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公司副總裁江波:網際網路法院為網際網路行業提供裁判引導和規則保障

2020-10-03 最高人民法院
9月23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網際網路法院工作座談會,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出席會議並講話。騰訊公司副總裁江波在座談會上發言,對網際網路法院建設提出了意見建議。

江波說,網際網路法院的改革探索成果讓網際網路企業受益頗多。最高人民法院依託網際網路發展的技術與產業優勢,不斷加強網際網路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尤其是網際網路法院在信息化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整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很多方面已經處於領先位置。

關於網際網路法院和智慧法院建設的下一步發展,他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積極研究技術賦能司法新場景,探索符合行業特點的司法新舉措。

第一,加強區塊鏈深度應用,明確司法適用規則。建議最高人民法院牽頭制定法院區塊鏈平臺與外部存證鏈進行對接的標準規範,與符合要求的外網存證鏈積極對接,打破電子證據傳輸壁壘。同時,積極制定區塊鏈證據司法認定規則與審查標準,規範存取證行為,提高司法存證認定效率。

第二,對接行業場景,加快類案批量審判。一方面進一步打通包括智慧財產權、金融、醫療、交通等行業場景埠,提取行業要素信息,構建結構化知識圖譜,打造類型化案件審判系統;另一方面,融合大數據應用、證據信息比對、要素式速裁、文書自動生成等技術推進類案批量化審理,創新審判模式。

第三,推進電子訴訟技術發展,完善相關配套規則。一方面,在已有電子訴訟平臺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電子訴訟落地場景,加速現有平臺融合,促進技術發展;另一方面,總結網際網路法院審判規則與程序實踐,出臺電子訴訟相關司法解釋,為電子訴訟適用提供具體法律依據與指引。

二是高效響應網際網路產業的快速發展,強化網際網路行業規則的司法裁判引導。

第一,針對網際網路技術和產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興事物,建議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導下,網際網路法院進一步深入網際網路企業調研,了解網際網路行業前沿技術和產品模式,立足於產業發展需求,科學判定平臺責任,加大網際網路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對遏制網際網路不正當競爭等領域的新問題,出具調研報告、發布裁判規則、案例指引,在條件具備時可以制定司法解釋,為打造有序健康的網際網路行業競爭秩序提供規則保障。

第二,針對數據的分類及權利歸屬、數據權益的保護、數據安全保障等立法不夠明確的問題,建議最高人民法院開展數據類等新型法律問題的調研工作,並形成相應的審判指引、司法解釋或指導意見。

