你,只能捨命陪君子。
科比曾問:你見過洛杉磯凌晨4點的樣子嗎?
張歆藝冷笑一聲,甩出「泵奶鬧鐘」
陳意涵則跟著曬出「比悲傷更悲傷的事」——悲傷泵奶圖。
這足以讓媽媽自信地說:
洛杉磯的凌晨4點不算啥,我見過凌晨一點、兩點、三點、四點、五點……我家臥室窗外的樣子。(哈哈哈…)
【6―12個月,「飯渣」寶寶】
6個月以後,有些寶寶開始嘗試輔食了。
平時見他們抓啥吃啥,但是精心準備的輔食,卻一口也餵不進去。
過來人可能會給你獻計,不要強迫孩子,等TA餓了自然會吃。
然而現實中你會發現,「飢餓餵養法」實在讓媽媽心疼。
作為「飯渣」寶寶,無論餓幾頓,人家說不吃,就是不吃。
餵養寶寶三十六計,一計不行再來一計:
食物種類要豐富、餐具要漂亮、餐具大小要合適、就餐要有儀式感……
作為手殘黨的老母親,較起真來真叫一個認真,但是結果真的好了嗎?
「對不起,寶寶,媽媽盡力了!」
【1―2歲,「哪吒之魔童降世」】
等孩子1歲後就好帶了?
不好意思,又打擊你了!
如果上個階段考驗的是廚藝,這個階段考驗的就是體力。
孩子的兩條腿,就像一個小馬達,不停地走啊走、跑啊跑,你只能哈拉著腰陪著。
一天下來,老腰已經不是你的了。
另外,你可能聽過句話:「孩子靜悄悄,一定在作妖。」
你絕不能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
否則,要麼就是在拆家;
要麼就是把自己弄傷了。
【2歲=「小槓精」】
誰也逃不過時間的魔咒,不出2年,「可怕的2歲」就要來了。
在TA沒學會「好的,媽媽」之前,一定是先學會「不要、不要。」
發脾氣、摔東西,各種和你對著幹。
穿衣服不要不要,吃飯不要不要,洗澡不要不要……
各種鬼哭狼嚎,各種撒潑打滾。
TA沒親自按電梯,TA沒親自關燈,TA沒親自衝馬桶……不行,重新再來一遍。
更重要的是,小傢伙每天就像吃了火藥,動不動就發脾氣,之前用過的很多招數,已經不管用了。
【3歲=「麻煩精」】
媽媽們都以為上了幼兒園就能解脫了。
但是事實會告訴你,你又想多了。
孩子上幼兒園後,生病次數蹭蹭往上升。
媽媽被迫開啟「家―學校―醫院」3點一線高壓生活。
有三更半夜去醫院打卡的;
有加班加點幫娃趕手工作業的;
有被「十萬個為什麼」折磨的精神分裂的……
另外,小傢伙特別喜歡邀請其他小傢伙來家玩。
前一秒還是鐵哥們、好閨蜜,下一秒就會為玩具大打出手。
而作為老母親的你,只能因撿玩具而撿出內傷。
【7歲8歲,「狗都嫌」】
終於熬過了幼兒園,進入小學後,更恐怖的「心梗式」陪娃寫作業,就馬不停蹄地趕來了。
從此以後,九年義務教育就正式向爸媽拉開了序幕。
於是,一句話從此流傳了下來: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又摟又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咕嗷亂叫。」
爸爸陪兒子寫作業,非常認真地對兒子說到:
「我呀,就是覺得,你是上天派來收拾我的。不過你對我算是仁慈的。人家媽媽都腦溢血了,你還沒把我氣到腦溢血。我感謝你,大哥,我感謝你!」
那些平日看上去理性的爸爸,遇到孩子寫作業馬上邏輯混亂。爸爸手持掃把對兒子大叫:
「口算題還錯?數式還錯?這題怎麼弄?九九四十五,你說生氣不?九九四十五!」(爸爸已經自暴自棄了)
爸爸面對女兒的長度單位作業吼道:
「你怎麼寫的啊?5米長的鑰匙?1釐米高的洗衣機?15米長的鉛筆?」
面對爸爸的質疑,女兒的邏輯上限,懟到:
「對呀,40米的大刀正好削我15米的鉛筆!」
爸爸瞬間崩潰。
然而,崩潰不分國界!
一位美國老爸陪孩子寫作業氣到飆中文:
「Stop playing,開鞋呀!不對,克洗呀!」(別玩了,快寫呀)
最後陪孩子寫作業,得到的結果是:
被氣到把手骨折:
「陪娃寫作業一定要淡定,這不捶桌子錘到手骨折!」
還有氣到住醫院的:
「陪兒子寫作業到5年級,然而心梗住院了,做了兩個支架。想來想去命重要,作業什麼的,就順其自然吧。」
養娃一場,
真是一次「浩劫」
最後發現,孩子,無論哪一個階段,都,不,好,帶!
(圖文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