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焦慮》5步清除成功路上最大障礙,10倍提升成功率

2020-10-20 鏡姐夢想領讀會

文/ 鏡曉嫻

為什麼本事越大脾氣越小,本事越小脾氣越大?

你知道阻礙一個人成功或幸福,最大的絆腳石是什麼嗎?就是它的焦慮情緒。細想一下,你一天中,有多少時間是被各種情緒消耗掉的?那焦慮是怎麼來的,看看下面情況,你有沒有經歷過。

不知道吃什麼,焦慮,浪費了你半個小時時間;

怕自己不如別人,焦慮,拼命想找成功的捷徑,結果發現所有的捷徑都是坑;

怕自己做不好工作,焦慮,然後猶豫要不要換工作,整天在矛盾中得過且過;

面對自己不會的事情,焦慮,想做又怕自己做不好,然後每天都在準備中度過。

還有很多因素會引發焦慮情緒,焦慮除了影響一個人工作效率外,嚴重的甚至還會影響身體健康。據心理學家研究證實:嚴重的焦慮症,會導致心跳加速、大量出汗、頭痛、噁心、胃部難受、疲勞、睡眠障礙等等。

而你也一定聽過這句話:本事越大的人脾氣越小,本事越小的人脾氣越大。因為本事大的人,通常都是控制情緒的高手,不會輕易表現自己的情緒,自然也不會輕易的發脾氣。一般你看見面帶微笑,特別柔和的人,大多都很有實力。

一個人能讓自己的情緒,長期處於穩定的狀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社會發展太快,很多人有點跟不上時代了,幾乎每個人都會有一點焦慮的情緒。而如何應對焦慮情緒,就成了當下每個人的必修課。

引發焦慮的3個原因,是成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面對焦慮,我們應該怎麼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應對焦慮》書中提到了9個應對焦慮的方法。這本書的作者是焦慮問題專家埃德蒙·伯恩和心理學家洛娜·加拉諾一起寫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更多人,了解焦慮是怎麼產生的,然後焦慮來了,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所以,想要控制情緒,你必須要知道一個人為什麼會焦慮?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引發焦慮的有3大根本原因:

一是攀比。多數人就是因為把眼珠子,死死盯在別人的結果上,然後發現自己做不到,就開始焦慮。攀比沒有半點好處,如果要比,那就要對比,而不是攀比。對比兩者之間的行動差異,不要攀比結果,別人做了什麼,你沒做到,然後努力做到就會成長。所以攀比讓人焦慮,對比讓人成長。

二是過於高估自己。高估自己就會把預期定的很高,然後當現實跟預期不符時,人最容易焦慮,還會對自己失去自信,認為自己啥也不會。

三是喜歡追求速成。當下時代發展太快,很多人都想快速成為成功的人,所以各種21天課程都非常受歡迎。但21天並不能真正讓一個人逆襲,有人上了幾年的課,卻越來越焦慮,就是因為想短期爆發。

當然,除了以上三個原因,容易讓一個人焦慮的還有環境、恐懼、生理原因等等。但無論有多少原因,引發焦慮的本質不變,都是一個人想變得更好,苦於沒有方法不知該怎麼辦,或是對自己沒有自信而導致的。

如果想要自己提升控制情緒能力,變成更好的自己,提高做事成功率,《應對焦慮》書中的9種方法,就能幫到我們。

消除焦慮的5種方法,是獲得幸福,提高成功率的捷徑

焦慮的本質就是欲望或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想一下,我們在各種焦慮面前,是不是因為某個東西,不合自己的心意了?而焦慮控制的好,可能會變成情緒影響自己,而焦慮控制得不好,可能就會發脾氣,引發各種矛盾。

要知道,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在壞情緒下還能保持頭腦清醒處理問題的,所以,學會消除顧慮,是獲得幸福和成功的必修課。而《應對焦慮》書中的9種方法,分別是:

一、放鬆身體;

二、腹式呼吸;

三、思考問題從現實出發;

四、正視恐懼;

五、經常運動;

六、呵護自己;

七、簡化生活;

八、停止憂慮;

九、即刻應對。

但方法過多,也會讓人沒方向,因為我們解決問題,必須要總到問題根源,在根源上下功夫,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所以,我把9個方法,總結為解決焦慮的5個步驟:

第一步:搞清焦慮和需求之間的距離,對症下藥

一個人不會無緣由的發脾氣,或者焦慮,一定是有原因的。當我們焦慮時,首先就要養成習慣,問一下自己,你怎麼不開心了?有什麼需求沒有被滿足嗎?

