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5】廣泛性焦慮障礙

2021-02-12 醫脈通精神科
《不讀書》第4期,醫脈通精神科聯合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精彩內容每周一期,不見不散!轉載及合作事宜請聯繫北京大學出版社。


A. 在至少6個月的多數日子裡,對於諸多事件或活動(例如,工作或學校表現),表現出過分的焦慮和擔心(焦慮性期待)。

B. 個體難以控制這種擔心。

C. 這種焦慮和擔心與下列6種症狀中至少3種有關(在過去6個月中,至少一些症狀在多數日子裡存在):

註:兒童只需1項。

1. 坐立不安或感到激動或緊張。

2. 容易疲倦。

3. 注意力難以集中或頭腦一片空白。

4. 易激惹。

5. 肌肉緊張。

6. 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狀態,或休息不充分的、質量不滿意的睡眠)。

D. 這種焦慮、擔心或軀體症狀引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

E. 這種障礙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例如,濫用的毒品、藥物)的生理效應,或其他軀體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

F. 這種障礙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來更好地解釋。例如,像驚恐障礙中的焦慮或擔心發生驚恐發作,像社交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症)中的負性評價,像強迫症中的被汙染或其他強迫思維,像分離焦慮障礙中的與依戀對象的離別,像創傷後應激障礙中的創傷性事件的提示物,像神經性厭食中的體重增加,像軀體症狀障礙中的軀體不適,像軀體變形障礙中的感到外貌存在瑕疵,像疾病焦慮障礙中的感到有嚴重的疾病,或像精神分裂症或妄想障礙中的妄想信念的內容。

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基本特徵是對於諸多事件或活動產生過度的焦慮和擔心(焦慮性期待)。緊張度、持續時間或焦慮和擔心出現的頻率都與現實可能性或預期事件的衝擊不成比例。個體發覺很難控制擔心的情緒,難以令擔心的想法不打攪注意力,無法專注於手頭上的任務。有廣泛性焦慮障礙的成年人經常擔心常規的生活情況,例如,可能的工作責任、健康狀況和財務帳目、家庭成員的健康、擔心不幸的事兒會發生在孩子身上,或一些很小的事情(例如,做家務或約會遲到)。有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兒童傾向於過分擔心他們的能力或表現的水準。在這個障礙的病程中,擔心的焦點會在不同主題之間遷移。

用來鑑別廣泛性焦慮障礙與非病理性焦慮的特徵為:

第一,與廣泛性焦慮障礙有關的擔心是過度的,且通常顯著幹擾心理社交功能,然而日常生活性的擔心不過度且更可控,當更為緊急的事情出現時,可以暫時放下。

第二,與廣泛性焦慮障礙有關的擔心更廣泛、明顯、令人痛苦,病程更長,在沒有促發因素的前提下頻繁發生。一個人對生活狀況的焦慮越廣泛(例如,財務情況、孩子的安全、工作業績),他的症狀就越可能符合廣泛性焦慮障礙的診斷標準。

第三,日常的擔心伴隨軀體症狀(例如,坐立不安,感覺緊張或煩躁不安)的可能性較小。有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個體會報告由於持續的焦慮和相關的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領域受損所致的主觀痛苦。

除了焦慮和擔心外,還需具備下列額外症狀中的至少三種:坐立不安,感覺緊張或煩躁,容易疲勞,注意力集中困難或思維出現空白,易激惹,肌肉緊張,睡眠紊亂;而在兒童身上,只需具備一種額外症狀即可。

與肌肉緊張有關,可能出現震顫、抽搐、感覺顫抖、肌肉酸痛。許多有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個體也經歷過軀體症狀(例如,出汗、噁心、腹瀉)和過度的驚跳反射。自主神經過度覺醒的症狀(例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眩暈)在廣泛性焦慮障礙中不如其他焦慮障礙中明顯(例如,驚恐障礙)。那些與應激有關的其他疾病(例如,腸易激症候群、頭痛)頻繁伴隨廣泛性焦慮障礙。

美國普通社區的青少年12個月的廣泛性焦慮障礙患病率為0.9%,成年人為2.9%。在其他國家,該障礙12個月的患病率為0.4%-3.6%。終生患病的風險為9.0%。女性經歷廣泛性焦慮障礙的概率可能是男性的2倍。患病率在中年達到頂峰,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降低。

