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很多父母都忙於工作,所以大多數家庭會把老人接過來一起居住,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其一是讓家中老人帶孩子更加的放心,另外一點是幫忙照顧孩子的安全問題。
但是在這個的隔代養育中,時常也會出現一些教育理念上的分歧,儘管是老人具有豐富的帶娃經驗,但是也時常與年輕的父母們發生不好的分歧。
牛牛就是這麼一個例子。在孩子上幼兒園後,家裡的父母都外出上班了,留下爺爺奶奶來幫忙照顧,作為老人可是相當的疼愛這個孩子的,對此牛牛的父母也很開心更好的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可是在最近牛牛經常時不時的喊著自己的肚子有些疼,於是奶奶經常讓他躺著,用手去按摩肚子幫他舒緩,於是不一會兒也好了,對此奶奶也不是特別的在意。
但是接下來的每一次卻是越來越厲害,疼的孩子在床上打滾,奶奶也揉肚子揉的半天,眼看著孩子疼的汗水直流,實在受不了,便急忙叫上爺爺把孩子帶去醫院做檢查。
在通過醫生一系列的診斷後,發現孩子的肚子中有大量的蛔蟲,因為之前的疏忽沒能及時引起注意,現在蛔蟲已經在大肆的繁殖,如果再不給孩子抓緊治療的話,孩子也將面臨更加危險的局面。
奶奶在聽完醫生的解釋後,整個人差點被嚇昏過去,整張臉已經泛白,十分後悔之前的不重視以為揉一揉便可好。
在醫生還交代開完藥,打上驅蟲針一定要保持飲食上的衛生,不能生吃冷食物,飯前也要經過洗手,保證孩子有效身體的安全。
雖說現在的生活在逐步提高,衛生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孩子還太小,需要多注意一些,養好健康的衛生飲食。
1.做好日常的衛生工作
在就醫檢查的過程中,奶奶也回憶孩子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況,才引起肚子的疼痛,吃和用的方面都還過得去,並沒有找到孩子的肚子疼的原因,可是在問答哦日常的衛生時,奶奶也猶豫了,原來孩子時常把生冷的食物或者是為仔細清洗乾淨的食物拿過來直接吃,這樣的方式很容易把未清潔掉的細菌和一些雜質吃進體內。
2.家長要嚴格要求
我們時常要求孩子要認真自覺地做好事情,可是作為家長、大人也要有這樣的認識,孩子太小不能夠一下子牢記在心裡,需要大人的多方面叮囑和督促才行。
在生活中也要起到做父母的以身作則的作用,做好良好的帶頭作用,更具生活的多種方式與孩子一起探討與寫作幫助孩子提高認知。
3.孩子的生活用具要常做消毒
對於孩子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常用的碗筷要做到及時的消毒,正所謂病從口入,只有正確的防護好和提前的預防,才能夠更好地防止身體出現問題,避免因為一些事情給孩子帶來重大的傷害。
4.多觀察孩子的生活行為
孩子經常說肚子疼,肚臍眼癢,或是屁股上的察覺到不太舒服和養,晚上熟睡後的磨牙等都是一些蛔蟲在作祟,還有孩子臉部上的一些小特徵,皮膚上出現不正常的白斑,形狀多為圓形或是半圓,家長就要認真做好驅蟲的準備。
孩子是每個父母都寵愛的對象,不能因為一些生活上的小細節而忽視對孩子的健康關注,要及時的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幫助孩子減少傷害,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