這個時候,你就會看清楚當下自己在做什麼事情,以及想要達成什麼結果。比如,你希望愛人在520時,送你一件禮物,結果愛人啥也沒送,這個時候你的焦慮就是,你希望被重視被愛被關心沒有得到滿足,你就開始焦慮,對方是否真的愛你。

當你找到問題的根源,知道自己什麼地方沒有被滿足的時候,你就把它寫下來。然後你就可以去到第二步。


第二步:你想要的,是必須別人給你的,還是自己也可以給

很多人都覺得幸福是別人給的,事實上,幸福是一種能力,一個擁有幸福能力的人,做什麼事情都是幸福的。因為他會把所有重要的東西,都掌控在自己的手裡。你來了,我會是一種幸福,你不來我自己也有另外一種幸福。

大多數人不幸福,是因為等待。把自己的幸福權利,交到別人的手裡,獲得幸福的概率自然要小很多。比如,我們坐飛機總有晚點的時候,一般我會在等飛機的時候看書,或者是點評書評等待。

如果晚點了,我正好可以多做一點事情。如果你總是把晚點作為聚焦點,期待飛機不要晚點,有期待必有失望,有失望必有情緒。

所以,你看看你想要的東西,你是需要別人給你的,還是你自己也可以給自己的,或者有另外一種東西可以替代的。永遠不要把自己的情緒或命運,交到別人的手裡,幸福就會容易很多,情緒自然就好控制的多。

第三步:列出要付出那些行動,才能獲得你想要的東西

既然我們知道,幸福也可以自己給,那麼我們就要知道怎麼給。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要的幸福是什麼?愛?錢?物質?不管你想要的是什麼,寫下來。

其次,你需要考慮,得到這些東西,你需要做什麼,而你當下又做了什麼。有很多人一邊懶惰一邊焦慮自己沒有發展,這真的很讓人無力。

任何幸福和成功,都是行動量化後質變的結果,沒有量你很難有試錯的機會。成功就是試錯試出來的,如果你只行動一次,錯了,你放棄了,可能一輩子也就這樣了。但你如果行動100次,錯了一次,再繼續試錯就是了,直到找到那個成功或幸福的方法。

不要讓自己停留在思考的層面,思考過後要立即行動。三思而後行,是一定要有行的,而且是考慮好馬上就要行動,否則你就會陷入無限準備的焦慮中。


第四步:降低初始預期,給自己多一點成長空間

我見過所有焦慮的人,都是恨不得自己一天就能成為比爾蓋茨、巴菲特。你想一下,即便是巴菲特,他在遇見他合伙人查理˙芒格之前,投資也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直到遇見了查理˙芒格,制定了12條投資法則,才慢慢的成為了投資界的傳奇。

如果一個人對開始的自己就要求很高,這不叫有進取心,這叫痴心妄想,暴發戶心態。但凡這樣想的,結果大多都會半途而廢,嚴重的還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因為馬上能夠獲得高收益的大多數都是陷阱。

我經常說竹子定律,我們一定不要把注意力聚焦在竹子最後爆發長到15米的6周,而是要看見爆發成長前4年的它們都做了什麼。你的狀態多數都是竹子4年前的狀態,而不是竹子4年後的狀態。

你要是模仿竹子4年後6周漲到15米,沒有4年的紮根,一陣風來了,會產生什麼結果,你會摔得很慘。

第五步:養成早起運動的習慣,建立強大的自信心

早起健身,除了可以保持身材,最重要的是早起鍛鍊後一天都很精神,而只要你早上鍛鍊後,你就會發現這一天自己的心情都會非常好。為什麼?因為鍛鍊能夠建立一個人的自信,自信有力,做什麼都會順利。

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企業家,早上起來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晨練了。其實運動不僅能夠建立自信心,還能開發一個人的智力,以及一個人的反應能力,我自從愛上打羽毛球之後,感覺自己看事情都通透了許多。

有本書叫做《運動改變大腦》,說的就是通過運動的方法,改變大腦考慮事情的思維模式,從而提升智商。

如果你一直處於焦慮中,你可以試一試用這5個步驟,看看是否能夠緩解,但也不要期望它是神丹妙藥。只要你去做了,你一定會發現有一點緩解,試的次數多了,問題才能徹底解決。


成功的最大敵人,是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制

在成功路上,我們會把他人當做對手和敵人,然後拼命的想超越,其實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我想你一定聽過這句話:一個人能控制住自己是很有本事的,因為人性難違,能夠反人性的大多數都是成功人士。

正如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敵人來了,我們可以不予理睬,實在不行就幹掉,但你能幹掉自己嗎?能不理睬你自己嗎?不理睬最後可能就是抑鬱症,抑鬱症發展到最後,就是自己幹掉自己。