歐洲人後裔比非歐洲人後裔(例如,亞洲人、非洲人、印第安人和太平洋島嶼居民)更容易經歷廣泛性焦慮障礙。而且,來自發達國家的個體比非發達國家的個體報告在他們的一生中曾經歷過符合廣泛性焦慮障礙診斷標準的症狀的可能性要大。

許多有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個體報告他們在整個生命中都感到焦慮和緊張。廣泛性焦慮障礙起病的中位年齡為30歲,而起病年齡的跨度很大。這一障礙起病的中位年齡比其他焦慮障礙更晚。過度擔憂和焦慮的症狀可能發生在生命早期,但後來表現為焦慮的氣質。該障礙很少在青春期之前起病。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症狀傾向於是慢性的,在一生中有加重和減輕,經常在該疾病的臨床症狀和亞臨床症狀的形式之間波動,完全緩解的概率非常低。

廣泛性焦慮障礙的臨床表現在一生中相對穩定。在不同年齡群體間最主要的差異是個體擔憂的內容。兒童和青少年更多地擔憂學業和體育成績,而老年人更多地擔憂家庭的幸福和他們自己的身體健康。因此,個體擔憂的內容與其年齡相符。年輕人比老年人經歷的症狀更為嚴重。

在生命越早期體驗符合廣泛性焦慮障礙症狀的個體,可能會有更多的共病,也可能在功能上造成更嚴重的受損。慢性軀體疾病的出現可以成為老年人過度擔心的嚴重問題。在那些體弱的老年人中,因為擔憂安全(特別是跌倒),可能會限制他們的活動。在那些早期認知受損的個體中,似乎會更過度地擔憂。例如,那些看起來過度擔憂東西的位置的個體,考慮到其認知損害,應該被認為是現實的擔憂。

有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兒童和青少年,經常焦慮和擔憂他們在學校或運動會上的成績或能力,即使當他人並未評價他們的成績。他們可能存在對準時的過度在意。他們也可能擔憂災難性事件,例如地震或核戰爭。有該障礙的兒童可能過度遵守紀律,是完美主義者,對自己不確定,傾向於對不完美表現過度不滿而一再返工。他們經常過分熱衷於尋求確認和被贊同,對自己的成績和其他擔憂之事需要過多的反覆確認。

在兒童中,廣泛性焦慮障礙可能被過度診斷。當考慮兒童是否可診斷為這一障礙時,需對兒童期其他焦慮障礙和其他精神障礙進行全面的評估,以確定這些擔憂是否可以更好地用其他障礙來解釋。分離焦慮障礙、社交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通常伴隨著擔憂,他們與廣泛性焦慮障礙中所描述的擔憂相似。例如,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兒童可能擔憂在學校的成績,因為害怕被羞辱。關於擔憂疾病可能更好地用分離焦慮障礙或強迫症來解釋。

氣質的:行為抑制,負面情感(神經質),以及對傷害的迴避,與廣泛性焦慮障礙相關。

環境的:儘管兒童期負性事件和養育中的過度保護與廣泛性焦慮障礙有關,但不確定是否有環境因素與廣泛性焦慮障礙有特定關聯,做診斷時,環境因素既不是必需的,也不是充分的。

遺傳與生理的:經歷廣泛性焦慮障礙風險的個體有三分之一是遺傳的,這些遺傳因素與神經質風險重疊,與其他焦慮和心境障礙共享,尤其是重性抑鬱障礙。

在廣泛性焦慮障礙的表現上,存在相當多的文化差異。例如,在一些文化中,軀體症狀在障礙表現中很突出,反之,在另外一些文化中,認知症狀更為突出。初始表現比後期表現在這一差異中更為明顯,因為隨著時間推移,更多症狀被報告。尚無信息顯示過度擔憂的傾向是否與文化有關,儘管被擔憂的主題可以有文化的特異性。重要的是,當評估有關特定情境的擔憂是否過分時,需考慮社會和文化的語境。