三是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法院的域外管轄權。

受限於目前涉外案件管轄制度的規則,網際網路法院在審理涉外案件時,管轄連接點較為單一。希望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下,網際網路法院進一步完善涉外案件的管轄規則,適當增加網際網路法院涉外案件管轄連接點,探索將IP位址、域名、網絡伺服器等與網絡傳輸有關的連接點納入確立管轄的範疇,適度擴大網際網路法院域外管轄權,更加有效保障國內企業的程序和實體利益。同時,在涉外案件的訴訟程序上,繼續完善在線訴訟規則,全面推廣網際網路法院線上訴訟平臺、中國移動微法院,推動電子訴訟向移動端發展,提高中國電子訴訟的國際影響力,引領世界移動電子訴訟發展潮流。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編輯:陶羽黛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網際網路法治大會|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共同舉辦網際網路司法治理論壇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始終堅持以裁判樹規則、以規則促治理、以治理助發展的理念,審理了一系列具有先導示範意義的網際網路案件,積極搭建「府院聯動」溝通交流平臺與合作機制,深挖數據價值鏈環節引導產業健康向上,推動網際網路空間發展共建共治共享。
  • 2020中國網際網路法治大會 |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共同舉辦網際網路司法治理論壇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始終堅持以裁判樹規則、以規則促治理、以治理助發展的理念,審理了一系列具有先導示範意義的網際網路案件,積極搭建「府院聯動」溝通交流平臺與合作機制,深挖數據價值鏈環節引導產業健康向上,推動網際網路空間發展共建共治共享。
  •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出臺意見,完善網際網路司法在線訴訟機制
    在建院兩周年之際,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正式出臺《關於為促進北京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提供有力網際網路司法服務和法治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司法職能作用,為促進北京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 12個重要判例,看網際網路法院如何確定治網邊界
    該案判決對此作了積極探索,首次為構建數據資源權屬規則、釐清各類數據資源權利邊界及其司法保護路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為相關立法的完善提供可借鑑的司法例證,對於數據產業行業規則的建立也將起到規範與指引作用。
  • 12個重要判例,看網際網路法院如何確定治網邊界【斑斕·司法】
    該案判決對此作了積極探索,首次為構建數據資源權屬規則、釐清各類數據資源權利邊界及其司法保護路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為相關立法的完善提供可借鑑的司法例證,對於數據產業行業規則的建立也將起到規範與指引作用。
  • 精華帖 |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姜穎副院長受邀參加2020中國網際網路法治大會開幕論壇
    ,大會主題為「數位化轉型與依法治網」。會上,姜穎副院長就「數位化轉型與司法保障」主題與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副所長李玉萍和杭州網際網路法院院長助理侍孝祥進行了圓桌對話,分享了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建院以來對網際網路法院與網際網路司法命題的持續深入思考,重點介紹了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全流程電子訴訟平臺建設成果、新型涉網案件裁判思維與規則以及「版權鏈-天平鏈」訴源治理機制,展示了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在科技賦能司法上的創新探索。
  • 法院類案檢索與裁判規則專題匯覽154則 ( 上)
    將類案檢索定位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成文法體系下的具體制度,是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助於統一法律適用標準、促進司法公正。下述推薦的這套《中國法院類案檢索與裁判規則專項研究》系列叢書可謂為當前類案檢索的集成佳作。全書歷時一年多,由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組織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理論研究會及其下設18個專業委員會的研究力量,組建20餘個專項研究團隊,開展中國法院類案檢索與裁判規則專項研究。
  • 網際網路公司如何「助力於車」?騰訊用一個魔方做了比喻
    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與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究竟是隊友還是對手?2月17日,在最新播出的CCTV2《對話》欄目中,清華大學教授、世界汽車工程師聯合會主席趙福全,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騰訊公司副總裁鍾翔平,阿里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蔚來創始人CEO李斌等就「未來出行的思維革命」展開對話,或許能夠帶來答案。汽車產業不是贏者通吃的行業,需要高效的資源整合。
  •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成立3周年,數秦科技保全網送上祝福