可見控制情緒的重要性,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會讓周圍的人望而卻步,會把許多稍縱即逝的機會白白浪費掉,因為情緒會遮蔽你的雙眼。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幸福和成功的權利,牢牢抓在自己的手裡,而不是期待在別人的身上,你做了什麼就會收穫什麼。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而不息。共勉。


(本文作者:鏡曉嫻,高效閱讀變現教練,鏡姐夢想領讀會創始人,《60分鐘高效閱讀》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多媒體平臺原創作者。)

相關焦點

  • 全球有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需要面對焦慮,打破焦慮!
    文/肖玉航 中玉資本首席經濟學家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指出:有近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每40秒就有1人死於自殺,然而全球範圍內只有少數人可以獲得優質的精神衛生服務。在中低收入國家,患有精神、神經和藥物濫用障礙的人中,超過75%的患者沒有得到任何治療,應大規模增加對精神衛生服務的投資。個人認為這種精神障礙很大程度大多與過度焦慮密切相關,需要面對焦慮,打破焦慮。
  • 為孩子清除人生路上的一切障礙?美國「掃雪機父母」成主流(雙語)
    前一陣的美國大學招生舞弊案暴露出了一批「掃雪機父母」,這種父母就像掃雪機一樣披荊斬棘,為孩子清除人生路上的一切障礙。但是專家表示,這種育兒方式其實很落後。   Move over, helicopter parents.
  • 【DSM-5】廣泛性焦慮障礙
    5. 肌肉緊張。6. 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狀態,或休息不充分的、質量不滿意的睡眠)。D. 這種焦慮、擔心或軀體症狀引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E.在其他國家,該障礙12個月的患病率為0.4%-3.6%。終生患病的風險為9.0%。女性經歷廣泛性焦慮障礙的概率可能是男性的2倍。患病率在中年達到頂峰,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降低。歐洲人後裔比非歐洲人後裔(例如,亞洲人、非洲人、印第安人和太平洋島嶼居民)更容易經歷廣泛性焦慮障礙。
  • 帶多種軀體化症狀焦慮抑鬱混症患者康復經驗,如何應對睡眠障礙
    帶多種軀體化症狀焦慮抑鬱混症患者康復經驗,如何應對睡眠障礙首先,祝大家雙節安康!另外,因某一些原因,我發表的應對抑鬱、焦慮、強迫,雙相情感障礙,恐慌症等之下的各種古靈精怪的軀體化應對緩解方法沒能得到通過
  • 分手後,必讀的5大挽回秘籍,讓挽回成功率提升5倍!
    如果在確定ta不是劈腿,另有新歡的情況下,這5大秘訣教你挽回舊愛,讓挽回成功率提升5倍!1,找到分手的原因,不要因為著急而做錯事俗話說「任何詩情都是存在因果關係的」,你們之所以走到分手這個地步,肯定是有原因的。
  • 走近焦慮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
    在中國,焦慮障礙的終身患病率高達7.57%,是各類精神障礙中最高的。但現實中焦慮障礙的識別率和治療率並不理想,很多患者飽受數年痛苦後才走進精神科診室。因此我們有必要提高對焦慮障礙的認識。如果您看過本公眾號題為 「焦慮障礙,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用連結的形式)的科普文章,那您已對焦慮障礙有了初步認識。今天,我們再來詳細介紹一下焦慮障礙中兩個代表性的疾病:廣泛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
  • 個體化的治療失眠和焦慮障礙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馮朱曉 朱健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 今年的主題是預防自殺。當天,廣東首個「失眠與焦慮障礙診療中心」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揭牌成立。該院心理精神科主任和學科帶頭人範長河教授指出,此次「失眠與焦慮障礙診療中心」的成立,將為失眠、焦慮障礙患者提供系統綜合診療服務,幫助恢復正常生活。其實,大部分人群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亞健康和輕性心理障礙,應當關注輕症、防微杜漸,才能真正預防和減少嚴重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
  • 如何有效應對考試焦慮?
    在學生之中,存在的考試焦慮主要有兩種趨向:一種是臨到考試之前開始感到緊張和焦慮;一種是在學習過程中長期存在學習焦慮,而一到考試之前則表現更為強烈。兩者都是由考試這一緊張情景直接觸發的,小王的焦慮屬於前者,對自己缺乏信心所導致。臨近中考、高考,孩子和父母會感到壓力和焦慮是正常現象。壓力和焦慮都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如何有效科學應對。