臨床環境下,女性比男性更多地被診斷為廣泛性焦慮障礙(表現為該障礙的個體中大約55%-60%為女性)。流行病學研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個體是女性。經歷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女性和男性似乎擁有相同的症狀,但是表現為不同的共病模式,在患病率上也體現出性別差異。女性中,共病很大程度上限於焦慮障礙和單相抑鬱;而男性中,似乎更多地並發物質使用障礙。

不論在家庭中還是在工作中,過度擔心損害了個體快速高效處理事務的能力。擔憂會耗時、耗力;與肌肉緊張有關的症狀,緊張或焦躁不安的感受,倦怠,難以集中注意力,以及睡眠紊亂都會加重損害。重要的是,過度擔憂可能會損害有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個體鼓勵其孩子的自信的能力。

不考慮共病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也與顯著的殘疾和痛苦有關,絕大多數不在養老機構居住的個體為中度到重度殘疾。在美國,每年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個體殘疾天數達到1.1億天。

由於其他軀體疾病所致的焦慮障礙:如果基於病史、實驗室檢驗或體格檢查,可判斷個體的焦慮和擔憂是其他特定軀體疾病(例如,嗜鉻細胞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生理效應,就應診斷為與其他軀體疾病有關的焦慮障礙。

物質/藥物所致的焦慮障礙:將物質+藥物所致的焦慮障礙與廣泛性焦慮障礙相鑑別,可通過判定一種物質或藥物(例如,濫用的藥物、接觸毒素)是否與焦慮在病因學上相關。例如,只在飲用大量咖啡後才產生的嚴重焦慮將被診斷為咖啡因所致的焦慮障礙。

社交焦慮障礙: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通常有預期焦慮,集中於即將到來的社交情境,那時他們必須表演或被他人評判,然而,無論是否被評判,有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個體都會擔憂。

強迫障礙:有幾個特徵可以將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個體的過度焦慮與強迫症的強迫性思維相區分:在廣泛性焦慮障礙中,焦慮的焦點是即將來臨的問題,是對未來事件的非正常的過度擔憂。而在強迫症中,強迫思維是不恰當的觀念,體現為侵入性或不想要的想法、衝動或畫面。

創傷後應激障礙和適應障礙:焦慮在創傷後應激障礙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果焦慮與擔憂可以被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症狀更好地解釋,就不能診斷為廣泛性焦慮障礙。適應障礙中也可能存在焦慮,但只有當不符合任何其他障礙(包括廣泛性焦慮障礙)的診斷標準時,才能使用這個診斷。而且,在適應障礙中,焦慮的產生是對能確認的應激源的反應,在應激源產生後的3個月內起病,在應激源或其後果終結後,持續不超過6個月。

抑鬱、雙相與精神病性障礙:廣泛性焦慮/擔憂是抑鬱、雙相和精神病性障礙常見的相關特徵,如果過度的擔憂只發生於這些疾病的病程中,那就不能獨立診斷為廣泛性焦慮障礙。

那些表現符合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個體也可能符合或同時符合其他焦慮和單相抑鬱障礙的診斷標準。與這些共病模式有關的神經質或情緒的易變性,和這些障礙共享氣質和遺傳以及環境風險因素,儘管也有可能獨立存在。與物質使用、品行、精神病性、神經發育和神經認知障礙的共病較少見。

往期回顧:

第1期:【DSM-5】社交焦慮障礙

第2期:【DSM-5】失眠障礙

第3期:【DSM-5】創傷後應激障礙


相關焦點

  • 走近焦慮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
    在中國,焦慮障礙的終身患病率高達7.57%,是各類精神障礙中最高的。但現實中焦慮障礙的識別率和治療率並不理想,很多患者飽受數年痛苦後才走進精神科診室。因此我們有必要提高對焦慮障礙的認識。如果您看過本公眾號題為 「焦慮障礙,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用連結的形式)的科普文章,那您已對焦慮障礙有了初步認識。今天,我們再來詳細介紹一下焦慮障礙中兩個代表性的疾病:廣泛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
  • 廣泛性焦慮障礙與新訂逍遙散
    臨床上可分為廣泛性焦慮障礙(慢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急性焦慮障礙)兩種表現形式。 廣泛性焦慮障礙是最常見的焦慮障礙,在普通人群中年患病率在1.9%-5.1%,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筆者所在單位的中醫門診,身心疾病佔門診量的40%左右,精神障礙類疾病則佔據20%左右,焦慮障礙、抑鬱障礙最為常見。
  • 廣泛性焦慮障礙成社會普遍的心理問題
    你有沒有出現總是過度擔心那些不可能發生或者發生概率很小的事情,或者一整天都感到緊張和焦慮,但是卻找不著原因。每個人都有焦慮的時候,但如果你的擔心和恐懼是持續存在的,它們幹擾了你的功能和讓你無法放鬆,這時你可能患有廣泛性焦慮障礙,這種障礙讓你的精神和身體都感到到疲憊。它會耗盡你的精力,幹擾你的睡眠,並把你的身體拖垮。
  • 廣泛性焦慮障礙,常見的焦慮症,一份案例
    國內在09年和17年分別對此疾病做過成人統計,基本上代表了兩代人的患病的基本趨勢,09年時國內統計下來有1.2%的人終生患病,而17年更新數據是5%,直線上升了3.8%,這得益於心理健康得到了重視,對心理疾病的恐懼心理得到了緩解,使更多的患者選擇進行治療,而不是將心理疾病埋藏在心裡。
  • 一例廣泛性焦慮障礙的臨床訪談
    問題一:初訪時雖然也看到了她的焦慮,但首先覺得焦慮不能解釋她拒絕長大、拒絕成長這件事,後來聽到她說發現爸爸出軌以後,從性格到人際交往都發生了一些變化,就從創傷的角度去考慮認為這是對自己成長的否定,不接納自己的變化,包括在人際交往方面也跟同學之間,就覺得自卑,因此最初考慮為邊緣型人格的問題。
  • ...我國焦慮障礙患病率近5%!快來自測你的焦慮指數,教你6招緩解技巧
    國家衛健委發布:我國焦慮障礙患病率近5%!最 新 消 息國家衛健委:我國焦慮障礙患病率近5%昨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常繼樂透露,近年來,我國居民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的人群逐漸增加,民眾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根據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焦慮障礙的患病率是4.98%。
  • 艾司西酞普蘭治療青少年廣泛性焦慮障礙:一項隨機雙盲對照研究
    廣泛性焦慮障礙(GAD)並不是「大人病」,在青少年中也很常見。SSRI、SNRI、認知行為治療(CBT)可有效減輕很多年輕GAD患者的焦慮症狀,改善功能水平,但仍有40%的患者療效不佳或無法耐受副作用。 利弊權衡之下,兩個關鍵的臨床問題有待解答:1. 特定抗抑鬱藥(如某種SSRI)針對青少年GAD的療效及耐受性如何?2.
  • 筆記|《變態》C6 焦慮障礙(中)
    (7)這種害怕或迴避不是由於某種物質或一般性軀體狀況所致的直接生理性反應,並排除其他精神障礙而引起的焦慮或恐怖性迴避。(8)如存在某種一般軀體情況或其他精神障礙,那麼標準(1)的害怕與之無關。註明亞型:特殊性社交恐怖症( 只限於某一兩種特殊場合)、廣泛性社交恐怖症(害怕涉及幾乎所有社交處境。這種廣泛性亞型通常要考慮患者具有迴避性人格障礙)。
  • 廣泛性發展障礙
    耶耶耶又是「2」送走了六年級我一直在想接下來會是幾年級,我內心祈禱千萬別是一年級,千萬別是一年級,儘管身邊的同事都在起鬨,教一年級吧,從頭再來,我還是感到恐懼和焦慮。對未知感到恐懼,因為我從未教過一年級,我認為和那麼小的孩子無法溝通,一切都是從零開始,一切都是瑣碎。結果天打五雷轟的果然是可怕的一年級。
  • 「廣泛性焦慮」:對於他們而言,生活到處暗藏著不幸
    焦慮情緒在生活中可謂是無孔不入。當我們遇到解決不了問題時,會不可控制的產生焦慮情緒。通常情況下,我們會努力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並以此來減輕焦慮。但當問題無法順利解決時,我們會變得更加焦慮,這就是「焦慮障礙」。
  • 焦慮障礙是精神疾病
