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擔心這,擔心那,杞人憂天 丨我的廣泛性焦慮是怎樣形成的?

2020-09-03 上海樂天心理諮詢

來訪者小強是國企一名普通員工,他的工作環境很好,同事也很友善,按說小強應該沒有什麼焦慮的事情。但他總是擔心很多事情,常常擔憂到經常失眠。


我問他,「每次焦慮的時候你都在擔心些什麼?」

小強:「我擔心的事情很多啊,幾乎沒有什麼是我不擔心的。我擔心工作無法順利完成,使同事和領導不滿意;我擔心跟朋友們相處時表現得不好,讓朋友們覺得我高傲,不願意繼續與我交往;我擔心自己掙得太少,找不到女朋友。」

如此聽起來,他擔心的事情還真不少。乍一聽還覺得擔心挺有道理的,不過再一想,這完全就是杞人憂天嘛!小強的所思所想就是典型的廣泛性焦慮心理,他的種種擔心,是為了更好地做到防患於未然,試圖為最糟糕的情況做好打算。

廣泛性焦慮症並不是單一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是會受到思維方式、遺傳、家庭環境、生活中的突發狀況等的影響。

廣泛性焦慮症患者傾向於過度思考,試圖通過這種思考方式預測哪裡會出錯,以便自己提前做好準備,預防出現這種情況。但是,正是這種對未來的過度擔憂使得人們的焦慮情緒越發強烈,日常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那麼,廣泛性焦慮是怎樣形成的呢?具體來說,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01. 焦慮思想的進化

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焦慮思想的存在是有一定作用的。正是因為有憂慮意識,我們的原始祖先才開始制訂計劃、思考未來,從而學會了耕作,開啟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在現代,焦慮思想會幫助我們評估風險,提前做好規避預防措施。也就是說,焦慮思想也在不斷地進化,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狀況。

02. 遺傳因素

研究表明,廣泛性焦慮症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大約有38%的遺傳可能。所以,如果你總是或多或少地感到焦慮,有深層焦慮的傾向,那麼你很有可能是天生的。

雖然這種焦慮會遺傳,但這並不代表人們就會長期焦慮下去,通過適當的調整,採用恰當的方法,廣泛性焦慮症極有可能會不再影響你的生活。

03. 家庭環境

廣泛性焦慮症會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在家庭成員缺失或是遭遇重大財務危機的家庭中,人們患上廣泛性焦慮症的可能性會增加。

另外,如果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因為擔心孩子而告誡他們「外面很危險」「陌生人都是壞人,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等,孩子就很可能認為外面的世界是十分危險的,存在各種各樣的災難,從而使其一直以消極的方式面對問題,形成廣泛性焦慮的思維。

04. 生活中的突發狀況

生活中的突發事件會激發人們患上廣泛性焦慮症,例如生重病、家中遭遇重大變故等生活中的波折。當然,有時候人們眼中的好事也會引發當事人的焦慮,例如,在工作中被委以重任,在生活中要生小孩等,這些都可能讓當事人感到責任重大,從而產生焦慮情緒,並引發廣泛性焦慮症狀。

寫在最後:

對大多數廣泛性焦慮症患者來說,引發他們焦慮的因素並不是單一的,很可能是多個各種各樣的綜合因素。不論是出於哪種原因,患者通過恰當的治療,都可以降低廣泛性焦慮症對自己的不利影響,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登錄樂天心理諮詢APP,選擇導師,幫你消除廣泛性焦慮症!

