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鏡曉嫻
你知道阻礙一個人成功或幸福,最大的絆腳石是什麼嗎?就是它的焦慮情緒。細想一下,你一天中,有多少時間是被各種情緒消耗掉的?那焦慮是怎麼來的,看看下面情況,你有沒有經歷過。
不知道吃什麼,焦慮,浪費了你半個小時時間;
怕自己不如別人,焦慮,拼命想找成功的捷徑,結果發現所有的捷徑都是坑;
怕自己做不好工作,焦慮,然後猶豫要不要換工作,整天在矛盾中得過且過;
面對自己不會的事情,焦慮,想做又怕自己做不好,然後每天都在準備中度過。
還有很多因素會引發焦慮情緒,焦慮除了影響一個人工作效率外,嚴重的甚至還會影響身體健康。據心理學家研究證實:嚴重的焦慮症,會導致心跳加速、大量出汗、頭痛、噁心、胃部難受、疲勞、睡眠障礙等等。
而你也一定聽過這句話:本事越大的人脾氣越小,本事越小的人脾氣越大。因為本事大的人,通常都是控制情緒的高手,不會輕易表現自己的情緒,自然也不會輕易的發脾氣。一般你看見面帶微笑,特別柔和的人,大多都很有實力。
一個人能讓自己的情緒,長期處於穩定的狀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社會發展太快,很多人有點跟不上時代了,幾乎每個人都會有一點焦慮的情緒。而如何應對焦慮情緒,就成了當下每個人的必修課。
面對焦慮,我們應該怎麼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應對焦慮》書中提到了9個應對焦慮的方法。這本書的作者是焦慮問題專家埃德蒙·伯恩和心理學家洛娜·加拉諾一起寫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更多人,了解焦慮是怎麼產生的,然後焦慮來了,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所以,想要控制情緒,你必須要知道一個人為什麼會焦慮?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引發焦慮的有3大根本原因:
一是攀比。多數人就是因為把眼珠子,死死盯在別人的結果上,然後發現自己做不到,就開始焦慮。攀比沒有半點好處,如果要比,那就要對比,而不是攀比。對比兩者之間的行動差異,不要攀比結果,別人做了什麼,你沒做到,然後努力做到就會成長。所以攀比讓人焦慮,對比讓人成長。
二是過於高估自己。高估自己就會把預期定的很高,然後當現實跟預期不符時,人最容易焦慮,還會對自己失去自信,認為自己啥也不會。
三是喜歡追求速成。當下時代發展太快,很多人都想快速成為成功的人,所以各種21天課程都非常受歡迎。但21天並不能真正讓一個人逆襲,有人上了幾年的課,卻越來越焦慮,就是因為想短期爆發。
當然,除了以上三個原因,容易讓一個人焦慮的還有環境、恐懼、生理原因等等。但無論有多少原因,引發焦慮的本質不變,都是一個人想變得更好,苦於沒有方法不知該怎麼辦,或是對自己沒有自信而導致的。
如果想要自己提升控制情緒能力,變成更好的自己,提高做事成功率,《應對焦慮》書中的9種方法,就能幫到我們。
焦慮的本質就是欲望或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想一下,我們在各種焦慮面前,是不是因為某個東西,不合自己的心意了?而焦慮控制的好,可能會變成情緒影響自己,而焦慮控制得不好,可能就會發脾氣,引發各種矛盾。
要知道,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在壞情緒下還能保持頭腦清醒處理問題的,所以,學會消除顧慮,是獲得幸福和成功的必修課。而《應對焦慮》書中的9種方法,分別是:
一、放鬆身體;
二、腹式呼吸;
三、思考問題從現實出發;
四、正視恐懼;
五、經常運動;
六、呵護自己;
七、簡化生活;
八、停止憂慮;
九、即刻應對。
但方法過多,也會讓人沒方向,因為我們解決問題,必須要總到問題根源,在根源上下功夫,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所以,我把9個方法,總結為解決焦慮的5個步驟:
第一步:搞清焦慮和需求之間的距離,對症下藥
一個人不會無緣由的發脾氣,或者焦慮,一定是有原因的。當我們焦慮時,首先就要養成習慣,問一下自己,你怎麼不開心了?有什麼需求沒有被滿足嗎?