    文/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近年來,從政府官員、企業員工到學生,因焦慮抑鬱自殺輕生的個案頻發,各類因精神疾病而放棄生命的新聞不絕於耳。「適度焦慮是生活中的一個正常部分。」廣東省神經心理學組組長、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腦系科主任潘小平教授指出,「當焦慮嚴重幹擾每天的生活,持續存在、不合理且無法抵抗,影響個體的生活、工作甚至社交時,便有可能是焦慮障礙,需要引起重視。」
  • 廣泛性焦慮症——診斷標準
    廣泛性焦慮症(廣泛性焦慮障礙),也就是慢性焦慮症。診斷要點:一是以持續性的原發性焦慮症狀為主;二是軀體症狀、精神症狀缺一不可;三是明顯影響社會功能,非常痛苦但無法擺脫;四是症狀至少已經有六個月。解讀:1、症狀必須是經常或持續。即使是入門級的輕症,症狀也至少是經常存在的。
  • 焦慮障礙軀體症狀 廣州治療焦慮症的醫院
    焦慮本身不是病,而是一種情緒,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發作(驚恐障礙)兩種形式。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症狀(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
  • 你可能焦慮障礙了
    焦慮障礙,是綜合性醫院精神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可起病於任何年齡,多發於40歲前,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即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即驚恐發作兩種形式。 1.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1)情緒焦慮: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患者經常出現與現實情境不符的過分擔心、緊張害怕,這種緊張害怕常常沒有明確的對象和內容。
  • 每天擔心這,擔心那,杞人憂天 丨我的廣泛性焦慮是怎樣形成的?
    小強的所思所想就是典型的廣泛性焦慮心理,他的種種擔心,是為了更好地做到防患於未然,試圖為最糟糕的情況做好打算。 廣泛性焦慮症並不是單一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是會受到思維方式、遺傳、家庭環境、生活中的突發狀況等的影響。
  • 父女帶你讀英文ICD-11(9)心境障礙、焦慮以及恐懼相關障礙
    張道龍 Daolong Zhang  畢業於芝加哥大學  美國執業精神科醫生張博 Connie Zhang 畢業於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心理學學士   羅耀拉大學Loyola 法學博士美國職業律師本期英語閱讀內容:【心境障礙
  • 媽媽變身催婚狂——老年期的廣泛性焦慮症
    其實,這都是廣泛性焦慮症惹的禍!廣泛性焦慮障礙是一種常見的焦慮障礙,患者的主要表現為處於一種長期的擔心、緊張、無法放鬆的狀態。廣泛性焦慮障礙和一般的擔心憂慮不同,它是一種彌散性的、過渡而不受控制的焦慮或恐懼。
  • 廣泛性焦慮症的主要特徵是什麼?它對我們的生活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廣泛性焦慮症的主要特徵是,慢性彌散的焦慮狀態。DSM-Ⅳ-TR把這種綜合症定義為至少持續六個月的,對幾種生活環境過度的、不可控制的擔憂。不可否認的是,我們許多人時不時也會擔憂家庭、金錢、工作和健康等問題。
  • 【巴學園微課堂預告】福利大放送:什麼是兒童廣泛性發展障礙(ADHD)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對於注意力不能夠集中、書寫及閱讀困難、與人交往溝通困難等此類兒童均被歸類為ADHD兒童(即廣泛性發展障礙兒童)。國內目前對此研究尚不充分。讀寫障礙症是ADHD的其中一類,是我們最常見的特殊學習困難,泛指在文章閱讀、書寫或拼字方面的障礙。讀寫障礙的問題,一般在初小階段浮現。很多讀寫障礙問題的孩子,都被誤以為是懶隨和不專心的一群。
  • 青年人群易患焦慮障礙 高校新生和職場新人尤需警惕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主任醫師吳文源教授指出,控制焦慮障礙的發病率,是全社會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要重視青年人群的心理健康,加強對疾病的正確認知,早識別、早治療,以減少焦慮障礙對未來生活的影響。   上海市心理諮詢中心諮詢部張海音主任介紹說,自身角色的轉換和來自外界環境的變化,常常會讓人感到壓力和緊張,出現偶爾的焦慮情緒無傷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