    2017年8月18日,全國首家網際網路法院在杭州正式掛牌成立,標誌著中國涉網際網路案件的集中管轄、專業審判揭開了新的篇章。三年來,在網際網路司法這張全新的畫卷上,杭州網際網路法院一步一個腳印,不斷繪就中國網際網路法治建設的濃墨重彩,打造了一個又一個網際網路司法新高地,為促進網際網路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推動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貢獻了中國智慧。
  • 用網際網路方式治理網際網路空間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三周年觀察
    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兩會上的工作報告顯示,「疫情防控期間,全國法院網上立案136萬件、開庭25萬次、調解59萬次,電子送達446萬次……」「網際網路+司法」得以向更多傳統法院延伸,離不開技術的進步,也得益於網際網路法院對程序規則的「拓荒」。「除了推動構建涉網案件審判的程序體系和操作指引外,面對網際網路領域的新模式、新業態、新問題,判例的指引作用不容忽視。」
  • 原創好文|「網際網路+」時代商品類別認定規則
    按照我國商標法規定的商標註冊的基本原則,商標註冊申請人應當按照《區分表》進行商標註冊申請,商標主管機關及法院應按照《區分表》進行商標管理、提供商標保護。在傳統行業中,以《區分表》為依據認定商品類別,可以比較清晰地認定商品是否相同或類似。隨著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不僅《區分表》自身出現商品類別的缺失和交叉,消費者對部分商品類別的認知與《區分表》對商標類別的劃分也出現偏差。
  •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挖掘網際網路訴訟數據潛力,提供優質訴訟服務體驗
    法律、案例檢索系統,充分挖掘網際網路訴訟數據潛力,讓訴訟中產生的數據服務訴訟,形成良性正反饋,為當事人和法官提供更優質的訴訟體驗。同時根據勝訴率,為當事人提供訴前多元調解解紛建議。相關案例和相關法規的檢索,更是為當事人免費提供了專業的法律檢索服務。
  • 鄧恆、王偉|網際網路司法研究:探索、踐行與發展——基於考察三家網際網路法院的研究進路
    作為法院全流程移動辦案系統的微法院,是由騰訊公司主導開發的,深圳作為騰訊總部所在地具有先天優勢,「深圳移動微法院」在線庭審宣判、六方視頻庭審、刑事案件互聯審判、科技法庭雙向互通等多項舉措,獲得了多個全國第一。近期又上線了遠程在線司法確認、破產法庭、預約訴訟、綠色通道二維碼四項新功能,可以說後來居上再次創新了司法工具。
  • 騰訊副總裁馬斌:談談「網際網路+」時代,我眼中的世界
    歷史給了我們一個數字的力量:20年前市值排名前15的網際網路公司,如今只有蘋果一家,未來還會有很多公司,可能再過10年蘋果就會消失了。因為歷史上,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國家,都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規律:生命周期的規律。每一家公司,每一個行業,都有一個生命周期規律。
  • 上海首家網際網路審判庭發布第二批《網際網路空間行為規範指引》
    》《電子訴訟規則》,推出旅遊糾紛一站式化解平臺,打造旅遊糾紛訴源治理新格局;★ 制定《網際網路審判三年行動方案》,發布《網際網路空間十大行為規範指引》,編寫出版《網際網路糾紛裁判精要》,積極推動網際網路治理法治化;★ 創新推出司法診斷報告制度,為轄區內企業提供體系化、專業化、針對性的司法分析。
  • 28個知識點,解讀最高法重磅發布的網際網路司法白皮書
    人民法院通過典型個案裁判,逐步確定網絡空間行為規範、權利邊界和責任體系,推進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這些規則也為進一步完善相關立法提供了重要素材和參考。 總之,網際網路司法與智慧法院既有聯繫又有所區別。網際網路司法側重機制創新、規則確立,智慧法院建設注重技術運用、平臺搭建,二者相輔相成,都是網際網路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移動網際網路工作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成員...
    會議聽取了工作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籌備組組長寧華關於「第二屆委員會換屆工作情況」的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移動網際網路工作委員會工作規則(修訂稿)》《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移動網際網路工作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領導機構選舉辦法》等文件,選舉產生了工作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秘書長和副秘書長。
  • 媒體報導 | 人民法院報:打通網際網路民商事審判「堵點」
    網際網路經濟的強勁發展,也深刻影響著網際網路民商事案件的審判。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作為北京網際網路民商事案件的二審法院,通過個案裁判,積極探索和完善涉網際網路案件的審理規則,自2018年12月10日至今年3月31日,共受理網際網路民商事二審案件392件,已審結案件372件。其中,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佔比達77.02%,以涉食品、藥品的糾紛案件居多。
  • 多位代表建議增設網際網路法院 專業化審理涉網際網路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此前告訴新京報記者,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創新了不少審判機制,比如它形成了一套以網絡訴訟平臺、視頻庭審機制為中心的訴訟流程和程序規則,讓起訴、調解、立案、舉證、質證、庭審、宣判、送達、執行等訴訟流程全程網絡化;當事人還可通過人臉識別技術核驗身份,在線填寫起訴狀,上傳電子證據,完成申請立案,5分鐘內就能完成立案手續。
  • 不只是「網上審案」,網際網路法院還有更大作用!
    ,審理了一批具有規則引領意義和重大影響的案件,探索了一系列「網上案件網上審理」的審判工作機制,開闢了網際網路司法建設的全新路徑。  在網際網路法院,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案件,裁判結果卻可能會讓相關行業改變其交易模式和交易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