相關焦點

  • 總是擔心、焦慮、壓力大?心理學方法讓你不再胡思亂想、杞人憂天
    但是你越想控制周圍的一切,你就會感到越焦慮。這是一個需要打破的惡性循環:擔憂、試圖獲得控制、失敗、再次擔憂、重複。擔心那些你無法控制的事情,比如經濟狀況或別人的想法或者行為,會耗盡你想要做到最好所需要的精力。
  • 【DSM-5】廣泛性焦慮障礙
    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基本特徵是對於諸多事件或活動產生過度的焦慮和擔心(焦慮性期待)。緊張度、持續時間或焦慮和擔心出現的頻率都與現實可能性或預期事件的衝擊不成比例。個體發覺很難控制擔心的情緒,難以令擔心的想法不打攪注意力,無法專注於手頭上的任務。
  • 杞人憂天給我們告別焦慮的啟示
    杞人憂天,應該是最有名的最早焦慮故事了。 《列子·天瑞》中說,杞國有個人擔心天會塌、地會陷所以非常焦慮,成天的食不下咽,寢不安席。好在有個熱心人,努力地開導了他,讓他不要多想,告別了焦慮,找回了快樂。 這則寓言,原意是要提倡「順乎自然,無為而治」,這是
  • 走近焦慮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
    如果您看過本公眾號題為 「焦慮障礙,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用連結的形式)的科普文章,那您已對焦慮障礙有了初步認識。今天,我們再來詳細介紹一下焦慮障礙中兩個代表性的疾病:廣泛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也稱「慢性焦慮」,核心特徵是
  • 「廣泛性焦慮」:對於他們而言,生活到處暗藏著不幸
    焦慮情緒在生活中可謂是無孔不入。當我們遇到解決不了問題時,會不可控制的產生焦慮情緒。通常情況下,我們會努力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並以此來減輕焦慮。但當問題無法順利解決時,我們會變得更加焦慮,這就是「焦慮障礙」。
  • 廣泛性焦慮障礙成社會普遍的心理問題
    「我總是想東想西的,腦子裡充滿了奇奇怪怪的想法啊!」「他2個小時都沒有回覆我的電話,他定是出了什麼事吧!「我總是失眠,卻也不知道在擔心什麼!」你有沒有出現總是過度擔心那些不可能發生或者發生概率很小的事情,或者一整天都感到緊張和焦慮,但是卻找不著原因。每個人都有焦慮的時候,但如果你的擔心和恐懼是持續存在的,它們幹擾了你的功能和讓你無法放鬆,這時你可能患有廣泛性焦慮障礙,這種障礙讓你的精神和身體都感到到疲憊。它會耗盡你的精力,幹擾你的睡眠,並把你的身體拖垮。
  • 每天焦慮抑鬱,怎麼辦?
    每天焦慮抑鬱,怎麼辦?焦慮是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負性情緒體驗,適度的焦慮能提升人的工作學習效率,開發人的潛能。但過度的焦慮會使人內心出現衝突,糾結,痛苦,還會出現軀體症狀,睡眠飲食障礙,交往障礙,影響身體健康等,所以研究焦慮的特點規律和消除焦慮的方法,是心理學從業者研究解決的重點。
  • 廣泛性焦慮障礙與新訂逍遙散
    臨床上可分為廣泛性焦慮障礙(慢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急性焦慮障礙)兩種表現形式。 廣泛性焦慮障礙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精神性焦慮:精神上的過度擔心是核心症狀,有些表現為對具體事件擔心,但更多患者是不能意識到自己擔心的對象或內容,總是出現提心弔膽、惶恐不安的感受。
  • 一例廣泛性焦慮障礙的臨床訪談
    督導解答: 你得反思:一個人告訴你從小因為可能政府來抓就不能在家裡正常生活,想家且表現出明顯的焦慮;回了家突然又被說「長大了」,擔心的是「假如父母要我去工作呢,還要嫁人呢,可我都幹不了這些事!」那還不如別長大,就當小孩嘛,這都是焦慮情緒在背後。
  • 媽媽變身催婚狂——老年期的廣泛性焦慮症
    最近幾個月小玫覺得媽媽更是變本加厲,幾乎每天都在要在她耳邊嘮叨:」你這個年紀還沒有男朋友,真讓人操心「「你說你這耽誤下去,以後一個人怎麼辦?!」……起初小玫覺得母親是替她著急,表現有點過度而已。但漸漸地發覺事情不對勁了!
  • 《我焦慮得頭髮都掉了》:認知行為療法,我不再擔心孩子的焦慮症
    兒子很苦惱,我也很苦惱。直到看了美國認知心理學家羅伯特·L·萊希的著作《我焦慮得頭髮都掉了》,我才吃了定心丸,只要下定決心想好起來,採用正確的認知行為療法,我家兒子完全可以突破這些禁錮,化繭成蝶的。它產生了太多的焦慮,掌控著我們的思維,讓我們煩惱過去,擔心未來,此外什麼也看不見。我們在某種程度上相信,這些擔心是有道理的,我們需要這樣做。我們以為,重視大腦告訴我們的想法,就可以避開災難,抓住更多生活的美好。