  • 專家漫話——焦慮障礙
    「焦慮」一詞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明天期末考,我焦慮的一晚上沒睡好!」「要見未來的嶽父嶽母,我好焦慮呀!」「今天領導又加了任務,我太焦慮了!」那到底什麼是焦慮呢?在遇到壓力、困難、挑戰、危險時,我們會出現擔心、緊張、不安、煩躁、恐懼等情緒,這就是「焦慮」,是人類最普遍的情緒之一。
  • 《應對焦慮》讀書隨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對每個人都很重要的書《應對焦慮》。今年夏天,一場突發事故降臨到我身上,高速上,我被一輛失控轎車撞飛出十幾米遠。幸運的是,我活了下來,不幸的是,患上了嚴重的焦慮症(創傷後應激障礙)。直到讀完這本書,通過書中提到應對焦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讓我從嚴重焦慮中走出來,重新感受世間美好。所以,我想把它分享給你,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 自閉症是神經系統功能障礙,障礙被清除,孩子就一天天地變好了
    (5)味覺感受細胞每10天更新一次,過了10天,他就會非常配合吃營養素了。從我給您做線上調和到現在是第六天。日常生活選擇包括:食物選擇、有氧運動&玩耍、睡眠質量、情緒狀態(避免緊張、焦慮、害怕、恐懼等)、信念、陽光等。如今我們看到的問題大部分是我們的生活方式與基因天性不和諧導致的。值得慶幸的是,只要我們能夠做出改變,就能夠把我們的基因還原到其原本的程序中,而且,我們還能夠重新給我們的DNA編程。
  • 從心開始心理諮詢師提醒:警惕進食障礙!
    進食障礙是女性中出現率最高的精神障礙之一,暴食症的發生率,女性是男性的5倍。不安全依戀的兒童或嬰兒可能無法以健康的方式處理情緒,可能會使用食物作為應對方式。自我調節問題會繼而產生諸如厭食症、貪食症、衝動性過度進食、焦慮和抑鬱這樣的症狀。
  • 漏鬥記單詞法,單詞記憶效果提升10倍以上!
    如果你記憶單詞是死記硬背,那麼你的英語成績一定很難突破120+在單詞上花費大量時間,會鎖死你英語成績提升的空間!
  • 活在焦慮中的「割草機父母」:主動出擊,掃清前方一切障礙
    ,離危險遠N步。為了讓孩子成功,他們不遺餘力地幫孩子掃清著前路的障礙。」但對「割草機式」的家長來說,改變做孩子萬能管家的習慣太難了,他們總是把所有困難都清除乾淨。一路走來,你已經為自己創建了一個隨時隨地為孩子處理事情的角色,所以會越來越糟,因為你的巨嬰已經無法獨自應對基本的生活問題了。你給孩子掃清障礙的做法,恰恰會阻擋孩子成人獨立。
  • 張郃為什麼是司馬懿奪權路上最大障礙?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 」   還不知道司馬懿奪權路上最大障礙試誰的讀者,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在三國末期,諸葛亮六出祁山進行北伐,雖然沒有取得理想的戰果,也沒能進取關中,但是卻殺了曹魏一員大將,引以為是諸葛亮大功,但是最終此人的死卻是為司馬懿做嫁衣,從此三家歸晉再無障礙!
  • 國內10大試管嬰兒醫院,哪家成功率最高?
    而臨床活產率是指孩子成功出生,即成功出生率。   原來如此,細想來臨床妊娠率作為評估試管嬰兒的評估指標並不科學,因為妊娠後有流產的風險,並且隨著促排周期的增多,流產率是會逐漸增大。所以在國際上,已將臨床活產率/累計活產率,作為評估試管嬰兒的有效指標。
  • 提升2012小升初面試成功率九個技巧
    小升初面試攻略:提升面試成功率九個技巧。說起面試,不少家長都慨嘆比自己找工作還累。9個技巧幫你提升孩子面試成功率。   一、 提前3個月準備面試   造成面試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訓練。經常參加演講比賽或者演出活動的孩子通常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放鬆。所以,家長提前幾個月就應該跟孩子一起為面試做準備。除了多從「小升初」過來人那裡了解學校的面試程序和必問題目外,還要有意識地和孩子在家裡進行模擬演講。
  • 廣泛性焦慮障礙與新訂逍遙散
    臨床上可分為廣泛性焦慮障礙(慢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急性焦慮障礙)兩種表現形式。 廣泛性焦慮障礙是最常見的焦慮障礙,在普通人群中年患病率在1.9%-5.1%,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筆者所在單位的中醫門診,身心疾病佔門診量的40%左右,精神障礙類疾病則佔據20%左右,焦慮障礙、抑鬱障礙最為常見。
  • 資深IT宅男:約會成功率最高的5大神器
    1、沒有人不渴望與自己深愛的人長久相伴,但全球至少10億人未能實現。2、每個人對另一半都有自己獨特的標準,並且標準的穩固有賴於蠻長的感情體驗。3、由於讓雙方都符合對方的最低標準概率偏低,故幾乎所有人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財富進行試錯以提高概率,直至成功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