這個時候,你就會看清楚當下自己在做什麼事情,以及想要達成什麼結果。比如,你希望愛人在520時,送你一件禮物,結果愛人啥也沒送,這個時候你的焦慮就是,你希望被重視被愛被關心沒有得到滿足,你就開始焦慮,對方是否真的愛你。
當你找到問題的根源,知道自己什麼地方沒有被滿足的時候,你就把它寫下來。然後你就可以去到第二步。
第二步:你想要的,是必須別人給你的,還是自己也可以給
很多人都覺得幸福是別人給的,事實上,幸福是一種能力,一個擁有幸福能力的人,做什麼事情都是幸福的。因為他會把所有重要的東西,都掌控在自己的手裡。你來了,我會是一種幸福,你不來我自己也有另外一種幸福。
大多數人不幸福,是因為等待。把自己的幸福權利,交到別人的手裡,獲得幸福的概率自然要小很多。比如,我們坐飛機總有晚點的時候,一般我會在等飛機的時候看書,或者是點評書評等待。
如果晚點了,我正好可以多做一點事情。如果你總是把晚點作為聚焦點,期待飛機不要晚點,有期待必有失望,有失望必有情緒。
所以,你看看你想要的東西,你是需要別人給你的,還是你自己也可以給自己的,或者有另外一種東西可以替代的。永遠不要把自己的情緒或命運,交到別人的手裡,幸福就會容易很多,情緒自然就好控制的多。
第三步:列出要付出那些行動,才能獲得你想要的東西
既然我們知道,幸福也可以自己給,那麼我們就要知道怎麼給。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要的幸福是什麼?愛?錢?物質?不管你想要的是什麼,寫下來。
其次,你需要考慮,得到這些東西,你需要做什麼,而你當下又做了什麼。有很多人一邊懶惰一邊焦慮自己沒有發展,這真的很讓人無力。
任何幸福和成功,都是行動量化後質變的結果,沒有量你很難有試錯的機會。成功就是試錯試出來的,如果你只行動一次,錯了,你放棄了,可能一輩子也就這樣了。但你如果行動100次,錯了一次,再繼續試錯就是了,直到找到那個成功或幸福的方法。
不要讓自己停留在思考的層面,思考過後要立即行動。三思而後行,是一定要有行的,而且是考慮好馬上就要行動,否則你就會陷入無限準備的焦慮中。
第四步:降低初始預期,給自己多一點成長空間
我見過所有焦慮的人,都是恨不得自己一天就能成為比爾蓋茨、巴菲特。你想一下,即便是巴菲特,他在遇見他合伙人查理˙芒格之前,投資也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直到遇見了查理˙芒格,制定了12條投資法則,才慢慢的成為了投資界的傳奇。
如果一個人對開始的自己就要求很高,這不叫有進取心,這叫痴心妄想,暴發戶心態。但凡這樣想的,結果大多都會半途而廢,嚴重的還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因為馬上能夠獲得高收益的大多數都是陷阱。
我經常說竹子定律,我們一定不要把注意力聚焦在竹子最後爆發長到15米的6周,而是要看見爆發成長前4年的它們都做了什麼。你的狀態多數都是竹子4年前的狀態,而不是竹子4年後的狀態。
你要是模仿竹子4年後6周漲到15米,沒有4年的紮根,一陣風來了,會產生什麼結果,你會摔得很慘。
第五步:養成早起運動的習慣,建立強大的自信心
早起健身,除了可以保持身材,最重要的是早起鍛鍊後一天都很精神,而只要你早上鍛鍊後,你就會發現這一天自己的心情都會非常好。為什麼?因為鍛鍊能夠建立一個人的自信,自信有力,做什麼都會順利。
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企業家,早上起來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晨練了。其實運動不僅能夠建立自信心,還能開發一個人的智力,以及一個人的反應能力,我自從愛上打羽毛球之後,感覺自己看事情都通透了許多。
有本書叫做《運動改變大腦》,說的就是通過運動的方法,改變大腦考慮事情的思維模式,從而提升智商。
如果你一直處於焦慮中,你可以試一試用這5個步驟,看看是否能夠緩解,但也不要期望它是神丹妙藥。只要你去做了,你一定會發現有一點緩解,試的次數多了,問題才能徹底解決。
在成功路上,我們會把他人當做對手和敵人,然後拼命的想超越,其實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我想你一定聽過這句話:一個人能控制住自己是很有本事的,因為人性難違,能夠反人性的大多數都是成功人士。
正如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敵人來了,我們可以不予理睬,實在不行就幹掉,但你能幹掉自己嗎?能不理睬你自己嗎?不理睬最後可能就是抑鬱症,抑鬱症發展到最後,就是自己幹掉自己。
可見控制情緒的重要性,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會讓周圍的人望而卻步,會把許多稍縱即逝的機會白白浪費掉,因為情緒會遮蔽你的雙眼。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幸福和成功的權利,牢牢抓在自己的手裡,而不是期待在別人的身上,你做了什麼就會收穫什麼。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而不息。共勉。
(本文作者:鏡曉嫻,高效閱讀變現教練,鏡姐夢想領讀會創始人,《60分鐘高效閱讀》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多媒體平臺原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