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堅紅團隊為患者手術中
記者柴悅穎
通訊員孫美燕
備孕一年多,滿心歡喜等待「好孕」降臨,沒想到不僅沒能迎來寶寶,入院檢查還發現子宮裡長滿了復發的肌瘤,肚子看起來如同懷孕5個月。
當32歲的媛媛到浙大婦院手術,並一再希望能當上媽媽時,為她主刀的婦三科主任周堅紅心裡也沒底。這一場硬仗,她要剔除100多顆肌瘤,還要為媛媛保住子宮,看似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子宮肌瘤剔除後再「爆發」
早在2015年,媛媛就因為子宮多發肌瘤、宮頸肌瘤、腸粘連等問題,在浙大婦院接受過手術。去年夏天,身體恢復後的她開始備孕,但一年過去了,也沒等來好消息。
「自己也有預感,一直沒懷上寶寶,可能與這幾年一直能摸到的子宮包塊有關。」媛媛說,2015年做完手術後,很快又長出了新的肌瘤,幾次複診的結果顯示,肌瘤還越來越大了。
在浙大婦院,B超結果顯示:媛媛的子宮區內有多顆肌瘤,較大的一顆達到了8釐米。著急要孩子的媛媛要求再次手術,將子宮裡的肌瘤剔除。這時候的她,子宮增大如同懷孕5個月,這正是肌瘤導致的。
術前磁共振顯示:子宮肌層內布滿了大小不等的肌瘤病灶,約有20多顆。讓醫生更沒想到的是,實際的肌瘤遠不止這些!
醫生剔除126顆肌瘤保住子宮
在術中,周堅紅主任團隊發現,媛媛的子宮形態已極度失常,表面凹凸不平,布滿肌瘤結節,「摸了摸,大約有上百顆肌瘤樣的贅生物!」
這一百多顆密布於子宮中的肌瘤,直徑從0.1釐米至8釐米不等,周堅紅主任小心翼翼地將一顆顆子宮肌瘤剔除。術後,一清點,發現一共剔除了126顆肌瘤。
出院前,周堅紅主任特意叮囑媛媛,回家後要注意休息,加強營養。儘管「造人計劃」因為這126顆肌瘤暫時中止,但她依然還有做母親的可能,兩年以後就能在生殖內分泌科醫生的幫助下,重新開始備孕。
這兩類人不建議手術
子宮肌瘤對女性來說很常見,但媛媛的病情如此嚴重,讓醫護人員都為她捏了把汗。
「子宮肌瘤是由於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形成的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育齡期女性中的患病率約為25%。目前認為,子宮肌瘤的發病機制可能與遺傳、性激素水平和幹細胞功能失調相關。」周堅紅主任提到,已有研究發現,女性的生育能力降低可能與肌瘤存在有關,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數量會對生育能力產生不同的影響。
「很多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沒有明顯症狀,她們希望手術的原因,主要是對未來生育能力的考慮。但任何盆腔手術都有形成粘連的風險,那些近期懷孕意願不強,或是沒有明顯症狀的患者,醫生並不建議接受子宮肌瘤剔除術。」周堅紅說。
對媛媛這樣的患者,醫生建議她剔除肌瘤後避孕兩年,也是為了避免子宮疤痕等妊娠的風險。此外,子宮肌瘤的復發率高達50%,在這期間如果肌瘤再復發,還將再次影響生育能力,媛媛還需要到生殖內分泌科進一步尋求生育指導。
(責任編輯:李顯傑 )