  • 廣泛性焦慮障礙,常見的焦慮症,一份案例
    國內在09年和17年分別對此疾病做過成人統計,基本上代表了兩代人的患病的基本趨勢,09年時國內統計下來有1.2%的人終生患病,而17年更新數據是5%,直線上升了3.8%,這得益於心理健康得到了重視,對心理疾病的恐懼心理得到了緩解,使更多的患者選擇進行治療,而不是將心理疾病埋藏在心裡。
  • 繪本丨《傑克的擔心》怎麼擺脫擔心的焦慮情緒
    今天給大家介紹《傑克的擔心》這一本繪本,相信小朋友們都有緊張和擔心的時候,那你怎麼排解自己的緊張和擔心呢?當你就是擺脫不掉你的擔心時,你會怎麼做?是告訴爸爸媽媽還是自己一個人,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傑克的擔心》這本繪本,看傑克是怎麼面對自己的擔心的?
  • 「十月懷胎九個怕」,孕期中準媽媽的各種擔心,其實都是小事
    >對危險的恐懼要比危險本身可怕一萬倍——《魯賓遜漂流記》人的性格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很不一樣,樂觀的人即使遇到困難也十分積極,而悲觀的人總是會杞人憂天,不過對於轉變身份,進入到準媽媽角色中的孕婦們,可不要過度焦慮。
  • 奶爸擔心1歲孩子考不上211大學:未雨綢繆,還是杞人憂天?
    我不知道這個孩子是不是天賦稟異,天生就無比愛學習,而且怎麼學都不累、不困,但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不去蹦蹦跳跳,反而十分乖巧地坐在書桌前學習到這麼晚,總讓人覺得有些怪怪的。這讓別的家長看了,恐怕也少不了和自己的孩子對比吧,這一對比,會不會更焦慮?
  • 奶爸擔心1歲孩子考不上211大學:未雨綢繆,還是杞人憂天?
    本來,筆者(超人爸爸)以為對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已經有比較充分的認識了,然而最近密集發生的三件事,還是刷新了我的認知。第一件:一年級小學生,寒假做了376套卷子。這是在一個綜藝節目裡,虎媽對自己一年級的兒子要求甚嚴,每天都會給他布置很多額外的家庭作業。
  • 焦慮的真相,露出了驚人的野蠻
    死神說:「我要去帶走100個人。」那個人說:「好可怕!我提醒一下大家!」於是他到處向別人散播死神的這一計劃。夜晚降臨的時候,他又一次遇到了死神:「你說要帶走的是100人,可是為什麼有1000人死了?」死神淡定地說,「我的確帶走了100個人。但焦慮帶走了更多的人。」
  • 家長過度擔心孩子未來,教育焦慮在作怪
    &34;女兒拿著我的手機已經玩了數個小時,我便示意她看會書,放鬆神經。他不停搖頭,&34;不知為何,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她將來失敗的樣子。我立刻奪過手機,催促她看書。其實家長過度擔心孩子的未來,是教育焦慮在作怪,主要有這三個原因。
  • 一課譯詞:杞人憂天
    [Photo/Pexels]「杞人憂天」,「杞」是「古代地名(the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憂」的意思是「擔憂、焦慮(worry)」。「杞人憂天」字面意思是杞國人擔心天會塌下來(The man of Qi was afraid that the heavens were about to fall on him),比喻缺乏根據或不必要的擔心和憂慮(unnecessary worry,excessive anxiety),與英文俗語「meet trouble half-way」意思相近,表示「to worry, grow anxious
  • 如何確定自己對一件事的考慮是未雨綢繆還是杞人憂天?
    如何確定自己對一件事的考慮是未雨綢繆還是杞人憂天?未雨綢繆,意思是趁著天沒下雨,先修繕房屋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預防意外的事發生。換句話講,對一件必然會發生,但是不確定什麼時候會發生的事,並且這件事對我們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我們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且發生時可以安心,這種行為就是未雨綢繆。杞人憂天意思是總是去憂慮那些不切實際的事物。杞人憂天一詞出自《列子》,杞國有個人擔心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依託,便食不下咽,寢不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